繁昌县的文化

   2022-09-13 14:29:30 网络520
核心提示:歌舞民国时期,春节期间玩灯贺新春,其活动遍及全县城乡。圩区多玩“龙灯”、“马灯”、“罗汉灯”;山区多玩“龙灯”;集镇多玩“滚龙”、“狮舞”、“旱地行舟”、“车上轿”、“蚌壳舞”,也有玩“花灯”,灯前伴有玩云和花桃等舞蹈。此外,滨临江河的地方

繁昌县的文化

歌舞

民国时期,春节期间玩灯贺新春,其活动遍及全县城乡。圩区多玩“龙灯”、“马灯”、“罗汉灯”;山区多玩“龙灯”;集镇多玩“滚龙”、“狮舞”、“旱地行舟”、“车上轿”、“蚌壳舞”,也有玩“花灯”,灯前伴有玩云和花桃等舞蹈。此外,滨临江河的地方还有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至抗日战争开始,赛龙舟、玩灯等活动遂止。

建国后各地自发兴灯,1952年,到横山神山朝山的龙灯有100多条。到1953年,因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铺张浪费,对玩灯有所控制。“文化大革命”期间,把玩灯划为“四旧”禁锢多年。1978年玩灯逐步恢复。1984年春节,各乡镇出灯200多条,县文化馆还在城关地区举办千人灯舞、万家灯会。

建国以来,县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很多舞蹈。1956年参加芜湖地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蹈有:《捕鱼得龟》、《大头和尚戏刘翠》;1958年参加芜湖市音乐、舞蹈会演的舞蹈有,《风箱舞》、《建炉舞》、《丰收舞》;1960年参加芜湖地区群众业余文艺会演的舞蹈有:《浮河渔歌》、《采药舞》、《庆丰收舞》;1983年参加宣城地区农村业余会演的舞蹈有:《十把扇子》。

曲艺

繁昌县曲艺流传约有60余年历史。城关镇老曲艺人韩源金,1934年到芜湖跟罗瑞香学大鼓,回县开始说话。其后,则有张昌兴、魏守伦、桂玉红(女)等。他们常说唱的是《十二月花名》、《虞美人》等民间曲艺。

建国后,县内正式成立曲艺组织。1951年,县文化馆对全县曲艺人(含瞽目艺人)进行普查登记,计有大鼓艺人2人,评词艺人1人,门歌艺人1人,瞽目艺人110人。1963年县文化馆曾举办曲艺训练班,传授《皖南烽火》等新书目。

“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组被解散,农村曲艺人员回社队参加生产;城关曲艺人员改从它业。1978年后,县文化馆及时恢复曲艺组,许多被迫改行的曲艺人又敲着大鼓、拍着醒木开始说书。

各乡(镇)均无固定说书场所,其演唱活动多在街头、农贸市场、晒场等听众容易集中的地方进行。

民间曲艺主要是安徽大鼓,其次是评词、门歌。大鼓曲目有;《十把穿金扇》、《天宝图》、《月唐传》等;评词书目有:《江湖奇侠》、《皖南烽火》等;门歌节目有:《劝小姑》等。另外,还有根据各时期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新编宣传节目。

剪纸

繁昌县剪纸形式多样,花卉、飞禽、走兽、人物、昆虫、文字等图案,应有尽有;构图粗犷、朴实,乡土气息浓郁,具有民族风格。题材则有“鲤鱼跳龙门”、“童子拜观音”、“喜鹊登梅”传统故事人物等,名目繁多,流行全县,代代相传。其中,较有名气的是峨山乡神山村灯节作装饰的剪花,三山、峨桥、平铺、新港的纸扎剪花、窗花、门贴剪花;1930年,中分村60年大会独脚莲花台剪纸,描龙画凤,绘佛图神,远近闻名。建国后,手工剪纸运用传统形式,推陈出新。 新石器遗址

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处。其中,峨山沈弄峨溪东岸的缪家墩,是迄今安徽省发现时代最早的2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与河姆渡、马家滨遗址相当。生活、生产用具主要是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特别是精美的压印纹白衣陶,最具地方特色,是江南另一支民族文化的代表。干栏式建筑和熊、野猪、鹿、牛,龟、鳖、鳌鱼骨骼发现,证明当时居民安居以渔猎经济占重要地位。其次是荻港洞山、黄浒圩墩等遗址,年代与菘泽、良渚相当。

西周遗址商周时代遗址

共发现51处。较大的有新港阮墩、三山神墩、浮山船墩、黄浒螺丝墩、前墩等。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有鼎、鬲、罐、豆、盘等。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铜器。

汉城址汉春谷城址

位于荻港镇南4公里的苏墩,面积约1.2万平方米。考其命名之义,清人洪亮吉注疏为:“五谷成熟皆较他县为早,每岁二月已莳种,六月中已有新谷,疑县各因春莳已种谷,故曰春谷。”

芜湖有哪些特产 芜湖特产简单介绍

◇◇◆◆芜湖推荐景点◆◆◇◇一,奎潭湖景点

名山胜水

奎潭湖奎湖位于南陵县北面,紧依205国道,距芜湖市仅16公里,总面积近700公顷,为芜湖市最大的湖泊。“三国”时期,奎潭湖曾是南陵首任县令周瑜训练水师的重要场所,东吴名将黄盖之墓位于湖测,其人文景观丰富。

奎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拥有绚丽的奎潭湖风景。悠久的人文景观,闻名全国的体育之乡以及朴素的民居特色四大闪光点,具有极好的浏览价值和开发前景。奎潭湖风景区地域范围小,湖中分布7个岛屿的特点。

泱泱万亩的芜湖市第一大湖泊——奎潭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闻名遐迩的洋河藕与奎湖糯曾是清代朝廷贡品。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老商埠,奎湖集镇市场辐射芜、南、繁三县八镇,是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

奎潭湖曾是南陵首任县令周瑜训练水师的重要场所,东吴名将黄盖之墓位于湖 侧,其人文景观丰富。奎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拥有绚丽 的奎潭湖风景,悠久的人文景观,闻名全国的体育之乡以及朴素的民居特色四大闪光点.具有极好的浏览价值和开发前景。

地址: 南陵县北面

二,马仁山景点

名山胜水

马仁山位于长江南岸的铜陵、南陵、繁昌三县交界处,居皖南旅游带中部.风景奇特,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皖南张家界,江滨小黄山”之称。景区面积3.3平方公里,最高海拨316米,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C,冬夏长、春秋短,湿度较大,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鸟语花香。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雕、环颈雉、獐、鹿、金钱豹、大鲵、白面狐、穿山甲、松鼠等珍稀动物;植物共有68科600余种,天然木本花卉数十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天然阔叶林为主,包括楠木、槠树、合欢、银杏、豹皮樟等木本植物。

特色一:奇峰迭起,形象逼真。鲁迅峰、骆驼峰、峰峰神似,伟人山、伟人山、龙壳山、山山逼真。

特色二:异石林立,千姿百态。有仙人摆渡、金鸡报晓、天狗望月、双熊登峰、龟兔赛跑、人头马、千年灵芝、梦笔生花、马仁石壁、马仁石宫等景观。

特色三: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著名的马仁寺,始建于诏德宗贞元十一年,至今梵音袅袅,香火不绝。

特色四:森林森森,翠竹茫茫。楠木林层层叠叠,国内罕见;樟树林合抱成群,江南一绝;毛竹林洋洋洒洒,苍翠欲滴。

特色五:高空表演,惊险刺激,安徽境内独一无二。

特色六: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徽派民居,交相辉映。

特色七:马仁土菜,风味独特。

特色八:景区周围,亮点迭出。距景区12公里的峨桥茶市,以“买全国茶、卖全国茶”而驰名中外,堪称“中国第一茶市”;谭震林将军活动旧址、荻港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点,为追溯革命历史、纪念革命先驱首选旅游点;柯家村古瓷窑址,为景德镇瓷器发源地;人字洞古人类活动址约有250万年的历史。体现了景区所在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来,皖南一个新的旅游景点——“马仁奇峰”,在旅游界热了起来。这个被誉为“皖南张家界”的地方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吸引游人呢?带着这份好奇,我们也去走了一趟。这一去就被马仁奇峰那奇景绝境和佳肴香茗所吸引,并为此留连忘返。印象最深的当数她开发后的六大亮点。

一探“马仁六奇”。马仁山以“六奇”称绝。即奇峰、奇石、奇壁、奇屋、奇洞、奇林。所到之处,步步绝景。先是整个景区由太阳山、月亮山两座山峰组成,两山既相对又相连,一阴一阳,相映成趣。二是峰中有峰,鲁迅峰,山人一体,浑然构成“山是一人,人是一山”的稀有自然景观。骆驼峰、美女峰、双熊峰,听导游介绍,都各有各的说法,有形象,有神象,峰峰神似,奇趣无穷。

二闯“快活林”。马仁山有一片闻名天下的天然楠木林,面积约50亩。多产于西南的楠木在这一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为马仁奇峰凭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林内静谧异常,鸟语虫鸣,山泉潺潺,全年最高气温不超过28 C,盛夏季节,人一入内,遍体生凉,有“自然大空调”之说。林中有石桌、石凳、秋千、吊床等,一两人,三五人,林中小憩,快活无穷。

三朝“马仁大佛”。景区内马仁寺,始建于唐朝。历代香火不绝,青灯长明。寺前的“马仁寺”匾额为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逝世前几天亲笔题写,为其生前题字之绝笔。

四看“高空表演”。景区有惊险刺激的高空飞车表演,为中华绝技。在跨度300米的太阳山和月亮山两峰之间,表演者在距地面60米的钢索上表演高难度的骑摩托车、骑自行车、翻转倒立等动作,更有三岁孩童徒手走钢索的表演,让无数游客惊叹。

五尝“马仁土菜”。景区一次性可接待400人次的马仁土菜馆以当地土家菜为风味,马仁土鸡煲和猪手玉米棒为土菜馆的招牌菜,味香汁浓,滋补解乏,还有土鸡蛋、蕨菜、竹笋等特色菜,每种菜可以有若干种做法,菜馆设有蕨菜宴、笋宴等。

六品“马仁野茶”。马仁奇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山中产野茶,当地的茶农精心地采摘加工后,创出了“马仁野茶”的招牌。高山茶喝了可降血脂,细茶喝了可明目生津,滋补美容。在马仁奇峰的竹香茶舍里,不仅可以品尝马仁野茶,还可以尝到全国十大名茶。更有趣的是当地特色的竹杯泡茶、竹桶米酒、竹工艺品等,可作己用,也可带回去赠送亲友。景区还有优雅的茶艺表演观赏,赏心悦目,尽在其中。

地址: 长江南岸的铜陵、南陵、繁昌三县交界处

三,褐山景点

名山胜水

褐山地处芜湖市北郊,『文峰塔』系芜湖海拔至高点。褐山滨临长江,登临山巅,远眺扬子江,数十里码头历历在目,长江大桥近在咫尺,俯瞰曹姑洲,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褐山林木茂盛,绿荫葱茏,古银杏参天而立;野生灵芝、枸杞等240余种珍贵药材遍布林间;各种花卉植物芬芳滴翠,系市内绿化覆盖率最高、苗圃种植面最大、野生药材最丰富的天然宝库。褐山脚下,江水滔滔,有神话色彩的江心岛曹姑洲与褐山一衣带水,相映成趣。

在褐山南麓有一古庙——望江寺,相传是地藏王入皖修行的第一站,以后辗转赭山,成佛于九华山。庙前两棵百年的老银杏树高耸挺拨,分立两旁,像似敞开的山门,欢迎着滚滚江水从脚下流过,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豪迈感觉。在褐山之巅有一座古老的烽火台,相传南宋时期(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主战派将领李纲为了以固守长江天险来抗御金兵继续南侵,在四褐山之巅建造了一座烽火台,以便昼夜监视敌情,随时报警。

这座皖南唯一的烽火台已成为我市的名胜古迹,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再向东面两千米处便是风景秀丽的龙头山、凤鸣湖。龙头山中苍松翠竹覆盖全山,山间林荫小道四通八达。子龙峰松涛竹浪,时起彼伏;凤凰峰桃红李白,鸟语花香。凤鸣湖水碧波荡漾,清澈透底,是天然浴场。湖内鱼类繁多,湖中可以泛舟,湖心岛是游人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

地址: 芜湖市北郊

四,中江塔景点

古迹圣地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塔高43.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1987年经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远。八个面补间斗拱用两朵支承檐桁出挑,椽子和飞子上钉望板,上覆鸳鸯瓦。修复后的中江塔巍然壮观,登临塔顶,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入夜,月华皎皎,渔火点点,月升影移,波荡影晃,伴之涛声铃声,更令人陶然悠然。

1988年,芜湖市人民政府重修中江塔,使之以新的雄资与现代化大厦,多功能防洪墙交相辉映于双江之畔,构成一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比肩同立的独特的风景画。

古时候,人们把长江的从九江至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该处的小塔就成了长江、青弋江两江船只夜航的灯塔,也是船只进入芜湖的航标。

价值评定:中江塔历时60年建成,跨明清两代,融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于一身,成为芜湖周边远近皆知的古建筑。古时候兴建此塔,除有镇住青弋江口,守持长江中流关锁,具有军政经济意义之外,还可弥补芜湖神山、赭山、镜湖、白马山等六秀之不足,以增添芜湖景色。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中江塔,屹立江口,独显其身,望大江东去,观人间变迁,成为锁定在江城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

地址: 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

五,芜湖长江大桥景点

人文风物

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交通项目,工程规模居中国长江笄胖�住4笄挪捎玫退�崩�徘判停�骺?12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公、铁两用桥跨度最大的桥梁。大桥工程采用了10多项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大提高了中国公、铁两用桥梁设计、制造、安装水平,有14项刷新了全国建桥记录,荣获2001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

芜湖长江大桥,全长10020.96米,全桥混凝土总量55万吨,结构用钢11万吨,其工程总量及规模均超过了武汉和南京两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的总和,该桥的科技含量、工程规模和建造质量,居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刷新中国建桥记录的14项成果中有:大桥采用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斜拉桥式,首开中国公铁两用斜拉桥之先河,主跨312米,居国内公铁两用桥之最,建桥中采用低塔斜拉公铁桥,也是世界上首创;该桥为满足高速铁路运输,其荷载设计为中国公铁桥最大,铁路桥与公路桥荷载比为6:1,创国内公铁两用桥荷载比差之最;正桥钢梁首次采用中国最新研制的低碳中强钢——14锰铌钢,其屈服强度高于日本、德国同类桥梁,新钢种的开发利用,完善了中国桥梁钢系列;该桥水上基础施工中首次采用3米大孔径钻孔桩,成功攻克深水、动水、厚沙层钻孔难关,其孔径桩深创中国之最。

芜湖长江大桥建设期仅42个月,在中国铁路大型桥梁建设中创出月成桥251米的速度;该桥已完工的上下部工程,经铁道部、交通部专家检测验评,合格率为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综合质量评审超过了国优标准。

安徽芜湖特产-芜湖特产有哪些

1、无为板鸭。无为板鸭也称为无为熏鸭,是安徽省无为县传统特色名食,始创于清朝年间。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

2、芜湖铁画。芜湖铁画是安徽省芜湖地区的传统工艺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它以低碳钢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经过出稿、剪、砸、烧打、上漆蜡、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钻活”等工艺,精致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和联蜂蜜。安徽是中国蜂蜜出口大省,而芜湖特产和联蜂蜜正式其中佼佼者。坐落在皖江之滨的和联,吸收着皖南山区的大自然精华,这是品质的根源。芜湖特产和联蜂蜜外销出口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4、南陵大米。南陵大米,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特产大米。南陵县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称,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县之一。南陵大米有粳稻、籼稻、糯稻等多个品种。南陵大米具有外观品质好,光泽度佳,胶稠底轻,气味清香等特点。

5、繁昌长枣。繁昌长枣,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特产枣子。繁昌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光照充足。产出的繁昌长枣外观上,果实长柱形,中腰常有不对称的缢痕,两端显歪斜,果皮薄,白熟期果肉绿白色。

6、丫山丹皮。丫山种植牡丹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南宋时期就开始栽培,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制作丹皮成了丫山的传统农业。其加工的丹皮一直以出口为主,蜚声海外,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丫山丹皮在近代就曾获得过南洋贸易洽谈会金质奖。

7、陶辛青虾。陶辛青虾,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特产,地理标志产品。陶辛镇位于芜湖市的东南部,芜湖县的西南部,青弋江下游西岸。产出的陶辛青虾虾体粗壮,体表光洁半透明,色泽鲜亮,个体大,壳簿肉嫩。

8、无为螃蟹。无为螃蟹,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特产,农产品地理标志。无为所在地长江滩涂面积广阔,境内河网密布、沟壑成群,适合螃蟹的生长。无为螃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恶齿尖锐,疣状突明显、四肢健壮、活动敏捷等特点。

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芜湖是一个非常秀丽的园林城市,城市的环境良好,绿树成荫,旅游资源丰富。芜湖山水相应,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赭山公园、镜湖公园、鸠兹广场、广济寺等是芜湖的旅游景点。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芜湖的特产吧!

1、芥菜圆子

芥菜圆子是安徽芜湖地区特色传统小吃,有着浓浓的江南特色,饮食讲究、精致、清爽,凤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

2、渣肉蒸饭

渣肉蒸饭是由糯米、红腐乳汁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美食,是安徽芜湖的特色小吃。

3、虾子面

虾籽面是一道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传统小吃,属于徽菜系,曾经是安徽芜湖当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

4、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是芜湖特产之一,曾几何时,来到芜湖必然要买点傻子瓜子,也成了来芜湖必带的特产。

5、繁昌长枣

繁昌长枣为落叶植物,果实呈长柱形,中腰通常有不对称的缢痕,两端多显歪斜。

6、广善酥

说起南陵的广善酥,这可是一宝啊!为什么说一宝呢?现如今人们对于养生的问题日渐关注,上到老下到小都讲究健康,广善酥就是芜湖当地著名的素食食疗食品。广善酥吃起来酥香绵软、口感细腻、清香宜人,还有生津健胃、润肺补脾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药膳小零食。

7、老芮麻油

老芮麻油是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陶辛镇的特产.老芮麻油采用原生态的古老木榨工艺,生产味醇、浓郁、独特的木榨麻油,香飘十里。

8、香草

香料植物泛称香花、香草等香料植物,含有芳香性挥发油,抗氧化剂,杀菌素,不仅可驱蚊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居室,还广泛用于美容、沐浴、饮食及医疗。从香料植物提取的香精油与干燥香料物质,是食品、化妆品、香皂、医药工业的重要添香剂。

9、芜湖铁画

铁画原名铁花,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也是芜湖三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芜湖铁画铁画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以锤为笔,以铁为墨,经过出稿、剪、砸、烧打、上漆蜡、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钻活等工艺,精致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

10、无为纱灯

无为纱灯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曾被作为慈禧祝寿礼品进贡。

以上就是关于繁昌县的文化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