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放养泥鳅养殖该如何养?都需要注意什么?

   2022-08-07 13:39:31 网络990
核心提示:水田可以养泥鳅,充分利用水田资源,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功利作用。开始稻鳅养殖。 机耕后水田应施足底肥,最好是农家肥,少施化肥或不施化肥。 泥鳅苗移栽后可在稻田中放养。 进出水口设有双层网栅,防止外泄。 水深开始时,稻苗长高时可浅10厘米左右,

稻田里放养泥鳅养殖该如何养?都需要注意什么?

水田可以养泥鳅,充分利用水田资源,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功利作用。

开始稻鳅养殖。 机耕后水田应施足底肥,最好是农家肥,少施化肥或不施化肥。 泥鳅苗移栽后可在稻田中放养。 进出水口设有双层网栅,防止外泄。 水深开始时,稻苗长高时可浅10厘米左右,水位20-30厘米。 稻田养殖泥鳅的放养密度。 体长3厘米左右的泥鳅苗,每平方米应放0.1~0.2公斤,即30~50尾。 每亩约20,000至25,000尾。 稻田养殖泥鳅饵料的选择与投放。 泥鳅特别喜欢吃鱼肉。 如果喂食单一的高蛋白饲料一周,会导致泥鳅在稻田中聚集,增加肠道呼吸次数,导致泥鳅大量死亡。 因此,应注意高蛋白饲料与纤维饲料的搭配。 喂。 要控制水位来调节水温,防止高温对鱼的伤害。 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确保成活率。 主要有寄生虫病、水霉病和细菌病,具体防治方法可上网查询。

稻田泥鳅饵料投喂量。 水温15℃时投喂量为体重的2%,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到10-15%。 饵料应制成块状或块状的粘饵,并均匀地撒在水田里。 稻田里的泥鳅繁殖应防止泥鳅逃跑。 如果有淡水流入田间,泥鳅就会逆流而逃,所以下雨天要注意堵漏。 稻田养殖泥鳅的产量。 投喂4个月后,成年泥鳅每平方米产量可达500~800克,亩产约300~450公斤。 稻养小龙虾、稻养陆鸭已经形成了成功的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广。 以前在水田里养泥鳅曾经风靡一时,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效益不佳。 虽然还在上调,但规模是可控的。

总之,水田养殖泥鳅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 目前栽培技术非常成熟,适合水稻产区农民增产增收。 水田泥鳅养殖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入行需谨慎。 最好去养殖泥鳅米的农户现场观察,再决定要不要做。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方法

标准的做法是“每亩投放100公斤苗种”。到收获的时候,“按产量放大5倍计算将收获泥鳅500公斤,11月以后、春节期间,能卖到15000元”。如果除去成本,包括100公斤苗种4400元、饲料费4000元左右、药费100元、防逃网费用300元~500元(3年更换1次)、稻田内开沟费用200元左右(只有第一年才有此费用)。在投放的第一年,1亩稻田泥鳅的纯收入,可达5800元。第二、三年,纯收入有望达到6500多元。

苗种选择2到3厘米的小泥鳅,大概500块/万尾。一亩投放10万到15万尾之间,也就是5000到7500的苗种钱,加上饲料消毒药品等大概还需要每亩3000到3500之间,我说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出意外,也就是泥鳅不发病,不逃跑的话。到收获时在1500到2000斤之间,泥鳅各地的行情不一样,夏天便宜年底贵。呵呵看你那的行情了,我们这夏天在7到10快,年底在16到20快,这么说你该算的清楚了吧。另外买苗种时候买小规格的苗种更便宜。在0.7厘米的小规格我们这150快/万尾,但是饲料也同时贵了。初期养殖建议买大规格的 泥鳅苗。。另外给个忠告,搞养殖一定要专,要勤快,多检查,多请教有经验的,泥鳅还是比较好养的,至少在一个池塘鱼死了泥鳅还活着呵呵,不要过分担心,有想法要变成现实才有可能成功。

稻田养殖泥鳅

1.稻田的选择。用来养泥鳅的稻田应满足如下条件:①日照充足,环境安静,远离废水、污染源。②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固不漏水。③地势低洼,泥土肥沃,质地松软,常年能保持一定的水位。

2.稻田的改建。①加高加宽田埂,使田埂呈底宽50cm、顶宽40cm、高50cm的梯形。②在田埂上铺上一层较厚的塑料薄膜或较密的尼龙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田埂20cm,埋入地下10cm。③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50cm的环沟,再在田中开“井”字形鱼沟,沟宽30cm、深25cm。④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防逃网,防止泥鳅逃出。

3.稻田的耕种。①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抗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稻田每种5行水稻空1行。②播秧前重施底肥,每667平方米施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250kg,用来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后至8月中旬,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25kg。另外,根据稻、鳅生长情况还可适当补施速效化肥,以每667平方米施10kg尿素为宜。③水稻出现病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如乐果等,并按常规剂量使用,切忌加大用量。施药前要保持田间水深在6~9cm。粉剂类农药宜在早晨带露水时施用,水剂类农药宜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施,要尽量喷洒在稻叶上,避免直接喷入水中。

4.种苗的放养。泥鳅苗种来源是收购野生种或引种。泥鳅一般在水稻插秧后10天开始放养。苗种规格以体长4~8cm为好,平均每667平方米放苗60~80kg。

5.饲养管理。①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保持在5cm以上。高温季节,水深应保持在10cm以上。同时要保持田间水质清新,若发现泥鳅浮头,应立即换水。②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投饵。前期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按鱼体重的3%,后期按鱼体重的3%~5%。主要饵料为麦麸、米糠等。最好在夜晚投饵,一次投足。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6.病害的防治。放养鳅苗前1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20kg制成石灰乳全田遍洒消毒,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用漂白粉1mg/kg遍洒1次。若泥鳅出现烂腮病、赤皮病、肠炎时,可每667平方米稻田用0.5kg烟蔸根放在稻田四角,用石头压住,浸泡在稻田水中,或用茶树上的蚂蚁窝1~2个,烧成灰拌精料投喂。若出现气泡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后,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食盐4~6kg溶水后全池泼洒。

7.捕捞。泥鳅一般经过4个月的养殖,体长达到10cm,体重达到12g时,就可捕捞出售。捕捞时通常采用诱饵篓捕法,即在鱼篓中放入泥鳅喜食的饵料,如炒香的麦麸、米糠、动物内脏、红蚯蚓等,待大量泥鳅进入篓中时起篓即可。

泥鳅稻田养殖

1、稻田条件及改建方法

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 M2、深60cm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cm,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2、放养

鳅种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 M2,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3、饲养

鳅种放养后,投喂糠麸、枯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前期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8%,以后为5%左右,饲料投放在沟、坑中。同时,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追施肥料,每次追肥量15kg/100 M2。稻田应尽量少用农药,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在阴天喷洒。同时,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投饵施肥过量而影响水质。

泥鳅稻田养殖分为稻田改建、泥鳅放养、饲养管理、水位控制这几个步骤。

1、稻田改建。

养泥鳅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在稻田四周用塑料板、水泥、纱窗等物品建立50~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条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2~15厘米稻田四周及中央挖条水沟连接,呈“田”字形,沟宽和沟深均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一个,管口要用细密的铁丝网拦好,防止泥鳅逃脱,排水管平时要封住。

2、泥鳅放养。 

泥鳅鱼最好是来源于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理消毒每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3、饲养管理。   

泥鳅是喜欢栖息在底层腐裂土质淤泥表层,可用皮肤及肠道呼吸。它是杂食性鱼类,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硅藻、蓝藻、绿藻和浮游动物为食。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将浮游生物饵料、残饵、粪渣作为食料,隔10-15天施肥1次,亩用肥150公斤,根据水色情况,亩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氨,保持水体黄绿色。田中泥鳅密度较高,可人工饲喂豆饼、蚯蚓、豆渣、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不足的问题。

4、水位控制。   

稻田面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稻田中呈土黄色,其生长水温为15~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5~36℃时,泥鳅就潜入泥中10~30厘米泥层进行休眠。

以上就是关于稻田里放养泥鳅养殖该如何养?都需要注意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