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安全操作规程

   2023-02-03 01:22:17 网络3340
核心提示:1、冬季施工应严格执行冬季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施工的现象。 2、必须按规定时间对钻具和配合接头进行探伤,对钻具本体及丝扣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合格的绝对不允许下井。 3、所有钻具必须上支架,接单根和下钻时提前预热钻具螺纹,确保

钻井工安全操作规程

1、冬季施工应严格执行冬季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施工的现象。

2、必须按规定时间对钻具和配合接头进行探伤,对钻具本体及丝扣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合格的绝对不允许下井。

3、所有钻具必须上支架,接单根和下钻时提前预热钻具螺纹,确保钻具水眼畅通,螺纹清洁,螺纹脂符合要求、涂抹均匀,紧扣扭矩达到标准。下钻时禁止用火烧专用管材螺纹部位。

4、手工具等小件物体严禁放在转盘上,在井口使用手工具时必须系上安全绳,以防失手掉入井内。起下钻时围井口,严防钳销、钳牙等工具、配件落入孔内。

5、要坚持起下钻遇卡、遇阻不能硬提硬放,防止撸死,避免发生卡钻事故。

6、防冻保温设施必须齐全、好用。

7、下完钻前开泵时必须先试开泵,防止出现蹩泵和工程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8、确保各类计量器具、仪表灵活好用。

9、冬季施工要求刹把不离人,钻台、泵房、机房不离人,值班人员不离现场。

10、钻井液循环储备系统、配浆系统、固控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要求,能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各罐搅拌器、蝶阀要灵活好用。

11、按规定挖好排污坑,排污坑尺寸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12、加强冬季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明确责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13、作好钻井液循环、储备和配浆系统的保温工作。

14、严格执行钻井液设计方案,加强钻井液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勤测量、勤维护、勤处理,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

15、钻井液地面循环量比夏季施工时要多20至30方,各钻井队要使用好刮泥器,确保钻井液及时回收,减少浪费。 16、加强钻井液材料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17、配齐各种钻井液测试仪器,确保好用。

18、下套管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二次通径,套管螺纹必须用试扣规试扣检查,螺纹清洁、无伤痕、无变形,密封脂涂抹均匀,余扣不超过1扣,严禁场地接双根,严禁将棉纱手套等物品放在套管内。 19、冬季固井施工应在白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20、孔口工作面应保持干净清洁,当出现洒落的循环液应及时清理以防上冻,并铺上锯末防滑。

来源于问问我

煤层气钻井技术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作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企业标准,规范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全过程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钻前准备及验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作业,水平井测量作业,水平井完井作业,水平井钻井工程质量要求,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水平井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等6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钻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作业、工程质量要求、资料汇交和验收。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引用文件包括:

《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GB/T 897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SY/T 5172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T 5272 常规钻井安全技术规程》。

《SY/T 5313 钻井工程术语》。

《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方法》。

《SY/T 5334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

《SY/T 5358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

《SY/T 5396 石油套管现场检验与运输》。

《SY/T 5411 固井施工设计格式》。

《SY/T 5412 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 5435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SY/T 5526 石油钻机安装操作和维护》。

《SY/T 5547 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8 套管用浮箍、浮鞋》。

《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SY/T 5622 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基本规则》。

《SY/T 5724 套管串结构设计》。

《SY 5876-93 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

《SY/T 5957-94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

《SY/T 5958 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

《SY/T 6075 评价入井流体与产层(砂岩)配伍性的基础数据》。

《SY/T 6228-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中第八章和第10.5、10.6 款。

《SY/T 6283-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SY/T 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三、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

(1)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步骤。科学系统地进行水平井钻井设计是确保钻成高质量煤层气水平井的前提,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必须按如下步骤进行选择和设计,详见图6-19。

(2)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按中联公司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标准执行。

(3)井身结构设计。

(4)井口及井控装置设计。

(5)钻井循环介质设计。

(6)钻柱设计。

(7)固井工程设计。

(8)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

图6-19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步骤示意图

四、钻前准备及验收

(1)钻前准备。

(2)开钻前验收。

五、水平井轨迹控制作业

(1)准备。

(2)轨迹控制。

(3)相关安全措施。

六、水平井测量作业

(1)仪器选择。

(2)施工前准备。

(3)测量。

七、固井施工作业要求

(1)套管准备及作业。

(2)固井施工要求。

(3)套管柱试压要求。

八、煤层气井井控要求

(1)井控操作要求。

(2)井控设备要求。

九、水平井钻井工程质量要求

(1)井身质量。

(2)固井质量。

(3)完井质量。

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

(1)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培训及管理体系。

(2)健康管理要求。

(3)安全管理要求。

(4)环境管理要求。

十一、钻井完井交接验收

(1)交接验收程序。

(2)交接验收内容。

(3)填写交接验收书。

十二、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

(1)资料文字图件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

(2)设计资料。

(3)原始资料。

(4)成果资料。

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1.总则

根据钻探目的不同,煤层气井分为探井、开发井两种类型。煤层气探井以发现和获得储量为目的;煤层气开发井以面积降压和煤层气最大产出为目的,保证煤层气田高效开发。

2.煤层气井钻井设计

2.1 煤层气探井钻井设计

2.1.1 煤层气探井钻井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区域地质简介、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煤层和特殊层位置、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井下复杂情况提示、地层岩石可钻性分级、地层压力预测、井身结构设计、钻机选型及钻井设备优选、钻具组合设计、钻井液设计、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井控设计、取心设计、煤层保护设计、固井设计、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设计、各次开钻施工重点要求、完井设计、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完井提交资料、特殊施工作业要求、邻区与邻井资料分析、钻井进度计划以及单井钻井工程投资预算等。

2.1.2 煤层气探井钻井设计应以保证实现钻探目的为前提,充分考虑录井、取心、测井、完井、压裂试气等方面的需要。

2.1.3 煤层气探井钻井工程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目的煤层段设计应有利于取资料和保护煤层;非目的层段设计应主要考虑满足钻井工程施工作业、提高钻井速度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2.1.4 煤层气探井钻井工程设计应采用国内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确保煤层气钻探目的的实现。

2.2 煤层气开发井钻井设计

2.2.1 煤层气开发井钻井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区域地质、交通和气候概况、设计依据、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井下复杂情况提示、地层岩石可钻性分级及地层压力预测、井身结构设计、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优选、钻具组合设计、钻井液设计、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欠平衡设计、井控设计、煤层保护设计、固井设计、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设计、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完井设计、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生产信息及完井提交资料、钻井施工设计要求、特殊工艺施工要求、钻井施工进度计划和单井钻井工程投资预算等。

2.2.2 同一区块井身结构相似的一批开发井,在区块钻井设计的前提下,单井钻井设计可以简化。

2.2.3 开发井钻井设计应结合煤层气低产特征,优先考虑水平井、多分支井、空气钻井等钻井方式,保证钻井质量,提高煤层气井产量,满足煤层气高效开发的要求。

3.煤层气井井身结构

按照《SY/T 5431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井身结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煤层气井地质设计要求、地质目的、地层结构及其特征、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坍塌压力、地层水文条件、完井方式、增产措施、生产抽排方式及生产工具等。

3.1 所设计的井身结构应简单合理,满足钻井完井生产、获取资料、压裂和排采的需要。

3.2 采用钻井工艺技术应有利于保护煤层。

3.3 充分考虑到地层出现漏、涌、塌、卡等复杂情况的处理作业需要,以实现安全、优质、快速钻井。

3.4 生产套管一般应采用钢级为J55 或N80 的φ139.7mm 套管,确因产水量大或地层复杂,可采用更大直径的生产套管,目的煤层以下留60m口袋。

3.5 一般情况下,采用二开井身结构:

表层套管:φ311.1mm钻头×φ244.5mm套管;

生产套管:φ215.9mm钻头×φ139.7mm套管。

3.6 多分支水平井和裸眼洞穴完井,采用三开井身结构:

一开:φ311.1mm钻头×φ244.5mm套管;

二开:φ215.9mm钻头×φ177.8mm套管;

三开:φ152.4mm钻头×裸眼完井。

3.7 地层条件较复杂的探井,可采用三开井身结构:

表层套管:φ444.5mm钻头×φ339.7mm套管;

技术套管:φ311.1mm钻头×φ244.5mm套管;

生产套管:φ215.9mm钻头×φ139.7mm套管。

4.煤层气井钻井技术

4.1 根据设计钻探深度和《SY/T 5375 旋转钻井设备选用方法》的标准,合理选择钻机设备,设计钻机最大负荷不得超过钻机额定负荷能力的80%。

4.2 钻井循环介质选择和煤层保护要求:煤层以上井段应选用防塌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的钻井液;煤层段推荐使用清水钻井,对异常高压或大段复杂煤层使用无固相钻井液;开发井应尽量采用空气等欠平衡钻井,减少煤储层的伤害。

4.3 参照《SY/T 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制定煤层气井井控技术要求。开发井原则上应安装防喷器。在煤田地质详查区、地质资料证实无常规天然气层,且不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低产煤层气开发井可不安装防喷器,但应有详细的防井涌、井喷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一次井控。

5.煤层气井完井技术

5.1 完井方式(包括套管射孔完井、裸眼完井或裸眼洞穴完井)的选择应结合实钻煤层特征和煤岩力学特性,考虑增产方式、气藏工程和排采要求确定。一般情况,完井井口应安装简易套管头。

5.2 固井施工前,钻井监督应要求固井技术服务公司依据钻井设计和实钻地质录井资料,结合钻井施工现场情况编制相应的固井施工设计,并报项目部备案。

5.3 下套管作业前,钻井监督应要求承包商进行套管及附件检查,固井施工前,对水泥浆性能进行检测,水泥浆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施工,固井作业过程中应加强水泥浆的采集分析,施工参数应达到固井施工设计要求。

5.4 固井施工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间隔48 小时)内进行固井水泥胶结测井,并按要求进行试压。

6.煤层气井钻井质量

6.1 钻井施工应加强质量管理,井身质量合格率应达到100%,固井质量合格率不低于99%,取心收获率达到设计要求。

6.2 定向井、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的井身质量应执行相应的标准,定向井中靶率应达到100%,进入煤层后钻遇率不低于85%。

6.3 煤层气钻井取心采用绳索式取心,井深1000m 以浅的井,岩心出井时间不超过25 分钟,岩心直径应大于φ65mm,取心收获率非煤层段不低于90%;一般煤层不低于80%;粉煤不低于50%。

7.煤层气井井身质量

7.1 钻井深度:钻达设计井深或完钻要求井深,以转盘面至井底,校核钻具实际长度为准的钻井深度。

7.2 井斜角:αmax≤3°(井深≤1000m);αmax≤4°(井深1000~1500m)。

7.3 最大全角变化率:Kmax≤1°/25m(井深≤1000m);Kmax≤1.3°/25m(井深1000~1500m)。

7.4 井底水平位移:s≤20m(井深≤1000m);s≤30m(井深1000~1500m)。

7.5 平均井径扩大率:非煤层段Cmax≤15%;固井完井的煤层段Cmax≤25%。

7.6 钻井过程中以单点测斜监测为准,完井以完钻电测连续测斜资料为准,最后一测点距离完钻井底不大于10m。

8.煤层气井固井质量

8.1 套管下深应达到设计要求:表层套管口袋≤1m;技术套管口袋1~1.5m;生产套管口袋1.5~2m,完井人工井底至套管鞋距离≥10m。

8.2 水泥返高要求:表层套管水泥返到地面;技术套管满足工程需要;生产套管水泥返到最上一层煤层顶界200m以上,人工井底至目的煤层底界长度≥40m。

8.3 套管柱试压符合《SY/T 5467 套管柱试压规范》的要求。

8.4 按设计装好井口,并试压达到要求;完井井口装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装好套管头,井口套管接箍顶部应保持水平,生产套管接箍顶部与地面距离小于0.25m;试压完立即用丝堵或盲板法兰将井口封牢,并电焊井号标记。

《地热钻探技术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北京市地热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的关于地热钻探领域的一项行业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十条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否符合前款规定进行立项审查,对符合前款规定的予以立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立项的,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以上就是关于钻井工安全操作规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