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玉门关是现在的哪里?

   2022-08-31 14:05:29 网络490
核心提示:隋唐时期,玉门关遗址从敦煌西北部迁到敦煌以东的瓜州金昌县。根据中国古代佛教法中卫世宗创始人玄奘所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玄奘大师西行求经,于629年秋到达瓜州金昌城,后为甘肃安溪锁阳城。玄奘渡过葫芦河,在河上经过玉门关。所以一般认

古代时期的玉门关是现在的哪里?

隋唐时期,玉门关遗址从敦煌西北部迁到敦煌以东的瓜州金昌县。根据中国古代佛教法中卫世宗创始人玄奘所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玄奘大师西行求经,于629年秋到达瓜州金昌城,后为甘肃安溪锁阳城。玄奘渡过葫芦河,在河上经过玉门关。所以一般认为隋唐时期的玉门关位于锁阳以北30公里,即疏勒河上的双塔堡附近,安溪县以东50公里。隋唐时期的玉门关地址后来移到汉玉门关以东240公里,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东连酒泉,西接敦煌,南接瓜州,西北接益州,地形险要。

古代玉门关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部的戈壁沙漠上,也称为潘晓芳,是长城西端的重要门户。

位于敦煌县隆乐县玉门关,汉武帝开西域道,设河西四郡时首设,故名西域进口玉。汉朝时,它是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所以它位于甘肃敦煌西北的潘晓芳市。酒泉和玉门之间的长城建于丁原或元丰中(公元前116年-公元前105年),玉门门建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和另一个重要关隘阳关,位于敦煌县隆乐县。它们都是杜威统治的地方,也是驻军的重要地点。当时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交通要走两道关隘,一度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交通大动脉。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遗址成功被列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申请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路网”中的一处遗址。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一句很流行的唐诗,王志焕的《世界遗产名录》“黄河远在白云之上,是万仞山中的一座孤城。为什么笛子要怨杨柳,春风不测玉门关。”诗中悲凉的情绪唤起了我们对这一古老习俗的向往。玉门关,俗称潘晓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期,西域和田美玉经此门户进入中原,故名。玉门关也叫“关羽”。《凉州词》“春风已过关羽关,领民国唱大同。“沿着215国道向西行驶,超越阿尔金山,可以到达青海省柴达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西藏拉萨。

今天去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无尽的戈壁风光和虚幻的海市蜃楼;戈壁上造型逼真的天然卧佛和沙生植物。这些景色,金色的沙漠和绿色的草地,衬着蓝色的天空,构成了一幅广阔而壮丽的神奇画面。提到玉门关,首先要说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益繁荣。大约从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下令修建“两个城门”,即“阳关”和“玉门关”。

玉门市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玉门关简介

玉门关又被称为小方盘城,是由汉武帝时期就开始修建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总面积630多平方米,是一处以黄胶土夯筑的建筑,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玉门关便成为了中原和西方各国互通有无的重要地理标志,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其遗址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疏勒河南岸,周边分布有戈壁,荒漠,河流以及湖滩,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近年来受到了很多游客的欢迎和喜爱。

景区内景点

玉门关景区开西北两门,城墙有十米多高,内部特别的空旷,可以欣赏到有戈壁情人,历史的对角线等之称的独特建筑,近距离的感受历史的气息,还可以通过石刻上面的字迹来了解到一些有关玉门关的信息,以便对玉门关有更好的了解。每年的最佳旅游时间是五月至十月,当地的温差比较大,前去旅游切记要做好保暖工作。门票是四十元一个人,一般可以游玩一到两个小时,开放时间是八点是十八点,还是蛮人性化的。

丝绸之路节

每年的八月十八日到二十八日,当地都会举办盛大的兰交会,每年的四月会举办桃花会,春节的时候举办社火活动等,若去的时间凑巧的话,则便可以更好的感受当地的火热气氛。

甘肃其他景区

马塔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沙州古城东隅,是由后秦时期就开始修建的,共有九层,象征白马死的时候是九岁,是由土坯,草泥,石灰等砌成的,整体呈现出的是明代的喇嘛风格,上面通过石刻和木刻来记录该塔的修缮时期和修缮人,是一个具有历史感的景区,值得一去。

ba

玉门关和阳关的历史资料及旅游景点.

关名。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阳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车沿着215国道向西行驶,翻超阿尔金山,就可以到达青海省的柴达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和西藏拉萨。今天前往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房屋遗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关城北坡东西走向车道直通西域。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均为37米,东西墙下宽4米,西北墙下宽49米,开西、北两门。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

春风不渡玉门关中的玉门指的是哪里?

分类: 地区 >>甘肃

问题描述:

历史资料为主

解析: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它与洒泉的玉门关是两个地方)。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薪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式各样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时性邮驿之路。

阳关故址在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阳关因陋就简居玉门关之南,古以南为阳, 故称“阳关”,是古代中外 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古城关东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直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洌。两岸有汉墓多座。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址,与脚腕一样高低的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已散落遍地,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及欧洲诸国的通路打开了,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习惯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3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门关和阳关也就成为丝绸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站。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米,南北墙下宽4.9米。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距玉门关15公里处,有河仓古城,为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只存断垣残壁,但犹可见当年之气势。从敦煌去玉门关旅游,只有走戈壁滩上汽车轧出的便道。旅客租用越野车,要请当地熟悉路线的向导带路,以防迷路。

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首“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继续宽厚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阳关古塞何以建在这片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游客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古迹并没有多少好看,关键是去凭吊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哀音。阳关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长廊,风格殊具,可参观当地民俗。

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车沿着215国道向西行驶,翻超阿尔金山,就可以到达青海省的柴达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和西藏拉萨。今天前往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时期的玉门关是现在的哪里?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