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修路挖毁唐代古墓怎么回事?

   2022-07-22 11:06:05 网络730
核心提示:在古代,我们国家所处的面积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古人生存的痕迹,只不过有些时候没有被人们发现。当我们发现了古人的痕迹,或者发现了古墓的话,一定要报告给相关的部门。不要让非法分子对古墓进行破坏,造成文物流失,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物是我们

甘肃修路挖毁唐代古墓怎么回事?

在古代,我们国家所处的面积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古人生存的痕迹,只不过有些时候没有被人们发现。当我们发现了古人的痕迹,或者发现了古墓的话,一定要报告给相关的部门。不要让非法分子对古墓进行破坏,造成文物流失,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进行保护的物品,不应该私自进行毁坏,不然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甘肃一施工工地发生了文物损坏的事件,挖掘机师傅在高速公路修建的时候挖到了疑似古墓的东西。在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就立马报告给了在场的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在经过核实之后,又报告给了施工的负责人。在知道这个可能是古墓的情况下,命令挖掘机师傅将古墓继续损坏。当时警方接到报警电话之后,就立马赶来现场,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当事故现场保护了起来。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挖掘机将古墓损坏的十分严重,目前墓壁只有一半可以被看见,而且墙面上有很多的彩绘,墙面上还有一个人物。经过专家进行鉴定,疑似是晚唐时期的人物。2020年10月20日,警方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就立马请文物的部门进行检验。

专家连夜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勘察,发现这可能是唐朝时期的古墓。于是就进行立案调查,依法逮捕了这件事情的三人,并且已经将他们进行控制。他们在遇到文物的情况下,没有向上级进行报告,交由警方进行处理,反而私自的进行捣毁。

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规定,应该受到法律依法的制裁。目前这件事情还在调查之中,相关部门正在拿去进行鉴定之后,再对三人进行依法处罚。网友们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觉得十分可惜,毕竟文物是我们国家最珍贵的东西,却被这三人无情地捣毁。很多网友都想要警方纷纷惩治这三人,为文物抱不平。

安徽工地挖出战国双墓,陪葬品数量惊人,墓主人头骨却不见踪影

视频来自:北京时间 5月31日,清华大学校园内施工现场发现一片古墓,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发掘是按计划进行的,除了骸骨外还有铜钱等物品被发现。由于没有暂未发现陪葬品,具体考古价值大小还有待确认。这并不是清华园中第一次发现古墓。 此消息一出,马上荣登热搜第一名。 网友评论也亮了: 这也有点太酷了吧,考古学概论与实践课安排一下~~[鼓掌][鼓掌] 清华原来是古墓派 我们坐在高高的骨堆上面,听老师讲那从前的故事…… 考古系的可以直接进场子实践了 上课心情如上坟果然是有科学依据的 果然是名牌大学,连古墓都选择这里 历史系同学实践速度安排上 北大的考古系可以和清华的历史系联手啊 这是顶级学区坟 西安的学校默默看看不说话 清华发现了古墓,就不得不提西安;说起西安就不得不提西北政法;说起西北政法,就不得不提张汤;你们见过大学把自己祖师爷给挖出来的吗? 排排座,这是我见过阵仗最大的墓也是排列最整齐的 同天,@清华大学微博发布消息确认此消息: 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 据了解,学校拟在第六教室楼北侧建设新土木馆大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办法》及《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新建项目需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应清华大学申请,2019年4月2日至14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研究所对清华大学新土木馆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古代墓葬95座。 5月27日起,市文物研究所开始对前期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发掘完成墓葬16座,初步判断为明清时期平民墓葬。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 同时,在学校后勤官网上,也发现基建规划处发布的关于这一考古发现的相关信息。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接受采访时说,明清时期清华大学所处的位置正处于皇家园林区,整个海淀区西北部有「 ”三山五园”都是皇家园林。但具体墓主人的身份和所属的社会阶层还要结合古墓的方位和出土物品来看,现在尚不清楚。 事实上,这并不是清华园中第一次发现古墓。从一篇土木系老系主任的文章中,可知过去也曾有过几次施工中发现古墓的事件。 这次的古墓,发掘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大楼东侧。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于2008年9月,当前中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清华大学抢救入藏的战国竹简进行保护、整理与研究,同时开展其他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相信随着这次的考古发现,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又会有新的研究工作要开展啦。 那么 还有哪些高校 拥有学区坟待遇? 西北大学 2004年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建设时,发掘了唐总章二年(699年)司宰寺丞刘智与夫人尹氏合葬墓。该墓形制完整,纪年明确,出土有组玉佩、金铜装班剑等珍贵文物124件(组),为研究唐代舆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西北大学不但有墓,还有寺院。实际寺是唐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位于唐长安城太平坊西南隅,即今西北大学校园内图书馆附近。 西北大学于1993年组成学校园考古队,对实际寺遗址进行了钻探与发掘,通过发掘与文献相印证,大体上搞清了实际寺的范围:即东到学生食堂,西至教学八楼, 南到大学南路,北到大礼堂前大片地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年,在该校园内一建筑工地里发现了一座古墓,虽然这座古墓除了砖头,还没有出土任何有价值的文物,但学生们还是表示很激动!因为这代表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顺利成为高校古墓协会的新会员。 陕师大新校区 2016年11月,新校区博士楼旁施工工地就挖掘出了一座古墓,而墓的主人初步断定是唐朝宰相贾耽。 除此之外,陕师大长安校区还出了四座汉代墓。昆明湖向西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千米是李建成墓,东北大约三千米是郭子仪家族墓,而上面提到的张汤墓,就在校园向东约二千米的地方。 西安理工大学 2001年,在西理工发现的唐代贵族李倕墓足以秒杀一众高校,可称为高校最美墓葬。墓内几无盗掘痕迹,遗物随葬品保存相当完整,这在唐墓中是非常罕见的。由于地表的渗水作用,墓葬清理时,大多数的随葬品都已漂离了本来的位置。随葬品中包括陶瓷器、金银器、铜器、玉器、漆器,以及少量的铁器、铅器等。 西安邮电大学 2001年,西安邮电学院在长安区茅坡征地1000亩,建设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区域发现了战国、秦、汉、唐代古墓葬600多座,其中80%以上都是秦墓。 西安财经学院 2004年,为配合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建设,陕西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大型秦墓。虽然墓葬被盗严重,但一件「 ”六马鞍车”的出现,还是让考古专家兴奋不已。 西北政法大学 2002年4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张汤墓。这里现在成为了校园各种传说的发源地,更是很多学生在司法考试前都必须来拜一拜的「 ”福地”。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 西安目前发现了三座汉代壁画墓,其中两座位于高校中,一座1987年发现于西安交通大学,另一座2004年发现于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因为有壁画,可以推断这两座汉墓的主人,地位一定非常的高。 由于汉代没有墓志铭,所以西理工大汉墓的主人,至今无法确定。至于西安交大汉墓的主人,根据各种史料相互佐证,极有可能是汉宣帝时期的御史大夫萧望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8年和1990年,西北农学院和西北农业大学校园里一共发现了12座墓葬。不过1999年,这两所大学都被并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两校区发现的12座墓葬,年代从秦汉持续到宋元时期,其中秦代墓葬5座,汉代墓葬4座,这些墓葬无论从形制还是从出土的陪葬品来看,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南京大学 1972年4月,在南大北大楼后面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 考古发掘清理出陶案、耳杯、卧龙座、卧虎座、卧羊座、金叶片、玛瑙珠等各种陪葬文物。 根据随葬品专家判断,此墓墓主的身份极高,肯定比王谢等「 ”高门大族”还要高贵。 东晋大墓的墓主是谁,争论纷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发现于南大北大楼后面的这座大墓应该是帝陵。 如今南京大学北园,其实就是东晋时期的一个皇家陵墓区,至少有四座帝陵。 南京师范大学 1998年建设仙林校区时,南京师范大学发现了两处东晋家族墓葬群。这两处位于仙林校区竹园餐厅西侧和图书馆的小山上的墓葬群,分别是东晋名臣高崧家族墓和李氏家族墓。高菘家族墓葬,不仅随葬品丰富、墓志保存完好,而且还成功入选199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南京理工大学 2001年,南京理工大学在校园改造时,发现了一座南朝双室并列砖筑券顶墓。墓葬中众多青瓷,这批瓷器器型高大,釉色晶莹,花形优美,线条流畅,体现了南朝时期民间娴熟的绘画技艺。考古队甚至还发现了一件在南朝墓中极少见过的高足杯,极具价值。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陆续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墓葬,包括六朝、宋朝、明朝、清朝的墓葬,古墓中出土了金器、银器、铜器、陶瓷等各种随葬品百余件。 南京农业大学 1991年,南农校园内主楼北部发现一座东晋砖室墓,在出土物中发现了龙首帷帐座。这样的文物一般只现于大中型墓葬,是皇室成员的随葬品,由此显示墓主地位较高。 这已经不是南农大第一次发现墓葬了,南农大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发现西晋、东晋墓葬,有专家据此推定,六朝前期的卫岗地区,可能是一处高等级的贵族墓葬集中地。 郑大西亚斯国际学院 2014年,河南新郑市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校园内发现大型墓葬区,该墓群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已发掘出古墓120余座,除汉代和宋代砖墓各一座外,其余均为春秋战国墓葬,这些墓葬主要分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空心砖墓两种。 自1998年建校以来,随着校园的不断改造与扩张,到2009年,已经累计发掘各类墓葬1000多座,被我们称为西亚斯墓地。与整个西亚斯考古发掘相比,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再发掘出更多古迹也不足为奇。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新校区在建设时,就发现了一批金元时期的古墓群。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9座和古代陶窑1座,其中由7座金元时期墓葬组成的一处墓地尤为重要。这为研究中原地区金元时期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埋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山东大学 1999年山东大学新校区发现一座东汉墓葬,此墓位于山东大学新校区内学生宿舍5号楼南面的空地上(又是宿舍楼,5号楼的,你们有啥感想啊),此墓葬的随葬品数量不多, 但时代比较清楚尤其是琉璃饰件的发现,对认识琉璃器的起源,特别是研究山东古代琉璃制造业,提供了重要资料。 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在建设时,发现了30座墓葬,除一座是明代墓葬外,其余29座墓葬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这次发现洞室墓随葬品较多,以陶器为主。规模较大的墓葬呈两座一组分布,外侧以围沟环绕,墓主应当为中下层官吏和富庶的平民。 你还知道哪些学校有学区坟? 订阅2019年中国博物馆杂志,

2011年4月的一天, 安徽六安市城东某工地上 ,工人们在施工时 意外挖出了颜色特别的泥土。

周围的土壤基本都是深黄色的,工人们挖出的泥土却有几种不同的颜色。

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见状,心里“咯噔”一声, 怀疑他们这是挖到古墓 ,于是连忙叫停施工,并通知了当地政府。

该市文物局派出的考古小队赶赴现场勘测后发现,挖出来的泥土是 五花土 ,确定下面的确有古墓。

保护性发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考古小队在古墓中发现了 大量精美的陪葬品

但是让所有人惊奇的是, 墓主人的棺椁明明保存完好, 他的头颅却不见了踪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被人盗走了吗?

墓主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的呢?

2011年,安徽六(lù)安市城东经济开发区准备修建一座游乐园,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在4月的一天,当工地上的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日常作业时,却发现今天挖出来的土壤很奇怪。

当地的土壤颜色基本都是深黄色的,工人们挖出的土壤却不止深黄色一种颜色。

工人们好奇地围着那些泥土看,工地上的管理人员闻讯赶来,却露出大吃一惊的神色。管理人员也算是见多识广,这类事情就算没有见过,也听说过不少了, 立刻意识到他们可能是挖到古墓了。

管理人员也顾不上其他,连忙将工地上的所有工作都叫停,然后赶紧打电话上报给当地政府。六安市的文物局很快又从当地政府这边获知了消息,迅速派出一支专业性很强的考古小队,火速前往现场。

当随队而来的考古专家看到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后,立刻判断这些泥土是五花土,常见于土坑墓中,并很肯定地表示工地下面确实存在古墓。在进一步实地勘测后,考古小队更加惊喜了, 因为他们发现工地上五花土的分布面积很大,这也意味着下面古墓的面积也绝对不小。

工地工人们的施工已经将古墓的封顶挖开了,考古小队还找到了一个盗洞, 不过这伙不知名的盗墓贼只往下挖了3米就停手了, 若是他们再坚持几米,大概就能找到古墓的主墓室了。

由于古墓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于是保护性发掘工作火速展开。

在将下面的古墓挖开后, 考古小队先后发现了两个墓室,彼此之间相隔只有10米。 其中一个墓室长约7米,宽5米,被考古小队暂时命名为 m566 ,另一个墓室长9米,宽6米,被暂时命名为 m585

考古专家推测,这座古墓应该是一座夫妻合葬墓,至于是否如此,需要进一步开棺验证。不过在此之前,因为这里泥土比较潮湿,古墓中存有大量积水,在正式挖掘之前,需要先将这里的积水清理干净。

考古小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先清理了外藏室的积水,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只是它们身上大多裹着淤泥,考古队员们不得不用软毛刷和喷壶一点一点清理,使得这些陪葬品慢慢露出了造型精美的真面目。

根据发掘出来的陪葬品判断,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古墓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了。

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史书古籍并不多,我们想要了解那个年代,只能通过发掘同时期的古墓,研究其中的墓葬文物。

而在六安的这座双墓中出土的陪葬品种类丰富,有大量的的陶制品和漆器,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陶鼎,是已经出土的其他战国时期陶鼎的两三倍大,这样的大型陶皿在皖西地区还是第一次。

此外,考古小队还发现了5块铜镜, 其中有一块直径27厘米的青铜镜,背后铸有6个变形的“山”字和精美的图案。

这种山字纹镜是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铜镜类别之一,六安双墓中出土的铜镜有4块都是山字纹。

六“山”镜纹主要出现在战国晚期,纹饰布局和手法都体现了浓厚的楚国人的审美高度,这进一步印证之前对此类铜镜的一贯判断, 也帮助考古专家确定这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古墓。

确定了古墓时代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随后需要确定的,就是墓主人的身份了。

在将外藏室的积水排空后,由于m566规模相对较小,于是考古小队就先从m 566开始入手,先后开启两口棺椁。

让考古小队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先打开的m566棺椁中的遗骨颜色发黑 ,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该棺材的主人是中毒而亡。 而后打开的m585棺椁中,墓主人的遗骨颜色相对正常, 但他的头颅却不翼而飞。

考古小队再三确认,这口棺椁之前密封完好,没有盗墓的痕迹。 难道说,当年墓主人在下葬的时候,遗体就缺少头颅吗?

怀着疑问,考古队员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发现,m566中的墓主人年纪大概在35岁,遗骨的盆骨短而宽阔,锁骨和肢体骨骼比较纤细,显然是一位女性,那四面山字纹的铜镜就是她的陪葬品。

m585中缺少头颅的骸骨则显然是位男性,大概在35岁到39岁之间,遗骨拼接起来后显得十分高大。 两位墓主人一男一女,年龄也比较接近,墓中陪葬品又多是成对出现的,看来这处双墓应该就是夫妻合葬墓了。

而在墓室中,考古专家总共发现了10个仿铜陶鼎。这样的仿铜陶鼎在战国年间非常流行,但是10个陶鼎与当时的礼制严重不符合,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诸侯都只能用七鼎。

不过考虑到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那么这里的10个鼎大概就是男女墓主人一人五个,也就是说对照的是战国时士大夫的规格。

让人疑惑不解的是, 考古小队还在墓中发现了装有动物骨骼和汤水的陶罐。 墓葬保存完好,这些“骨头汤”肯定不是后来跑进来的动物,也就是说这些陶罐是随墓主人一起下葬的。

饶是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也一时想不清楚这些陶罐是做什么用的, 难道是某种祭祀仪式吗?

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动物骨骼属于牛和猪, 那些汤水也并非“骨头汤”。

大概是在两位墓主人下葬时,主持葬礼的人下令宰了一头牛和猪作为祭祀,然后再将它们分割开,分别装在不同的罐子里,与墓主人一起埋进了墓葬中。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罐子里的动物肉和内脏都腐烂消失,同时因为当地土壤潮湿,积水慢慢填满了罐子,这就形成了千百年后的我们看到的罐中“骨头汤”了。

而在男墓主人内棺上,考古小队还发现了盖在上面的一层纺织品,考古专家估计这就是经常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 “荒帷” ,也就是 棺罩 这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的一种模仿 ,在两周时期尤为流行。

只不过这种纺织品很难保存下来,因此在以前的考古中,考古专家很少见到这样完整的荒帷。

经过仔细的清洗修复,原本破败暗沉的荒帷渐渐展现出了它原本的模样, 上面的菱形图案还依稀可见,彰显着墓主人当年尊贵的身份地位 ,此物也成为了这次发掘中 举世罕见的珍品

此外,在外藏室中,考古小队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和护具,包括青铜剑、铜戈以及盔甲甲片。那把剑上已经全是锈迹,剑鞘上原有的颜色也看不清楚了,但是两千多年的时间依旧没有消磨掉剑刃的锋利,依然闪着凛凛的光。

看到这些,考古专家基本可以肯定, 男墓主人应该是战国末年楚国的一位将领。

那为何他的棺材里会没有头颅?女主人的遗骨又为何会发黑呢?

为了了解他们的死因,考古专家着实花费了一些时间。

他们借用先进的仪器,对男墓主人的遗骨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 他的脊椎遗骨上有5处比较明显的锐器造成的伤痕 ,而且 主要集中在头部下方的脊关节上 ,其中比较深的伤痕有两处。

考古专家推测,这位男墓主人应该是死于斩首。

而在他的右手臂骨骼上还发现了一处较深的砍痕,应该是被锋利的武器横削的。最关键的是,这处伤口完全没有愈合的迹象, 很有可能是男墓主人在此处受伤后,很快就因为斩首而死亡。

结合这些研究,考古专家推测, 男墓主人生前应该是楚国的某位高级将领 ,他在一次领兵作战中,与敌人短兵相接,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很有可能是受伤被俘,最后被杀。

敌人将他斩首后,带着他的头颅回去邀功,他的身体就被楚国的士兵带回去交还家人,再安葬在了这处墓葬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后打开墓葬,他的头颅不见踪影的原因。

而至于女墓主人的死因,考古专家最初因为她的遗骨发黑而认为她是中毒而死,是来给男主人殉葬的。但是随后的发现却推翻了这一判断。

这位女墓主人墓室中的陪葬品做工更加细致精美,在当时一定代表了极高的尊贵。此外,考古小队还在她的墓室中发现了 一座人形铜灯 ,这就说明 女墓主人的身份极有可能比男墓主人还要高,她不可能给丈夫殉葬。

之后,考古专家也研究了她的遗骨, 发现她并未中毒。 遗骨之所以发黑,是 因为长期浸泡在积水中,她的衣物慢慢分解融进水中,又与尸骨发生了化学反应 ,这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截至这里,考古专家们能从古墓中发现关于两位墓主人的信息就只有这些了,至于两位墓主人究竟是谁,他们却无从判断,因为可用信息实在太少,年代又实在久远。

不过,不肯否认的是,这处战国双墓的出现,还是给研究这段 历史 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人们也再次见识到了那个年代高超的技艺。

至于两位墓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只能寄希望于以后发现的古墓和文物了。

以上就是关于甘肃修路挖毁唐代古墓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