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水体配置是怎样的?

   2022-08-02 05:18:02 网络1170
核心提示:1.湖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如杭州西湖、南京的玄武湖、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济南的大明湖等。杭州西湖,经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吟咏之后,另有“西子湖”之美称。西湖之美,固然在于自然的

园林植物的水体配置是怎样的?

1.湖

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如杭州西湖、南京的玄武湖、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济南的大明湖等。

杭州西湖,经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吟咏之后,另有“西子湖”之美称。西湖之美,固然在于自然的山水,而西湖沿岸蚂乱植物在形态和色彩上的四季变化,把西湖装点得更有生气,增加了赏景的意味。早春,孤山的梅花,成片开放,白堤、苏堤和柳浪闻莺沿岸的“一株杨柳一株桃”,体现了历史上西湖植物配置传统的意境,特别是垂柳、水杉和悬铃木的叶色,被春风吹湿了西湖沿岸,使西湖显得更加生气勃勃早物如,春意盎然。西湖环湖的秋色是以悬铃木的黄色、夕照山的红叶林与三潭印月和曲院风荷一带的水杉形成的。特别是宝石山下的一层橙黄色的悬铃木行道树,好象一条锦带,紧系在以保俶塔为主景的锦袍上一样,周围还有枫香、无患子、槭树及香樟等组成的红、黄、绿色,色彩十分丰富。

华南植物园内湖岸有几处很优美的植物景观,以群植的方式形成大片的落羽松林、假槟榔林、散尾葵群,颇具热带园林风光。

2.池

在较小的园林中,水体常以池的形式出现。为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增加层次。如苏州网师园中部的池水面积为410平方米,水面不大,但相对集中,作成近乎方形的池,仅于池的东南、西北收成两条小溪。这小溪似乎展示了池水的来龙去脉,但更重要的是起了尺度的对比作用。同时在那涓涓细流上,又架起尺度极小的舞台布景式小桥,作为陪衬,反衬出池水的空阔。池边植以柳、碧桃、玉兰、黑松、白皮松等,疏密有致。池边一株苍劲古拙的黑松,树冠及虬枝探向水面,倒影生动,颇具画意。在叠石驳岸上配植了络石、薜荔、紫藤、南迎春、地锦等植物,使池岸富有野趣。

网师园正中的这泓池水可算是既简单又绝妙的构思,亭、廊、轩、楼绕其周围布置,山石花木沿池周边安插,使它成为一片明镜,映照着天光、云影。

杭州植物园的某一水池,池形自然,岸边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如香樟、紫楠、枫杨等,没有五颜六色的花木,池岸为草皮土驳岸,一泓水池,倒景摇曳,却也显出大自然的朴素和宁静。

杭州黄龙洞主景区水池,面积仅415平方米,但池岸边与水面高差有1.5米,驳岸为黄石堆叠,并以薜荔、络石、蔷薇等藤蔓植物铺满,岸边种杜鹃、南天竹、山茶、桃叶珊瑚、棕榈以及香樟、枫杨、广玉兰、沙朴厖等观赏乔灌木。

杭州岳坟精忠园内有一月形荷池,池边的云南黄馨将规则的池岸遮隐了大半,岸上植紫薇、马褂木、山茶、沿阶草等植物,给人以清幽恬静的感觉。

3.溪、涧与峡

《画论》中曰:“山谷中水曰溪,山夹水曰涧”。

由山间至山麓,集山水而下,至平地时汇聚了许多条溪、涧的水量而形成河流。一般溪浅而阔,涧狭而深。

溪涧与峡谷最能体现出山林野趣,自然界中溪涧很多。如浙江临安市顺溪镇顺溪村外小溪,溪边的五节芒及水杨梅等植物自由散落。在园林中如有条件时,可设溪涧。如杭州玉泉溪位于玉泉观鱼东侧,为一条人工开凿的弯曲小溪涧,引玉泉水东流入植物园的山水园,溪长60余米,宽仅1米左右,两旁散植樱花、玉兰、女贞、黄馨、杜鹃、贴梗海棠等花草树木,溪边砌以湖石,铺以草皮,溪流从矮树丛中涓涓流出,每到春季,花影婆娑,成为一条婉丽的花溪。

杭州“九溪十八涧”,长达6公里的山道,蜿蜒曲折,两旁峰峦起伏,郁郁葱葱,峰迥路转,溪水淙淙。溪旁的植物有枫杨、香樟、马尾松及其他杂木,坡上为茶叶,山上为自然的次生林,溪边水草丰盈。溪流中陆启置以步石,也有砥石使溪水抨击发出铿锵之声,正如清代俞樾所描述的“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完全呈现出一派自然朴实的溪谷风光。

在杭州风景区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溪涧,两旁不多种植物,只有数株粗犷的大乔木,如枫杨等遮阳,溪水缓缓流过,两岸配置卵石,供人们临溪歇息,洗手濯足,形成一种幽静、朴素自然的清凉之境,引人入胜。如法云弄溪流。

另如,北京颐和园中谐趣园的玉琴峡长近20米,宽1米左右,两岸巨石夹峙,其间植有数株挺拔的乔木,岸边岩石缝隙间长有荆条、酸枣、蛇葡萄等藤灌,形成了一种朴素自然的山林环境。峡口配植紫藤、竹丛,颇具江南水乡情调。

4.泉

由于泉水喷吐跳跃,吸引人们的视线,因此在园林中可作为景点的主题。如在泉旁配植一些合适的植物加以烘托,陪衬,则更能显出泉水的活泼动感。山东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可以说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趵突泉、珍珠泉等名泉的水底摇曳着晶莹碧绿的各种水草,更显泉水清澈。

以泉水涌出而形成的泉池在杭州亦为常见。其植物配置形式也因池而异。规则式方形泉池多与寺庙建筑结合,池旁一般不种树,也有在池的一角种一树丛。如改建后的玉泉池。

与建筑结合的园林中,也有创造自然山林意境的人工泉池。如西泠印社的印泉,为一人工开凿而成的泉池,面积仅1平方米,池深不到1米,位于去山顶的交叉路口处,池北为石壁,上刻“印泉”二字。池边砌石夹以书带草,池旁种有一丛慈竹、棕榈,显得简洁雅静。再如孤山顶的闲泉,泉呈S形,池边自由种植络石、黄杨、南天竹等植物,自然雅致。

5.河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直接运用河的形成不多。而在西欧各国一些古典规则式园林中,常有规则式的运河,两岸植以高大的乔木。如法国凡尔赛宫中的水渠呈十字相交。欲使庭园看起来更加宽阔,最有效的手段非水渠莫属,不仅如此,水渠还为当时的贵族们提供了游乐场所。他们在其中一边乘船游玩,一边在船上演奏所谓的水上音乐,每当此时,流水往往使音乐之声更加婉转动听。在荷兰的庭园中,水渠的利用也是十分流行的。

北京颐和园的后湖,其实是沿山的北麓开凿出来的一条河道,全长约1000米。它的北岸紧逼北宫墙,地势局促。以挖河的土方沿北岸堆叠为岗阜起伏的土山,把宫墙掩蔽住,一眼望去,除青山之外,似乎还有无限的空间。这些岗阜的走势又与南岸的天然坡脚呼应起来,从水面上看出去,颇有“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意趣。更为巧妙的是利用峡口、石矶把河道障隔成六个段落,每段水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却略近于湖泊的比例,形成一串具有各种景观特色的小湖面。经过这种分段收束、化河为湖的精心加工之后,漫长的河身得以免于僵直单调的感觉,增加了开合变化的趣味。两岸桃柳掩映中露出一座半座的临水码头或建筑物,有着非常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园林中的河流按功能要求可分为通航的与观赏的,按其形式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河流两岸植以枝条柔软的树木,如垂柳、榆树、乌桕、朴树、枫杨、火炬树等;或植灌木,如迎春、连翘、六月雪、紫薇、珍珠梅等使枝条披斜低垂水面,缀以花草;亦可沿岸种植同一树种。

6.堤、岛

水体中设置的堤、桥、岛屿,常常作为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题材和手段。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可增添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由于四季植物的季相变化使得水面空间富有色彩。

(1)堤堤可将较大的水面分隔成不同景色的水区,又能作为通道。园林中多为直堤,曲堤较少。用堤划分空间,需在堤上植树,以增加分隔的效果。长堤上植物花叶的色彩,水平与垂直的线条,能使景色产生连续的韵律。

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上栽植着大量的树木花草,成为西湖水面上两道绿色的“浮廊”,把西湖划分为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五个湖面。湖中的孤山、三潭印月、院公墩等岛屿,更能将湖面划分为富有不同情趣的水面空间。寒冬一过,苏堤仿佛是一株报春花,宣告西湖春天的来临。晴天,风抖柳丝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而那间隔在柳树间的红白碧桃,却喷红吐翠,灼灼闹春。雨天,苏堤景色更为奇妙诱人。万树绿柳在风雨中缥缈隐现。三面群山经春雨梳洗,分外青葱翠绿。长堤六桥隐现于薄霭微云之间,这种水被云吞、山水相连的景色,确是一幅极妙的“六桥烟柳”水墨图。

广州流花湖公园湖堤两旁,各植二排蒲葵,由于水中反射光强及蒲葵的趋光性,导致朝向水面倾斜生长,颇具动势。

另外,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都有堤的设置,且都是仿自杭州西湖的苏堤景观。

(2)岛岛是三面或四面环水的团形陆地,其中大者往往被称为洲。岛的类型众多,大小各异。有山岛、平岛、岛群、礁等。岛在园林中可以划分水面空间,使水面形成几种情趣的水域。水面仍有连续感,但能增加风景的层次。尤其在较大的水面中,可以打破水面的单调感。岛在水中,四周有开旷的环境,故既是欣赏四周风景的眺望点,又是被四周所眺望的景点,还可以在水面起障景的作用。岛屿还能增加园林活动的内容,活跃气氛。如北京颐和园春亭小岛图13。

图13北京颐和园风景

半岛在植物配置时除考虑观景需要外,还应考虑导游路线,不能有碍交通。湖中岛要求四面有景可赏,植物配置密度较大。

杭州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是湖岛的绝例。全岛面积7万平方米,南北以曲桥相接,东西以土堤相连,岛内湖隔成四口湖塘,全岛围以环形堤埂,从高空俯瞰,形似一个绿色的“田”字,呈现“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景色。

三潭印月小瀛洲的植物配置疏密相间,多样统一。全岛以春秋景为主,兼顾四季;乔木为主体,辅以灌木、地被植物;以大叶柳、香樟和桂花为骨干树种,突出中轴线上的观花和观叶植物。在瀛洲南,多植突出秋景的桂花、紫薇、红枫,以结合三潭印月景观。在北码头西侧,铺设草坪,丛植茶花,为游人休憩之所。曲桥西侧湖面,种大片荷花,桥畔种睡莲,呈现层次高低,疏密多变。在人流集中的中心岛上,以春秋景为主,用植物来分隔空间,形成安逸宁静的环境。倒影是造景的又一手法,站在岛西观望,东北面的楼台亭阁、曲桥假山和绿树粉墙,与蓝天白云一起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景画。每到傍晚时分,从东往西望,西边的堤岸和树木被强烈的逆光反射至水面,映出清楚的轮廓线,具有剪影画的意味。若在枝干斜向水面的大叶柳下,观鼎立湖面的三塔风姿,又恍若进入“山光静对烟波际,塔影清函水月间”的意境。

北京颐和园春亭小岛上栽植柳树和桃树,桃柳报春信,点出知春之意。

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面积5.9公顷,孤悬水面东南隅。古人以“堆云”、“叠翠”来概括琼华岛的景色。其中“叠翠”就是形容岛上青翠欲滴的古松柏犹如珠玑翡翠的汇积。全岛植物种类丰富,环岛以柳为主,间植刺槐、侧柏、合欢、紫藤等植物。四季常青的松柏不但将岛上的亭、台、楼、阁掩映其间,并以其浓重的色彩烘托出岛顶白塔的洁白。

7.水边

紧靠水边的植物配置,是水面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的艺术构图对水面空间景观起着主要的作用,它必须建立在选择耐水湿的植物材料和符合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美学的配置形式,方得以成功。

(1)水边植物配置艺术构图

①林冠线。植物配置不仅产生郁密的绿色屏障,而且产生高低起伏的林冠线和争相斗艳的丰富色谱。植物配置时要充分发挥这些艺术因素的感染力。

各类植物的不同形体组成风格各异的林冠线,或圆孤柔和,或尖耸挺直,运用这些线条既要考虑整个园林的风格,又要斟酌景区环境的特色,在贴切与谐和中创造出深奥的意境。如杭州西湖阮公墩上香樟的大圆弧与垂柳的小圆弧共同协奏出一曲优美的乐章。南京药物园池边的水杉,林冠线尖挺直立,与现代公园的环境也很协调图14。

图14南京药物园风景

②透景线。水边的植物并非一味地浓密郁闭,而应遵循“嘉则收之,俗则摒之”的原则,可人的风景要通过疏朗的植物间隙透逸出来。这时树木便起到框景的作用,使被透的景色和观赏者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如杭州西湖臼堤上的桃柳相间成景,但不拥塞,在间隙中能观赏两边碧波上的游船和对岸的景色。

③色彩构图。色彩靠相互对比烘托才显艳丽丰富。由于水色清碧偏绿,与绿色植物同为绿色系列,所以要用其他色彩丰富的植物来点缀美化。如杭州花港观鱼园内水池岸边的千屈菜,盛夏花开,串串紫花溶漾湖中,与游鱼相映成趣。再如苏州艺圃池边布植石榴、红枫、银杏、一串红等。秋天,色彩纷呈,倒影池中,丰富和谐。其他植物如紫薇、枇杷、樱花、海棠、茶花、棣棠等,都宜植于岸边。

由于水平面平直,“文如看山不宜平”,植物配置同样在平面和立面上都应有远近高低等错落变化。苏州天平山湖岸高耸的枫香,横出的乌桕,或疏密有致,或远近变化,丰富了水体景致。

(2)驳岸的植物配置园林中水岸的处理直接影响水景的面貌。水岸可有缓坡、陡坡甚至垂直出跳。按驳岸的形式,可以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自然式的驳岸有自然的曲折、高低等变化,或以假山石堆砌而成。规则式的驳岸系以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的整形岸壁。

①自然式。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应结合地形、道路和曲折的岸线,配置成有远有近,疏密有致的自然效果。英国园林中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多半以草坪为底色,种植大量的宿根球根花卉,引导游人到水边赏花。若须赏倒影,则在岸边植以大量花灌木及姿态优美的孤立树,特别是变色叶树种,可在水中产生虚幻的斑斓色彩。如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植物高低错落,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图15。

图15杭州植物园风景

②规则式。规则式的石岸线条生硬,应用柔和的植物造型来破其平板,使画面流畅、生动。如杭州西泠印社竹阁、柏堂前的莲池,池壁缠满络石、薜荔等植物,使僵直的石壁有了自然的生气。自然式石岸的岸石,有美有丑,植物配植时要本着露美遮丑的原则进行。

(3)水边绿化树种选择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耐水湿能力,另外还应符合设计中构图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用的水边植物有: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乌桕、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柘、柽柳、梨属、白蜡属、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等。

8.水面

水面在扩大园林空间感觉的同时,还须有自己可观的内容,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水域,应配置水生植物,既扩大绿化面积,又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1)水面景观类型

①成片布满型。在小池或水池的某一区域,全部分布某一水生植物,漫漫一片,蔚为壮观。如浙江林学院图书馆前池塘内铺满绿萍,好似一块绿色的地毯。苏州虎丘的环山河上喜旱莲子草漫覆半条河面,极富野趣。杭州曲院风荷湖上一边,全是荷花,盛夏,产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场面。

②部分栽种型。按水面的情况灵活配置水生植物,若作近观,则栽于路边。如杭州中山公园通向西湖天下景的九曲桥边,睡莲贴近岸边,细小花朵历历可数图16。

图16杭州中山公园风景

或用植物表达园林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留听阁边的池中植以荷花,深秋,“留得枯荷听雨声”。若作远赏,则可选株高品种,如荷花、芦苇等。

(2)倒影水平如镜,天光山色尽映水中,倒影不仅倍增景色,扩大空间,而且随天气变化,动静异形。风平浪静,琉璃清澈,克隆水上景色。“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倒影动摇模糊。大风急雨,倒影全隐。

园林景观的配色技法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龙柏、香樟、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通过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贴梗海棠、海桐、杜鹃、金丝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

在栽植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区内道路两侧各植1至2行行道树,同时可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其他绿地可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在种植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做到一条带一个季相,或一片一个季相,或一个组团一个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察核仿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

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氏搭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

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败纤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园林植物配置

planting arrangement

作者/朱钧珍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徵。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配置方式 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孤植

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於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对植

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於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列植

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於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丛植

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群植

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徵,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於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於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祗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木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缘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於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常绿树与落叶树塔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观。当需要形成安静、封闭的空间时,则以常绿的乔木和灌木作多层配置,紧密栽植,起隔离作用。面积较大的植物空间,为了增添植物情趣,可适当设置各类园林小品。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节,可摆设盆花,构成各种图纹等。

实例

中国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中的一个园林植物空间,面积2 150平方米,地形呈东南向倾斜,四周以树木围成封闭的空间。主景为自由栽植的五株合欢树,位於空间的最高处。主景树对面坡下为九株悬铃木,悬铃木背後为一片柏木林。空间南部为樱花,北部为各色春花灌木。合欢树的西侧为一片三角枫树林。春天,南有樱花、北有各色春花灌木遥相开放;夏天,在四周一片碧绿的树丛中,红花盈盈的主景合欢树,格外鲜艳夺目;深秋,合欢树叶落,三角枫林的红叶和悬铃木的黄叶,东西遥相辉映;冬季,在一片青翠的柏木林前,衬托出九株白绿色的悬铃木树干,不显凋零。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使这个空间出现了四季景观都很优美的效果。

景和植物配置

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路旁植物配置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造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求林荫路植物配置的相关连接和资料 谢谢

园林景观的配色技法:

一、整体性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一般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出现,即和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此时植物有处于支配地位或是次要地位两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出现。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当植物处于支配地位和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它的配色处理。但不管任何情况,我们的植物色彩设计都不能单独进行,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1、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搭配概况

(1)园林植物与亭的搭配

亭一般小巧玲珑,四面敞开,通风透气,属于一种敞开式的小品建筑,主要供游人尝芄,登临眺望、赏景的功能。基于亭的这种特点,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在休息亭以浓郁、成片的树林为背景或以常绿树丛隐亭其中,比单独放在一片草坪或者硬地上,内容上愈加丰富,在景观上要显得愈加自然、愈加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突兀,同时,它又是游人驻足观景休息之处,凭栏可观赏环亭四面之景,满足了看与被看的双重需要。 (2)园林斗培芹植物与廊的搭配

廊的结构形式比较简单、构件尺寸小、组合灵活的特点。廊主要是起连接和分隔空间的作用,通过对单体建筑的连接,将单休建筑组合为层次变化丰富、高低错落的组合体建筑,可此时的视觉效果还显硬直,可以在廊旁种植单株孤植,通过植物本身的形体、姿态、色彩,不仅是烘托陪衬廊,点缀庭园空间,还可以作为视线开朗空间的主景或焦点。对于横跨溪流之上的廊,其还具有桥的特点,秀丽轻巧,本身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如廊头种些垂柳搭配,在垂柳掩映之下的诗情画意很浓,颇能发人幽思,引发人们意境的联想。如此植物与廊的搭配,正像点线相连,形成了一条优美的曲线,自然与中灶人工的完美结合。

(3)园林植物与榭的搭配

榭是临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筑于水上的建筑,用以休憩和观赏水景。水榭是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于岸边,上建亭形建筑物,四周柱间设栏杆,临水一面特别开敞。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点缀水景,供游人观赏水景,在旅游中亦常作茶室之用,游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尝芄,另一方面还可品茗观景,一举多得,所以它是驻足观赏水景的理想之地。在通往榭的小道上可以种植些竹子, 竹的形态自然,栩栩如生, 给人一种自然美, 微风过处,竹梢如钓丝在空中飘扬,让单调的榭产生了美丽的音响,坐在院子中间,可听到竹子飘风摆动的沙沙响声,让人回味着山村田野风光的野趣生活。榭,水,竹三合一,体现出了我们古典园林文化的内涵,有原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4)园林植物与花架的搭配

花架一般由刚性材料构成一定形状的格架供攀缘植物攀附的园林设施,其主要用于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和创造攀援植物生长的条件.单独的花架是一个单调的建筑小品,需要选择一些植物与其搭配以达到和谐,植物的选择应根据花架本身的颜色而定,这样既可以增强美感, 增添一种生动活泼的生命气息,攀缘在花架上的植物还可以有尝芄之用,这样通过建筑对自然的适空毕应达到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统一。

(5)园林植物与雕塑的搭配

雕塑是一种可触的空间造型艺术,雕塑的形象本身不存在透视关系,圆雕可以从四面⑧方去欣赏。因视点、放置地点和光线的不同,以及采用的材料不同,雕塑能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从与园林植物搭配的角度出发,雕塑可以配置于园林的花坛、林荫道上,也可点缀在自然式园林的草地中。在园林中设置雕塑,其主题和形象均应与环境相协调,雕塑与所在空间的大小、尺度要有恰当的比例,并需要考虑雕塑本身的朝向、色彩以及与背景的关系,使雕塑与园林植物互为衬托,相得益彰,形成一副雕塑与园林植物于一体的空间图画。

2、园林景观与水景的搭配

(1)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

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

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

水面植物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面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

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堤、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5)与水体搭配植物种类

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体为载体或与自然水体相连,这样流动的水体有利于水质更新,减少藻类繁殖,加快净化,不宜在人工湖、人工河等不流动的水体中做大量布置。种植时宜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设置深水、中水、浅水栽植区,分别种不同植物。通常深水区在中央,渐至岸边分别制作中水、浅水和沼生、湿生植物区。考虑到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越冬和管理的方便,最好在水中设置种植槽,不仅有利于管理,还可以有计划的更新布置。与水体搭配常用以下各类植物覆盖、稳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

二、色彩基调

1、暖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暖色系象征热烈、欢快,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色彩,多用于庆典场面,如广场花坛、门厅、主要入口等,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感,一般不在高速公路两边及街道的分车道中大面积使用,以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2、冷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采用冷色,以增加深远感。在花卉组合上,冷色与白色和适量的暖色搭配,能产生明朗、欢快的气氛,适当增加冷暖色的比例,还可以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如各朝皇陵种植雪松及柏树,庄严肃穆。

3、对比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色特别是补色的对比,效果强烈、醒目,给人欢快热烈的感觉,常用于节日花坛摆放。常用的对比花卉组合有蓝色与黄色三色堇组成的花坛,橙色郁金香加黄色风信子组成的花坛,在绿草坪上种植红叶李或红枫等。

4、同类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组合能体现层次感与空间感,在心理上产生柔和、宁静的高雅感觉,如在大片绿地上点缀造型各异的深绿、浅绿色树木和植物,显得宁静、明朗.。

5、绿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不管任何季节,植物都不会缺乏绿色,在植物色彩中绿是绝对的主角。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小差距,当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时,是一种因为微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调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时,要以绿色为基调。当我们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色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亮点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

三、点缀色

如果不是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其他色彩一般作为点缀色而出现,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成片涂抹,即把各种植物当作颜料一样在绿色的背景上挥洒,这种情况一般会用花卉或花灌木作为色彩的载体以少胜多,即在绿色基调上的合适部位适当地点缀些对比色。这时,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小品的色彩加进来,从明度上划分层次,营造空间效果。

四、背景效果

背景色对植物色彩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远山、蓝天、大面积的水面均可以充当植物色彩的背景,这3种背景色都属于灰色系,当配置植物作为前景时明度高的色调比较合适,但前景和背景之间应该有适当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过渡,还要考虑色彩空气透视的效果。园林景观中的一些垂直景物,如墙面、绿篱等也会充当植物的背景。这时,要根据背景的色彩特性,来配置植物色彩。如果是暖色调,在砖红色的墙根或屋底时,作为前景的植物色彩应是暖色。反之,当背景是冷色调时,前景应冷色调。

总之,影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因素是多样的,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需求多彩、靓丽的绿化效果的同时,也追求色彩丰富的时尚园林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是园林色彩构建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色彩对比和协调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植物色相变化,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形成“春花、夏荫、秋实、冬翠”完美景象,从而构成一幅和谐的天然画卷。

亲水植物造景知识集结

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

一、保护多样性原则

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二、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

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北京、天津、合肥、南京和深圳等城市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应用生态位原纤睁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燃没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三、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例如水杉为中国特产,原产地很窄,但引种地区可以很宽,而且在某些引种地区比原产地长的还要好。

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

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毁段岁区外缘。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黄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作者: 施贝遐 2006-3-22 21:17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

园林植物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值等几种。

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它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它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和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列植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丛植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群植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作者: 施贝遐 2006-3-22 21:23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园林植物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它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观。当需要形成安静、封闭的空间时,则以常绿的乔木和灌木作多层配置,紧密栽植,起隔离作用。面积较大的植物空间,为了增添植物情趣,可适当设置各类园林小品。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节,可摆设盆花,构成各种图纹等。

实例中国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中的一个园林植物空间,面积2150平方米,地形呈东南向倾斜,四周以树木围成封闭的空间。主景为自由栽植的五株合欢树,位于空间的最高处。主景树对面坡下为九株悬铃木,悬铃木背后为一片柏木林。空间南部为樱花,北部为各色春花灌木。合欢树的西侧为一片三角枫树林。春天,南有樱花、北有各色春花灌木遥相开放;夏天,在四周一片碧绿的树丛中,红花盈盈的主景合欢树,格外鲜艳夺目;深秋,合欢树叶落,三角枫林的红叶和悬铃木的黄叶,东西遥相辉映;冬季,在一片青翠的柏木林前,衬托出九株白绿色的悬铃木树干,不显凋零。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使这个空间出现了四季景观都很优美的效果。

景和植物配置分述如下:

水景植物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路旁植物配置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作者: 施贝遐 2006-3-22 21:23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

假山石旁植物配置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二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

中国古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有较详细的说明。从这些文字记述和保留至今的园林、古树名木来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如下特点:

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加以"拟人化",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喻为"四君子"。或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或以牡丹比喻富贵,紫薇比喻和睦等。往往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表现形态,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因此,在园林中着重欣赏植物的个体美,以孤植方式多,且极少修剪。

师法自然,仿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仿真"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甚至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稻香村"等。

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植物同园林其它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无论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衬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万松岭、樱桃沟、桃花溪、海棠坞、梅影坡、芙蓉石等,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藕香榭、玉兰堂、万菊亭、十八曼陀罗馆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这就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

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序,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外国园林植物配置外国园林植物配置同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迥然不同。

西欧西欧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园林和意大利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多为规则式,或将植物修剪成几何图形。16世纪意大利园林树木多以常绿树为主,沿着园路和园墙密植,并修剪成绿廊或绿墙,台地上还布满以黄杨或柏树修剪成一方块一方块的绿色植坛。18世纪以后的英国,出现以开阔的草地、自然栽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征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现代西欧各国,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又受城市生态的要求和影响,植物配置趋向于自然,并注意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植物选择上考虑经济效益和重视植物配置的视觉艺术效果。

日本日本庭园的植物配置多采用自然式,但也注意修剪植物。树种选择以常绿树为多。尤其是松树,常常被修剪成一定形状,形成日本特有的风格,还创造了一种树木整形修剪的方法——"刈";同时,比较重视秋色树种的配置,如成片栽植槭树林等。树丛的配置,往往采用三对一、二对一、五对一等方式,使游人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整个树丛的每株树木。在房屋旁,常种大叶的棕榈科植物和芭蕉等,以获得"听雨声"的园林意境。在瀑布的泷口常常配置若干乔木或灌木,把瀑布的一部分遮挡住,增加深度感。庭园中的地面也常以细草、小竹、蔓类、羊齿类、藓苔类等植物覆被。

苏联苏联园林比较重视植物配置,苏联园林学家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形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三种;将花形花序分为六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作者: 施贝遐 2006-3-22 21:23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

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应用

景观设计同佯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一、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长江以南,盛产各种竹类,在竹园的景观设计中,众多的竹种均统一在相似的竹叶及竹竿的形状及线条中,但是丛生竹与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钓鱼慈竹或麻竹等与低矮的箐竹配植则高低错落;龟甲竹、人面竹、方竹、佛肚竹则节间形状各异;粉单竹、白杆竹、紫竹、黄金间碧玉竹、碧玉间黄金竹、金竹、黄槽竹、菲白竹等则色彩多变。这些竹种经巧妙配植,很能说明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

裸子植物区或俗称松柏园的景观保持冬天常绿的景观是统一的一面。松属植物都是松针、球果,但黑松针叶质地粗硬、浓绿,而华山松、乔松针叶质地细柔,淡绿;油松。黑松树皮褐色粗糙,华山松树皮灰绿细腻,白皮松干皮白色、斑驳,富有变化,美人松树皮棕红若美人皮肤。柏科中都具鳞叶,刺叶或钻叶,但尖峭的台湾桧。塔柏。蜀桧、铅笔柏;圆锥形的花柏、凤尾柏;球形、倒卵形的球桧、千头柏;低矮而匍匐的匍地柏、砂地柏、鹿角桧体现出不同种的姿态万干。

二、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如广州中山纪念堂主建筑两劳各用一棵冠径达25m的、庞大的白兰花与之相协调;南京中山 陵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相协调;英国勃莱汉姆公园大桥两端各用由九棵椴树和九棵欧洲七叶树组成似一棵完整大树与之相协调,高大的主建筑前用九棵大柏树紧密地丛植在一起,成为外观犹如一棵巨大的柏树与之相协调。一些粗糙质地的建筑墙面可用粗壮的紫藤等植物来美化,但对于质地细腻的磁砖、马赛克及较精细的耐火砖墙,则应选择纤细的攀缓植物来美化。南方一些与建筑廊柱相邻的小庭院中,宜栽植竹类,竹竿与廊柱在线条上极为协调,见图7。一些小比例的岩石园及空间中的植物配植则要选用矮小植物或低矮 的园艺变种。反之,庞大的立交桥附近的植物景观宜采用大片色彩鲜艳的花灌木或花卉组成大色块,方能与之在气魄上相协调。

色彩构图中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组成互补色,从而产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对比色。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如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我国造园艺术中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来进行强凋就是一例。英国谢菲尔德公园,路旁草地深处一珠红枫,雄红的色彩把游人吸引过去欣赏,改变了游人的路线,成为主题。幸树金黄的秋色叶与浓绿的拷树,在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一明一暗的对比,见图8。而远处玉龙雪山尖峭的山峰与近处测柏的树形非常协调出图9。这种处理手法在北欧及美国也常来用。上海西郊公园大草坪上一株榉树与一株银杏相配植。秋季楼树叶色紫红,枝条细柔斜出,而银杏秋叶金黄,枝条粗壮斜上,二者对比鲜明。浙江自然风景林中常以阔叶常绿树为骨架,其中很多是拷属中叶片质地硬,且具光泽的照叶树种,与红、紫、黄三色均有的枫香。乌拍配植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对比感,致使秋色极为突出,见图10。公园的人口及主要景点常采用色彩对比进行强调。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感染作用,可使景色为之增色不少。黄色最为明亮,象征太阳的光源。幽深浓密的风景林,使人产生神秘和胆怯感,不敢深入。如配植一株或一丛秋色或春色为黄色的乔木或灌木,诸如烨木、无患子、银杏、黄刺玫、栗棠或金丝桃等,将其植于林中空地或林缘,即可使林中顿时明亮起来,而且在空间感中能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红色是热烈、喜庆、奔放,为火和血的颜色。刺激性强,为好动的年轻人所偏爱。园林植物中如火的石榴、映红天的火焰花,开花似一片红云的凤凰木都可应用。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有深远、清凉、宁静的感觉。紫色具有庄严和高贵的感受。园林中除常用紫藤、紫丁香、蓝紫丁香、紫花泡侗、阴绣球等外,很多高山具有蓝色的野生花卉急待开发利用。

以下是 整理的《亲水植物造景知识集结》,希望大家喜欢!

1、色彩构图

淡绿透明的水色,是调和各种园林景物色彩的底色,如水边碧草、绿叶,水中蓝天、白云,不仅对绚丽的开花乔灌木及草本花卉,而且对秋色也有衬托的作用。

2、线条构图

平直的水面通过配植具有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可丰富线条构图。我国园林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湖上新春的景色。此外,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杉、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另外,水边植物栽植的方式,探向水面的纸条,或平伸、或斜展、或拱曲,在水面上都可以形成优美的线条。

3、透镜与借景

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栽植片林行宏时,留出透镜线,利用树干、树冠框以应对对岸景点。一些姿态优美的树种,其倾向水面的枝、叶可被用作框架,以远处的景色为画,构成一幅自然的画面。探向水面的枝、叶,尤其是水边的大乔木,在构图上可起到增加水面层次的作用,并且富有野趣,而园内外互为借景也常通过植物配植来完成。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湿地环境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在生态旅游区中的湿地,是人们接触得最频繁的湿地,也是最能体现不同植物特性的分区,更为社会所关注。这部分的植物可以搭带腊附有非常丰富的变化,形态更加多变,是园区设计的热点,可以成为苗木树种选择的一个方向。

湿地驳岸是湿地与陆路接触的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也是游人发生亲水活动的主要场地。驳岸的结构形态不仅影响到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也影响湿地的景观效果。

驳岸的植物配植

岸边植物配置很重要,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着主导的作用。驳岸有土岸、石岸、混凝土岸;自然式或规则式。自然式的土驳岸常在岸边打入树桩加固。我国住宅庭院中以山石驳岸和混凝土驳岸居多。

1、自然式土岸

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最忌等距离,用同一树种,同样大小,甚至整形式修剪,绕按栽植一圈。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配植,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英国园林中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多半以草坪为底色,为引导游人到水边赏花.常种植大批宿根、球根花卉。如落新妇、围裙水仙、雪钟花、绵枣儿等色五彩缤纷,犹如我国青海湖边,为引导游人临水管倒影,则在岸边植以大量花灌木、树丛及姿态优知滑美的孤立树。尤其是变色叶树种,一年四季具有色彩。土岸常少许高出水面,站在岸边伸手可及水面,便于游人亲水、嬉水。我国上海龙柏饭店内的花园设计属英国风格。起伏的草坪延伸到自然式的土岸、水边。岸边自然式配植了鲜红的杜鹃花盒红枫,衬出嫩绿的垂柳,以雪松、龙柏为背景,水中倒影清晰。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一组树丛配植具有四个层次.高低错落,延伸到水面上的合欢枝条,以及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早春有红色的山茶、红枫,黄色的南迎春、黄菖蒲,白色的毛白杜鹃及芳香的含笑;夏有合欢;秋有桂花、枫香、鸡爪槭;冬有马尾松、杜英。四季常青,色相具备。

2、规则式石岸

规则式的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柔软多变的植物枝条可补其拙。自然式的石岸线条丰富,优美的植物线条及色彩可增添景色与趣味。苏州拙政园规则式的石岸边种植垂柳和南迎春,细长柔和的柳枝下垂至水面,圆拱形的南迎春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壁下垂至水面,遮挡了石岸的丑陋.一些大水面规则式石岸很难全部遮挡,只能用些花灌木和藤本植物,诸如夹竹桃、南迎春、地锦辟荔等来局部遮挡,稍加改善,增加些活泼气氛。

3、自然式石岸

自然式石岸的岸石,有美,有丑。植物配植时要露美,遮丑,必要时还需要对自然山石做简单修整,根据自然名胜景点的样式可以打造出类似造型。如苏州网师园的湖石岸用南迎春遮得太满,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旁的石岸、石矾也被地锦几乎全覆盖,不分类、丑,失去了岸石的魅力。

常用亲水植物

1. 水边

水边植物的作用在于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突出自然野趣。在北方,常植垂柳于水边,或配以碧桃、樱花,或栽几丛月季、蔷薇、迎春、连翘,春花秋叶,韵味无穷。可用于北方水边栽植的还有旱柳、栾树、枫杨、棣棠,以及一些枝干变化多端的松柏类树木。南方水边植物的种类更丰富,如水杉、蒲桃、榕树类、羊蹄甲类、木麻黄、椰子、落羽杉、乌桕等,都是很好的水边造景植物。

2.驳岸

园林水体驳岸的处理形式多样,植物的种植模式也有很多种。在驳岸植物选择上,除了通过迎春、垂柳、连翘等柔长纤细的枝条来柔化岩石混凝土砖的生硬线条之外,还能在岸边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以及水生花卉如鸢尾、菖蒲等,也可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组成图案式的植物景观或剪成不同造型来进行绿化美化。另外,许多藤本植物都是很好的驳岸绿化材料,如地锦、凌霄等。

3.水面

水面植物是水体绿化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可细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过密,要与水面的功能分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展现倒影及水中游鱼。南北水面植物的差别不是很大,有荷花、睡莲、萍蓬、菖蒲、鸢尾、芦苇、千屈菜、泽泻等。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中的则以水藻类植物为主,如金鱼藻、狸藻、狐尾藻、欧菱、水马齿、水藓等。

水边观赏效果佳的一些树种

落羽杉

观赏特性:胸径可达2米;树干尖削度大,干基膨大,地面通常有屈膝状的呼吸根;树皮为长条片状脱落,棕色;枝水平开展,树冠幼树圆锥形,老树为宽圆锥状;嫩枝开始绿色,秋季变为棕色。花期4月下旬,球果熟期10月。

应用实例:庐山植物园1936年引种,长势良好。原产美国东南部,北自马里兰州,南到佛罗里达州,西到得克萨斯州的南大西洋比河沿岸,极大部分分布于沿河沼泽地和每年有8个月浸水的河漫滩地。世界各地有引种。中国广州、杭州、上海、南京、武汉均引种栽培。

蓝花楹

观赏特性:蓝花楹是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2~15米,可达20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钟形,花冠二唇形5裂,长约125px,蓝紫色。

应用实例:本种为一美丽的观叶、观花树种。世界热带、暖亚热带地区广泛栽作行道树、遮荫树和风景树。我国华南有栽培。木材可制家具。

樱花

观赏特性:花单生枝顶或3-6簇生呈伞形或伞房状花序,与叶同时生出或先花后叶,萼筒钟状或筒状,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落叶乔木。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常为单瓣,微香;萼筒管状,有毛;3-6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花期4月,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

应用实例:樱花枝叶繁茂,绿阴如盖,故可列植为行道树。垂枝品种,枝垂如丝,尤为幽美。樱花妩媚多姿,繁花似锦,为观赏花木。植株高大者,可孤植或丛植于公园或庭园中。在公园或名胜古迹可片植成片,或用于堤岸绿化,盛开时节,景色优美。

楸树

观赏特性:总状花序伞房状排列,顶生。花冠浅粉紫色,内有紫红色斑点。花期4-5月。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寿命长。自花不孕,往往开花而不结实。

应用实例:楸树树姿俊秀,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花多盖冠,其花形若钟,红斑点缀白色花冠,如雪似火,每至花期,繁花满枝,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自古人们就把楸树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广植于皇宫、庭院、刹寺庙宇、胜景名园之中。众多古籍对其形态之美赞颂不已。如北京的故宫、北海、颐和园、大觉寺等游览圣地和名寺古刹到处可见百年以上的古楸树苍劲挺拔的风姿。

附:水边绿化树种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美化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见应用的树种有:水松、葡桃、小叶榕、高山榕、水翁、水石桎、紫花羊蹄甲、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水冬瓜、乌柏、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梨属、白蜡属、懂柳、海棠、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棒棠、夹竹桃、桧柏、丝棉木等。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植物的水体配置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