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多少?

   2022-09-28 23:09:46 网络350
核心提示:建筑的保温参考《GB50176-1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四,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附表4.1)中对各种不同保温材料列出了导热系数,不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不同。各国家的地域环境不同,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同,很难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保

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多少?

建筑的保温参考《GB50176-1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四,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附表4.1)中对各种不同保温材料列出了导热系数,不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不同。各国家的地域环境不同,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同,很难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

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式是什么

楼主您好,GLPOLY导热材料您身边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专家为您解答:

导热硅胶片众多性能参数里面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导热硅胶片阻燃等级。

我们常说的导热硅胶片防火等级其实说的就是导热硅胶片阻燃等级。导热硅胶片阻燃等级分HB、HB40、HB75,那导热硅胶片阻燃等级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呢?

导热硅胶片阻燃等级HB涉及的标准和区别:

标准:UL94

判定等级:HB

判定等级具体要求:

1、燃烧距离75mm,样品厚度3.0-13mm,燃烧速度≤40mm/min,

2、燃烧距离75mm,样品厚度<3.0mm,燃烧速度≤75mm/min,

3、火焰在100mm标线之前停止

4、燃烧距离75mm,样品厚度在3.0mm+0.2mm,燃烧速度≤40mm/min,那么降至1.5mm最小厚度时,就应自动地接受为该级。

标准:GB/T

2408

IEC60695-11-10

判定等级:HB、HB40、HB75。

导热硅胶片(www.glpoly.com.cn)阻燃HB等级评定:

1.移开引燃源后不应有明显的有焰燃烧;

2.如果移开引燃源后试验样品继续有焰燃烧,则火焰前沿不应通过100mm标志线;

3.燃烧距离75mm,样品厚度3.0-13mm,燃烧速度≤40mm/min;燃烧距离75mm,样品厚度<3.0mm,燃烧速度≤75mm/min

4.燃烧距离75mm,样品厚度3.0mm±0.2mm,燃烧速度≤40mm/min;那么降至1.5mm最小厚度时,就应自动地接受为该级。

划分到HB40类的材料应符合下列指标之一:

1、移开引燃源后不应有明显的有焰燃烧;

2、如果移开引燃源后试验样品继续有焰燃烧,则火焰前沿不应通过100mm标志线;

3、如果火焰前沿通过了100mm标志线,则线性燃烧速率不应大于40mm/min。

HB75类:材料即使火焰前沿通过了100mm标志线,其线性燃烧速率也不应大于75mm/min。

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简介

【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式】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目前一般采用基于瞬态热线法通用型导热系数仪系统,可实现-30~200度范围内各种块状、片状、薄膜、胶体、膏体、粉末、熔融体等材料的导热系数高精度测量和研究,不仅可以获得被测样品的高精度的导热系数数据,还可以获得导热系数-温度曲线。

对于固体的导热系数测量,其测量方法很多,如稳态法中的平板法、热流计法以及非稳态法中的瞬态热线法(THW)、瞬态平面热源法(TPS)、探针法(THP)、激光法、3ω法等。随着电子和计算机的发展,采集速度的快速提高和数据处理方式的优化,瞬态法因为测量快速、样品用量少等优点,而得到学术界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对于导热系数测量方法的评价,目前我国以及国际上都还没有建立量值传递体系。在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的工业行业标准(如ISO8302,ASTM C177, ASTM C518, ASTM D2717)中,都是以标准物质(CRM)作为评价导热系数方法和特定仪器设备的依据。在众多的测量方法中,热线法被认为是获得标准物质的标准数据(Standard Reference Data)的最好方法,也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推荐的导热系数一级测量方法。除瞬态法均具有的测量快、样品需求量低等优点外,相比于其他的瞬态法,热线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1、具有完整的数学模型、工作方程和和一系列可以反映实际与理想模型的偏差的修正公式;

2、瞬态热线法是一种绝对测量法,其直接测量参数都可以以较高的准确度获得。

导热系数是表征导热材料性能,优劣重要的参数之一, 也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技术指标。

导热系数的定义是: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内(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材料的物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填料含量等有密切联系。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许多种,它们有不同的适用领域、测量范围、精度、准确度和试样尺寸要求等,不同方法对同一样品的测量结果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是首要的。

       目前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两大类,具有各自不同的测试原理。在导热硅胶行业中,常见的测试方法是稳态热板法(参照标准:ASTM D5470),瞬态平面热源法(参照标准:ISO 22007-2)。

下文将为大家介绍上述两种测试方法以及使用的测试仪器。

一、ASTM D5470

薄型导热固态电绝缘材料热传输特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该方法采用的是通常所说的稳态热流法,其测试原理是将一定厚度的样品置于上下两个平板间,对样品施加一定的热流量和压力,使用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测试样品的厚度、热板/ 冷板间的温度梯度,然后得出不同厚度下对应的热阻数据作直线拟合得出样品的导热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①可以 测试产品的热阻与导热系数;

②特别适合模拟产品在实际工况下的使用状态。

缺点是:

①对产品的厚度有一定要求;

②接触热阻会影响测试结果;

③为了到达稳态,测试所需时间较长。

稳态热板法原理图

傅里叶定律:

热阻:

导热系数:

常用的测试设备如下:

DRL-II型导热系数测试仪(图)

DRL-III型导热系数测试仪(图)

LW-9389型界面材料热阻及热传导系数仪(图)

二、ISO 22007-2-2008 塑料

 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定

        瞬态平面热源法(TPS)是目前研究材料导热性能的方法中最方便、精确的一种,由热线法改进而来。这种方法采用一个瞬间热平面探头(Hot Disk探头),我们也将其称之为Hot Disk法。Hot Disk探头由热阻性材料镍制成,包覆有绝缘材料(聚酰亚胺,云母等),探头带自加热功能。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带有自加热功能的温度探头放置于样品中,测试时在探头上施加一个恒定的加热功率,使其温度上升。镍的热电阻系数— 温度和电阻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即可通过了解电阻的变化可以知道热量的损失,从而反映样品的导热性能。然后测量探头本身和与探头相隔一定距离的圆球面上的温度随时间上升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同时得到样品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

图 包覆聚酰亚胺的Hot Disk 探头

Hot Disk 固体样品放置示意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①能够同时测量热导率、热扩散率以及单位体积的热容;

②测试范围广(0.005~500W/m· K)、精度高(±3%)、重复性好 (±1%)、测量时间短(单次测量 3~5min)和操作简便;

③可测试的样品种类多(液体、粉末、凝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

④不受接触热阻的影响,其测试结果更贴近于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

缺点是此方法适用于测均质材料的导热系数,不适合用于测各向异性材料(如石墨片 )。

典型的测试设备是瑞典的Hot Disk导热测试仪

图 Hot Disk导热测试仪

导热系数是材料本身的参数,与形状大小无关。目前已有大量的导热测试方法,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产品、所有场合。产品品特性、测试标准、测试环境等都会对导热系数的结果产生影响。材料的导热系数不能用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要得到准确和有参考意义的结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

最后附上我们整理的一些测试导热系数的标准方法:

一、稳态法

GB/T 3651-2008 金属高温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GB/T8722-2008 石墨材料中温导热系数测定方法

GB/T 10294-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10295-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GB/T 10296-2008 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

GB/T 17357-2008 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

YBT4130-2005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 水流量平板法

ASTM C177-10 用护热板法仪器测定稳态热流和传热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C182-1998 隔热耐火砖导热系数标准测试方法

ASTM C201-1998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标准测试方法

ASTM C202-1998 耐火砖导热系数标准测试方法

ASTM  C335-05a 卧式隔热管稳态传热特性标准测试方法

ASTM C518-04 用热流计装置的稳态热传输性能标准测试方法

ASTM C680-08 采用计算机程序估算板状、柱状和球状系统表面温度和热量增减的标准操作规范

ASTM  C687-07 酥松填充式建筑隔热材料热阻测量的标准操作规范

ASTM  C1043-06 防护热板法设计中采用环形线加热源标准操作规范

ASTM  C1044-07 在单试样模式中采用保护热板装置或薄加热器装置的标准操作规范

ASTM  C1113-2004 热线法(铂电阻温度计技术)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标准测试方法

ASTM C1114-06 用薄加热器装置的稳态热传输性能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5470-2012 薄型导热固态电绝缘材料热传输特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6744-01 采用保护热流计技术测定阳极碳热导率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225-04 采用保护比较式纵向热流技术测定固体热导率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530-06 采用防护热流计技术评价材料热阻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F433-02 垫片类材料热导率评价标准规程

二、瞬态法

GJB 1201.1-1991 固体材料高温热扩散率试验方法 激光脉冲法

GB/T 5990-2006 耐火材料 导热系数试验方法 热线法

GBT  10297-1998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测定方法

GBT 22588-2008 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ASTM C714-05 热脉冲法测量碳和石墨热扩散率标准试验方法

ASTM C5334-00 热探针法确定土壤和软岩石导热系数的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5930-01 采用瞬态线热源技术确定塑料导热系数的标准测试方法

ISO  13826-2013 金属及其他无机涂层-通过激光脉冲法测定热喷涂陶瓷涂层的热扩散率

ISO-DIS  18555 2014 金属和其它无机涂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

ISO-FDIS 18755-2004 精制陶瓷(先进陶瓷、先进技术陶瓷)——采用激光闪光法测定陶瓷片热扩散率

ISO 22007-2-2008 塑料.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定.第2部分 瞬态平面热源法

三、准稳态法

ASTM E2584-07 用热容量热计(插片式)测量材料热导率标准实施规程

原文出处: 中国热管理网  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简介

以上就是关于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多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