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卡车人:60年前第一辆国产重卡“黄河”诞生的背后故事

   2023-01-31 13:15:47 网络590
核心提示:说到中国首辆重型卡车,想必了解过卡车历史的卡友们应该会知道是“黄河”,但具体怎么诞生这台车,各位卡友应该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家哥就来给大家简单讲解“黄河”JN150诞生的故事。○ 图丨“黄河”JN150缺轻少重的时代5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经

致敬中国卡车人:60年前第一辆国产重卡“黄河”诞生的背后故事

说到中国首辆重型卡车,想必了解过卡车历史的卡友们应该会知道是“黄河”,但具体怎么诞生这台车,各位卡友应该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家哥就来给大家简单讲解“黄河”JN150诞生的故事。

○ 图丨“黄河”JN150

缺轻少重的时代

5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经济复苏时期,急需通过发展经济建设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然而想加快经济建设就离不开汽车的运输能力。但是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我国的交通工具普遍是自行车以及少量的公交车或电车。

○ 图丨50年代初的国内交通环境

至于那极少量的吉普车以及轿车都是从外国引进的,国内根本没有生产汽车的能力,更别说可以帮助经济建设用来运输的卡车。

没有卡车生产能力的中国,依靠苏联引进了几款卡车,其中最先出现在我国路上的,是1937年从苏联引进斯大林汽车厂的吉斯-5,当时主要用于运送军火。

○ 图丨吉斯-5

之后在1950年时又从苏联引进了高尔基汽车厂的嘎斯51,这款嘎斯51后来还被波兰、朝鲜引进生产。

○ 图丨嘎斯51

最后就是1958年通过苏联引进的,捷克的斯柯达706卡车。这款卡车或许大家比较熟悉,因为这就是“黄河”JN150的原型。

前两款都因为动力以及设计等各个方面,不适用于重型的工业运输,因此这款斯柯达就成为了国内仅有的、最合适用于重型工业运输的卡车。

○ 图丨斯柯达706

卡友们肯定会问为什么是通过苏联引进捷克的卡车,因为当时德国投降,捷克被苏联并入为自己的国土。所以我国可以引进这款车也有苏联的功劳。

○ 图丨斯柯达706

但是想通过进口卡车来解决我国缺轻少重的卡车拥有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当时的国内经济落后,想用大量的资金去向外国引进卡车,这种费时费力费金钱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当时世界格局天天在变,想引进外国车还要考虑运输以及战争形势。所以只有自给自足才能强大自身实力,不被外界影响。

确定了方向后,就要动手去干了,当时几乎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号召,各地都在学习生产汽车、卡车。

○ 图丨解放生产的第一辆卡车

因此,在汽车人的努力之下,我国陆续面世一些汽车、卡车,比如195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解放牌卡车,1958年的红旗牌轿车,这都是当时国家大力支持才生产出来的,而“黄河”就是个例。

○ 图丨解放红旗轿车

“黄河”JN150的诞生

讲到“黄河”JN150,就不能不提它的设计者——王子开

○ 图丨王子开驾驶着“黄河”JN150

1958年,南京汽车厂生产出了“跃进”轻卡,由于当时的规划局不认为济南汽车厂有能力生产,所以计划局没有打算把8吨车的项目交给济南汽车厂生产。

不甘心只能生产配件的济南汽车厂在王子开的带领下,开始自行制造当时国内没有人生产的8吨车重卡。

因为当时斯柯达706是国内仅有的,适合当做样车来生产的卡车,因此,时任济南汽车厂的厂长刘德惠当即托关系,向交通部要了两辆斯柯达706卡车,作为样车进行解剖研究生产。

○ 图丨当时的汽车厂生产线

要到车后,王子开立即组织了一群技术员进行研究绘图。

济南汽车厂生产这辆“黄河”,可以说是经历千辛万苦才完成的。

因为当时济南汽车厂的各种生产条件都太差了,使得生产这台车时经历了各种难题。基本上,整辆车都是靠工人们拿着榔头一锤一锤的敲出来的,但这也完美的体现了当时汽车人的工匠精神。

就例如锻造能力,那时的济南汽车厂根本没有办法大量锻造大型的锻件,只能去购买别人淘汰的双锻机回来生产,而双锻机没办法完成太长的前梁,只好锻了这边在锻另一边。就连桥壳和轮毂这些构件也都是用小电炉炼出来的。

○ 图丨“黄河”JN150

在机械加工上,卡车的前梁上的转向轴转弯时没办法自动扶正,王子开在没资金没专业设备的情况下,选择了将两台钻机组合为一台组合钻铣机,这样同时加工两头可以保证产品相互对称,这才完成了转向轴的角度问题。

○ 图丨“黄河”JN150

而就连重型车中,最普通的车轮钢圈,济南汽车厂都只能用工字钢来改制做成钢圈来装车。

在经历了各种难题后,终于在1962年制造出了符合标准的“黄河”JN150,之后黄河车就被列入国家计划,开始批量生产。

据家哥了解,当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是计划经济,任何生产计划都要上报,只有通过了,才能拿到生产材料进行生产。

○ 图丨斯柯达706

王子开和厂里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老工人一起设计制造了8吨黄河重型车,从而填补了中国生产重型汽车的空白,为国防、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黄河”这辆车4X2的8吨重卡搭载了一台6135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最大动力达到了210马力。一举奠定了在卡车领域里的地位,成为了我国首辆重型卡车。

这台车的出现也拯救了当时的济南汽车厂,或许没有这台车的面世,就不会有现在的重汽。

写在最后

○ 图丨“黄河”JN150版消防车

“黄河”JN150这台车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卡车市场里最全能的商用卡车,在全国各地的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实力,为新中国建设道路上画上了浓墨的一笔。

○ 图丨“黄河”JN150版起吊机车

而“黄河”JN150在各个领域都彰显着它自身的实力。不管是消防队里的消防车,还是建设工地里的起吊机,它都可以胜任。

○ 图丨“黄河”JN150版起吊机车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距离“黄河”JN150生产至今已经有58年的历史了,它也早已退出了卡车市场的舞台。

○ 图丨博物馆里的“黄河”JN150

但重汽博物馆仍然保存着它,因为它代表着那一代人的努力与奋斗,不单单只是国内首辆重型卡车,也代表着中国卡车市场的起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黄河重卡行走驻车灯在一直闪,怎么回事

重汽豪沃轻卡4.2米自重为2.6吨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 年,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重汽曾在1960年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

目前,中国重汽拥有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是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企业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5年保持全国重卡行业出口首位。

卡车运行原理

卡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系统四部分组成。卡车运行主要由发动机和底盘参加运动,其中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当我们发动汽车以后,发动机会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给变速箱,动力经过变速箱里的齿轮将高转速小力矩动力转化为低转速大力矩动力,再通过传动轴传到驱动后桥,驱动后桥带动驱动后轮转动,于是一辆车就运动起来了。

手刹没有放到位,刹车油的液位过底,刹车系统故障。驻车制动器闪烁可能是手刹灯开关或者灯火线接触不良导致,需要拆手刹护罩,对手刹开关和线束进行检测。

如果手刹灯一直亮着,则有可能忘记放下手刹或者手刹没有放到位,导致手刹灯亮起另外制动液泄漏或不足也有可能出现手刹灯亮起。

不管用现在还是当时的标准来衡量,那时的济南汽车配件厂要制造汽车是根本不可能的。该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935年6月的国民党山东省建设厅公路局济南车机厂。

风风雨雨十几年,至1948济南解放时,全厂仅有200余人,8台机床,只能进行简单的汽车维修。解放前有人曾想制造汽车配件,干了一年才弄出一副胀圈和活塞,本来胀圈应该胀,它却不胀,而不该胀的活塞,倒是见热就胀,根本不能用。

济南解放后,工厂获得了迅速发展,由修理汽车发展到制造汽车配件,但由于基础差,条件仍很简陋。这样一个厂,要制造汽车这种现代化工业的复杂产物,被认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因此,在试制汽车的建议刚提出时曾遭到广泛的质疑。

                

新黄河重卡发展经历

在新世纪初的今天,虽然黄河牌JN150型载重汽车已被更先进的车型替代,但由它孕育的黄河牌重型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驰名品牌,济南汽车制造厂也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以其为主体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重型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

2001年元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重汽集团的发展在新的世纪将掀开新的篇章。

2020年9月16日18:08,中国重汽黄河品牌暨新产品发布仪式在山东济南奥体中心场馆盛大启幕,此次重磅发布的新一代黄河重卡,主打高端干线物流牵引车市场,是中国重汽集成最先进科技的结晶,各项性能全面实现国内引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必将引领中国重卡迈向世界一流。

以上就是关于致敬中国卡车人:60年前第一辆国产重卡“黄河”诞生的背后故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