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

   2022-07-18 12:49:08 网络1000
核心提示:苏黄止咳胶囊 中药 止咳,不含激素,安全可靠,是很多人止咳的选择药物,但大家却从不看苏黄止咳胶囊 说明书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苏黄止咳胶囊

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

苏黄止咳胶囊 中药 止咳,不含激素,安全可靠,是很多人止咳的选择药物,但大家却从不看苏黄止咳胶囊 说明书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苏黄止咳胶囊

商品名称:苏黄止咳胶囊

【主要成份】 麻黄、紫苏叶、地龙、蜜枇杷叶、炒紫苏子、蝉蜕、前胡、炒牛蒡子、五味子。

【性 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 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 咳嗽 ,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 感冒 后咳嗽或咳嗽变异性 哮喘 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型号】0.45g*24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三粒,一日三次。疗程7-14天。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胃部不适, 便秘 ,咽干。

【禁 忌】 1.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孕妇忌用。

【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0.45克*24粒/盒。

【有 效 期】24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103075

宝宝可以服用苏黄止咳胶囊吗

苏黄止咳胶囊是主要成分为麻黄、紫苏叶、地龙、枇杷叶、紫苏子、蝉蜕、前胡、牛蒡子、五味子,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苦的硬胶囊。

苏黄止咳胶囊有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的功效。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感冒后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见上述症候者。

虽然说苏黄止咳胶囊对于止咳平喘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从苏黄止咳胶囊的成分分析一下,麻黄是有非常强的发汗解表的能力的,对于宝宝来说可嫩是无法承受的。并且尚无研究数据支持苏黄止咳胶囊可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因此,笔者并不建议宝宝服用苏黄止咳胶囊。

苏黄止咳胶囊可否治疗咽痒咳嗽

咽痒咳嗽,是慢性 咽炎 的一种症状,为慢性、反复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其主要的病变特征是--咽部的黏膜发炎。此病多发生于成年人,因其病程长,症状顽固,短期治疗难以见效,因此不容易治愈。

而苏黄止咳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苦。能疏风宣肺,止咳利咽。苏黄止咳胶囊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是采用多种纯中药制成的,副作用也比较少。成份中的紫苏叶有理气,和营的功效,用于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等症状蜜枇杷叶能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等等。

温馨提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咽痒咳嗽的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三粒,一日三次。疗程7-14天(3-6盒)。另外,咽痒咳嗽患者饮食以清淡易 消化 饮食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如橘子、广柑、菠萝、甘蔗、橄榄、鸭梨、苹果等水果,或多喝水。

怀孕1个月内吃了苏黄止咳胶囊对胎儿有影响吗

你好!理论上来讲,药物对胚胎有一定影响,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出现这个问题。 服药致胎儿发育畸形还只是少数,就算以后到一定时期发现有畸形,也不能肯定一定是因为早期用药物所致,所以建议你保持心情愉快,

怀孕37周医生开了苏黄止咳可以吃吗囊

你好,你的情况是怀孕以后应用苏黄止咳胶囊,那么最少怀孕以后避免应用的药物,你所说的情况目前孕囊的发育比较好,那么应该观察看看的。建议你目前应该继续观察看看的,你所说的时间不是对怀孕影响最大的时间段,在怀孕1个月的时间,药物对怀孕的影响是全或无,就是要么流产要么没有什么影响的。

风寒咳嗽的中成药推荐

吃是可以的,但是是药三分毒,每一个药都是有副作用的。你已经37周了,虽然对胎儿已经影响不大了,但是。止咳说明你是咳嗽比较厉害,建议多喝水,多吃一些化痰的食物,比如冰糖雪梨。枇杷膏等。这些都是天然无副作用的食物。有助于止咳化痰。

01

风寒咳嗽颗粒(丸)

【处方组成】麻黄、苦杏仁、紫苏叶、法半夏、陈皮、生姜、桑白皮、五味子、青皮、炙甘草。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祛痰止咳。主治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咽痒、反复发作、咯痰色白质清稀、头痛鼻塞、胸闷气喘、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

【现代药理】具有止咳、祛痰、抗感染、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临床应用】感冒、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等。临床以咳嗽咽痒、痰白清稀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化痰散寒之力较强,同时兼有理气和中之效,故长于风寒喘咳之证,适用于外寒风寒所致的咽痒咳嗽,兼有胃脘不和者尤宜。

【用法用量】颗粒: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2次。丸:口服。一次6 9g,一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风热、痰热咳嗽及阴虚干咳者慎用。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慎用。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颗粒:5g/袋。密封。丸:6g/袋。密封。

02

止咳宁嗽胶囊

【处方组成】麻黄(蜜炙)、荆芥、百部、紫菀(制)、款冬花(蜜炙)、前胡、白前(制)、苦杏仁(炒)、桔梗、防风、陈皮。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主治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不止、咯痰稀白、鼻流清涕、恶寒身楚、或有呕吐、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等。临床以咽痒咳嗽痰多色白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宣肺止咳,兼能解表。用药温润和平,适用于风寒表证不著,邪祛七八,而以咽痒咳嗽为主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 6粒,一日2 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风热、痰热咳嗽者慎用。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慎用。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肥腻、辛辣及过咸、海腥鱼虾、烟酒等刺激性食品。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

【规格贮藏】0.25g/粒。密封。

03

杏苏止咳颗粒(糖浆、口服液)

【处方组成】苦杏仁、前胡、紫苏叶、桔梗、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祛痰。主治风寒束肺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等。临床以恶寒咳嗽、痰白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解表之力不强,但化痰止咳之效较强,适用于风寒表邪不著,而以咳嗽痰白为主的者。亦可用于秋季凉燥之证,主要表现为微恶风寒、鼻干、痰多色白、苔薄白、脉弦。

【用法用量】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2g,一日3次;小儿酌减。糖浆:一次10 15ml,一日3次;小儿酌减。露剂:一次10 15ml,一日3次;小儿酌减。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风热、燥热及阴虚干咳者慎用。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

【规格贮藏】颗粒:12g/袋。密封。糖浆:100ml/瓶。密封,置阴凉处。露剂:100ml/瓶。密封。口服液:10ml/支,密封,置阴凉处。

04

止嗽青果丸(口服液)

【处方组成】麻黄、紫苏叶、黄芩、桑白皮(蜜制)、浙贝母、石膏、半夏(制)、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款冬花、西青果、白果仁、冰片、甘草。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束肺证。症见咳嗽痰多、痰黄白质黏、胸膈满闷、气促作喘、口燥咽干、舌苔黄、脉滑数。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临床应用】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等。临床以咳嗽气喘、痰黄或痰白质粘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长于止咳平喘,尤其平喘之力较强,适用于外有风寒外束,内兼痰热壅肺者。

【用法用量】大蜜丸: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口服液:一次20ml,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肺虚久咳,气虚作喘慎用。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规格贮藏】丸:3g/丸。密封。口服液:10ml/支。密闭,避光,置阴凉处。

05

宁嗽露

【处方组成】麻黄、百部(蒸)、紫菀、苦杏仁、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止咳化痰。主治风寒犯肺、痰浊内阻证。症见咳嗽不止、痰多色白质黏稠、胸闷气急、舌淡苔白、脉浮紧。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临床以咳嗽不止、痰多色白质黏稠、胸闷气急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三拗汤化裁。长于治疗风寒外感,肺气不利的咳喘。其解表之力不强,重在止咳平喘。此药温润和平,升降兼施。临床使用时有无表证皆可使用。适用于热象不著之咳嗽。

【用法用量】露剂:口服。一次15ml,一日3次。糖浆:口服,一次15ml、一日三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风热、痰热咳嗽及阴虚干咳者慎用。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慎用。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10ml/瓶,(2)50ml/瓶,(3)100ml/瓶。密封,置阴凉处。

06

止咳宝片

【处方组成】紫菀、橘红、桔梗、前胡、枳壳、百部、五味子、干姜、陈皮、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薄荷素油、氯化铵。

【功能主治】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痰浊内阻证。症见咳嗽、痰多清稀、咳甚而喘、舌淡苔白、脉浮。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以咳嗽、痰多清稀、咳甚而喘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中成药为中西医结合制剂,长于宣肺祛痰、兼止咳平喘,佐以收敛止咳,用药宣降相因,散收结合,适用于外感风寒、痰浊内阻所致久咳不愈者。此外,临床使用时不可久服,以免成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7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服用3 5个疗程。

【使用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消化性溃疡慎用。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不宜久服。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口苦、大便干燥。

【规格贮藏】0.35g/片。密封。

07

杏贝止咳颗粒

【处方组成】麻黄(蜜炙)、苦杏仁、桔梗、前胡、浙贝母、百部、北沙参、木蝴蝶、甘草。

【功能主治】清宣肺气、止咳化痰。主治表寒里热证。症见微恶寒、发热、咳嗽、咯痰、痰稠质粘、口干苦、烦躁、舌苔干、脉浮滑或浮数。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抗过敏、消炎、抗菌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痰稠质粘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清宣肺气,兼以润肺止咳,佐以清利咽喉,用药寒温并用,肺卫结合的特点。适用于外感咳嗽内有燥痰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7天。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肾病患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规格贮藏】0.4g/袋。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

08

止咳丸(片、胶囊)

【处方组成】麻黄、紫苏子、厚朴(姜炙)、葶苈子、川贝母、法半夏(砂炒)、白果、罂粟壳、硼砂、枳壳(麸炒)、陈皮、桔梗、防风、白前、前胡、紫苏叶、桑叶、黄芩(酒炙)、南沙参、薄荷、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定喘。主治风寒袭肺、肺气不宣证。症见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舌淡苔白、脉浮。

【现代药理】具有祛痰等作用。

【临床应用】支气管炎、变异性哮喘等。临床以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宣降肺气,兼能止咳平喘、佐以收敛止咳。用药重在祛邪化痰,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兼以润肺、敛肺,适用于风寒袭肺以肺气不宣、咳喘较重为突出症状者。此外,临床使用时不可久服,以免成瘾。

【用法用量】丸:口服,一次6丸,一日2次。片:一次6 8片,一日3次。胶囊:口服,一次6丸,一日2次。

【使用注意】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高血压、高血压肾病患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丸:3g/18丸。密封。片:0.3g/片。密封。胶囊:0.56g/粒。密封。

09

苏黄止咳胶囊

【处方组成】麻黄、紫苏叶、地龙、蜜枇杷叶、炒紫苏子、蝉蜕、前胡、炒牛蒡子、五味子。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利咽。主治风邪犯肺、肺气失宣证。症见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脉浮。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平喘、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临床以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疏风利咽,兼以宣肺止咳,用药疏宣结合,适用于咳喘属风邪为患,咽痒、呛咳为突出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 粒, 一日3 次。疗程7 14天。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便秘、咽干。

【规格贮藏】0.45g/粒。密封。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以上就是关于苏黄止咳胶囊说明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