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现状及安全问题

   2022-09-11 01:03:40 网络790
核心提示:民航业是全球化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业的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巨大,同时也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由岩衫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战略意

中国民航现状及安全问题

民航业是全球化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业的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巨大,同时也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由岩衫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持续提高航空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更加坚定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对“持续安全”理念的认识,把航空安全作为民航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民航工作的各个方面,全力以赴确保航空持续安全发展。根据民航局的规划意见,到2020年建立相对完善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以风险管理为手段,以体系监管为核心,以资源配置为保障,充分发挥企业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实现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安全绩效管理,步入安全人文内涵式发展轨道。 加大国家对民航产业扶持力度。一是把加快民航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国家名义下发《加快发展民用航空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民航科学发展。二是建立国家民航发展协调机制。建议成立由国务院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或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民航业规划、组织、协调和领导,形成国家层面促进民航发展的合力。三是加大对航空公司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航空公司主要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发展,导致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融资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根据国有大型航空公司的发展规模和国际竞争需要,建议设立最低限额的法定资本金,投入增量资本,把资本负债率降到 60%以下。四是合理确定航空运输企业税负。建议减轻航空公司税费负担,免征或减征飞机引进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免采购发动机、飞机辅助动力系统、飞机起落架等高价格进口航材的关税和增值税;实行国际航线用油的退、免税政策。五是加大对国产飞机的支持力度。按照计划,国产 ARJ飞机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国产 C919大飞机将于 2016年投入使用。为了支持民族工业,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内航空公司订购或者承诺了购买这两种飞机。但考虑到这两种飞机刚刚投入使用,航空公司在运营中面临不少的压力,包括没有运营经验,没有形成规模,初期成本费用较高等,因此建议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包括购机补贴、减免税收、运行补贴、贴息等政策。解决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进一步理顺空管体制机制。建议进一步加强军民航协调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空管体制改革。主要包括:推动空域机制创新,实施空域分类,调整优化粗败腔空域结构,实现空域相对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完善全国航路航线网络,增大航路运行容量,优化协调飞行线路,提高运行效率;推广区域导航技术的应用,提高空管保障设施薄弱地区航空运输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机场的枯空布局和建设,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和运输市场格局变化趋势,制定或调整机场建设数量、规模与时间,使机场布局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要加强资本金投入。根据机场的公用基础设施性质,建议将机场的资本金比例提高到50%以上,其中支线机场国家全额投入资本金。在政府支持民航发展的同时,积极吸引企业集团、社会资本投资民航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加强机场建设管理。机场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协调工作量大,资金落实难。建议推行机场建设的分类管理,加强支线航空运行标准、技术和法规的研究及制定工作,简化对中小机场建设项目的审批环节和程序,为支线机场建设发展提供便利。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制定科技人才政策制度,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促进民航科技专业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加速民航科技专家体系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通晓业务、擅长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的科研管理人才。提高我国民航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一是合理引导企业联合重组。与国际超级航空集团相比,我国航空公司的规模明显偏小,在竞争中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无法形成竞争合力。因此,为了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水平,要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和推进行业以联合促发展,以整合聚能力,不断优化市场结构。争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拳头”,在国内市场形成有序良性竞争格局。二是要扩大在国际民航的话语权。综合考虑我民航强国战略和未来行业发展核心利益,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我国影响力、提升我国作为一类理事国在国际民航组织中地位。三是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国际航权分配与使用机制,规范国际航线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鼓励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航线,在繁忙机场预留一定比例的时刻资源用于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对特殊远程国际航线给予政策补贴。要加快国际航空货运发展,进一步加快大通关建设,加强与海关沟通协调,加快航空物流发展,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规范国际货运航线准入,鼓励航空公司联合经营,提高航权使用率及增加运力投入。四是要审慎推进“走出去”战略。要充分考虑民航企业跨国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规范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以国内经营业务绩效为参考起点,突出我国民航企业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国际化管理水平和人才,循序推进民航企业跨国兼并和收购,培养2—3家国际知名的跨国航空企业。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是要努力促进航油节约。加强空域规划,优化空域和航路航线结构,缩短飞行距离;引导航空公司向节能增效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规范内部节油机制,有效激励飞行运行节油。积极推动研究机构和航空公司联合开展生物燃油作为替代能源的应用推广研究,做好生物燃油储运规划和市场推广应用措施的研究。二是要积极降低机场能耗。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在机场建设中的应用,积极支持节能新技术在新建机场和既有机场改扩建中的应用,优先采用低能耗的设计方案。三是要实现航空排放的不断减少。推进空管新技术应用,优化飞行程序设计,减少飞行过程中的排放。加大机场设施设备改造和更新力度,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加快淘汰高耗能老旧设施设备,减少场内设备运行耗能和排放。针对国际上建立航空碳排放交易机制等重要问题,开展应对策略研究,评估对航空运输企业的影响。

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CCAR-375SE-R2)

说到民航学专业,现在也有很多学校开设的民航学专业,都是发展得比较不错的,而且报考这些院校的民航学专业也是比较多的。下面大家就一起去世颂谈了解一下,民航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吧。

行业现状: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樱亮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 民航总局将超过5000亿资金流向机场建设。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我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 算,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50至70万人。

就业前景:2010年,根据全国各高校就业率数据显示,民航相关专业平均搜碰就业率高达96%,成为最热门、就 业率最高的五大专业之一。记者仅在北京国际经贸学院民航管理学院,就见到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等国内航空公司相继展开了大规模的招聘活 动一些民营航空公司更是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民航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

民航专业就业前景

第一章 总则一、修订依据和背景

民航标准化工作是国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是实现民航工作总体要求,推进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飞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为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8年7月,民航局修订了1990年制定的《民航企业标准制定程序的暂行规定》(CCAR-375SE),重新发布了《中国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78号,CCAR-375SE-R1)。78 号令发布以来,对民航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标准的制定、实施及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民航体制的转变,原规定中的部分内容如管理机制和职责、标准制定程序等已不适用于目前民航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自2004年以来,民航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由原来的民航局标准化管理职能部门→民航局各职能部门→民航地区管理局标准化管理职能部门→民航各单位转变为目前的民航局标准化管理职能部门→民航局各职能部门→民航各单位,即:民航局标准化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全民航的标准化工作,民航局各职能部门主导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民航各单位(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协会等)在民航局各职能部门管理、指导下进行工作。省略了民航地区管理局这个管理层次,使得标准化管理方与执行方的沟通更为快捷、有效。这种管理模式已执行近十年,收效良好。

因此,在现行管理携搏模式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 11 号)、《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国标委计划[2002]15 号)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文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民航多年来标准化工作经验,对原规定中不适用的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

修订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式在民航业内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收到的反馈意见修改形成了修订送审稿。二、修订内容

修订后的《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调整了适用范围,将民航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排除在本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外,在附则中厅隐纯明确其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调整了民航局各职能部门、民航各相关单位的标准化工作职责;删除了原条款中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执行的部分,如技术、设备引进的标准化审查职责;调整了行业标准的范围,增加了如民用航空器事故及事故征候的调查与预防标准、民用机场管理与设备标准、安全保卫标准、空中交通管理与设备标准等,使行业标准的范围与民航局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范围协调致;修改了强制性标准或强制性条文的范围,与国家对强制性标准或强制性条文范围的规定保持一致;修改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管理程序,国家标准的管理程序扮咐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民航行业标准的管理程序按现行程序调整,企业标准由企业自主管理;增加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标准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诉、举报的条款;删除了对标准制定经费和标准化工作人员资质要求的条款;明确了有关法律责任。对原规定中的一些文字表述进行了修订,并调整了一些条款和条款中项目的顺序,使得表述更清楚,内容更连贯。

修订后的《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调整了标准化管理机制和职责,以适应当前民航标准化管理现状,各部门职责分工更加明晰,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行业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工作为保障航空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的技术支撑作用。第三条 民航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及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第四条 民航标准化工作应当遵循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原则。第五条 民航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民航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第六条 民航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标准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第七条 制定民航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 有利于保障飞行安全、空防安全、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卫生,保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二) 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满足民航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的需要;

(三) 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交往;

(四) 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五) 有关标准之间协调配套。

通用航空器维修发展现状?

一、未来空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现在就国内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因其专业性和供应不足,其职业稳定性得到保证。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民航空乘服务人员队伍将超过25万,规模将是目前的5倍。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一个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服、航空气象、地面服务、流程签派、航空营销以及票务销售等多元化的复式行业。

二、空乘人员就业待遇:工作1个小时,津贴100元

目前空乘人员的薪酬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工资、飞行小时费以及驻外补贴。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的空姐按照级别由低高大体上分办:见习乘务员、普通乘务员、国际航班乘务员和乘务长。目前,普通乘务员一般基本月薪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根据多飞多得的机制,国际悔吵国内航线的调整以及职位的变更,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浮动。

对于外航国际空乘的工资一般都在每个月20000元人民币左右。每月飞行小时在50-70小时,每小时10-12美元飞行补贴,之后再碧猜侍升为乘务长(分区域乘务长和带班乘务长),基本月薪9000元人民币左右。驻外补贴按照国内航空公司标准支付。以阿联酋航空公司为例,作为其空乘,基本工资起步是在7000元人民币,飞行小时费是每小时100元从一个地方飞到另外一个地方停留,还会有驻外补贴。这样计算,每月收入最多能达到两万元以上。驻外补贴则按照停留国家的货币标准由公司支付用餐津贴、宾馆与机场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而且不用上税。除此之外,外航在每个财政年度结算后,会根据盈利情况给空乘发放花红。由此,外航国际空乘一般拥有25万年薪。

从国际国内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人民币以上,国外航空公司空服人员的薪金水平更高,同时因其专业性和供应不足,其职业稳定性得到保证。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由此预测到2013-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新增加50000多名空乘服务人员岗位,民航空乘服务人员队伍将超过35万,规模将是目前的5倍。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一个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务、航空气象、地面服务、流程签派、航空营销以及票务销售等多元化的复式行业。

另外据国家外派机构预测,仅国外航空业和旅游业的高级服务人员每兆差年就需要从我国输出近2万人。国内外航空业、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为航空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空中乘务人员月薪范围约6000-20000元地勤工作人员月薪范围约3000-8000元人民币左右。

三、“我的目标是看到各国四季不同的风光”

对于学习空乘专业,成为一名外航国际空乘,薪资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并不是这个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作为一名外航国际空乘,不仅可以周游世界,见识到各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风景,也可以和不同国籍的同事一起共事,结识各国的朋友,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四、1年工作11个月

对于境外国际航空公司为了保证每位空乘都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每个月只要求空乘飞行80—100个小时,相当于国内办公室工作一半的时间,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每年,空乘都会有公司提供的30天带薪年假,可以集中或者分开享受。

五、免费的“衣、食、住、行”

现在很多外航为空乘提供了免费的“衣食住行”。

“衣”:每个航空公司都有统一的制服,均免费提供给空乘。

“食”:在飞机上,经济舱的空乘就经济舱就餐,商务舱的空乘在商务舱就餐,头等舱的空乘在头等舱就餐。下飞机之后,公司会给空乘安排五星级酒店食宿,并额外给予驻外补贴费。

“住”:很多航空公司都会给空乘在基地处安排了公寓,房租、水、电、气费都由公司承担。伊蒂哈德航空就为每两名空乘提供一套三室两厅四卫的公寓。

“行”:从居住处到机场、机场到居住处全都由公司派车接送,空乘不需要再花钱坐公车或打车。因此,空乘在衣、食、住、行方面基本没有什么支出。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中航西飞(000768)、洪都航空(600316)、中信海直(000099)等

本文核心数据:民航维修市场规模、中国通用航空维修能力等

民航维修规模发展迅速

中国民航维修行业规模发展迅速,维修项目基本齐全。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民航维修市场。2015-2019年,中国民航维修市场规模波动上升。2019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规模达到92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9.9%,2020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规模达到100亿。

目前,国内大多数机型都已具备了最高级别定检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维修市场需求。在发动机维修方面,国内具有20%左右型号发动机的最高级别维修能力,可以满足相应型号的部宏闭分需求。

维修能力初具规模 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伴随着民航维修行业的发展,我国民航维修行业人才队伍和企业数量亦发展壮大。根据《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当前我国机务维修人员已增长至11万余人,我国民航局(CAAC)批准的国内外维修单位总数达到859家,其中国内维修单位数量达到467家,国外/地区维修单位为392家。从维修能力来看

根据《2020年中国通航报告》,截至2020年9月,中国大陆共有13家主要的MRO公司为直升机提供大型维修(12个月及以上的定检、维修或大修)服务。中国的MRO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飞机制造商直接或者合作设立的MRO,飞机制造商授权的MRO和其他在CAAR-145规章下运营的第三方MRO。

从我国民航维修业发展来看,主要存在发展速度快、企业与发展不均衡不规范无法适应民航发展需求等特点。由于我国民航维修业发展时间较短,维修企业数量、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多的提升空间。除此以外,维修标准、维修质量、维修市肆绝信场方面均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中国通航维修区域分布

中国通用航空维修单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集群效应初步显现,西南、华东、华南、华北地区通航维修企业分布较多。西南地区的代表维修企业包括中国民航飞院、湖北蔚蓝国际航校等华南地区的代表维修企业包括亚飞太平洋、中信海直等华东地区的代表维修企业包括燕翔航空技术、国网通航等华北地区的企业主要包括北京鼎实通航、北京山太公务机等。具体分布区域如下:

维修外包或为通用航空维修发展方向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通用航空政策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小型通航企业较多,通航维修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因我国通航维修业务将向较大型、有实力的维修单位集中。与此同时,中小型通航企业解决机务维修工作问题时可能会倾向选择机务维修外包或机务维修代管服务。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维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裂轮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民航现状及安全问题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