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手表1524604是哪个年代

   2022-10-09 02:15:03 网络780
核心提示:1524604是1952年4月6号第四批生产的。上海手表工厂筹备处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于1957年4月又抽调一名原搞过火车头设计的工程师奚国桢和另一名搞医疗针头制造的工程师童勤奋,参照《苏联工艺学》教课书,结合试制实践,将仿制的零件实样逐个进

上海手表1524604是哪个年代

1524604是1952年4月6号第四批生产的。

上海手表工厂筹备处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于1957年4月又抽调一名原搞过火车头设计的工程师奚国桢和另一名搞医疗针头制造的工程师童勤奋,参照《苏联工艺学》教课书,结合试制实践,将仿制的零件实样逐个进行测绘,前后花了4个多月时间,画出了150多只零件图纸,订出了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文件。从1957年7月第8批试制开始,手表进入按图试制,先后共试制14批3076只手表。1958年3月,A581型机械手表正式投产,注册商标改为上海牌。是年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也同时正式建成,命名为地方国营上海手表厂。

上海手表历史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工业同业公会组织13家钟厂和建国仪表厂、华康钟表材料行、慎昌钟表店、以及艺星、和成、华成、中苏等4家工业社,加上6名从事钟表修理的个体技工共58人参加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试制的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150只零件均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到9月26日,试装成首批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翌年5月,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进行,试制队伍扩大到150多人,采用简陋设备试制出第二批手表100只。1957年4月,试制小组抽调原搞火车头设计工程师奚国桢、原制造医疗针头技术人员童勤奋等参照《苏联工艺学》教科书,结合试制实践,用了4个多月时间,画出了150多张零件图纸,订出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文件。

1958年后,上海手表工业逐渐开始形成,但关键元件器件仍依赖进口,为填补我国钟表工业空白,支持手表元器件、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市政府又从文教、冶金、仪表、日用化学、日用五金、科研、财贸等15个系统选择一批企业转产,还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发展宝石钻眼、防震器、游丝、发条等元器件加工,以及铜材、不锈钢材、易切削钢材、镍基合金材料、钟表仪器、模具、专用机床生产的专业工厂,使上海钟表工业很快形成协作配套较为完整的手表生产基地。

1968年,上海手表厂第一次突破年产手表100万只大关,1970年又提高到228万只,两年翻了一番。从此,我国的手表消费开始摆脱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上海钟表行业又进行大规模调整。上海秒表厂(原金声钟厂)更名为上海手表四厂(今为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第五钟厂(原昌明钟厂)更名为上海第二手表厂。1970年,上海的小五金工业腾出人力用于发展手表工业。1973年,求精锁厂等18家厂组建上海手表三厂。在这段期间,为了追求速度,不少企业把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生产辅助用房统统改为生产场地,还搭起了万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甚至在走廊、扶梯房、车间人行道等处堆放原材料、半制品,千方百计挖掘生产潜力。1968年,上海手表厂依靠3万平方米厂房生产100万只手表,以后产量连年上升,一直到年产突破500万只,仍然保持原来的厂房面积,所不同的只是搭建了大大小小的54只搁楼,这种竭泽而渔式的短期行为,使上海手表行业盛期不到10年就呈现出市场疲软态势,以致酿成80年代时的全行业性衰退。

进入80年代以后,上海钟表行业面临着计划和市场的双重选择。长期来,上海钟表行业基本采取“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根据政府经济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上海钟表行业面对新的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 撤销了沿袭30多年的行政性公司,成立上海钟表联合公司,1989年又改为上海钟表公司,由公司对国家一个头承包,一个头结算,统一承担经济责任,形成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共同组成的多层次集团型企业。

上海手表厂的钟表行业

“上海牌”手表部分机芯史料

581型手上条机芯

一九五五年七月,上海市组织29家钟厂和钟表店,开始试制手表。同年十月国庆前夕研制出第一批共18只“东方红”牌和“和平牌”手表。18只试制品的部件就地取材,如轮片由口琴簧片,轴由洋伞骨改制。选型采用瑞士A.Schild机芯,理由主要为易修理以及结构简单,容易投入批量生产。

一九五八年正式投产,定型为581,采用进口材料制造机芯。同年产量为1.3万只,仍使用“东方红”和“和平”品牌。一九五九年产量为7.4万只,改为“上海牌”。一九六O年产量上升为60万只。

581型机芯主夹板在一九五九后加盖4位数字钢印,前2位标示生产年份,后2位标示生产月份。条夹板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侧面镀铬。一九六O年后摆轮由镙丝摆改成银白铜光摆。一九六 O 年后加防震(A611)与单历(A623) 。

581型生产终止日期为一九六六年(?),共计产量(?)万只。

SS1手上条机芯

一九六六年投产,系改进581型主夹板设计,用于上海牌1110半钢和1120全钢手表。后期改为SS1K快摆(21600频率),用于上海牌1524手表。

SS1机芯为六十年代“赶英超美”的产物,所有零部件均仔细打磨,整体质量达到瑞士四类表标准(英纳格或山道士)。

SS1主夹板加盖2位英文字母钢印。第1位字母对应生产年份(A表示第一年),第2位钢印对应生产月份(A表示一月份)。

SS1投产第一年产量为72万只,市场零售价为120元,出厂价9元。

上海金声制钟厂(后改为上海秒表厂)1956年为一机部上海航海仪器厂试制军需风速风向仪定时器。1958年7月试制指标刻度为1/10秒军需机械秒表,1959年3月获得成功。到1961年,共生产军用秒表20325只。1963年经轻工业部批准,投资20万元建造新厂房2200平方米,增添一部分关键设备,又试制成功指标刻度为TM—100、TM—125、TM—335的机械秒表及MS1S型、MS2S型双针秒表等16种系列产品,为701工程和北海舰队军用计时仪器等配套。1968年后,继续研制成功511、514、516型特殊秒表,用于测量原子弹或其他放射性物质浓度,也是发射通讯卫星的时间指令性仪器。

上海手表厂1960年试制航空钟脉冲计数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集现时、航时、测时三种计时于一体,结构十分复杂,有218种零部件,2900多道工序,精密度相当高,振动、冲击、高低温等性能都要符合航空技术规范。上海钟表公司,集中钟表行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于1960年8月在上海手表厂成立“608”车间(军工保密车间),1961年试制出航空钟脉冲计数器样品,经轻工业部批准后小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为1964年10月16日国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准确地指示了爆炸时间。1966年11月,“608”车间内迁陕西,继续承担航空、雷达配套军工任务。

上海第四钟厂(原时民钟厂)1967年开始试制军事、气象使用的报分钟。1968年研制成为部队远程投送仪配套的0~6小时定时钟。1970年承接439-Ⅱ磁性定时雷引信试制任务,技术要求高,时间紧,难度大,经攻关组多次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在1973年试制成功,投入批量生产。此外,还先后试制成探空仪开关钟、控制定时器、三触点定时钟等军需配套产品,用于坦克、水雷、原子辐射等军工配套。

上海第三钟厂(原远东钟厂)和上海钟表研究所,在1970年接受轻工业部下达的681型水雷定时失效器的任务,经过一年的试制,于1971年投产。1972年,为克服产品受磁场影响自带电源的问题,又设计试制654型水雷定时失效器。1975年6月,六机部、轻工业部联合部署试制新型通用性强、使用维修方便的定时灭雷器,替代681型、654型定时器,经试制成功并设计定型后投入小批量生产。1979年该厂并入上海手表厂,人员设备并入上海钟表研究所,设立军工车间,继续生产通用性定时灭雷器,1984年3月经国家有关部门定型,列入部队装备。累计生产2万多只产品。

钟表行业共有13家企业承担军工配套任务,生产109种产品,其中整机60种,配套件49种。1956~1990年,累计生产各种计时仪器180.59万只,配套件8780.45万件。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手表1524604是哪个年代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