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哪些种类?

   2023-05-29 06:29:01 网络1340
核心提示:我国的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和鲂等七个种类。(1)青鱼青鱼也称螺蛳青、乌青和青鲩,为底层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深水段,喜活动于水的下层以及水流较急的区域,喜食黄蚬、湖沼腹蛤和螺类等软体动物。10厘米以下的幼鱼,以枝角

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哪些种类?

我国的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和鲂等七个种类。

(1)青鱼青鱼也称螺蛳青、乌青和青鲩,为底层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深水段,喜活动于水的下层以及水流较急的区域,喜食黄蚬、湖沼腹蛤和螺类等软体动物。10厘米以下的幼鱼,以枝角类、轮虫和水生昆虫为食物;15厘米以上的个体,开始摄食幼小而壳薄的蚬螺等。冬季在深潭越冬,春天游至急流处产卵。2009年全国青鱼养殖产量为38.8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2.5%,主要养殖区域为湖北、江苏、湖南等省(自治区)。

(2)草鱼草鱼也称草鲩、混子、草混合草青,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肉厚刺少味鲜美,出肉率高。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育肥。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2009年全国草鱼养殖产量为408.2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26.3%,是产量最大的养殖鱼类。主要养殖区域在湖北、广东、湖南等省(自治区)。

(3)鲢鲢也称白鲢、鲢子。鲢体银白色,栖息于大型河流或湖泊的上层水域,性活泼,善跳跃,稍受惊动即四处逃窜,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幼体主食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成体则滤食硅藻类、绿藻等浮游植物兼食浮游动物等,可用于降低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最大可达100厘米,通常为50~70厘米。2009年全国鲢养殖产量为348.4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22.4%,是第二大的养殖鱼类。主要养殖区域在湖北、江苏、湖南等省(自治区)。

(4)鳙鳙也称花鲢、黑鲢、胖头鱼。鳙体背侧部灰黑色,生活于水域的中上层,性温和,行动缓慢,不善跳跃。在天然水域中,数量少于鲢。平时生活于湖内敞水区和有流水的港湾内,冬季在深水区越冬。终生摄食浮游动物,兼食部分浮游植物。2009年全国鳙养殖产量为243.4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15.7%,位居第四。主要养殖区域在湖北、广东、江西等省(自治区)。

(5)鲤鲤也称鲤拐子、鲤鱼。杂食性,成鱼喜食螺、蚌、蚬等软体动物,仔鲤摄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体长15毫米以上个体,改食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等。鲤是我国育成新品种最多的鱼类,如丰鲤、荷元鲤、建鲤、松浦镜鲤、湘云鲤、豫选黄河鲤鱼、乌克兰鳞鲤、松荷鲤等。2009年全国鲤养殖产量为246.2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15.9%,位居第三。主要养殖区域在山东、辽宁、湖北等省(自治区)。

属底层鱼类,适应性很强。鲫属杂食性鱼,主食植物性食物,鱼苗期食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鲫一般两冬龄成熟,是中小型鱼类。生长较慢,一般在250克以下,大的可达1250克左右。经过人工选育并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有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等品种。2009年全国鲫鱼养殖产量为205.5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13.2%,位居第五。主要养殖区域在江苏、湖北、江西等省。

(7)团头鲂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喜生活在湖泊有沉水植物敞水区区域的中下层,性温和,草食性,因此有“草鳊”之称。幼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成鱼则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团头鲂生长较快,100~135毫米的幼鱼经过一年饲养,可长到0.5千克左右,最大体重可达3.5~4.0千克。人工选育的新品种有团头鲂“浦江1号”,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2009年全国鳊、鲂养殖产量为62.6万吨,占大宗淡水鱼产量的4%。主要养殖区域在江苏、湖北、安徽等省。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土种志》

水产养殖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吃鱼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寓意也是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说到吃鱼,我们常见的常吃的鱼主要是淡水鱼和海水鱼,也只有这两种鱼可以吃。淡水鱼由于之前技术不发达以及养殖环境的问题,经常会染上一股土腥味,所以很多人对于淡水鱼的兴趣并不大,常见的淡水鱼就是鲤鱼、草鱼、鲫鱼和黑鱼。另外来说呢,海水鱼的肉质比较鲜美,而且没有土腥味,鱼刺也比较少,所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吃海水鱼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海水鱼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输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除了在海边生活的人们,其他的人们很少能看到活的海水鱼,大部分都是死鱼了。

但是随着人们的养殖技术发达,特别是像裕舒鲂农业这样的 科技 养殖企业,越来越多的海水鱼可以被淡水养殖,淡水养殖的海水鱼不仅保留了海水鱼的特点,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中秋节专门挑这三种鱼,连卖鱼的人都会觉得你是个行家,因为这三种鱼,是淡水养殖的海水鱼中的佼佼者,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好吃,还营养丰富。

马鲛鱼是一种海南特有的鱼,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是:“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鱼”,足以见得马鲛鱼的美味,马鲛鱼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那你一定听说过鲅鱼,其实这是一种鱼,鲅鱼饺子也是我们过年过节经常吃的 美食 之一。马鲛鱼价格也比较优惠,算是海鱼品种中的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刺身,还是红烧,都可以让你味蕾大开,在中秋节这样的日子里,选择马鲛鱼,再合适不过了。

马鲛鱼的养殖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市面上的马鲛鱼很难掺假,如果你看到了几块钱的马鲛鱼,不要犹豫一定是假的。

翡翠斑鱼经过了几年的养精蓄锐的研究,终于在2021年的时候成为了普通人家都可以吃的上的一种养殖海水鱼。翡翠斑鱼是澳洲翡翠斑引进国内的,在澳大利亚,一条翡翠斑鱼的价格是东星斑鱼的两倍,翡翠斑鱼肉质鲜嫩,没有什么脂肪,但是蛋白质是三文鱼的2.8倍,DHA是三文鱼4倍,所以说,不是所有的养殖鱼都不如野生鱼,最起码裕舒鲂养殖的翡翠斑鱼,无论是肉质还是营养物质都远远的超过了野生的翡翠斑鱼。

翡翠斑鱼也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但是这种鱼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所以一般的近海养殖或者普通养殖方法几乎没办法养活翡翠斑鱼,国内来说能够养殖翡翠斑的地方并不多,所以直到近两年,翡翠斑鱼才逐渐登上餐桌,但是一直是昂贵的高档食材。随着裕舒鲂4C养殖技术,翡翠斑鱼每斤价格已经不足100元,真真正正成为了性价比极高的餐桌 美食 。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说的就是小黄花鱼,小黄花鱼和大黄花鱼不是一种鱼,小黄花鱼身体比较小,而且没什么刺,特别的细嫩,做成饺子或者红烧都特别的香,小黄花鱼的肉质成块状,很容易夹起来但是不会碎掉,黄花鱼养殖成本比较高,因为出肉率不高的原因,国内吃它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还是更愿意吃肉多的大黄花鱼。

只不过真正懂得吃鱼的人,一定不会因为肉多而去选择一条鱼,更重要的是肉质是否鲜嫩,营养是否充足,很明显在这两点上小黄花鱼就完胜大黄花鱼了。

中秋节吃鱼一定要吃新鲜、营养、美味的鱼,这样才能吃出好味道,去市场买鱼认准这三种鱼,连鱼贩都要夸你是行家,这三种鱼在中秋节的聚会餐桌上就放心吃吧,如果买来在家里吃,一定会赞不绝口,吃过还想吃的。

鱼类绦虫病怎么治疗

水产养殖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未能摆脱产业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环境等生产力要素的大量占有、依赖甚至是破坏的基础上,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外部水资源紧缺和污染制约了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排污又影响了外部环境。

其二,养殖病害频发,引发较大经济损失。传统养殖方式和管理与现代渔业不相适应,盲目追求高产,造成病害频发,养殖产量和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对养殖业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影响。不合理和不规范用药导致养殖产品药残,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消费和出口贸易,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其三,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养殖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已严重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我国水产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池塘养殖,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仅具有提供鱼类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池塘现代化、工程化、设施化水平较低。

其四,良种选育研究滞后。人工选育的良种很少,占水产养殖总产量70%以上的青草鲢鳙等主要养殖种类目前仍依赖未经选育和改良的野生种。

其五,水产养殖产量与饲料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水产养殖方面,每年大约有3000万吨以饲料原料的方式投喂,粗放式水产养殖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比如草鱼养殖产量近510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760万吨;鲤鱼养殖产量近300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450万吨;鲫鱼养殖产量近260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390万吨;鳊鲂养殖产量近73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110万吨;青鱼养殖产量约53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79万吨。

其六,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用地的扩张造成水面滩涂被蚕食和占用,内陆可养殖水面减少,养殖水面开发利用遇到了困难,引发了渔民权益保障和生产生活安置问题。

其七,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种质退化、饲料技术落后等影响质量安全;开放式的养殖场所对外源环境污染难于控制,造成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执法监管手段有限,面对分散养殖和产品流通经销,监管难于完全到位;质量标准缺失和进口国标准缺乏衔接,使我国水产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不公正的待遇。

其八,水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加工能力十分有限。水产品加工技术特别是大宗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和配套,直接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绦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草鱼、鲫鱼,以团头鲂发生最为严重。主要危害一龄鱼种和夏片,流行时间在5至10月。团头鲂鱼种养殖中,绦虫感染率可达百分之90以上。夏片下塘后半个月左右开始发现有绦虫感染,病鱼吃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摄食,鱼体变黑、消瘦,整池鱼种逐渐死亡。成鱼寄生绦虫后,病鱼生长缓慢,体格较同群鱼小,有的鱼体畸形。绦虫病已严重影响涌湖地区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

防治:(1)投喂吡喹酮药饵,每公斤饲料中加吡喹酮1克,或用其他治疗绦虫的药物拌饲料投喂,连用 2天。(2)剑水蚤和鸥鸟是绦虫生活史中的中间宿主,鱼种下塘前彻底清塘杀灭剑水蚤,驱赶鸥鸟,切断绦虫生活链,能减少发病。

注意事项:(1)春天治疗绦虫病,待水温达到20摄氏度左右,鱼正常吃食后,开始投喂药饵,选择晴天用药。(2)感染绦虫的鱼摄食量减少,摄食强度减弱,所以在投艰药饵时要延长投喂时间,使病鱼吃到足量药饵。(3)空腹用药效果好,所以投喂药饵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分两次进行,投喂量为正常日投喂量的百分之80,连用2天。(4)绦虫卵在水温15至20摄氏度时,11至15天就能孵化出钩球蚴,经中间宿主感染鱼,绦虫感染严重的水体要勤检查,发现鱼感染绦虫要及时用药治疗,一龄团头鲂养殖期间(5至10月)一般需治疗两次。

以上就是关于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