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买国债

   2022-06-23 19:10:56 网络1080
核心提示:因为银行是代销机构,国债是政府发行的债券,银行代销的利益少,其他如基金类,银行代销的利益大,所以银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一般不会给你推介买国债。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

为什么不建议买国债

因为银行是代销机构,国债是政府发行的债券,银行代销的利益少,其他如基金类,银行代销的利益大,所以银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一般不会给你推介买国债。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十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理财产品虽然绝大多数不能提前赎回,但是因为期限短,无非多等几个月时间就能拿回本金和收益。如果只是六个月的话,显然理财产品收益能达到2%左右,而国债则一分钱利息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闲余时间。国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式国债,一种是凭证式国债,本次发行的是凭证式国债,只能在银行柜台购买,而且发售当天是工作日,年轻人一般都需要上班,没有闲余的时间大清早跑去银行门口排好几个小时的队。年轻人生活稳定性差,对资金的流动性高。年轻人处于事业初始期或上升期,生活欠缺稳定,这个时期正是花钱的时候,比如结婚、买房、买车、生子等等,样样花钱都不少,好不容易攒了一笔钱但很快就花出去了,资金的流动性对于年轻人特别重要,所以把钱拿去购买3年期或5年期的国债并不现实。

为什么房价降不下来?

债券基金会亏本。

1,因为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所以具有债券的风险属性。如果债券基金投资的债券出现违约,那么会使基金净值大幅下跌,跌幅很有可能超过偏股型基金。使基金的累积收益严重缩水,甚至把累积收益亏完。债券基金也受到债券持有期间因利率变化使债券价值的波动,若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损失。因此债券基金是会使投资者亏本的。但是,影响债券的收益的主要因素是通货膨胀,如果市场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常国家会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居民就会放弃债券投资而转向其他的投资项目,金融机构会将债券变现资金投入其他市场.使债券价格下跌。

2, 投资市场中任何投资品种都会有投资风险的,只是风险大小的问题。从基金投资风险角度看,其中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最小,股票基金风险最高,债券基金的风险居中。但是,市场相同品种的投资基金由于投资风格和策略不同,风险也会有所区别。

3,另外,定投的一个难点就是你是否有20年的现金流,如果你要是投两三年没钱了,但股价还在往下落,那可就毁了。相当于仓位成本并没有降下来。所以这么投资长期肯定是能赚钱的,但短期没人保证你一定能赚钱。在中国股市上,你至少有10年不用的钱,才能去买股票。

4,如果你一旦接触了股票,那么应该立马抛开你所有的个人感情,也不应该让心里账户对你的行为产生影响,有些人亏了很厉害了,以至于他熊市不敢买股票了。而有些人则在牛市赚了好多,搞得他又不舍得在牛市里卖出,这都是很错误的观念。格雷厄姆说,你买卖股票,完全应该出于资产利润率的考虑,而跟你是否已经赚钱无关。

5,老齐之前写文章也说过李嘉诚为什么抛售物业,主要就是因为利润率跌倒了3%,当然不如他去买债券,或者去欧洲买一些公用事业类设施,之后后面房价还能不能涨,根本就不是他关心的问题。

房债:为什么会出现大衰退,如何避免重蹈覆辙pdf版

你错了,房价问题,要从根本上入手分析(我的回答可能和别的回答者思路截然不同,如有异议,可以在看完之后指出)

第一、不健全的中国住房市场原因

我们都知道,决定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需求,一切价格涨跌,都和需求有关。一件商品的需求被扩大,那么价格势必就会涨,反之就会跌。而老百姓对于居住的需求几乎是必须的,你可以不去KTV唱歌,也可以不去看电影,但是不可能不居住。所以老百姓对于住房的需求,或者说需求预期,几乎是无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控制房价,就必须降低对于居住市场的需求或者是需求预期。

然后看看现在的住房市场,在中国,你想在城市买房子,只有一种选择,买商品房,而买商品房,你只有两个途径,第一,到别人手里买二手房,第二,到房地产开发公司买期房,其实两者都是一回事,房源都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这就形成了房地产开发商对于住房市场的天然联合垄断。你看,一方面,是老百姓源源不断的需求(刚需),另外一方面,是开发商们的实际联合垄断,你作为一个希望购房的人,你只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你能够说服你的丈母娘别买房。第二,你花大价钱买房,区别就是你买哪一家开发商的房子。所以你实际上,你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而开发商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是更多的是互敲涨价。而在房屋涨价的前提下,土地拍卖肯定也是跟着涨,土地与房价之间又形成了一个互敲的关系,房子当然也涨价了。

其实,住房市场本来不应该是商品房一家独大的。在国外,住房分好几种,一是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屋,这是专门为经济有限的群众准备的,这些房子可以居住,但是不能转卖,如果你不要了,也只能卖还给政府。另外,你也可以自己买地,按照政府的规划,自己造房子,然后,才是开发商的商品房。如果你嫌商品房贵,你可以自己买地造房子,如果你买不起地,也可以买廉价的保障性住房。这样,就等于是政府介入了市场,打破了开发商对于市场的垄断。商品房想要生存,就必须把价格降到合理的价位,并且付出更好的服务,才能生存。

其实我们国家也曾经有大量的保障性住房,那是在房改之前,房改之后,保障性住房市场的发展,就停滞不前了,市面上的保障性住房一来数量不够,不足以影响商品房的价格,二来分配机制不合理,有需要的群众根本无望分到这些房子,所以,保障性住房根本不可能在市场上体现出影响力。故此,如果真心要解决住房难这个问题,就必须大量兴建保障性住房,并且严格、合理的颁布分配措施。这才能治标治本。

第二、经济的发展过程,导致了大量民间资本注入房地产。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来,中国依靠加工业,使得一大批企业家发展了起来。但是,到最近几年,由于劳动力价值不断的上涨,使得加工业对于企业家来说不再赚钱,高额的税费,不断涨价的工人工资,汇率的波动,市场的风险,使得他们再继续开此类工厂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而做新的产业,则涉及到了产业转型这个问题,而产业转型向来都是非常困难的,风险很大。而资本向来都是逐利的。对于产业转型,大多数企业家都没兴趣,因为风险过大么,看光伏行业就知道了。所以,这些“热钱”,势必会进入房地产。大量资金的涌入,再加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不健全,导致了08年以来的房价井喷。

至于其他的原因,比如土地财政、比如炒房团和其他原因,实际上,都是在这两个背景下衍生出来的问题,中国住房市场不合理的结构,以及中国经济发生遇到了瓶颈,这两个问题,才是房价问题的根本,其实,说道这里,问题已经不是房地产本身的问题了,而是中国经济本身的问题,其实你自己仔细想一下,中国只有房子贵吗?你读书的成本不高吗?你就医的成本不高吗?你开车养车的成本不高吗?一切有关于老百姓有刚需的项目,而政府的保障性措施不完善的领域,消费就一定高,只不过房价问题特别突出罢了。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决定价值这是铁则,而在有刚需的领域中,缺乏政府有效介入降低需求,那必然是底层群众的灾难。

原因:

1、是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房价上涨,借款人难以承担高昂的贷款支出。

2、金融市场上有许多非常低息的贷款,诱使人把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开发,因此把资金注入房地产市场,房价可能会过度上涨,导致房价贬值。要避免重蹈覆辙:

3、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金融体系,包括价格监管、信息公开等,让市场运行在有序的局面。

4、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考核授信标准,控制资金的运行,以防止出现拖欠和贷款违约。

5、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避免资金投向超越自身力量的领域限制房债的数量和性质,避免贷款违约和资产价格泡沫等。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不建议买国债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