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哪些画家运用中国画写意画画马画的最好?

   2023-02-14 04:45:32 网络820
核心提示:李振凯擅长:油画,中国人物画,书法,篆刻,尤以油画人物和书法著称。简介:李振凯,字李松,号冰雨,山东宁津人。自幼以地为纸、以水代墨练习中国书画,九岁那年就受到著名书画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导。习书画。系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笔耕会员。马来西亚中央

当今中国哪些画家运用中国画写意画画马画的最好?

李振凯

擅长:油画,中国人物画,书法,篆刻,尤以油画人物和书法著称。

简介:李振凯,字李松,号冰雨,山东宁津人。自幼以地为纸、以水代墨练习中国书画,九岁那年就受到著名书画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导。习书画。系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笔耕会员。马来西亚中央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国大众书画社常务理事、书法家、一级美术导师、一级美术鉴赏师。1997——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国画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其艺术作品曾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40余次。2001年——2005年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郑州等地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赢得了社会好评!并有多家媒体、报纸对其艺术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其艺术作品已被许多国家、地区的博物馆、企业及个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画展

1994年 在全国百津——文明杯写字段位大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

1995年 在建国四十六周年画家、书法家、诗人艺术作品大赛中,中国画作品《深山飞练》荣获绘 画组二等奖、书法作品《情系艺海》获得书法组一等奖。

1996年 中国画作品《春雨蒙蒙》荣获全国“楚风杯”篆刻艺术作品大赛金奖 。 1997年 艺术作品《回归》荣获全国“迎回归”艺术作品大奖赛金奖,并被选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 作品《故乡的黄昏》荣获全国“长城杯”大专院校师生文学艺术作品大赛银奖。

1999年 在中国美协三百家艺术作品联展中油画作品《那时候我们还很小》荣获金奖。 在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展中作品《悄悄话》获铜奖。2000年 在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中书法作品《读》荣获银奖。在“中华魂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荣获金奖。

2001年 5月在北京荣宝斋画廊举办了李冰雨个人艺术作品展。同年11月油画作品《远古的回忆》系列被选为精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独立创作作品《书法系列》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2年 3月在济南举办了个人艺术作品展。油画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国西部大地情 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独立创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艺美画廊收藏。

2003年 4月在郑州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同年9月在郑州美术馆举办了李振凯艺术作品展。独立创作作品《江南水乡》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11月在郑州创办了雨缘艺术工作室。

2004年 独立创作巨型壁画《静静的沉思》,同年9月独立创作作品《祈 祷》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11月独立创作油画作品《春夏秋冬》 系列 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5年 创作了《百虫大战》系列丛书的全部插图。

2006年 4月创作了德州罗庄居委会大型装饰壁画《高山流水》。6月创作了天衢工业园大型装饰壁画《静静的沉思》

李振凯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时拥有“油画家、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诗人”之称者,著名画家默石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同时在发挥其精神气质方面,也来得直接和强烈。他的书法将书、画、印、诗、西洋画融为一体,“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潇洒熟练的笔锋、立意深刻的构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经构成了画家李振凯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人文上还是在技法的表现上使他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了标新立异的70后艺术家不可多得的艺术素养。

写意花鸟教程下载

一、著名山水画家

傅抱石:我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贫,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迁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1965 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关山月(1912.9—2000.7),原名关泽霈,中国著名山水画家。1912年10月25日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师,其绘画才能被高剑父发现,遂被吸收入春睡画院学画。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南文艺学院教授兼中南文联美术部副部长、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副校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学位考试委员会校外委员。

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大型国画,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大厅,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在这里和外国元首会谈。

二、著名花鸟画家

于非暗(1889~1959):中国画家。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任职于故宫古物陈列所,临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绘画,打下了较深的传统根基。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

他原名于照,字非厂,别署非暗,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山东蓬莱人,母系为爱新觉罗氏。于非暗幼时读过私塾1908年入满蒙高等学堂,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一年后任教于北京市立第二小学,兼任及北京《晨报》美编,同时随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写有《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书,影响颇大。1935年到故宫古物陈列所(今故宫博物院)工作,临摹、研究了故宫收藏的大量绘画,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此时他担任古物陈列所附设的国画研究馆的导师,并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华北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相继担任了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画师、副院长等职。

俞致贞、刘力上等当代中国花鸟画大师都是他的弟子。

三、工笔牡丹著名画家

于非暗:工笔牡丹属当代第一。不用多介绍了。您输入这个名字搜索就知道了,里面也有他的工笔牡丹图片。

俞致贞:(1915-1995.5.)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擅国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34年拜于非暗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1937年入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临摹研究历代名画,以宋元工笔花鸟为主,兼学画史、画论并研制国画颜料,历时八年。1946年遵于非暗之命至成都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次年调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4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教授,1964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金碧茶花屏风。 1971年至1984年为钓鱼台国宾馆绘制巨幅工笔花鸟画。1983年与刘力上为紫光阁绘制巨幅《荷塘清趣》。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艺美院咨询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 。 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作品有《沙果双鹊》、《荷花》、《耄耋图》等 。出版有《荣宝斋画谱——工笔花卉》、《俞致贞画辑》、《工笔花卉、草虫技法》、《美术画库——工笔花卉技法》(与刘力上合作)、《俞致贞、刘力上画集》等专集、专著。六十年代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

四、写意牡丹著名画家

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1957 年任该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花鸟画已达到一个艺术高峰,至今无人出其右。上世纪 80 年代初,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花鸟画》,王雪涛别具一格的花鸟技法被重点收录其中。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0%B4%D2%E2%BB%A8%C4%F1%BB%AD

这里有写意花鸟的视频,有很多哦

写意花鸟画教程

概说

写意花鸟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注重内在精神修养,气韵和意境情趣的传统艺术。是以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不苛求工细致微,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概括的语言求其大形、大神、大气、大质、大势、大趣、大意境,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花鸟画最初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出现的,唐代开始,花鸟画才独立成科,成为中国画的一面不可缺少的大旗。

在中国绘画门类中,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单纯的,在形象的塑造上有着比较大的自由度,初学中国画者往往先从花鸟画入手,特别是少年儿童,只要有兴趣并稍加学习,很快就会画出一副象样的花鸟画来,但花鸟画的内容题材极为广泛,各种花卉、蔬果、景物、鸟、鱼、虫、各种动物等皆为表现的范围之内,要想画出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除了熟练地掌握用笔用墨技法外,还要理解不同对象的结构特征、不同季节的形、态、神及色彩变化,意趣意境的表现,“灵性”的感悟,这就要求多观察、写生,手中积累大量的素材,才会得心应手。

临摹与写生,是花鸟画学习的两门必修之课,缺一不可,临摹是为了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绘画语言和技法技巧,是以学习传统为主,称为“师古人”,初学者从临摹入手,可在短时间内“依着葫芦画成瓢”,不但学习笔墨的技法,还利于初学者对中国画这一形式的理解,还能体会到造型的方法,是学习花鸟画的一个捷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学习,才能应用中国画特定的笔墨形式和技法,得心应手地去表现对象。临摹有对临、背临、意临,无论那种方法,都应在下笔之前“读画”,即分析、揣摩他人的作品,以达到“胸有成竹”,方能“下笔有神”。

写生是以学习自然为主,称为“师自然”,目的是去体会、感悟自然界万物生命的精、气、神,研究其结构、生成环境,既而用临摹所学到的技法把写生得到的素材和体会变成作品,能与临摹有机地结合,自会相得益彰。

技法

写意花鸟画比工笔花鸟画更注重“意”的提炼和表现,“意”是写意花鸟画的精神和生命及画家的思想的综合体现,是画家抽象的“意念、意趣、意境”的直观传达,“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清·方薰)一副成功的作品,“立意”要高,但笔墨技法的高低在初学者,特别是少儿更显得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人的生命来源于筋骨血肉,由此而发“精、气、神”,绘画亦然。花鸟画通过笔墨制造生命的细胞,畅通生命的血脉,调习生命的品性,从而构筑花鸟草虫人格化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生存形式。

1,用笔

写意花鸟画的一切表现技法,皆归于用笔,用笔是实现写物造像的艺术手段之一,笔的提、按、顿、挫、徐、疾、巧、拙,是千百年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变化多端的笔法,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线条,线条使中国画的表现趋于至臻至美的境界。

中国画的表现工具主要是毛笔。笔又因材料的不同分为羊毫、兼毫、硬毫三大类。羊毫性软,吸水量大,墨色变化多,硬毫性硬,弹力强,吸水量小,墨色变化亦小,但画出的线条苍劲爽利,兼毫在两者之间。

执笔法:

执笔讲究指实掌虚,方能运笔灵活自如,运笔时腰、肩、臂、腕、指层层传达至笔端,笔锋在纸上自由驱使,形成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笔墨痕迹。

笔法:用笔之法,主要有中锋、侧锋、拖锋、顺锋、逆锋等,不同的用笔方法,在纸上会留下不同的笔痕效果,中锋用笔的圆劲流畅,侧锋用笔的变化多端,逆锋用笔的苍老拙辣,都应根据所要描绘的物象的质感而定。

例图1

2,用墨

笔立筋骨,墨通血肉。

笔与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笔离不开墨,墨离不开笔,笔与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画的用墨,有五色之妙。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到:“运墨而五色俱”。所谓五色,即为浓、淡、干、湿、清的墨色变化,用墨需符合浓中有淡、淡中蕴浓、干中润湿、湿中含干的审美要求,笔下的生命才能生发无限生机。否则,水墨狼籍,血肉模糊。过湿,一团死墨,则形同臃肿;过干,则如血肉干瘪的木乃伊,更无生命可言。“用浓墨不可迟钝,用湿墨不可溷浊,用燥墨不可涩滞”。(潘天寿)

墨的枯湿变化与笔含水分的多少及运笔的快慢有极大的关系,墨法主要有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大笔饱含墨、、水,横扫纸上,落笔大胆,水墨淋漓,通灵生动,气势磅礴,但关键之处须见笔意,否则,糊涂一片,水墨狼迹,形同墨猪。

破墨法:破墨法是指前一遍墨色未干时,又画上另一遍新的墨色,主要有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色破墨、墨破色等形式,破的好,可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过之,易平,易糊涂。

积墨法:两层以上墨色重叠累积,多宜上遍干后再积,要心中有数,画面见笔迹墨痕才能浑然一体,丰富沉厚,层次分明。

例图2

3,构图

构图又谓“经营位置”“章法”,即按一定的规律、法则,在固定的画幅上反复推敲、研究来构筑画面,从而将所要描绘的物象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画幅中。

疏密

疏密关系是花鸟画构图的一个主要要素,“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疏密的要则。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方能充分体现构图的韵律美和节奏感,画面才灵动而不平板。

虚实

虚为疏,实为密,物象是实,空白是虚,虚与实是对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形成对比,相互补充。一副画,如果太实,容易给人沉闷闭塞之感,过虚则显得苍白无力,要通盘全局,使虚处有韵,实处有景,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气韵。

呼应

花鸟画重意象,善达情,一副画中的物象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相呼相应,自可气脉贯通,相映成趣,情通意达。

动静

花鸟画的动与静,是相对的,一副画中,花相对于鸟虫来说是静的,而相对于石来说又是动的,关键在于布势,花鸟画中的任何物象都是有生命的,势则是生命的根源,势动则气贯,韵生而动至,画面皆活。

开合

一幅写意花鸟画须有起、承、转、合,有如诗文,才能主题鲜明,气韵生动,有起无合易散乱。画中的所有物象各有作用,要有严密的组织,全局的安排,承接呼应,聚散分明,开合有度,才能充分表达出主题思想,使画中的物象更强烈地牵动着观者的思绪。

宾主

画有主次,方能生动,主是主体,宾为辅角,主由宾相辅相衬,不能喧宾夺主,要相互照应。写意花鸟画中,鸟虫为主,花草为宾,无鸟虫的作品,应以花为主,叶为宾,但主不一定大、多,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4,款印

中国画无论何种科目,题款钤印都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相互生辉,决定了与其它画种有别的独特形式和风格。

花鸟画的题款应作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款识的长短、大小、位置,字体的形式,都需符合构图的审美要求,款有穷款,长款,单款、双款等。

章有名章、压脚章、起首章,印文分朱文、白文,章面又有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章的大小、形状,印的位置,用印的多少均应视画面的需要而定,沉着浑厚的朱色印迹,与题款、画面相得益彰,活跃画面的气氛,调节画面的平衡,增添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5,意境

意境是艺术家思想境界,是为作品渲染的艺术氛围,是将人的思想情感融入客观景物,然后将其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中国花鸟画也不例外。

中国花鸟画因其受所要表现的题材的限制,造型上的意象比较单一,所以,意境的高低对于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作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作者的心境,拓宽花鸟画的内蕴,挖掘物象的深度和广度,不但更新和提高作品的意趣、文意,张扬花鸟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少年儿童由于年龄的原因,造成学识修养及社会经验的不足,相对来说意境是不易把握和表现的,这就要求老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表现出少儿特有的灵性和创造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当今中国哪些画家运用中国画写意画画马画的最好?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