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锰砂,我们更专业

   2022-08-09 14:00:02 网络360
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水处理用天然锰砂滤料The filter manganese ore for water treatmentCJ/T 3041—1995CJ/T 3041—1995山东临沂鑫鑫锰砂厂主办0539-6817758

关于锰砂,我们更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水处理用天然锰砂滤料

The filter manganese ore for

water treatment

CJ/T 3041—1995

CJ/T 3041—1995

山东临沂鑫鑫锰砂厂主办

0539-6817758

1596391585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处理用天然锰砂滤料及锰矿承托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地下水除铁除锰过滤用天然锰砂滤料及锰矿承托料。用于工业用水的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砂承托料,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003 试验筛

GBJ 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3 锰矿承托料的技术要求

3.1 用于地下水除铁和除锰的天然锰砂滤料,其锰的形态应以氧化锰为主。含锰量(以MnO2计,下同)不应小于35%的天然锰砂滤料,既可用于地下水除铁,又可用于地下水除锰;含锰量为20%~30%的天然锰砂滤料,只宜用于地下水除铁;含锰量小于20%的锰矿砂则不宜采用。宜优先采用经过科学试验或生产使用证巧绝运明能获得良好除铁和除锰效果的天然锰砂品种作滤料。

3.2 天然锰砂滤料的平均密度一般为3.2g/cm3至3.6g/cm3范围内。使用中对密度有特殊要求者除外。

3.3 天然锰砂滤料的盐酸可溶率不应大于3.5%(百分率按质量计,下同)。

3.4 天然锰砂滤料的破碎率和磨损率之和不应大于3%。

3.5 天然锰砂滤料应不含肉眼可见泥土、页岩和外来碎屑,含泥量不应大于2.5%。

3.6 滤料的水浸出液应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

3.7 锰矿承托料的粒径

3.7.1 天然锰砂滤料的粒径范围,最小粒径为0.5~0.6mm,最大粒径为1.2~2.0mm。当对天然锰砂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有特殊要求时,可按要求来选择滤料的粒径范围。

3.7.2 在各种粒径范围的天然锰砂滤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不应大于3%;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不应大于2%。

4 锰矿承托料的技术要求

4.1 锰矿承托料与天然锰砂滤料应为同一产地的矿石,两者的密度应基本相同。

4.2 锰矿承托层应不含肉眼可见泥土、页岩和外来碎屑。承托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

4.3 承托料的水浸出液应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

4.4 锰矿承托料的粒径

4.4.1 锰矿承托料的粒径范围,为孝梁2~4mm,4~8mm,8~16mm。

4.4.2 在各种粒径范围的锰矿承托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宏前的及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均不应大于5%。

5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标志

6.1.1 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矿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印字标明产品名称、粒径范围和生产厂名。

6.1.2 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矿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按表1规定的颜色印字表1

分类 天然锰砂滤料 锰矿承托料,mm

2~4 4~8 8~16

字的颜色 橙 黄 绿 蓝

6.2 包装

6.2.1 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砂承托料宜使用耐用织物袋包装运输。

6.2.2 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矿承托料的每袋包装质量为40±0.5kg。

6.3 运输和贮存

5.3.1 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砂承托料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应防止包装袋破损,以免漏失或混入杂物。

5.3.2 天然锰砂滤料锰矿承托料应按粒径分别堆放,不宜与其它滤料一起堆放。

附录A 天然锰砂滤料的检验方法(补充件)

A.1 总则

A.1.1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砂承托料。

A.1.2 称取天然锰砂滤料和锰矿承托料样品时应准确至所称样品质量的0.1%。样品用量与测定步骤,应按照本方法的规定进行。

A.1.3 本方法所用的容量器皿,应进行校正。

A.1.4 本方法在进行筛分、破碎率和磨损率检验时用的试验筛、应符合GB6003的规定。

A.2 取样

A.2.1 堆积天然锰砂滤料的取样。在滤料堆上取样时,应将滤料堆表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方形块,于每一方块的中心点用采样器伸入到滤料表面150mm以下采取。然后将从所有方块中取出的等量(以下取样均为等量合并)样品置于一块洁净、光滑的塑料布上,充分混匀,摊平成一正方形,在正方形上划对角线,分为四块,取相对的二块混匀作为一份样品(即四分法取样),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样品采取量应不少于4kg。

A.2.2 袋装天然锰砂滤料的取样。取袋装滤料样品时,由每批产品总袋数的5%中取样,批量小时不少于3袋。用取样器从袋口中心垂直插入二分之一深度处采取。然后将从每袋中取出的等量样品合并,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减至4kg,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

锰矿承托料的取样量可根据测定项目计算。

A.2.3 试验室样品的制备。试验室收到天然锰砂滤料试样后,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进行筛选和缩分。然后在105~110º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置于磨口瓶中保存。

A.3 检验方法

A.3.1 含锰量

用作天然锰砂滤料和承托层的锰矿石,其含锰的测定可按GB 1506的有关规定执行。

A.3.2 密度

向李氏比重瓶中加入煮沸并冷却至约20°C的蒸馏水至零刻度,塞紧瓶盖。在20±1ºC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调整水面准确对准零刻度,擦干瓶颈内壁附着水,通过长颈玻璃漏斗慢慢加入洗净干燥的滤料样品或粒径小于4mm的锰矿承托料样品100g,边加边向上提升漏斗,避免漏斗附着水及瓶颈内壁粘附样品颗粒,旋转并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塞紧瓶盖,在20±1ºC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再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记录瓶中水面刻度体积。

样品的密度按式(A1)计算。

p=m/V (A1)

式中 p——样品的密度,g/cm3;

m——样品的质量,g;

V——加样品后瓶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3 盐酸可溶率

将滤料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称取样品5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160mL使样品完全浸没,在室温下静置,偶作搅拌,待停止发泡30min后,倾出盐酸溶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样品,直至用pH试纸检查洗净水呈中性为止。把洗净后的样品移入已恒量的称量瓶中,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盐酸可溶率按式(A2)计算。

盐酸可溶率(%)=m-m1/m ×100 (A2)

式中:m——加盐酸前样品的质量,g;

m1——加盐酸后样品的质量,g;

A.3.4 破碎率和磨损率

滤料样品经洗净干燥并通过筛选,取粒径为0.5~1.0mm的样品50g,置于内径50mm、高150mm的金属圆筒内,加入6颗直径8mm的轴承钢珠,盖紧筒盖,在行程为140mm、频率150次/min的振荡机上振荡150min。取出样品,分别称量通过筛孔径0.5mm而截留于孔径0.25mm筛上的样品质量和通过筛孔径0,25mm的样品质量。

破碎率和磨损率分别按式(A3)和式(A4)计算。

破碎率(%)=m1/m ×100 (A3)

磨损率(%)=m2/m ×100 (A4)

式中:m——样品的总质量,g;

m1——通过筛孔径0.5mm而截留于孔径0.25mm筛上的样品质量,g;

m2——通过筛孔径0.25mm的样品质量,g。

A.3.5 含泥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500g,置于1000mL洗料筒中,加入清水,充分搅拌5min,浸泡2h,然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约1min后,把浑水慢慢倒入孔径为0.08mm的筛中。测定前筛的两面先用水湿润。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砂粒损失。再向筒中加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筒中的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截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mm颗粒。然后将筛上截留的颗粒和筒中洗净的样品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含泥量按式(A5)计算。

含泥量(%)=m-m1/m ×100 (A5)

式中 m——淘洗前样品的质量,g;

m1——淘洗后样品的质量,g;

A.3.6 筛分

称取干燥的滤料样品100g,置于一组试验筛(按筛孔由大至小的顺序从上到下套在一起)的最上一只筛上,底盘放在最下部。然后盖上顶盖,在行程140mm、频率150 次/min的振荡机上振荡20min,以每分钟内通过筛的样品质量小于样品总质量的0.1%作为筛分终点。然后称出每只筛上截留的滤料质量,按表A1填写和计算所得结果,并以表A1中筛的孔径为横坐标,以通过该筛孔样品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筛分曲线。根据筛分曲线评定天然锰砂滤料的粒径是否符合要求,或确定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表A1中:m——天然锰砂滤料样品的总质量,g。

m8=m7+m6

m9=m8+m5=m7+m6+m5

m10=m9+m4=m7+m6+m5+m4

m11=m10+m3=m7+m6+m5+m4+m3

m12=m11+m2=m7+m6+m5+m4+m3+m2

A.3.7 锰矿承托料的密度

锰矿承托料密度,按照锰矿承托料的铺料层次及粒径范围分组测定。测定前将样品洗净和干燥至恒量,并按下述步骤分别测定。

表A1

筛孔径

mm 截留在筛上的样品质量

g 通过筛的样品

质量g 百分数%

d1

d2

d3

d4

d5

d6

底盘 m1

m2

m3

m4

m5

m6

m7 m12

m11

m10

m9

m8

m7 m12/m×100

m11/m×100

m10/m×100

m9/m×100

m8/m×100

m7/m×100

粒径4~8mm或8~16mm的样品,称取300g,慢慢加入盛有250mL(V1)煮沸并冷却至20°C左右的水的500mL量筒中,旋转及用手轻拍量筒,以驱除气泡。在20±1°C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再用手轻拍量筒,以驱除气泡,记录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V2)。

锰矿承托料的密度按式(A6)计算。

p=m/ V2-V1 (A6)

式中 p——样品的密度,g/cm3;

m——样品的质量,g;

V1——加样品前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V2——加样品后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8 锰矿承托料的含泥量

将样品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并按表A2规定分别测定。

表A2

样品粒径,mm <4 4~8 8~16

样品质量,g 500 1500 2500

称取上表中规定的样品质量,置于搪瓷盆中并加入清水浸泡2h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以下操作按照本检验方法A.3.5条作。其含泥量按式(A5)计算。

附录B 滤料和承托料的铺装方法(参考件)

本铺装方法适用于天然锰砂滤料滤池。

B.1 准备

B.1.1 配水系统安装完毕以后,先将滤池内杂物全部清除,并疏通配水孔眼和配水缝隙,然后再用反冲洗法检查配水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1.2 在滤池内壁按承托料和滤料的各层顶高画水平线,作为铺装高度标记。

B.1.3 仔细检查不同粒径范围的承托料,按其粒径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清洗,以备铺装。

B.2 铺装

B.2.1 铺装最下一层承托料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滤池的配水系统。待装承托料应吊运到池内,再行铺撒;或者使池内充水至排水槽顶,再向水中均匀撒料,然后排水,使水面降至该层顶面高度水平上线,用锹铺匀。铺装人员不应直接在承托料上站立或行走,而宜站在木板上操作;在池内的操作人员应尽量少,以免造成承托料的移动。在下一层铺装完成后,才能铺装上一层承托料。

B.2.2 每层承托料的厚度应准确、均匀,用锹或刮板刮动表面,使其接近于水平面,高度应与铺装高度标记水平线相吻合。

B.2.3 在铺完2~4mm的承托料后,应用该滤池上限冲洗强度冲洗,以排除承托料中的泥沙。

B.2.4 承托料全部分层铺装就位后,采用从池顶向水中均匀撒料的方法,撒入预计数量的滤料(包括应刮除的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细颗粒),然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刮除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颗粒。按上述方法操作后,如滤料厚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应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水处理设备器材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由哈尔滨建筑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允涛、李圭白、李星。

本标准委托哈尔滨建筑大学负责解释。

铝土矿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1 铸造通用基础及工艺标准规范汇编

1.1 GBT 5611-1998 铸造术语

1.1.1 基本术语1.1.2 砂型铸造1.1.3 特种铸造1.1.4 造型材料1.1.5 铸件后处理1.1.6 铸件质量1.1.7 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装备1.1.8 铸造合金及熔炼、浇注

1.2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1.3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1.4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1.5 GBT1 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1.6 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1.7 JBT 2435-1978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

1.8 JBT 40221-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

1.9 JBT 40222-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

1.10 JBT 5105-1991 铸件模样起模斜度

1.11 JBT5106-1991 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

1.12 JBT 6983-1993 铸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算方法

1.13 JBT7528-1994 铸件质量评定方法

1.14 JBT 7699-1995 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

2 铸铁标准规范汇编

2.1 GBT 1348-1998 球墨铸铁件

2.2 GBT 3180-1982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2.3 GBT 5612-1985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2.4 GBT 5614-1985 铸铁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和代号

2.5 GBT 6296-1986 灰铸铁冲击试验方法

2.6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2.7 GBT 8263-1999 抗磨白口铸铁件

2.8 GBT 8491-1987 高硅耐蚀铸铁件

2.9 GBT 9437-1988 耐热铸铁件

2.10 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

2.11 GBT 9440-1988 可锻铸铁件

2.12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2.13 GBT 17445-1998 铸造磨球

2.14 JBT 2122-1977 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标准

2.15 JBT 3829-1999 蠕墨铸铁金相

2.16 JBT 4403-1999 蠕墨铸铁件

2.17 JBT 5000.4-1998 重型机毁橘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铁件

2.18 JBT 7945-1999 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19 JBT 9219-1999 球墨铸铁超声声速测定方法

2.20 JBT 9220.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般规定

2.21 JBT 9220.2-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链余陆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2.22 JBT 9220.3-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亚铁量

2.23 JBT 9220.4-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测定—氧化锰量

2.24 JBT 9220.5-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钠—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

2.25 JBT 9220.6-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 DDTC分离EGTA容量法测定氧化钙量

2.26 JBT 9220.7-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锰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钙

2.27 JBT 9220.8-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棚顷析方法DDTC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

2.28 JBT 9220.9-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磷矾钼黄—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

2.29 JBT 9220.10-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量

2.30 JBT9220.1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酸钾容量法测定硫量

2.31 JBT 9228-1999球墨铸铁用球化剂

3 铸钢标准规范汇编

3.1 GBT 2100-2002 —般用途耐蚀钢铸件

3.2 GBT 5613-1995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3.3 GBT 5615-1985 铸钢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及代号

3.4 GBT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3.5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

3.6 GBT 6967-1986 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铸件

3.7 GBT 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3.8 GBT 7659-198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

3.9 GBT 8492-2002 —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

3.10 GBT 8493-1987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3.11 GBT 99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3.12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3.13 GBT 11352-1989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3.14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钢金相

3.15 GBT 14408-1993 —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

3.16 GBT 16253-1996 承压钢铸件

3.17 JBT 50006-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

3.18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

3.19 JBT 6402-1992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

3.20 JBT 6403-1992 大型耐热钢铸件

3.21 JBT 404-1992 大型高锰钢铸件

3.22 JBT 6405-1992 大型不锈钢铸件

3.23 IBT 7024-1993 300~600MW 汽轮机缸体铸钢件技术条件

3.24 JBT 7349-2002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不锈钢叶片铸件

3.25 JBT 7350-2002 轴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

3.26 JBT 1026-2001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上冠、下环铸件

4 铸造有色合金标准规范汇编

4.1 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

4.2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4.3 GBT 1175-1997 铸造锌合金

4.4 GB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4.5 GB 1177-1991 铸造镁合

4.6 GBT 6614-1994 钛及钛合金铸件

4.7 GBT 8063-1994 铸造

4.8 GBT 9438-1999 铝合金铸件

4.9 GB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 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

4.10 GBT 15073-1994 铸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4.11 GBT 16746-1997 锌合金铸件

4.12 GBT 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

5 压铸合金标准规范汇编

5.1 GBT 13818-1992 压铸锌合金

5.2 GBT13821-1992 锌合金压铸件

5.3 GBT 13822-19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5.4 GBT 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

5.5 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

5.6 GBT 15116-1994 压铸铜合金

5.7 GBT 15117-1994 铜合金压铸件

5.8 JB 3070-1982 压铸镁合金技术条件

6 熔模铸造标准规范汇编

6.1 GB 12214-1990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

6.2 GB 12215-1090 熔模铸造用铝矾土砂、粉

6.3 GBT 14235.1-1993 熔模铸造模料熔点测定方法(冷却曲线法)

6.4 GBT 14235.2-1993 熔模铸造模料抗弯强度测定方法

6.5 GBT 14235.3-1993 熔模铸造模料灰分测定方法

6.6 GBT 14235.4-1993 熔模铸造模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

6.7 GBT 14235.5-1993 熔模铸造模料表面硬度测定方法

6.8 GBT 14235.6-1993 熔模铸造模料酸值测定方法

6.9 GBT 14235.7-1993 熔模铸造模料流动性测定方法

6.10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

6.11 GBT 14235.9-1993 熔模铸造模料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6.12 JBT 2980.1-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热变形试验方法

6.13 JBT 2980.2-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6.14 JBT 4007-1999 熔模铸造涂料试验方法

6.15 JBT 4153-1999 型壳高温透气性试验方法

6.16 JBT 5100-91 熔模铸造碳钢件技术条件

7 铸造用生铁及铁合金标准规范汇编

7.1 GBT 717-1998炼钢用生铁

7.2 GBT 718-2005 铸造用生铁

7.3 GBT 1412-2005 球墨铸铁用生铁

7.4 GB 2272-1987 硅铁

7.5 GB 3282-1987 钛铁

7.6 GBT 3648-1996 钨铁

7.7 GB 3649-1987 钼铁

7.8 GBT 3650-1995 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7.9 GBT 3795-2006锰铁

7.10 GBT 4008-1996 锰硅合金

7.11 GB 4009-1989 硅铬合金

7.12 GBT 4010-1994 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7.13 GBT 4137-2004 稀土硅铁合金

7.14 GBT 4138-2004 稀土镁硅铁合金

7.15 GBT 41390-2004 钒铁

7.16 GB 5683-1987 铬铁

7.17 GB 5684-1987 真空法微碳铬铁

7.18 GB/T 7737-1997铌铁

7.19 GB 7738-1987 铁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7.20 GB 8729-1988 铸造焦炭

7.21 GBT 9971-2004 原料纯铁

7.22 GBT 13247-1991 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

7.23 GBT 1 4984-1994 铁合金术语

7.24 GBT 15710-1995 硅钡合金

7.25 YBT 092-1996合金铸铁球

7.26 YBT 093-1996 低铬合金铸铁段

8 铸造用造型材料标准规范汇编

8.1 GBT 2684-1981 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

8.2 GBT 7143-1986 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方法

8.3 GBT9442-1998 铸造用硅砂

8.4 GBT 12216-1990 铸造用合脂粘结剂

8.5 JBT 2755-1980 铸造用亚硫酸盐木浆废液粘结剂

8.6 JBT 3828-1999 铸造用热芯盒树脂

8.7 JBT 5107-1991 砂型铸造用涂料试验方法

8.8 JBT 6984-1993 铸造用铬铁矿砂

8.9 JBT 6985-1993 铸造用镁橄榄石砂

9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范汇编

9.1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9.2 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9.3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9.4 GB/T 230.2-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9.5 GBT 230.3-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 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

9.6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1试验方法

9.7 GBT 231.2-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9.8 GBT 231.3-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9.9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9.10 GBT 1172-1999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9.11 GBT 2039-997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

9.12 GBT 4337-1984 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9.13 GBT 4338-19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

9.14 GBT 7314-2005 金属压缩试验方法

9.15 GBT 12778-1991 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9.16 GBT 13239-1991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9.17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只是中国的就不只这么多,其余还有还有欧洲标准、日本标准等等。

可以参考相应的标准,铝土矿的标准刚刚被降为行业标准

98 GB/T 3257.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 2007-9-29 YS/T 575.1-2006

99 GB/T 3257.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2007-9-29 YS/T 575.2-2006

100 GB/T 3257.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2007-9-29 YS/T 575.3-2006

101 GB/T 3257.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2007-9-29 YS/T 575.4-2006

102 GB/T 3257.5-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2007-9-29 YS/T 575.5-2006

103 GB/T 3257.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 2007-9-29 YS/T 575.6-2006

104 GB/T 3257.7-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量 2007-9-29 YS/T 575.7-2006

105 GB/T 3257.8-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量 2007-9-29 YS/T 575.8-2006

106 GB/T 3257.9-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钾、氧化钠量 2007-9-29 YS/T 575.9-2006

107 GB/T 3257.10-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锰量 2007-9-29 YS/T 575.10-2006

108 GB/T 3257.1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氧化二铬量 2007-9-29 YS/T 575.11-2006

109 GB/T 3257.1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苯甲酰苯胲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量 2007-9-29 YS/T 575.12-2006

110 GB/T 3257.1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量 2007-9-29 YS/T 575.13-2006

111 GB/T 3257.15-1999 铝土矿石敬运化学分析方法 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总量 2007-9-29 YS/T 575.14-2006

112 GB/T 3257.1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罗丹明B萃取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量 2007-9-29 YS/T 575.15-2006

113 GB/T 3257.17-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 2007-9-29 YS/T 575.16-2006

114 GB/T 3257.18-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 2007-9-29 YS/T 575.17-2006

115 GB/T 3257.20-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段稿姿方法 燃烧-非水握绝滴定法测定总碳量 2007-9-29 YS/T 575.18-2006

116 GB/T 3257.2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烧失量 2007-9-29 YS/T 575.19-2006

117 GB/T 3257.2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预先干燥试样的制备 2007-9-29 YS/T 575.20-2006

118 GB/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 2007-9-29 YS/T 575.21-2006

119 GB/T 3257.2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分析样品中的湿存水量 2007-9-29 YS/T 575.22-2006。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锰砂,我们更专业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