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轿车如何发展?

   2022-09-21 08:32:56 网络1050
核心提示:请看这篇文章体现的精神,你就知道电动汽车的前景如何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意见稿全文时间:2010-09-22 12:08新能源汽车产业觃划总体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动力电池系

新能源电动轿车如何发展?

请看这篇文章体现的精神,你就知道电动汽车的前景如何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意见稿全文
时间:2010-09-22 12:08
新能源汽车产业觃划总体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5元/瓦时;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目录:
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事、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事) 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事) 阶段目标
四、主要仸务
(一) 全面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事) 重点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瓶颈
(三) 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发展体系
(四) 扎实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
(五) 健全标准体系
(六) 开展充电设施建设
(七) 实施人才和知识产权战略
(八)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你觉得现在的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吗?

下一个十年,纯电动车会替代汽油车吗?我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虽然电动汽车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项目,但是它的发展也不是大跃进式的,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逐步的用电动汽车来替代燃油车,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替换掉,国家对此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划的。就在今天,2020年10月2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这可以看做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发展蓝图。

在这个路线图中,进一步强调了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逐渐成为主流产品;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节能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化,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技术路线图同时明确了研究领域,提出了产业总体+9大技术发展方向,即围绕产业总体与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等九大分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制定“1+9”技术路线图。

看到了吗?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即所谓的纯电动汽车,才能成为主流产品,预计占比才会超过50%。而其它的汽车,基本要实现“节能化”,将会以混合动力为主要技术,使汽车的油耗大幅度下降,比如乘用车油耗要降低到4L/百公里以下。所以说,在下一个十年,纯电动车肯定不会替代汽油车,即使在下下个十年,纯电动车也不会全部替代汽油车,只是占有比例会上升。

就现阶段来说,电动汽车有很多技术瓶颈还是无法突破的,比如动力电池技术、续航能力、充电基础设施以及人们的认知、接受程度等,只有全社会都对电动汽车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同时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更加友好,电动汽车才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燃油汽车也有很多电动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续航能力、能量补充速度及方便程度、驱动力等,所以说燃油车并不会消亡,更不会全部被纯电动汽车替代,而是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比如重卡、军工、矿山、森林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一定不是,将来应该会重点发展氢能源

电动 汽车 补贴新政策是什么
按照相关规划,2020年之后电动 汽车 将不再享有补贴政策。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由大于等于80km提升至100km,同时在行驶速度方面,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应不低于100km/h。

以2019年的补贴政策来看,只有续航在25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才能获得补贴。另外,补贴也分档位,续航250-400公里补贴18万元,400公里以上补贴由此前的5万降至25万,取消地补。补贴在慢慢缩减,而到2020年年底,电动车补贴政策或将取消,2021年将完全取消电动车补贴。补贴退出是必然趋势,补贴的初衷就是为了刺激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化与普及化,起到扶持作用,而现在新能源 汽车 制造与消费的进展程度,已经走入正轨。

目前国内新能源 汽车 比例已经占据到全球的50%,说明补贴已见成效。丰厚的补贴款额,导致部分企业贪图利益,存在一些企业骗补、消费环境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困境,有必要进行整治。如今补贴缩减,意图就是倒逼企业自身造血,让有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更有助于新能源的发展。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观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电动 汽车 仍然存在充电不便、里程焦虑、购车成本高等问题,这一切都看似不太乐观,为什么还说电动 汽车 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

一、电动 汽车 电辆效率高

EV、 FCV的车辆效率远高于燃油 汽车 。普通燃油 汽车 (TanktoWheel)的实际效率仅为16%,采用混合动力后车辆效率达到30%。EV的车辆效率及 FCV(燃料电池 汽车 )分别为81%、50%。EV、FCV以“化学能—电能—机械能”代替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方式,以“电能”为媒介的转化效率会高达90%,而“热能”为媒介的转化方式最高也就是40%。

电动 汽车 的综合效率同样高于普通燃油车,燃料制备效率提升将进一步拉大与燃油车差距。综合效率,EV、FCV比普通燃油 汽车 分别高出15%、14%。目前以化石燃料燃烧制电以及制氢的效率虽然低,但是,核电、绿色能源的应用效率、氢气制备技术进一步提高, 汽车 电动化的综合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汽车 的电动化实现车辆高效,带来能量的高利用率,减轻平民大众“钱袋子”。至于大气污染、能源危机、二氧化碳排放等等高大上的论调,也无非是能量综合利用率的问题。

二、电动 汽车 构造简单

汽车 电动化将使零部件减少1/3。普通燃油车的零部件数量一般认为是30000个,其中发动机类占比约22%、驱动操控类占比19%、车身占比15%、悬架制动占比15%、照明及线束占比12%、其它电子装备占比10%。对于EV,发动机的22%、电子产品的7%、驱动传动系统的7%等被去除。而电池、电机、DC/DC转换器、电动刹车等至多增加100-200个零部件。综合来看, 汽车 电动化将减少11000个零部件。

构造简化将带来成本降低、操作方便及更大的内外观美化空间。 汽车 电动化使零部件大幅减少,对企业意味用更少的人力、场地、设备、管理,更快、更高效的进行量产,节约成本。对消费者,意味更廉价的 汽车 。而且,电动模式带来更加简单、响应速度更快的操控。轮毂/轮边电机、电池高能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给车辆设计提供更多的改良空间,可能提升车身美感及舒适性。

三、电子化、智能网联发展的要求

对车辆性能的要求,使整车的电子信息设备配置率大幅提高。电子设备的增加,能提升车辆效率,加强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据估算,1980年, 汽车 电子设备的费用占比约为3%;2000年,电子设备的占比达到20%;2015年,车辆电子设备费用占比上升至30%。相 汽车 电动化将新增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费用占比将超过65%。

车辆的智能网联化进一步加大信息处理量。整车电子系统已经延伸至“人—车—环境”的立体式信息处理,对道路路况、周围行人与车辆的信息处理提高驾驶安全性,对周边充电桩、停车场、商铺、**院的信息处理,提高使用便捷性。这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传感器、控制器、芯片等,同时需要不停的完成信息处理及计算。

庞大的车辆信息处理需要足量的电能支撑。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我们处理逸散的信息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将越多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化成越有规律的可用性信息,耗能就越大。电子产品配置增多,智能网联化的客观要求,迫使未来的 汽车 需要配备容量足够的的储能电池。

四、能源结构调整

以 “电”为媒介的 汽车 电动化实现能量的无固定区域及形式的输出及输入。 汽车 电动化的本质是利用电能来进行机械驱动。当储能系统把化学能直接通过电流与外部直接互通时,我们的能源选择就不仅仅限于像汽油这样的某种物质,即产电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途径,而电的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取。这意味着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调控和选择能源方式,最终优化能源结构。例如,家里的储存的太阳能可以去充电 汽车 或是卖给电力公司,地沟油可以燃烧变成电再驱动 汽车 等等。

所以说发展电动力 汽车 是推动时代车轮向前的必然趋势,因为国内有些很多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像BYD,小鹏,吉利等,对于目前存在的里程焦虑等问题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完美的解决。

首先,新能源是国家大力推荐的发展行业,当然,主机厂也会抓住这个风口,毕竟对于企业来说,国家补助的钱比卖车挣的钱容易多啦。

第二,主机厂并没有把主力研发团队放在新能源研究上。更多是采购去开拓更多的系统集成商来给我们做配套服务,这样时间更短,新车型推出的时间越短。

第三,其实一直在大力发展氢能源。包括我们已经研究很久了,很多工程车已经路测,但是一直不对外公布,原因大家都懂。

政策导向和自然发展趋势是两回事,充电的问题和电池衰减更换成本解决不了,一窝蜂扎进去就是死,老百姓真的很不容易,还做不到六年换半台车,怎么趋势,年年补贴还是免费换电池还是充电设施全面建设,路要一步一步走,只能说新能源是趋势,但电就不一定了,毕竟中国的电也很紧张,电动普及,电从哪里来,烧煤水电不破坏环境吗

电动 汽车 一定会是未来的趋势,不能说未来的新能源车全部都是电动车,但其肯定是会占很大比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吧!

1,因为环保需求,中国政府(国内也需要弯道超车,毕竟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差的太远)和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决定了电动车会在未来10年内大规模发展,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禁止燃油车销售的时间表,从目前来看,只有电动车是最成熟的新能源车,尽管他还有一系列缺点。

2,无人驾驶,车联网,共享 汽车 一定会在10年内某一天实现,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需要出行时,你拿出手机,输入位置和目的地,一架无人驾驶 汽车 就开到你面前,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而电动车的优势在于,自动到充电桩无线充电,电机智能化控制比汽油机更灵敏,行车更安全,如此,人们的出行成本会非常低,公共交通也变得更加便利、高效、环保。

3,核聚变技术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这将是革命性的新能源,到时候电能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新能源。

4,电池技术也必将有所突破,从而把目前的短板补齐。

以上来看,不管是未来10年,还是更远的未来,电动车必将是大势所趋。

楼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楼主,电动车是趋势这是一定的,最起码在我国是趋势,如果这些里面纯电的优惠最高,价格最实惠,并且只有纯电的车享受国家能源补贴和各地方政府的特殊补贴,你说你会选择纯电吗?

可能你会有疑问,为啥会这样说。

大背景,国际上好多国家都已经制订了退出燃油车制造的时间,其中就包括德国,当然你会说以上的几种车都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燃油车呀,都符合他们的初衷,当然你这样说也对。听我接着讲

为什么美国没有制定计划表?另外为什么中美的摩擦这么严重?其实可以当成一个事情来看,那就是美国要保证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这样才能保证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而中国的日渐强大,会逐步的削弱他的话语权,所以他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压制中国,包括制裁华为,制裁高精尖的科研院校等。扯远了,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发战争财,一下子陡然而富,这个时候他看到了石油是全世界发展的命脉,所以他和那些中东石油出口大国有协议,就是你不用发展军事,我保护你,就一个条件,那就是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你要是打破这个协议,我不光不会保护你,可能还要打你,和打伊拉克,伊朗一类的行为一样,就是保护自己在世界上的话语权,OK,话说回来,你知道中国一年进口石油多少吗?



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136%至381亿吨 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了506亿吨,进口额达到了 166万亿元,占2019年我国商品进口总额的116%

据美国能源基金会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机动车目前已消耗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5%。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其中汽油占26%,中等提炼油(包括柴油,喷气机燃料和煤油)占33%,燃料石油占12%。

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6亿吨,其中一半是我们 汽车 用的汽柴油消费。2017年我们有多少车呢?两亿一千五百万辆车。2019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到两亿五千万辆车,估计今年年底我们一定会超过美国的两亿六千万辆车。车越来越多,油耗也越来越大,可这些油从哪里来的呢?这其中70%都是进口的,这就是我们的能源安全问题。

上面的数据说明什么呢? 汽车 的燃油消耗量远远的超乎你的想象,那么中国就不得不像中东国家进口石油,也就摆脱不了美元的控制。



那么之前没有办法,现在有办法了,我们要抓住机会,全面转换新能源纯电 汽车 目前来看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这个不解释啦,疫情期间你的家乡是不是又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第二,帮助摆脱美元控制

上面分析完了

第三,实现 汽车 制造业的弯道超车

燃油 汽车 别人多少年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10年内是不可能赶超合资车的。现在机会来了,抓住机会,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那么咱们做了那些政策呢?

第一,能源车有补贴

第二,新能源车免除购置税

第三,对 汽车 制造厂补贴

第四,各个一线城市,主动抛出各种政策,上海10万车牌的地方,新能源车可以直接上牌,北京不限单双号,广东深圳对新能源车有特殊补贴等。

为什么要引进特斯拉

因为前几年国家烧钱,但是有些企业就是在拿补贴,磨洋工,来了特斯拉这条鲶鱼,一定会冲击传统燃油车市场,给那些车厂就两条路,要不就跟上,要不就几年后再见。这可以大大推进国产新能源 汽车 的脚步。



能源车的弊端

新能源车说的再多,什么充电桩少,什么续航少,其实总结下来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好了,那就是电池

两个方面,三个方向

不换电池组

第一,超级充电模式,特斯拉在做

第二,增加电池容量,特斯拉在做

换电池组

蔚蓝在做



所以在等技术突破,如果有一天你充电5分钟,可以续航200公里,你不觉得香吗?如果你换个电池组就三千二千,你还觉得后期维护费用贵吗?

污染问题

这个暂时没好的办法解决,后期电池处理是个问题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帮到您

电动 汽车 有很多优点,环保静音,起步速度快,平稳,越来越多车主选择了电动 汽车 ,国家也大力扶持电动 汽车 ,免购置税和上牌政策,现在人们最多的顾虑是续航问题和充电是否方便,还有电池的安全稳定性,但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顾虑将不再困扰我们,大家应该多一些期待与支持。

解决不了电池的技术难关新能源就是个笑话

666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其中纯电动车占据主导地位。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一步滑坡,倒逼技术升级,有利于车企提高产品竞争力,过去完全由政策驱动的电动汽车行业将逐步回归市场。

电动汽车产业全景图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与传统汽车产业链不同,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游最重要的零部件为动力电池,因此,钴矿、镍矿、锂矿等矿产资源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构成了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上游;

从电动汽车下游整车制造上来看,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的是,电动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可以外采电池、电控和电机,无需像传统汽车整车制造商一样需要掌握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这极大的降低了电动汽车整车制造的进入门槛;在电动汽车后期市场中,充电桩、换电站等服务供应商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分支,容易被误以为新能源汽车等同于电动汽车。其实,两者覆盖范畴各有不同,但也有重合的部分。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的其他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电动汽车则一般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源。按动力源的不同,国内主流电动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三类。由于技术、配套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三大主流电动汽车各有优缺点。

能源替换及环保压力为电动车发展提供契机

2019年2月到2020年9月,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呈上升的态势。根据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远超50%的国际警戒线。

我国石油对外的高依存度严重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发展电能、氢能等替代能源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面对当前严峻的能源环境,我国必须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行业发展则至关重要。

传统机动车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微颗粒物及硫化物等,造成空气污染,同时这些一次污染物还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等二次污染物。汽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6038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7716万吨,碳氢化合物(HC)1892万吨,氮氧化物(NOx)6356万吨,颗粒物(PM)74万吨。

相较于燃油汽车的污染问题,电动汽车则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几乎是“零污染”,即使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状态下为零污染但不可否认其在的打开内燃机时依然存在排放。因此,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电动汽车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技术不断成熟 电动汽车性能持续提升

电动汽车中最关键的技术是代替传统燃油汽车的内燃机、 变速器等装置的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即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近年来,我国电动车技术快速发展,其中电池技术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技术的进步推动电动汽车性能持续提升,国产电动汽车的性能逐渐追赶上国外电动汽车品牌。

保有量持续提升 产销长期向好

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动汽车已经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在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在电动汽车中占比较大,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8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310万辆,占比814%,前瞻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10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10万辆左右。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总产量为3690万辆,总销量为3717万辆,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三月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开始,我国电动汽车的产销就已经开始逐渐恢复,2020年7月份,我国电动汽车产销迎来2020年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和企业的有力举措,预计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将逐渐恢复。

后补贴时代 电动汽车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处于发展初期,受政策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2020年11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根据规划要求,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电动汽车作为主推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空间较大。

发展至今,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从完全靠政策推动,逐渐过渡到了由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对电动汽车补贴力度不断下滑,对补贴所需的技术条件要求不断提高,给电动汽车车企提出了新的要求,补贴政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车企加强技术研发,扩大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电动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

国产车品牌快速发展

从新能源汽车品牌来看,各大厂商百家争鸣,美国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场最受欢迎的新能源乘用车。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快速发展,其中比亚迪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获得较好的口碑,上通五宏光自上市以来销量不断攀升,在经济车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根据乘联会发布的11月销量数据显示, 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EV销量排行榜中,宏光MINI EV销量为28246辆, 位居第一。

Model 3以21604辆的销量位居第二,本年累计销量达111645辆。11月欧拉黑猫销量9463辆,排名第三,比亚迪汉EV和秦EV的销量位居第四和第八。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造车新势力入局,从造车新势力车型销量情况开看,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理想ONE累计销量为26498辆,位居第一, 蔚来ES6累计销量为25468辆,位居第二,威玛EX5累计销量19648辆,位居第三。

多方资本布局 投资决策渐趋理性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利好政策频发,行业投资火爆,无论是社会资本、国有资本还是互联网巨头均开始涉足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起行业投资数量有所减少,但投资金额却有所增加,一方面表明行业投资方向开始倾向于较为成熟,成长性较好的优质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缺少资金支持将逐渐被淘汰。

前瞻观点:电动汽车大发展时代已经到来

我国电动汽车的大推广基本已经万事俱备,随着地方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大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然而,从近两年的市场数据和现实来看,电动汽车正在遭遇着“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虽然政策很热,但市场反应却很冷。配套设施差、消费者对电池续航能力的担心以及长时间充电的麻烦等因素仍阻碍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成熟。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动汽车的性能将持续提高,预计我国电动汽车行业规模有望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620万辆。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新能源电动轿车如何发展全部的内容,包括:新能源电动轿车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未来十年电动汽车不会替代燃油车、你觉得现在的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