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7个月,肝功五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2023-01-26 20:29:06 网络430
核心提示:胎儿在肚子里不会引起宫内脐带传播乙肝病.不过传染机率最高是在分娩是那段时间,婴儿必需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24小时内.1个月大,5个月大,18个月大注射乙肝免疫针,这时候是最重要的.这是预防婴儿受到乙肝感染的方法.参考下面:1

怀孕7个月,肝功五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胎儿在肚子里不会引起宫内脐带传播乙肝病.

不过传染机率最高是在分娩是那段时间,婴儿必需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24小时内.1个月大,5个月大,18个月大注射乙肝免疫针,这时候是最重要的.

这是预防婴儿受到乙肝感染的方法.

参考下面:

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阳性表明肝病毒的存在。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阳性表明体内有抗体,对身体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

4.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

5.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阳性表明曾经受到过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核心抗体会在人体内存在很长的时间,所以核心抗体阳性不可以显示,病人是近期内的感染

肝功五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是很正常啊!

乙肝母婴阻断的问题!!

可以生孩子的。

妇女怀孕时,妇保院会有体检要求,那时就能查出孕妇的情况。大三阳的孕妇,妇保院和医院产科都会根据情况给宝宝进行必要的疫苗阻断接种的。 通过给孕妇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如果孕妇是小三阳,则其怀孕第7、8、9月各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孕妇是大三阳,则从怀孕第4个月开始,每月注射一针此药。 婴儿出生24小时内和15~30天内各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此外,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如果按上述步骤操作的话,则婴儿传染乙肝病毒的阻断率为93%~97%。

为什么孕妇早期需要查乙肝表面抗原?

女性乙肝患者怀孕与哺乳知识

作者:徐文端 张亚琳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发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达10%左右。

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的妇女怀孕,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88.1%,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8%。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带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那么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能怀孕吗?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呢?

早在70-8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为减少。

我国自80年代起,临床上也已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为乙肝母亲生育解决了后顾之忧。

据临床研究,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从怀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时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检出阳性,其机理是怀孕20周起胎盘有主动从母体转输IgG抗体给胎儿的功能。所以,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乙肝”病毒通常经体液交换传播,其中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人群中约 40% HBsAg 阳性者是因母婴传播而引起的。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甚高,达 10.9%,估计有1.2亿人。“乙肝”感染,男女性无多大差别,故其中应有6千万女性,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涉及到生育问题。所以这是个大问题,要十分重视。生儿育女,牵涉到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对于无症状,肝功能正常的HBsAg阳性的育龄妇女,不能生育是不现实的。但又必须考虑到她们后代的健康,防止感染病毒,否则会造成终身遗憾。因此,要选择受孕时机,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 “乙肝”病毒传播。夫妻两人作一次全面体检,抽血查肝功能和“两对半”。所谓 “两对半”,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记物抗原抗体系统的简称,检测它们,可以看出身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有无传染性或抵抗力,等等。

“乙肝”病毒通过性生活传播。如果感染,也可通过精液传播给未来的孩子。为了避免这种传染,如果肝功能正常,“两对半”全为阴性,必须注射“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抗体,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你就不会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孩子了。

如果是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或是所谓“小三阳”,即HBSAg、 “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 体三项指标阳性,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阴性,说明体内病毒处于稳定状态。据国内一些专家观察,这类带毒者虽可终身携带,却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怀孕。如果 是“大三阳”,即HBsAg、“乙肝” 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三项指标阳性,加上HBV-DNA阳 性,说明有明显传染性,也可能 伴有肝细胞损伤。经研究证实, 孕妇HBsAg、“乙肝”e抗原同 时阳性,几乎100%可传染新 生儿,且大多成为慢性携带 者。这时,最好休息治疗,待“乙 肝”病毒 e抗原、HBV- DNA 转阴后再怀孕为好。此外,肝炎的急性期和肝炎后肝硬化不能怀孕生育,慢性乙型肝炎也不宜怀孕,这是为了母亲健康,同时也避免怀孕后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乙肝”病毒大多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经阴道分娩或产钳助产也可能造成胎儿局部皮肤受损,使少量母亲血液渗入而引起分娩期感染。因此,对于e抗原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或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传播。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一般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以在血液及细胞中、或在粘膜表面与侵入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并逐渐清除,使其无法进入肝细胞内生长繁殖,保护率达90- 95%。有的医院产科对乙型肝炎产妇孕后期的3个月,每月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母婴传播。 HBsAg阳性妇女怀孕以后,除了要注意适当休息、营养以外,还应定期观察肝功能动态变化。若肝功能正常,HBsAg阳性的孕妇不必全休,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切忌滥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如果妊娠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明显,肝功能检查异常,要警惕是否患有肝炎,必须休息治疗,力争早期恢复,以免影响母儿健康。

肝炎产妇能给婴儿喂奶吗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那么,肝炎产妇能否与新生儿母婴同室,能否给婴儿喂奶,这是一个众多肝炎产妇较为关心的问题。南京市第二医院专家们认为:

一、能否母婴同室,取决于母亲会不会传染新生儿。

如母亲恰在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是不能与新生儿母婴同室的,因为她无力照顾婴儿,而且疲劳及睡眠不佳会影响其康复。但肝炎恢复期或肝炎病毒携带的产妇一般可以实行母婴同室。以常见的乙肝为例,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儿的乙肝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所以可以母婴同室,甲肝与戊肝病毒感染的母亲证明不会传染新生儿;目前也无因母婴同室传染丙肝的报告。不过,母亲与新生儿要分床。

二、能否母乳喂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孕妇感染甲肝病毒后体内很快产生甲肝抗体,至今没有发现在甲肝产妇乳汁中有甲肝病毒出现;我国新疆戊肝流行时,戊肝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幼儿均未见感染发病,说明戊肝病毒不经母乳传播;乙肝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但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故其乳汁是否有传染性尚不能定论,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母乳喂养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南京市二院一项研究表明 乙肝产妇可母乳喂养

乙肝产妇能否哺乳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着医学界的问题。南京市第二医院从1995年起,即进行阻断乙肝产妇哺乳传播性方法研究。研究证明,应鼓励乙肝产妇母乳喂养。

该院课题组建议乙肝病毒携带的妊娠妇女应在妊娠晚期多次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含量,同时减轻了其新生儿子宫内感染率。对其新生婴儿在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基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条件下鼓励母乳喂养。该研究使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在科学指导下安全哺乳,克服了人工喂养可能对母婴双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该研究日前已通过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结果达国内先进水平。(旭东 为立 学明)

“大三阳”且HBVDNA为阳性的妇女可以怀孕吗?

可以怀孕。根据统计母亲小三阳,40%新生儿患乙肝;母亲大三阳,90-95%新生儿患乙肝。

可以采用如下预防方法:

⒈简单:剖腹产、不哺乳、产后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0、1、6个月30mg各一次,70%可以预防。

⒉复合:产妇妊娠7、8、9三个月每月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单位,产后新生儿娩出后大腿外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20天之后重复100单位,然后按1、2、7月接种乙肝疫苗30、10、10mg,95%可以预防。

以上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就是乙肝携带者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是指人体已受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素标记。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地区,约有1亿人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部分为慢性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早孕筛查门诊特别重视乙肝表面抗原的测定。阳性结果的孕妇往往因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而容易被忽略。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在分娩时,胎儿接触阴道内血液、分泌物,或吸入、吞咽血液和羊水而受染;出生后又可通过与母亲密切接触,沾染母亲的唾液、乳汁及其他分泌物,或有乳头破裂时吸进母血而受染。

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能确定有无传染性,还要测定乙肝e抗原来表示乙肝病毒繁殖状况。如e抗原阳性,血液就具传染性。据统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可使40%~60%的婴儿受染,而e抗原也阳性时,感染率可达85%~95%。大部分受染婴儿将成为终身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到成年会成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为了保护婴儿,不仅要化验孕妇乙肝表面抗原,在计划免疫中也规定每个新生儿都要接受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的婴儿要加大注射剂量,同时不要让母、婴接触,并停止以母乳喂婴儿。

乙肝有2种,一种是可以传染的,一种是不传染的,所以最好去医院检查你是属于哪一种.只要定期打预苗应该没问题.但要结婚生孩子的话,孩子应该也会是携带者.但丈夫要是有抗体的话应该没问题啊.

以上就是关于怀孕7个月,肝功五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是否正常?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