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技术

   2022-07-01 07:57:25 网络550
核心提示:鹌鹑养殖技术主要是雏鹌鹑管理、饲料管理和日常管理。鹌鹑如今,中国农业非常广泛,农业相对简单。但是,养殖鹌鹑在其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幼儿期相对较弱,不合适管理可能导致死亡,降低和影响经济效益。一、雏鹌鹑管理

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养殖技术主要是雏鹌鹑管理、饲料管理和日常管理。

鹌鹑如今,中国农业非常广泛,农业相对简单。但是,养殖鹌鹑在其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幼儿期相对较弱,不合适管理可能导致死亡,降低和影响经济效益。

一、雏鹌鹑管理

鹌鹑体型较小,站不稳,被淋湿后的鹌鹑更不容易控制重心而导致摔倒,有时候会被稍微略大的鹌鹑所踩踏,所以我们要在饲喂饮用水的时候要分批进行,有条件的话可以制定适量的水杯以免洒出淋湿,在将鹌鹑放入育雏室内的前先让他休息1-2小时,然后喂养饮用水,且要注意水温的控制,在饲喂饮用水的时候要进行加热消毒,然后控制每个鹌鹑都能喝到水。

二、饲料管理

雏鹌鹑可以在破壳后的一个小时内,初饮4个小时左右后便可适时饮食。幼小的鹌鹑在破壳后可以在适当的时间进食25-27小时。第一次使用煮熟的鸡蛋或玉米粉当作食物。幼儿的初始饮食非常小,因此有必要控制剂量以防止浪费饲料。

喂食饲料,让幼儿自己进食,并确保每个雏鹌鹑都可以食用饲料。适当的时候可以清理残留的饲料,防止雏鹌鹑在饲料变质后摄取,导致鹌鹑肠道疾病,影响繁殖效率。

在鹌鹑进入育成期后,我们要对鹌鹑进行转入育成的笼子里面进行饲养。在转移组之前,确保育成笼尽可能接近以前的生存环境,防止鹌鹑不能适应环境。

三、日常管理

1、笼舍要勤扫,及时清除粪便(每天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经常刷洗槽具,防止污染、潮湿,保持和干燥卫生。

2、0-4日龄的鹌鹑常会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在喂水、加料时一定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3、鹌鹑在饲养40天后即可上笼,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

4、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在天黑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的产蛋通常是下午的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防止啄碎、践踏。

5、要勤于调整和检查室内湿度、温度、光照、通风,防止各种啄癖、应激、兽害、鼠害和煤气中毒的发生。

6、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做好各项的记录和统计报表。

鹌鹑怎样养殖 鹌鹑养殖的方法

如何养殖鹌鹑-鹌鹑的养殖技术

鹌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鹌鹑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鹌鹑的疾病防治

鹌鹑生长快,成熟期短,繁殖迅速,饲养鹌鹑比较简便。但是,鹌鹑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常见的疾病有雏白痢、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白喉病等。

白喉病

多发生在梅雨季节,病鹑眼肿流泪,食欲不振。可将0.1%的二甲氧基嘧啶钠粉拌喂或溶水饮用。同时还应把病鹑的头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马立克氏病

也是鹌鹑常发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病鹑表现为精神不振,瘫痪,贫血,两翅下垂,排绿色稀粪。剖检时常见内脏型,表现为心脏、肺、腺体、胃、肝、肾、睾丸及卵巢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对初生鹑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效果较好。

大肠杆菌病

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包括急性败血症、脐炎、气囊炎、肝周炎、肠炎、关节炎、肉芽肿和卵黄性腹膜炎等。该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改善环境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犬肠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脐部和皮肤创口感染。杜绝使用腐`变质和受霉菌、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加强鹌鹑饲养管理,勤刷水槽及饮水器具,使用优质饲料,增强抗病力。

雏白痢

是常见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鹑精神萎靡。粪便呈白色浆糊状。在病鹑饲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均有一定效果。笼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稳定,防止过密拥挤。

球虫病

为肠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鹑羽毛松乱,粪便带血。可将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连服4-5日即可见效。

溃疡性肠炎这是家养鹌鹑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能力的疾病。鹌鹑弓背,双目紧闭,拉稀,双氢链霉素,泰乐菌素均为较好的治疗药物。四环素,呋喃类也有一定疗效。

石灰脚病

病原体为突变膝螨,多寄生在鹑胫部和趾部。病鹑胫部和趾部发炎,有炎性渗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黄色结痂。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肿胀,趾骨变形,行走困难,生长受阻,产蛋下降。治疗时可用20%硫磺软膏涂擦患部,每天2次,连用3-5天。也可以用温水洗去胫部和趾部上的痂疲,然后用0.1%敌百虫溶液浸泡4-5分钟。

支气管炎

是鹌鹑支气管炎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特点是流泪、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鼻窦发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QBV通过接触及空气传播,火鸡和鸡也可能人工感染,但不湿临床症状。鹌鹑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为50-100%。潜伏期4-7天。病鹑精神萎顿,结膜发炎,角膜混浊,流泪鼻窦发炎,时有脓性分泌物,甩头打喷嚏,咳嗽,呼吸促迫,气管罗音肺、气管发炎有病变,内有大量粘液气囊膜混浊,呈云雾状,有粘性渗出物肝有时发生坏死病变腹膜发炎,腹腔有浓性渗出物。常聚堆在一起,群居一角时而出现神经症状。成鹑产蛋下降,生畸形蛋。患病期间在饲料与饮水中添加0.04%-0.08%的土霉素和金霉素,并适当提高雏室及鹑舍的温度,改善通风条件,可减少死亡。另外要加强防疫工作,严防带毒者与鹌鹑接触。

双球菌病

是由双球菌引起的以拉稀、歪头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闭目昏睡,呼吸困难,羽毛蓬乱无光。多数病鹌鹑歪向一侧,不断倒地,人工扶起,歪着头又倒地,个别倒在地上采食。腹泻严重,排黑色粘性或白色稀便。有的关节肿大,腹部肿胀发紫。产蛋小或产软蛋、白皮蛋、棕色蛋,产蛋率显著下降。病程7-21天。病理变化有:体表脱毛处皮肤发红,腹腔内有浆液性、出血性或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小肠壁增厚,肠管变粗,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斑点,有的溃疡面有高梁粒大小的黄色干酪样物,拨去干酪物可见红色的溃疡凹陷。肝脏肿大,被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黄色条纹。脾脏肿大1-2倍,有出血斑点。肾肿大3-4倍,色暗。输卵管发淡。防治方法:链霉素2g,用水溶液拌料24kg0.05%的痢菌净饮水,均连用7天。间隔5天,再用上法连服7天,可治愈。在服药期,对舍及饮用具经常清洗消毒,保持鹑舍环境卫生。

鹌鹑的孵化

鹌鹑可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第1-6天孵化的温度为38℃,湿度60%,第7-14天孵化温度为37.8℃,湿度为50%,第15-17天落盘到出雏器中,温度为37.7℃,湿度为65—70%。每间隔2小时翻卵一次,翻卵角度为90度。通风可以利用孵化器的通风孔。照卵一般在孵化的第5-7天进行头照,第12-13天进行二照。

鹌鹑的饲养

雏鸟出壳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雏箱内进行饲养,第1-3天育雏箱的温度为35℃,以后逐日下调温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为30℃,第21天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温下饲养即可。喂饲的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

可分为单饲式和群饲式。单饲式即一个笼内饲养一只雄鸟或雌鸟,制笼材料可用铁丝网及竹木等,笼长9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隔成5小笼,笼底网孔大小以鹌鹑的粪便能通过,而脚趾不会踩入为宜,间距大致为1厘米。

鹌鹑笼采食面网孔较宽,使它们能伸出头颈采食。笼外面挂食槽和水槽。群饲式即采用大笼小群饲养,以10只左右为宜。

鹌鹑的饲料

有玉米面、米糠、豆饼粉、麸皮、鱼粉、骨粉、叶粉、食盐、青菜、昆虫等。饲料更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可以选择品质好、适口性强、营养比较齐全、价格便宜、货源比较充足的饲料来组成配合饲料。

鹌鹑食料以半湿料为主,每天喂食5次,每天每只给精料30克左右。鹌鹑喜温暖、怕寒冷。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舍内应加温,室温应保持在10℃以上。

1、科学选种:鹌鹑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养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此时要选择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型丰满,这样的鹌鹑最适合当做繁育的种鹌鹑进行饲养,公母的比例在1比3也就是1只公鹌鹑要搭配3只母鹌鹑,让鹌鹑在自然的环境当中进行交配。

2、温度、光照: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以上25℃以下,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而湿度则要控制在50%-60%之间,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另外,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鹌鹑喜红色光。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充红光最好。

3、孵化挑选:种蛋进行人工孵化,产下的种蛋时间不可以超过7天以上不然出壳率会比较低。孵化时要把种蛋放在放在25℃的房间内进行预热,然后放入孵化带内,保证温度为38℃-39℃。孵化带的湿度要控制在60%-65%,鹌鹑破壳时湿度要控制在80%,鹌鹑孵化时间在15天至16天左右,破壳后绒毛风干后可以取出来,放到养殖箱内进行暂养。

4、饮水和喂食:鹌鹑在破壳后的24小时内就要开始饮水,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01的高锰酸钾,调制好饮水后让鹌鹑饮用,开始饮水就要保证每天水槽中都要有清水。饲料方面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补充供给,因此可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一般配合饲料为:玉米占48%、饼类33%、淡鱼粉6%、干草粉5%、贝壳粉5%、骨粉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3%。而雏鹌鹑在初次喂食时,可以先使用一些煮熟的小米和蛋黄,让它们慢慢地适应这些食物。

5、日常管理:在饲养鹌鹑时每天要做到定时的观察,主要其观察它的活动、进食和排便,每天适当要清理它们体内排出的粪便,对食槽进行清洗,进行消毒从而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如果需要配备消毒液,必须要注意按照相关的说明来进行,千万不要浓度太大,否则会对鹌鹑的健康带来损伤。

6、及时断喙:鹌鹑具有啄癖,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短断喙的话,它就会对自己的羽毛和蛋进行啄喙。一般当年幼的鹌鹑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就可以开始断喙了。在断喙之前,应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维生素C和镇静剂,然后,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断喙。

以上就是关于鹌鹑养殖技术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