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燃香检测与文化(表演)标准共通试点开展

   2022-11-15 05:23:33 网络520
核心提示:日前,由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牵头,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泉州市 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开展的“两岸燃香检测与文化(表演)标准共通试点”项目正式获批。 两岸行业标准及文化交流共通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香

两岸燃香检测与文化(表演)标准共通试点开展

日前,由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牵头,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泉州市 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开展的“两岸燃香检测与文化(表演)标准共通试点”项目正式获批。

两岸行业标准及文化交流共通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香产品则是信仰礼法、中医养生、士人文化的重要载体,源头可追溯到上古神农氏至春秋战国时期。如今,福建地区特别是闽南一带,传统习俗中少不了用香这一仪式,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居民,约有80%的人口祖籍在闽南一带,因此,用香文化极为相似,可谓“两岸同烧一炷香”。香文化已成为联系两岸民众的感情纽带,推动着民众的感情沟通和商贸往来。

18年至21年三月大陆共出台几条措施支持台资

推行电梯“智慧码”和电子维保记录,探索零售药店远程智慧监管,推广“鹭品”标识;在商事登记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登记审批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推进厦台两岸行业标准共通,逐步打造有利于两岸经贸往来、产业对接、科技进步的共同市场和共同家园……近日, 厦门市 市场监管局印发《2022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改革要点》),聚焦监管与服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六大改革创新行动、共计22条具体举措,从技术能力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等方面寻求突破,加大对市场主体扶持力度,助力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

1

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亮点

《改革要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厦门市食药检院选址扩建及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中心建设,推出审评“一站式”服务,挂牌成立省药监局厦门审批服务窗口、药品审核查验分中心、药品审评分中心,前移省药监局许可事项60余项,大幅缩短医药企业注册、审评、上市进程。前瞻布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争取获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检验机构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汽车领域指定检测实验室资质。

“我们正在积极打造东南地区智能汽车检验检测中心,积极推进市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厦门市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并在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争创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质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院敏锐捕捉产业发展需求,前瞻部署建设“新能源电池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现已成为国内市场监管系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取得检测能力覆盖新能源电池动力、储能、消费领域的CB实验室,填补了国家市场监管系统在全球互认锂离子电池全领域检测能力空白。目前,该院正组建院士领衔的学术研究团队,准备申报建设“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高比能新能源电池质量与安全)”。

此外,按照《改革要点》部署,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快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急需的检验能力,推进公用管道安全、无损检测评价等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2

创新智慧监管手段

厦门现有零售药店约1600家,数量多、分布广,而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相对不足,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亟待提高日常监管工作效率。对此,《改革要点》提出,将零售药店智慧监测数据接入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和监管调度一体化,推进零售药店远程监测,提升监管效能,实现闭环管理。

对市民群众最关切的电梯安全问题,《改革要点》明确,今年要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电梯安全监管。一方面,建设无纸化维保系统,通过实名认证、GPS定位、系统授时、规定项目等“定人、定位、定时、定项目”方式,规范维保作业,保证维保质量;另一方面,建设一体化监管系统,大力推行电梯“智慧码”,市民通过 智能手机 扫描电梯内张贴的二维码,可查看电梯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定期检验等使用管理情况,还可以通过扫描智慧码在线报故障、困人报警、实时查看救援流程,实现快速精准故障维修和困人救援。

近日,叮咚买菜App特别推出“鹭品认证栏目”“叮咚鲜肉铺”板块,可以一键选购心仪的“鹭品”猪肉,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食材。据介绍,“鹭品”作为供厦食品标识,是首个厦门公域公用品牌,在基地规模、水土环境、农产品加工环节、产品出品品质,包括全链条追溯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且平均每个产品都有30项指标高于国标。目前,厦门30家企业的263种食品经过严格评定,获准加贴“鹭品”标识上市销售,覆盖米、面、油、肉、蛋等居民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高品质的“鹭品”如今已经进入元初、山姆会员店、天虹、夏商民兴超市等各大品牌商超,带给市民更多获得感。同时,供厦标准管理规范中的分餐管理规范、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管理规范、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导则等也均为全省首创。此次发布的《改革要点》也特别提出,要建立全链条供厦食品标准体系。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标国际标准,搭建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供厦食品标准体系,探索与农产品主要产地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供厦标准向源头产地延伸,建立与监管需求紧密衔接的管理规范,借鉴“圳品”先进经验,加快打造“鹭品”高质量品牌。

关键词

3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近日,厦门商事主体开办注销“一网通”平台再次“上新”——随着“许可审批综合业务功能”的上线,平台进一步打通了登记审批业务闭环,形成登记审批一站式、全链条、一网通办,便利“准入即准营”。

“按照《改革要点》要求,我们正在加紧探索登记审批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拓展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事项范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何为“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以今年元旦该局推出的“证照联办一件事全程网办”服务为例,通过我市自建商事登记、许可审批系统的深度融合,申请人在网上申请营业执照变更、补领、注销等业务时,系统会进行智能匹配,提醒其可一并申请名下食品生产许可证、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等相关许可证的变更、补领、注销。这样,在完成营业执照业务办理后,系统即可无需人工干预同步完成相关许可证审批,实现许可审批业务“无感办理”。

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在自贸试验区探索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和集群注册场所管理。出台集群注册场所管理办法,依托“集群注册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招商服务信息化、管理台账电子化、企业动向清晰化、准入监管链条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4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改革,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暨“知识产权CBD”,打造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保障综合体,推动厦门知识产权服务链群集聚。《改革要点》明确,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高标准建设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筹划构建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探索两岸标准共通新路。依托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建设“厦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在食品、养老、无障碍设施、防疫物资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两岸术语比照、共通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推进厦台两岸行业标准共通,逐步打造有利于两岸经贸往来、产业对接、科技进步的共同市场和共同家园,为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厦门模板”。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推动线上“e鹭协同”平台和线下服务网络融合,探索第三方组织指导实施质量提升项目,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

关键词

5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改革要点》还提出,要深化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制度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刑事司法衔接协作。深化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编制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修订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推行“有温度的执法”。

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提振消费信心。提高在线纠纷解决(ODR)机制运行质量效率,全面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建立消费维权对监管执法工作的预警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和专家律师支撑作用,破解平台企业、校外培训、预付式消费等领域维权难题。

平潭县属于哪个市?

第1条 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检测评定、示范应用体系建设,可同等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

第2条 台资企业可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大陆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测试和网络建设。

第3条 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大陆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和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

第4条 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投资航空客货运输、通用航空服务,参与符合相关规划的民航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开展咨询、设计、运营维护等业务。

第5条 台资企业可投资主题公园,可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

第6条 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台资企业集中地区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

第7条 鼓励各地根据地方实际,为台资企业增加投资提供政策支持。

第8条 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向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申请担保融资等服务,可通过股权托管交易机构进行融资。允许台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第9条 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享受贸易救济和贸易保障措施。

第10条 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保障出口收汇和降低对外投资风险。

第11条 对从台湾输入大陆的商品采取快速验放模式,建立有利于规范和发展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稳妥、有序推进台湾输入大陆商品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对来自台湾的符合要求的产品实施风险评估、预检考察、企业注册等管理,推动两岸食品、农产品、消费品安全监管合作。

第12条 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共同促进两岸标准互联互通。

第13条 符合条件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可以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第14条 台湾同胞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申请旅行证件。

第15条 台湾同胞可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可申请符合条件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财政项目。

第16条 台湾同胞可同等使用交通运输新业态企业提供的交通出行等产品。

第17条 试点在福建对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使用大陆移动电话业务给予资费优惠。

第18条 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第19条 台湾文创机构、单位或个人可参与大陆文创园区建设营运、参加大陆各类文创赛事、文艺展演展示活动。台湾文艺工作者可进入大陆文艺院团、研究机构工作或研学。

第20条 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可申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

第21条 在大陆高校、科研机构、公立医院、高科技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台湾同胞,符合条件的可同等参加相应系列、级别职称评审,其在台湾地区参与的项目、取得的成果等同等视为专业工作业绩,在台湾地区从事技术工作的年限同等视为专业技术工作年限。

第22条 台商子女高中毕业后,在大陆获得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可以在大陆参加相关高职院校分类招考。

第23条 进一步扩大招收台湾学生的院校范围,提高中西部院校和非部属院校比例。

第24条 台湾学生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大陆高校同等申请享受各类资助政策。在大陆高校任教、就读的台湾教师和学生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同等申请公派留学资格。

第25条 欢迎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和职业联赛,积极为台湾运动员、教练员、专业人员来大陆考察、训练、参赛、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条件,为台湾运动员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提供协助。

第26条 台湾运动员可以内援身份参加大陆足球、篮球、乒乓球、围棋等职业联赛,符合条件的台湾体育团队、俱乐部亦可参与大陆相关职业联赛。大陆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可向台湾同胞授予运动技术等级证书。欢迎台湾运动员报考大陆体育院校。

属于福州市。

平潭,简称“岚”,俗称海坛,位于福建省东部,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平潭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滩涂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平潭县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现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

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平潭县”的概念有所区别。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级别为正厅级,代表省委、省政府管辖平潭综合实验区,而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平潭县行政区域重合,因此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是当前平潭县行政区域内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平潭县归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福建省实行计划单列。平潭县行政区划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其诸多统计数据仍然纳入福州市计算。

截至2019年6月,平潭综合实验区辖平潭县,平潭县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县政府驻潭城镇新区。

扩展资料

平潭历史介绍

宋庆历八年(1048年),福清县建10乡辖50里,后并为7乡36里,平潭编为海上里、海下里,属福清县太平乡。元代行政区划与宋代相同。

明初,福清分东、西、南、北4隅。正统七年(1442年)南隅分为南上隅、南下隅。成化十八年(1482年)北隅分北一隅、北二隅。嘉靖十一年(1532年)仍为6隅,统36里、15都、112图。平潭境域分属南上隅、北一隅、北二隅、西隅。

清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以候均区、大墩区、坑北区、朴秀区、酒店区、斗门区、庄上区、敖网区、南澳区、芬尾区、北海区、高平区及9个岛屿(东庠、小庠、大练、小练、屿头、塘屿、草屿、吉钓、牛山)析归平潭县丞管辖。

民国25年(1936年)5月,平潭县分区设署,共设3个区署,辖区范围大体与民国15年(1926年)各区公所所辖范围一致。一区区署设后旺久;二区区署设东昆,民国27年(1938年)迁往西院;三区区署设苏澳。

民国26年(1937年)1月实行政教合一,平潭县3区设24个联保办公处。一区辖潭城、东澳、北苑(流水)、富田(大富)、东庠、大中、君山、东霞、正旺等9个联保;二区辖湖南、北厝、西海、芬尾、仙霞、敖东、塘草等7个联保;三区辖龙泉、玉堂、党堑、沙峰、玉库、苏澳、屿头、双练等8个联保。

民国28年(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发《县各级组织纲要》,整编保甲,撤销联保,平潭县设立15个乡镇分所。

民国31年(1942年)8月,平潭撤销区署,改15乡镇为2镇10乡:潭城镇、苏澳镇、爱群乡、同仁乡、塘草乡、屿头乡、中正乡、中山乡、龙泉乡、潭南乡、复兴乡、潭东乡。将原设15乡(镇)时的平沙乡、中正乡、东庠乡合并成立中正乡;三民乡、新民乡合并成立苏澳镇。

民国32年(1943年)10月平潭县改设2镇、5乡、89保,撤销潭东乡、屿头乡、爱群乡、同仁乡、塘草乡,分别并入潭城镇、苏澳镇、龙泉乡、复兴乡、潭南乡。

民国33年(1944年)7月,平潭县改设潭城、苏澳、潭东、潭南、复兴、龙泉、爱群、中山、中正、东庠、屿头、塘草12乡、91保。民国36年增至92保。

民国38年(1949年)5月6日,平潭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平潭县城,13日,经中国共产党闽中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下划潭南区、龙泉乡、君山乡、流水乡、屿头乡、大练乡、苏澳乡、潭城镇、东庠乡、潭东乡10个区乡政府。7月2日,游击队撤离平潭后,国民政府又沿袭旧制划分2镇、5乡、92保。

民国38年(1949年)9月16日,平潭解放。9月23日成立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9月至1950年2月平潭设1镇3区,潭城镇,驻地城关;一区区公所驻地后旺久,管辖范围相当今之芦洋、中楼、流水、东庠、岚城、澳前等乡镇。

二区区公所驻地北厝,管辖范围相当今之北厝、敖东、南海等乡镇;三区区公所驻地苏澳,管辖范围相当今之屿头、大练、苏澳、白青、平原等乡镇。

1951年5月设5个区。1952年6月至1956年3月,平潭县设7区,一区辖8乡63村,二区辖6乡74村,三区辖10乡92村,四区辖1镇6乡90村,五区辖6乡44村,六区辖8乡56村,七区辖6乡54村,平潭县共1镇50乡473村。

1956年3月,区乡合并,重新划分为中楼、苏澳、北厝3个区和潭城镇,中楼区辖11个乡,苏澳区辖8个乡,北厝区辖10个乡,潭城镇辖2个乡。

1958年4月,撤区并乡,平潭县重新划分为1镇15乡,分别为潭城镇、湖西乡、敖东乡、芬尾乡、塘屿乡、草屿乡、潭东乡、苏澳乡、国彩乡、平原乡、屿头乡、大练乡、中楼乡、君山乡、流水乡、东庠乡。

1958年8月建立平潭县人民公社,设潭城、平原、流水、敖东4个分社,下辖46个大队。1961年7月人民公社体制变动,平潭县划分屿头、大练、苏澳、平原、中楼、东庠、流水、潭城、潭东、北厝、敖东、南海12个人民公社,辖120个生产大队。1981年11月,从平原公社析出,设白青公社。

1980年4月,潭城人民公社分为城关镇和岚城人民公社,1982年9月改称潭城镇人民政府。1984年9月撤销公社建制,成立乡镇人民政府,潭东公社改为潭东乡,芦洋农场改为芦洋乡,保留农场单位建制。同年10月苏澳乡改设苏澳镇,12月潭东乡更名澳前镇。

1992年7月22日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撤销北厝乡,设立北厝镇,原管辖区范围不变。1994年12月27日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撤销流水乡,设立流水镇,原管辖区范围不变。

1995年底平潭县设5镇、10乡、19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居民委员会6个)、555个自然村(居民区)。2009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福建省委决定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

参考资料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地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州(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走进平潭

参考资料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辖区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历史介绍

以上就是关于两岸燃香检测与文化(表演)标准共通试点开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