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养好鸡

   2023-04-02 22:15:33 网络860
核心提示:1、大规模养鸡的话,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塑料大棚养鸡、山地养鸡、笼养鸡。 2、塑料大棚养鸡是建造大棚将鸡养在大棚中,山地养鸡是圈山将鸡放养,笼养鸡是将鸡养在搭好的笼子中。 3、在养鸡的过程中,需定期饲养,保证鸡的食物来源,定期清洗粪便

怎样才能养好鸡

1、大规模养鸡的话,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塑料大棚养鸡、山地养鸡、笼养鸡。

2、塑料大棚养鸡是建造大棚将鸡养在大棚中,山地养鸡是圈山将鸡放养,笼养鸡是将鸡养在搭好的笼子中。

3、在养鸡的过程中,需定期饲养,保证鸡的食物来源,定期清洗粪便,还要防野兽,定期给鸡注射疫苗等。

大量养小鸡怎么养殖技术

公鸡是法国的国鸟,原因在于它那英勇,顽强,好斗,勤劳的性格。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公鸡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公鸡的养殖方法

公鸡就是鸡头,起到带领鸡群和播种的作用。有的公鸡性情凶悍,会袭击别的动物或人类。

交配时公鸡骑在母鸡背上用肛门对肛门进行受精。

虽然受过精的母鸡下出来的蛋可以孵化出小鸡,但并不代表鸡蛋就是两者的结晶,没受过孕的母鸡也会下蛋。

公鸡的饲管技术

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雏期: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由于选种等因素的影响,种公雏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需要注意: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断喙的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公鸡的育成期

本期通过严格的饲养管理,使其建立良好的性反射。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限饲,使公鸡适时性成熟:

为使育成种公鸡在适当的周龄达到性成熟,除去遗传因素和日照影响外,必须采取限制饲养,使性成熟和体成熟一致。因此,育成期更应灵活运用限饲技术。如1~15周龄要严格控制体重,16周龄可放宽以下限饲程序,以防限饲过严而影响性成熟。

2.实施营养标准化:育成期公鸡使用饲料营养成分与母鸡相同,并在管理中密切注意饲养面积、饮水位置、采食位置是否充足。在此期,如果上述位置不足,将会增加公鸡在产蛋期的争斗性。

3.适时混群:一般情况下,种公鸡在19周龄即可达到比母鸡体重高出40%的标准,便可混群。但在混群前,应做好两项工作:(1)选择:选择的标准则与第一次选择基本相同。但应注意选出性别鉴别错误的鸡只。(2)修嘴:一般应在混群前1周时对育雏期剪嘴不精确的种公鸡修嘴,以保证配种时断喙鸡的准确度。混群时可将公鸡提前几天放入产蛋鸡舍,有助于公鸡适应环境,又可为公鸡多提供些光照机会。这样做可提高公鸡雄性霸道性格,有利于以后的配种。

公鸡的产蛋期

本期就是抓好种公鸡的质量。饲养人员在产蛋期一般只会注重对母鸡的饲养管理。殊不知,种公鸡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也尤为重要,只有配备良好的种公鸡,才能更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整个鸡场的养鸡生产效益。

1.公母比例要适宜:在养鸡实际生产上,一般公母适宜的比例为1:10,实践证明,此比例不仅能减少公鸡间的争斗,更能使地面散养的鸡只受精率保持在93%左右,采用2/3棚架饲养的受精率也在90%左右。

2.科学配制日粮:产蛋期因管理目标不同,公母鸡应当喂给营养成分不相同的日粮。应适当降低公鸡日粮蛋白质含量(12%~13%),并在公鸡料中适时定量补充一些多维素、矿物质(如每吨公鸡料中补充40~60克硫酸锌,200~250克硫酸锰,经实践证明对提高受精率效果明显)等,以满足公鸡的配种需要,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质量。

3.饲喂方法:产蛋期因公母鸡日粮成分不同,饲喂时应当采取公母分饲的方法:即母鸡使用自动喂料装置,配置限料板或限料网,以公鸡不能吃到料为准。公鸡则采用料桶给料。这种做法,可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使其在后期基本达标,防止因鸡体过肥而引起受精能力下降。

4.防止脚趾损伤:如果采用棚架饲养,则棚条的间距不超过3厘米,否则会损坏公鸡的脚趾,影响受精力乃至淘汰。

5.及时做好淘汰:从公鸡群中淘汰所有鉴别错误、跛足、有生理缺陷的公鸡。

6.制定公鸡替换方案:产蛋期鸡群中公鸡的死亡及病弱淘汰,会使鸡群中的公母比例下降。因此,在鸡群40~46周龄时可按比例加入年轻的公鸡,以不同批次的公鸡实行替换。此法可显著提高鸡群后期的受精率。为避免不同批次间鸡只疾病的传播,应对替换的公鸡进行隔离饲养,新公鸡在天黑前一个小时放入,并均匀地分配在整个鸡舍。

公鸡的养鸡方法

土种鸡通常适合散养,除了可以在山地,果园内散养外,还可以在旱作农田散养。由于作物生长期较短,农田养鸡应养公鸡,养140-150天出栏,母鸡生长期在350天以上,不宜在农田散养。一般选择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田地养鸡,要求地势较高,作物的生长期在90天以上。

进雏时间可以安排在玉米、高粱等作物播种前后1周左右。育雏方法与常规养鸡基本相同,只是应从雏鸡1周龄开始对鸡进行训练,在每次饲喂前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建立条件反射,以便于以后放养管理。

雏鸡转群前,在农田地势高的一头建简易鸡棚,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棚高3米左右,棚内靠近两山墙和后墙处倾斜着放几个栖架,架高1.5-2米,一般3-4层,宽度依鸡舍大小而定。始先小规模半圈式散养。在鸡舍周围用网围出一块场地,让鸡在场内自由活动,适当提供一些青绿饲料。同时要训练鸡上栖架,夜晚两人合作,一人打手电筒照着鸡群,另一人双手抓鸡,将鸡逐只放到栖架上。一周后,鸡便会自己上栖架了。此时鸡对外界环境已经逐步适应,可以将围网去掉,让鸡到农田中自由活动,采食,每天晚上补饲精料。放鸡入田时要求作物有一定的高度(50厘米以上),以免对作物造成大的损害。

农田养鸡密度不能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遇暴风雨及时吹口哨或敲盆将鸡群唤回。鸡在受雨淋、水淹之后常发生扎堆现象,要及时赶开,防止一些鸡被压死。在炎热多雨季节注意防暑,可以在补饲的精料中加抗应激药物。到秋后鸡痘多发季节,注意预防鸡痘,防止鸡长痘影响售价。

大规模养鸡怎么养

一、鸡苗怎么养?

1、温度,温度要在33-35度之间,以鸡雏不扎堆、不张嘴呼吸为准。

2、湿度,前几天湿度可以保持在70-85%之间,高湿有利于卵黄吸收。

3、光照,蛋雏鸡第一天光照时间24小时,以后每天减半小时,2周后可以到自然光照了。1-3天光照越强越好,便于采食饮水。(肉鸡全程24小时光照,后期光照强度可以慢慢减弱。)

4、先开水,后开食。长途运输的必须在开水3-4小时后开食。

5、饲料可以选择玉米粉,如果上锅蒸成半熟更好,也可以使用饲料厂的全价雏鸡配合饲料。

6、饮水,前三天最好用凉开水,水温不凉手就可以了,水里可以加多维和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预防白痢和大肠杆菌。

二、鸡苗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1、雏鸡苗注意保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可为常温。在实际操作中,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2、开食时先用0.1%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根据营养、饲料需要量及饲料配方,制作质地较软的饲料。1-2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龄时,每4小时1次,每天喂4-5次,5周龄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饲喂。

3、及时调整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米2;10-20日龄 30-40只/米2;20-40日龄20只/米2;40-56日龄10只/米2 。用剪刀或电热断嚎器及时断嚎。

总的来说,鸡苗还是很好养的,只要温度控制在33-35度,湿度控制在70-85%,第一天全光照,后期逐步减少半小时光照即可,同时先喂些凉白开,然后再喂些专门饲料就可以了。

农村规模养鸡的几个问题

一、场址选择的问题

养鸡场除了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电方便以外,还应特别注意与其它鸡场的距离。在肉鸡饲养比较集中的地区,就存在鸡舍间距离太小,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有的鸡舍间距只有几米远,没有隔离措施,易造成疫病的传播,由于防疫意识淡薄,鸡粪清出后就堆放在主干道上,形成很大的污染源,对自己的鸡舍及小区内的其它鸡舍造成潜在威胁。

二、执行全进全出制的问题

许多规模蛋鸡场都同时饲养两批以上的蛋鸡。他们为了使鸡蛋“供应”不间断,往往在第一批蛋鸡未淘汰之前就购进第二批鸡育雏,鸡舍和场地不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容易造成鸡群的发病。

三、卫生制度问题

许多规模养禽场大多是家庭式的,主要劳动力既是饲养员又是销售员,忙里忙外,由于防疫意识淡薄经常性地互相串门,进鸡舍不消毒,门口无消毒池等;

另外,到市场去售鸡及鸡蛋后,也不彻底消毒就进入鸡舍;还有的鸡场随地剖检病死鸡、乱扔死鸡,甚至食用病死鸡等,这些行为都给养鸡带来很大的隐患,很容易暴发疫病,造成很大的损失。

大部分养殖户较注重舍内环境控制,忽视舍外环境控制,如病死鸡乱丢弃,蚊蝇孳生等。为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应定期进行场内环境消毒和舍内定期带鸡消毒,清理场内卫生死角,消灭蚊蝇,消除蚊蝇孳生地等。

四、用药问题

在预防用药方面,没有针对性,往往在整个饲养周期内不间断给药,造成饲养成本的增加以及耐药菌株出现,鸡群一旦发病,很难有效控制。

鸡群发病后,不经确诊就大剂量(或不足剂量)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几乎不论是什么病都可使用同一“万能处方”,这样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

为较好的控制病情,应该到有实力的兽医站进行确诊后,根据兽医人员的安排合理用药,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才能养好鸡 大规模养鸡的方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