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的地理环境

   2022-10-26 07:41:17 网络420
核心提示:地质:霞山区地层属于新生界第四系的下更新统。主要岩性为一套杂色粘土,粉土质砂、粉质粘土、粘土、砾石和砂互层,其厚度为13.58~254.14米不等。地层产状近乎水平,交错层理发育,与下伏上第三系下洋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霞山区地表层的第四系松

霞山区的地理环境

地质:霞山区地层属于新生界第四系的下更新统。主要岩性为一套杂色粘土,粉土质砂、粉质粘土、粘土、砾石和砂互层,其厚度为13.58~254.14米不等。地层产状近乎水平,交错层理发育,与下伏上第三系下洋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霞山区地表层的第四系松散至半固结积层产状近于水平,其下的基底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基底构造格架主要由北东向及北西向基底断裂组成,次为东西向及南北向基底断裂,均为隐伏基底断裂,控制基底形成局部断陷和断隆。

霞山区域由于物理、化学、人力、物力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地面沉降、滑坡、崩塌、地裂缝、膨胀土地变形、软土地基变形、环境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砂化、水库山塘和港口淤积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

地貌:霞山区由陆地和一个海岛构成,东西宽10.5公里,南北长12公里,除去海峡,陆地总面积116.97平方公里,其中特呈岛面积3.6平方公里。

霞山区地势北部、西北部较高,逐渐向沿海倾斜,以滨海平原为主,局部为台地,间有丘陵,三者比例约为5:3:2。滨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台地、丘陵处于西北部。海拔高度:滨海平原在2~20米之间,台地在30~50米之间,最高点是三岭山,海拔高度108~165米。本区地势平坦搭乱,土层深厚,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10度以内。 霞山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日照长,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分布不均,台风、干旱、海潮、雷电威胁较大。

光热:霞山区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间长。7—10月份日照时数量长,分别为215.2小时和194.2小时。 2、3月日照时间短,分别为77.6小时和79小时。光能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0.28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霞山属热带季风气候,热季时间较长,寒季时间短,7月气温最高,月均28.9℃。1月气温最低,月均15.8℃。年极端高温38.1℃(1958年5月9日),年极端低温2.8℃(1967年1月17日)。从热量条件看,无气象意义上的冬天。 河流:霞山区只有2条小河:南柳河,菉塘河。

南柳河 属于浅短河,全长13.5公里。发源于三岭山,流经霞山区海头镇,于霞山区宝满村东注入湛江港湾。该河上中游常年枯水,下游成为城市排污河。

菉塘河属于浅短河,全长6.2公里,发源于霞山区海头镇屋山村后塘岭。下游仔历已成为城市排污沟。

潮汐:霞山区沿海潮汐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湛江港湾平均潮差2.18米,最大潮差4.52米。自湾口上朔到湾顶潮差增大,涨潮历时长于落潮。潮流受地形控制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2节,落潮流速3节。台风暴潮水位高达6米。 霞山区土地面积116.97平方公里,173322.7亩。其中耕地49496.7亩,园地163.6亩,林地19406.2亩,牧草地15.4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9312.8亩,交通用地3776亩,水域45486.4亩,其他未利用土地5665.6亩。

霞山区50%以上为沿海平原,地势平坦,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10度以下,土地利用率较高知戚档。土壤养分含量:滨海沙土田有机质0.21%,全氮0.01%,全磷0.02%,全钾0.48%,pH值6.1。黄砖红壤有机质0.66~1.75%,全氮0.03~0.06%,全磷0.02~0.04%,全钾多在0.29%以下,pH值5.0~5.5。水稻土的低泥炭土田有机质6.90%,全氮0.18%,咸解氮168.5PPM(即百万分之一),速效磷17.6PPM(即百万分之一),速效钾56.7PPM(即百万分之一),pH值6.0。 霞山区两面濒临湛江港湾,海岸线总长28.5公里,其中特呈岛海岸线长7.5公里。

霞山区特呈岛东至东南海滩1000亩原始红树林, 1998年被定为国家级海洋植物保护区。

霞山区水产资源丰富。2000年,霞山区海滩涂面积512.4公顷,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约4000多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渔场约1400平方公里。离市区10公里之内的渔场有广州湾渔场、雷州湾渔场和湛江港渔场。渔场汛期长、产量高。主要海洋生物:鱼类有鳘鱼、马鲅、马鲛、鰽鱼、石斑、黑鲳、白鲳、大黄鱼、鱿鱼、墨鱼(乌贼)、章鱼、鲦鱼等。虾类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狗虾、虾姑等。蟹类有锯缘青蟹、梭子蟹、乳斑虎头蟹等。贝类有牡蛎、花螺、青口螺、角螺、红口螺、东风螺、指甲螺、海胆等。腔肠类有沙虫、泥丁等。海兽类有海豚、鲎等。藻类有江蓠、马尾藻等。此外还有海蛇等。 植物资源:霞山区只有少量丘陵、台地,野生植物少,科属少。霞山区约有药用植物460种,油脂植物6种,纤维植物600多种,野果20种,食用药用真菌4种,蔬菜280种。

人工栽培植物种类:树木有木麻黄、榕树、松、桉、云杉、樟树、棕榈、台湾相思树等。农作物有水稻、蕃薯、木薯、小麦、玉米、粟、大豆、花生、甘蔗等。果树有荔枝、龙眼、香蕉、芭蕉、木波罗、木瓜、火龙果等。蔬菜主要品种是白菜、青菜、芥菜、椰菜、萝卜、芹菜、葱、蒜、通心菜、青瓜、西红柿、丝瓜等280多个品种。食用菌有草菇、冬菇、木耳等。花卉常见的有紫荆花、杜鹃花、茉莉、大砺花、月季花、玫瑰花、兰花、各类菊花、桃花等;药用植物有霍香、淮山、胡椒、薏米等。 野生药用植物有金银花、田基黄、鸭瓜草、夏枯草、岗芝麻、地胆头、布渣叶、牛大力木、野菊花等300多种。

动物资源:霞山区野生动物少,人工饲养生物和海洋生物丰富。野生动物兽类有:狐狸、野狗、黄猄、水獭、野兔、野猫、穿山甲等7种。两栖爬行动物有: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索蛇、眼镜蛇、草花蛇、蜥蜴等7种。鸟类有白鸽、鹌鹑、画眉、毛鸡、鹧鸪、百灵鸟、麻雀、猫头鹰、鹦鹉、八哥、鹤、乌鸦、喜鹊、燕子和海鸥等30种。海洋鱼类有17目、73科、131属、170种。经济鱼类有32种,有:大黄鱼、斑点马蛟、石斑鱼、白鲳、金丝鱼、海鳗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科中的6属16种,有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中华管鞭虾、锯缘青蟹、中国龙虾和波纹龙虾等。螺类常见的有杂色鲍、爪螺等。此外,还有章鱼、鱿鱼、乌贼,以及海胆、海参、海蜇、海马、泥丁、海龙、海龟等。

人工饲养的有:猪、鸪、金钱龟、野鸭、竹丝鸡、珍珠鸡、毛鸡等。海水养殖的有海鲡鱼、石斑鱼、黄花鱼、红鱼、腊鱼等。淡水养殖的有鲢鱼、鳙鱼、鲤鱼、胡子鲶鱼等。 地表水:地表水全靠下雨,丰水年径流深1017毫米,径流量13.88亿立方米,平水年径流深623毫米,径流量8.5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4.7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656毫米,径流量8.95亿立方米。平均每人1534.6立方米,每亩土地490.24立方米。

地下水:霞山区地下水源地面积约107.7平方公里,可开采资源:浅层水16.0万立方米/日,中层水11.59万立方米/日,深层水4.75万立方米/日,总计32.33万立方米/日。

青岛城阳花卉市场在哪里? 有没有公交到那的?

霞山区,隶属于祥渗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中心城区。面积116.97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西南雷州半岛,濒临南海。东隔麻斜海与坡头区相望,北与赤坎区和判接壤,西与麻章区毗邻,南拥湛江港与东海岛相连。 2012年,霞山区完成生产总值288.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1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82亿美元。财政总收入73.5亿元。 霞山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基本无霜期。

位置境域

霞山区是湛江市中心城区,位于雷州半岛

东北部,濒临湛江港湾。地理坐标东经110°18′~110°30′,北纬21°01′~21°17′。东隔麻斜海与坡头区相望,东北以菉塘河为界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接,北至楼下村与赤坎区文保、草苏村交界,西北至陈铁、西厅、东纯村与麻章区白水坡、厚礼、沙沟尾、江门坡村交界,西至三岭山森林公园与麻章区祝美村交界,西南至北月、木兰村与麻章区鹿绪、客路村交界,东南拥湛江港与东海岛经济试验区相连。全区由一块大陆和特呈岛组成,土地总面积116.97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地质:霞山区地层属于新生界第四系的下更新统。主要岩性为一套杂色粘土,粉土质砂、粉质粘土、粘土、砾石和砂互层,其厚度为13.58~254.14米不等。地层产状近乎水平,交错层理发育,与下伏上第三系下洋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霞山区地表层的第四系松散至半固结积层产状近于水平,其下的基底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基底构造格架主要由北东向及北西向基底断裂组成,次为东西向及南北向基底断裂,均为隐伏基底断裂,控制基底形成局部断陷和断隆。

霞山区域由于物理、化学、人力、物力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地面沉降、滑坡、崩塌、地裂缝、膨胀土地变形、软土地基变形、环境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砂化、水库山塘和港口淤积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

地貌:霞山区由陆地和一个海岛构成,东西宽10.5公里,南北长12公里,除去海峡,陆地总面积116.97平方公里,其中特呈岛面积3.6平方公里。

霞山区地势北部、西北部较高,逐渐向沿海倾斜,以滨海平唤宴改原为主,局部为台地,间有丘陵,三者比例约为5:3:2。滨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台地、丘陵处于西北部。海拔高度:滨海平原在2~20米之间,台地在30~50米之间,最高点是三岭山,海拔高度108~165米。本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10度以内。

气候

霞山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日照长,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分布不均,台风、干旱、海潮、雷电威胁较大。

光热:霞山区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间长。7—10月份日照时数量长,分别为215.2小时和194.2小时。 2、3月日照时间短,分别为77.6小时和79小时。光能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0.28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霞山属热带季风气候,热季时间较长,寒季时间短,7月气温最高,月均28.9℃。1月气温最低,月均15.8℃。年极端高温38.1℃(1958年5月9日),年极端低温2.8℃(1967年1月17日)。从热量条件看,无气象意义上的冬天。

水文

河流:霞山区只有2条小河:南柳河,菉塘河。

南柳河 属于浅短河,全长13.5公里。发源于三岭山,流经霞山区海头镇,于霞山区宝满村东注入湛江港湾。该河上中游常年枯水,下游成为城市排污河。

菉塘河属于浅短河,全长6.2公里,发源于霞山区海头镇屋山村后塘岭。下游已成为城市排污沟。

潮汐:霞山区沿海潮汐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湛江港湾平均潮差2.18米,最大潮差4.52米。自湾口上朔到湾顶潮差增大,涨潮历时长于落潮。潮流受地形控制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2节,落潮流速3节。台风暴潮水位高达6米。

土壤

霞山区两面环海,地势较低,土壤成带状分布。土壤的成土母质以滨海冲积物和浅海沉积物为主。滨海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分布在沿海地带,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遍及全区,分别占霞山区陆地面积116.97平方公里的51.93%和33.75%。玄武岩土壤和沙质岩土壤这两类土壤约占霞山区陆地面积的14.32%。霞山区的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砖红壤、菜园土、滨海沙土、滨海盐土和滨海盐渍沼泽土等6个土类。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霞山区土地面积116.97平方公里,173322.7亩。其中耕地49496.7亩,园地163.6亩,林地19406.2亩,牧草地15.4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9312.8亩,交通用地3776亩,水域45486.4亩,其他未利用土地5665.6亩。

霞山区50%以上为沿海平原,地势平坦,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10度以下,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壤养分含量:滨海沙土田有机质0.21%,全氮0.01%,全磷0.02%,全钾0.48%,pH值6.1。黄砖红壤有机质0.66~1.75%,全氮0.03~0.06%,全磷0.02~0.04%,全钾多在0.29%以下,pH值5.0~5.5。水稻土的低泥炭土田有机质6.90%,全氮0.18%,咸解氮168.5PPM(即百万分之一),速效磷17.6PPM(即百万分之一),速效钾56.7PPM(即百万分之一),pH值6.0。

海洋资源

霞山区两面濒临湛江港湾,海岸线总长28.5公里,其中特呈岛海岸线长7.5公里。

霞山区特呈岛东至东南海滩1000亩原始红树林, 1998年被定为国家级海洋植物保护区。

霞山区水产资源丰富。2000年,霞山区海滩涂面积512.4公顷,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约4000多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渔场约1400平方公里。离市区10公里之内的渔场有广州湾渔场、雷州湾渔场和湛江港渔场。渔场汛期长、产量高。主要海洋生物:鱼类有鳘鱼、马鲅、马鲛、鰽鱼、石斑、黑鲳、白鲳、大黄鱼、鱿鱼、墨鱼(乌贼)、章鱼、鲦鱼等。虾类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狗虾、虾姑等。蟹类有锯缘青蟹、梭子蟹、乳斑虎头蟹等。贝类有牡蛎、花螺、青口螺、角螺、红口螺、东风螺、指甲螺、海胆等。腔肠类有沙虫、泥丁等。海兽类有海豚、鲎等。藻类有江蓠、马尾藻等。此外还有海蛇等。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霞山区只有少量丘陵、台地,野生植物少,科属少。霞山区约有药用植物460种,油脂植物6种,纤维植物600多种,野果20种,食用药用真菌4种,蔬菜280种。

人工栽培植物种类:树木有木麻黄、榕树、松、桉、云杉、樟树、棕榈、台湾相思树等。农作物有水稻、蕃薯、木薯、小麦、玉米、粟、大豆、花生、甘蔗等。果树有荔枝、龙眼、香蕉、芭蕉、木波罗、木瓜、火龙果等。蔬菜主要品种是白菜、青菜、芥菜、椰菜、萝卜、芹菜、葱、蒜、通心菜、青瓜、西红柿、丝瓜等280多个品种。食用菌有草菇、冬菇、木耳等。花卉常见的有紫荆花、杜鹃花、茉莉、大砺花、月季花、玫瑰花、兰花、各类菊花、桃花等;药用植物有霍香、淮山、胡椒、薏米等。

野生药用植物有金银花、田基黄、鸭瓜草、夏枯草、岗芝麻、地胆头、布渣叶、牛大力木、野菊花等300多种。

动物资源:霞山区野生动物少,人工饲养生物和海洋生物丰富。野生动物兽类有:狐狸、野狗、黄猄、水獭、野兔、野猫、穿山甲等7种。两栖爬行动物有: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索蛇、眼镜蛇、草花蛇、蜥蜴等7种。鸟类有白鸽、鹌鹑、画眉、毛鸡、鹧鸪、百灵鸟、麻雀、猫头鹰、鹦鹉、八哥、鹤、乌鸦、喜鹊、燕子和海鸥等30种。海洋鱼类有17目、73科、131属、170种。经济鱼类有32种,有:大黄鱼、斑点马蛟、石斑鱼、白鲳、金丝鱼、海鳗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科中的6属16种,有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中华管鞭虾、锯缘青蟹、中国龙虾和波纹龙虾等。螺类常见的有杂色鲍、爪螺等。此外,还有章鱼、鱿鱼、乌贼,以及海胆、海参、海蜇、海马、泥丁、海龙、海龟等。

人工饲养的有:猪、鸪、金钱龟、野鸭、竹丝鸡、珍珠鸡、毛鸡等。海水养殖的有海鲡鱼、石斑鱼、黄花鱼、红鱼、腊鱼等。淡水养殖的有鲢鱼、鳙鱼、鲤鱼、胡子鲶鱼等。

水资源

地表水:地表水全靠下雨,丰水年径流深1017毫米,径流量13.88亿立方米,平水年径流深623毫米,径流量8.5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4.7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656毫米,径流量8.95亿立方米。平均每人1534.6立方米,每亩土地490.24立方米。

地下水:霞山区地下水源地面积约107.7平方公里,可开采资源:浅层水16.0万立方米/日,中层水11.59万立方米/日,深层水4.75万立方米/日,总计32.33万立方米/日。

人口民族

人口

1953年,西营人口普查总人口66611人,其中城区36897人,农村29714人。1964年,霞山区人口普查总人口110724人, 其中城区79396人,农村31328人。1982年,霞山区人口普查数224645人, 其中城区人口173081人,农村人口51564人。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霞山区总人口280720人,其中城区人口227779人,农村人口52941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霞山区总人口341249人,其中城区人口289792人,农村人口51457人。到2010年,霞山区人口数达41.6万人。

民族

霞山区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据三次人口普查统计(1982、1990、2000年人口普查)1982年居住民族20个,汉族172347人,占城区人口的99.6%,其他民族人口734人,占城区人口的0.4%。1990年居住民族28个,汉族279523人,其他民族人口1197人。2000年居住民族32个,总人口341249人。其中汉族339375人,占全区普查人口的99.46%,少数民族人口1874人,占全区普查人口的0.54%。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1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60%,其次是满族、土家族、回族、苗族、蒙古族、布衣族和瑶族。

交通通讯

公路:霞山区位于湛江市区中部,濒临湛江港,陆路有三条市区大道与赤坎区、麻章区相连,并与207、325国道沟通,还有省道黄海线贯通吴川、雷州。2000年,茂湛高速公路建成,广湛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霞山区货运服务中心下设28个服务代办站,有客运汽车222辆,座位2803个,年客运量965万人次。货运汽车662辆,吨位3254吨,年货运量703万吨。2000年,区属交通运输单位共有客运汽车110辆,座位640个。货运汽车1733辆,吨位5780吨。客运量15193万人次,货运量1184万吨,运输业增加值5806万元。

航运:2000年,湛江港务局已建成5个作业区,有码头泊位42个,码头岸线长7005米,年设计通过能力3482万吨。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通航,年进港船舶达2000多艘次。2000年,旅客进出港量为29.61万人次。货物吞吐量为2038.26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15.33万吨,占59.6%。集装箱吞吐量为7.48万标箱。全年营交收入4.93亿元,利润总额1213万元。

铁路:1996年霞山区新建站房面积19167平方米,铁路客运量215万人次,货运量597万吨。1997年客运量222万人次,货运量603万吨。1998年客运量222万人次,货运量553万吨。1999年客运量下降至212万人次,货运量下降至492万吨。2000年客运量227万人次,货运量591万吨。

黎湛铁路通车后,2000年,霞山区有铁路专线16条,总长16858米。

航空:2000年,湛江机场占地200公顷。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30万人次,为4D级机场,具备24小时运行的保障能力。2000年,湛江机场通航航线18条,起降飞机7965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0.97万人次,其中旅客发送量1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985吨;机场保障各类航机安全航行73492架次。

邮电:2000年霞山区快递通达点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所有城市。移动通信于1991年开始建设,1992年1月28日正式开通。1993年霞山区放号3569户,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1996年放号1.1万户,收入增到2.08亿元。1999年放号3.9万户,收入达4.43亿元。2000年,放号20万户,收入8.06万元。

赣榆县青口镇年人均纯收入

城阳区花缓迅此卉市场

城阳扰迅区上马街道的海都花卉交易市场

303米上马镇-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118路区间

详情点击列表查看公交线路 118路区间 (上马镇-板桥坊)

118路区间昌毕 (板桥坊-上马镇)

990米上马三中-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118路区间

赣 榆 县

【概况】 全县总面积1408.18平方公里。辖18个镇,435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107.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98万人。

2004年,赣榆县实现雹山巧地区生产总值65.4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0.2%。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2.02亿元、21.77亿元和21.66亿元,分别增长0.3%、1.4%和下降1%。实现财政总收入3.4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分别增长12.9%和1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5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66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7.23亿元和5.04亿元;贷款余额24.84亿元,比年初增加2.69亿元。

【农业】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0.44亿元,增长1.8%。粮食总产37.95万吨,油料总产5.81万吨,分别增长55%和18.8%。全年造林143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8.50%。全年劳务输出17.6万人。实施土地复垦开发项目21个,其中国家、省级重点开发项目5个,争取无偿资金5278万元,新增耕地616.6公顷。

【工业】 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39.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75亿元,税收0.65亿元,利润0.5亿元,分别增长52.3%、52.7%和54.3%;产销率达99.3%。全部工业入库税收8500万元,增长30.2%。新上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2个,引进资金16.84亿元。全年工业用电量2.6亿千瓦时,增长42.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8.1%。

【外经外贸】 实现进出口总额1597万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1500万美元,增长9.5%。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5个,增长45%;协议注册外资额1.1亿美元,增长31%,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484万美元,增长78.6%。

【基础设施】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74亿元,增长34.0%。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5亿元,完成建筑总面积78.6万平方米,县城拆迁面积6.7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改造建设3条县镇公路40.4公里、镇村公路81条315.2公里、沿海滩涂公路14公里。投资6150万元,总长38.4公里的石林公路二期工程按期通车。投资2600万元,完成海堤护坡4.2公里。投入1590万元,完成青口河中上游整治疏浚工程。投资950万元的城北客运汽车站顺利运营。

【商贸流通】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亿元,增长11.7%。城乡商品交易市场67处,成交额48.96亿元,增长25.5%。新增个体工商户3455户。

【社会生活】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106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3765元,增长12%;人均居住面积20.67平方米。首批投运出租车50辆,固定电话及无线电话净增2.9万部,新增宽带用户767户。

【海洋经济】 实现水产品总量24万吨,增长13%。大菱鲆、河豚、三文鱼等海珍品工厂化高效养殖达30万平方米,成为全省最大的工厂化高效养殖基地。被列为省无公害水产品、农产品质量建设整体推进县。9个生产贝类、虾蟹类、淡水鱼类基地被省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海头”牌梭子蟹、“宋庄”牌螠蛏等22个产品被省认定为无公害产品。

【科技】 新批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9项、专利35项,科技总投入2.1亿元。荣获省“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称号。

【教育】 高考本科上线3708人,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新扩建中小学校舍2.7万平方米。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100%、97.7%和85%;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实验县”。引进社会办学资金6000余万元,改制和新建民办教育机构30所,化解债唯袭务1.2亿元。筹措资金1320万元,用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

【企业改源键制面达89%】 截至2004年底,全县146家工业及流通企业,实施破产改制130家,改制面达89%;盘活重组闲置资产4.5亿元,核销破产企业债务12.9亿元。累计筹集资金2.1亿元,安置职工1.8万人,职工清偿安置率64%。金融部门累计发放工业贷款3.2亿元。全县改制运行企业安置职工就业5000多人,新增工业税收1100万元。开发紫菜采掘机、芦笋茶等市级以上新产品28个。

【民营经济入库税收1.2亿元】 民营经济入库税收1.2亿元,增长64.4%;新增私营企业463家,增长46.3%;新增注册资本7.7亿元,增长55.7%;发展农村经纪人621人。

【建筑业从业人员达12.3万人】 建筑业完成施工面积43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40亿元,从业人员达12.3万人。完成10.6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主体工程建设。房地产、建筑业入库税收4380万元,增长50.3%。

【大力推进银政银企合作】 共签订银企合作协议43份,合作金额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通过核销处置等形式,消化不良贷款7068万元。

【畜牧业健康发展】 扎实开展禽流感、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年饲养生猪72万头、大牲畜10.6万头、三禽1400万羽、毛皮动物52.6万头。

【生态环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青口、墩尚、沙河、柘汪、海头5个镇通过环境优美镇验收,8家规模企业被评为绿色企业。在金山、门河、厉庄、柘汪4个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塔山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关闭小化肥生产企业63家,取缔"土炼焦"生产项目21个、"地条钢"生产窝点39个。

【恢复举办第四届中国·赣榆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 10月23~24日,恢复举办第四届中国·赣榆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签订合作协议39个。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 “十五”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并完成生殖健康系列工程,超额完成省出生缺陷二级干预筛查任务,5个镇级中心站顺利通过省验收。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降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率94%,人口出生率6.8‰。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 开发就业岗位9610个,净增就业人数361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98万元、养老保险金450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714万元。全县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010人,增长12.36%,其中城镇2274人,增长22.17%。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县经常性社会捐助中心救助110人,发放救助资金26万元。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捐赠轮椅149辆,安置500名残疾人就业。

【推进为农办实事工作】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77万农民参合,参合率90%;基金补偿220万人次,补助总额2010万元。改水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增受益人口10万人。农村公路建设超出省下达计划136.2公里。投入资金971万元,完成草危房改造3237户,救灾建房44户。认真执行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等税费改革政策,较好地维护农民利益。扎实开展“进百村、入千户、访万民”主题活动。积极配合省市扶贫工作队做好帮扶工作,市县镇三级共注入帮扶资金3589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430个。

青 口 镇

青口镇是赣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文明镇、首批沿海卫星开放镇、江苏省百家名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9公顷,总人口165024人,辖24个社区居委会和19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穿境而过;国家级渔港———青口中心渔港的建设获得农业部的批准。农业经济不断加大调整力度,培育了蔬菜专业村10个、草编专业村7个,建成了16个种植养殖示范区。工业经济形成了服装、铸造、机械、化工、制药、紫菜加工、水产品加工等15个门类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出口产品近千个规格品种。拥有7.5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3333公顷,浅海11000公顷;综合开发形成“育苗、养殖、捕捞、加工、贸易、海洋生物、海洋医药”为重点的海洋优势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水产育苗基地,享有“育苗之乡”的美称。兴建了八大市场、6条特色街、三大物流中心,成立了省级民营园区。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9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收入5353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391元,净增664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年度“十强乡镇”。

党委书记 王建华

镇 长 孙承敏

柘 汪 镇

柘汪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总面积72.3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滩涂面积2667公顷,耕地面积3000公顷,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3个自然村,总人口52303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748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净增526元。国家级项目芦山小流域、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省级节水农业项目、省级荒山整理项目通过验收。推广了“鲁花”系列及“强筋小麦”等当家品种,建设了667公顷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万亩果蔬生产基地。东部沿海地区建设青蛤、太平洋牡蛎、梭子蟹、锯缘青蟹、九节蛏5个千亩贝类养殖基地和秦家沙、西林子等5个紫菜加工基地。全镇拥有各类海产品加工企业60多家,年加工生产海产品2万吨。以尼龙颗粒、黑颗料及聚乙烯等颗料加工为全民创业的支柱产业,共发展塑料颗料加工企业300多家,年生产各类塑料颗料15万吨。2004年被评为省级信用乡镇、省级文明乡镇和省级安全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强乡镇”。

党委书记 张永波

镇 长 李志鹏

石 桥 镇

石桥镇地处黄海之滨,有小沙东海战纪念碑、九里观海亭和永久性海堤达标工程等人文景观。总面积79.5平方公里,耕地3900公顷,滩涂1100公顷,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6400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972万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4312元,净增478元。该镇资源丰富,地下储有1亿立方米陶土、1000万吨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东部拥有1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建成无公害蔬菜、杂果、梭子蟹养殖、2500公顷花生基地和4个700公顷种植养殖基地。工业形成玛钢铸造、建筑陶瓷、石英开发、海产品加工、玩具生产、电子制造六大支柱产业。

党委书记 马济明

镇 长 单立声

海 头 镇

海头镇位于海州湾中部沿海,水陆交通便捷,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7公顷,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8万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1991万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净增745元。境内建有700公顷梭子蟹、550公顷贝类、170公顷紫菜、700公顷潮间带贝类、2700公顷浅海域贝类养殖基地,年养殖产量2万吨。拥有640艘大马力渔船从事远洋捕捞,年捕捞量达285万吨;拥有500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从事水产品贩运;有育苗场73家,建有工厂化养殖场12家,全镇工厂化养殖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绳网加工厂100余家,并建有全市最大的私营绳网加工园区,可容纳80户绳网加工企业入园生产,2004年入园企业12家,总投资6000万元。全镇桑园面积1100公顷,年产干茧400吨,同时拥有蚕茧站、缫丝厂2家配套企业;利用嫩桑叶研究开发的“龙圣”牌桑茶填补了省内茶叶的空白。机械制造和海产品加工异军突起,连云港神亿紫菜有限公司年产紫菜1亿多张,远销美、德、法、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绳网加工、栽桑养蚕、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财政十强乡镇”、“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卢西村

镇 长 陆振杰

宋 庄 镇

宋庄镇是“对虾养殖之乡”,地处海州湾畔。总面积32.1平方公里,耕地1600公顷,拥有海岸线13公里,潮间带滩涂3000公顷及浅海水域10000公顷,天然深水不冻港1座。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626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673万元,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4117元,净增374元。农业以沿海养殖为主,实施万亩对虾、梭鱼、螠蛏混养,建成全国首家海水养殖有机食品基地,完成大菱鲆工厂化养殖6万平方米,并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1家———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市惟一通过“HACCP”产品认证直接进入欧盟、韩国的企业。2004年荣获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市“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谢士荣

镇 长 刘希高

罗 阳 镇

罗阳镇位于赣榆县东南部,紧靠连云港市区,204、301国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2340公顷、滩涂32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3560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643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074元,净增628元。罗阳镇突出工业主体,创新机制,打造全市一流的工业园,引进资金3.1亿,新上项目22个,形成硅制品、农副产品深加工、彩色印刷、医疗制品、塑料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4亿元,工业用电量360万度,创工业税收250余万元。注册认证“盛茂”牌稻米、“港圣”牌棉花、“罗阳”牌水产三大生态品牌;新上金水湾食品、通顺粮贸、恒新棉花等龙头企业。2004年荣获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镇”、“双拥工作先进镇”、“劳务输出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邢先龄

镇 长 王济富

沙 河 镇

沙河镇位于赣榆县西南部,310、327国道和省道牛青公路呈现“个”字型在镇中交汇,是省新型示范小城镇、重点中心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22公顷。辖52个村,总人口114645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6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净增601元。充分发挥传统和区位优势、交通和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工业兴镇理念,初步形成电子、化工、机械、木材、管材、食品、服装、铸造八大支柱工业体系。“白马河”牌板材出口日、韩市场,“浪潮”牌管材遍布全国各地建筑市场,成为知名品牌,新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连云港顺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顺利投产。依托省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和连云港市远郊蔬菜基地,形成“东蒜、西果、南菜、北莓、中粮油”产业种植结构。被市政府命名为“设施蔬菜之乡”、“大蒜之乡”。

党委书记 宋 健

镇 长 李 冰

欢 墩 镇

欢墩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公顷,下辖16个行政村,人口38816人,其中移民人口27000人,是江苏最大的移民镇。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76万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327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纯收入3414元,净增338元。该镇是连云港最大芦笋种植基地,芦笋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是苏北鲁南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拥有浅水网箱4万只,淡水鱼塘333.3公顷。建成朱范和欢墩埠2个工业园区,引进企业50余家,成为新兴的边界工业强镇。被评为“连云港市建筑业先进单位”、“多种经营先进乡镇”、“江苏省教育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毛太乐

镇 长 钱奎军

墩 尚 镇

墩尚镇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卫星镇”和江苏重点中心镇,交通便捷,204、310、327三条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素有“草莓之乡”、“草帘之乡”的美誉。总面积4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20公顷。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774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财政收入638万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净增450元。形成以食品、轻纺、化工三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镇工业项目集聚区有企业26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被评为省级“乡镇工业示范园”。全镇泥鳅养殖面积333公顷,年出口泥鳅6000多吨,创汇千万美元以上。

党委书记 刘洪卫

镇 长 苗运超

塔 山 镇

塔山镇于2001年12月由原土城镇、徐山乡合并组建而成,地处赣榆中部平原地区,交通便利,紧邻204、327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素有“赣榆后花园”、“中国杞柳第一镇”的美誉。总面积82.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59公顷,辖30个行政村,人口6300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财政收入7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3元,净增348元。盛产水稻、玉米、花生、小麦等优质农产品;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服装、柳编、化工、塑料、板材、机电、玩具等行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格局。连云港塔山湖草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多个系列3000多种柳编工艺品畅销美、俄、日、英、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党委书记 徐继方

镇 长 夏新宇

厉 庄 镇

厉庄镇地处苏鲁交界,是赣榆县西北重镇,交通便捷,位置优越,242省道、厉大公路贯穿镇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公顷。辖16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总人口34179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5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8元,净增472元。该镇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拥有大小山头13座,水库14座,可供开发景区有二龙山景区、龙泉山景区、新坝景区、二狼山景区等。近年来,大樱桃、板栗、雪枣、蓝莓等珍稀果品的生产成为该镇一大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新上的一批铸造、机械制造、石材加工、矿泉水生产企业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以猪、牛、羊、鸡、鹿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小区规模扩大,数量增多。

党委书记 卜庆平

镇 长 钟昌广

城 西 镇

城西镇紧邻204、310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厉大公路与青班路交会于镇区中心,交通便利。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86.4公顷,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118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478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271元,净增77元。城西镇地处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等。镇内有工业园区、商贸区。有700公顷花卉种植示范园区,被市政府命名为“花卉之乡”。加工业、包装、服装、铸铁为该镇支柱产业。全镇有工业企业158家,其中私营企业140家、合资企业18家。

党委书记 瞿世强

镇 长 赵厚峰

门 河 镇

门河镇距同三高速公路10公里,紧靠204、310、372国道。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3.3公顷。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622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428万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3911元,净增480元。拥有700公顷银杏、266.7公顷草莓和700公顷中药原料规范化种植基地。工业发展迅猛,形成塑料加工业、酿造、铸造、编织、银杏加工、木材加工等工业体系。拥有私营企业40多家及8个私营工业小区。“门河”牌银杏叶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4年度门河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倪佃杰

镇 长 董自芳

以上就是关于霞山区的地理环境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