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可以有效防止扇贝死亡?

   2023-05-31 16:05:47 网络970
核心提示: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时清洗扇贝网,去除杂质,防止贝苗污染。对已使用过的网笼,在装苗前应清洗干净,去除杂质新的网笼应经过海水浸泡后方可使用旧的且已严重污染的网笼或有异味的新网笼不可以直接装苗,以防止贝苗污染。此外,分苗时应将死壳及

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可以有效防止扇贝死亡?

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及时清洗扇贝网,去除杂质,防止贝苗污染。对已使用过的网笼,在装苗前应清洗干净,去除杂质新的网笼应经过海水浸泡后方可使用旧的且已严重污染的网笼或有异味的新网笼不可以直接装苗,以防止贝苗污染。此外,分苗时应将死壳及杂质清除干净,以免污染水体,造成恶性循环。

抓住温度适宜的季节及早分苗养成。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在5℃~20℃,最适生长水温10℃~15℃。在适温范围内,虾夷扇贝新陈代谢旺盛,对呼吸与排泄、运动与摄食、消化与生长、性腺发育与繁殖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当水温达到5℃以上、20℃以下时应及早分苗养成,经过缓苗之后可以及时进入快速生长期。

变岸边分苗为海上分苗,以缩短脱水时间。岸边分苗是将虾夷扇贝由暂养筏运至岸边分苗,再运到筏区挂养,往返运输时间长,易造成贝苗长时间脱水,且岸边水温较高、受风浪冲击,岸边砂粒及杂质容易进入贝苗壳内,对贝苗生长影响较大。海上分苗是将贝苗边分苗边挂养到海里,大大缩短了贝苗脱水时间,且其外套膜也不容易受到影响。实践证明,海上分苗操作不仅可以提高苗种成活率,而且更有利于贝苗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选择适宜的暂养海区。虾夷扇贝苗种对暂养海区要求比较严格,外排风浪较大、流水急,不适宜暂养贝苗内排流水不畅、浮泥较大、饵料生物贫乏,同样也不利于贝苗生长。有条件的养殖户应选择水清流缓、透明度大、浮泥较少、无大风浪、饵料生物丰富的深水海区暂养贝苗,以为虾夷扇贝苗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暂养海区是培养体质健壮、活力旺盛的苗种的首选条件。

合理利用养殖海域,清理非法占据的筏区水道或航道。排间距不得少于60m,以确保筏区水流通畅,并合理布置浮筏。

加大台筏间距。养殖户应抽调筏间增设的浮筏,台筏间距不得少于8m,并在确权规定的海域使用范围内合理布置浮筏。

高温期间严格防范,确保苗种安全度夏。近几年,由于夏季水温较往年偏低的缘故,人们对沉筏放入深水层以防高温的苗种养殖方法几乎遗忘,忽视虾夷扇贝养殖受高温所限的事实,因此,养殖户要根据各自养殖区域水温的变化状况,及时调整虾夷扇贝放养水层,当夏季8月~9月水温达到23℃以上时,应及早采取措施,将浮筏用活动浮子控制到水深7m以下的低温处,以确保贝苗安全度夏。

扇贝网挂吊数量要合理。应根据海区水流状况和安全程度,合理安排挂吊数量,一般养殖笼距不得低于1m。

苗种放养密度要适宜。三级暂养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100粒越冬暂养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40粒一龄贝养成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20粒大规格成贝养殖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13粒。

扇贝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

1.养殖浮筏扇贝网布局过密。从海上浮筏布局状况来看,台筏间距基本在5m左右。在利益驱使下,部分养殖户在现有台筏间增设浮筏,有些为了加大筏身长度,把各排次之间的通流水道及航道几乎全部堵死,海上浮筏呈现长短不一、极不规整的现象,短者70m左右,长者甚至达到200m左右,1台浮筏相当于过去2台浮筏的贝类吊挂数量,不仅影响了海水的正常流动,堵塞航道,而且埋下了安全隐患。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自1984年开始就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经专家多年调查研究,分析出包括养殖容量过大,养殖海域初级生产力已达到极限等多种原因,因此,应清醒认识到海域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现在,使用养殖网笼基本都在15层~20层盘,而虾夷扇贝从三级暂养开始每层盘装苗密度竟达300粒左右,越冬暂养密度也在近100粒,这种盲目加大放养密度的做法,不仅影响了虾夷扇贝个体的生长速度,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还容易造成贝苗之间相互咬合致死、畸形贝增多等现象,加大了贝苗死亡率,降低了商品贝的肥满度。一旦造成海区污染,其损失将是更加惨重的。

3.养殖品种单一。几年前,贝类养殖主要以栉孔扇贝或海湾扇贝为主,当上述2大品种出现死亡现象之后,现在又转向养殖虾夷扇贝单一品种,而一旦虾夷扇贝养殖出现问题,无其它替代品种来补充,这种单一品种的养殖方法对养殖户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从调查情况看,今年个别养殖户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长势喜人,因此,在没有新的替代品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等多品种兼顾养殖。

4.虾夷扇贝死亡事故危险依然存在。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育苗及浮筏养殖受夏季23℃以上高温影响,保苗率一直很低,迟迟不能形成规模。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养殖方法的改进,贝苗成活率有所提高。我们将1999年至2004年以来全县部分养殖海域水温测定状况进行比较,发现2000 年以前夏季水温同近2年水温有所差异,如1999年8月~9月最高水温达到24℃~26℃,而2003年和2004年8月~9月最高水温仅在23℃左右,比较分析后认为:近年来虾夷扇贝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与水温相对偏低有关。因此,建议养殖户在运输贝苗时应特别注意异地温差和运苗方法,避免贝苗由于两地温差过大受到刺激而使贝苗抵抗力减弱,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养殖容易引起死亡,等等。

扇贝除了海水,盐水可以养活吗?

扇贝以它的鲜嫩,富含营养而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它是珍贵的海产八珍之一。扇贝养殖业成为缆海带养殖和对虾养殖后的第三大商水养殖业。

扇贝是右壳大,左壳小。生活中一般是右壳在下,左壳在上。成群居住在水底附着基上,常常张开两壳,触手像太阳辐射的光芒一样向外伸展。它想移动的话,能自己切断足丝。待到环境适宜时,便静卧水底,重新分泌足丝进行附着。扇贝属于滤食性动物。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

栉孔扇贝:贝壳是呈现紫色或是淡褐色。壳的高度会略大于壳的长度,前耳是长度约为是是后耳的两倍。两壳肋均有不规则的生长棘。生活于低潮线以下至水深10-30米的石礁或有贝壳砂砾的硬质海底。

华贵栉孔扇贝:壳面呈现是淡紫褐色、黄褐色和淡红色。壳高度与壳长度约是相等。放射肋为巨大,大约有23条。壳面上布满翘起的小鳞片。生活在2~4米深,有岩石及碎石块的砂质浅海底。

海湾扇贝;贝壳呈现是黄褐色,左右的壳会比较突。放射肋大约有20条左右。肋较宽而且是高起,肋上有无棘,生长纹会比较明显,它的特点是对于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围会较大。

虾夷扇贝;右的壳面会比较突出,为黄白色;左的壳面会是稍平,呈现出是紫褐色,放射肋15~20条,右壳肋宽而低矮,肋间狭。左壳肋较细,肋间宽。最适宜温度为10~16℃。

扇贝的中间育成

1.海区的选择

应选择水清流缓,无大风浪,饵料丰富,水温13℃以上的海区。

2.育成方法

主要是有网笼、塑料桶和网袋子育成这三种方法。以网笼育成为例子,圆形网笼,直径为30厘米,分为6~7层,每层间距15厘米,网目4~8毫米。壳高小于1.5厘米的苗种,每层放500个,大于1.5厘米的每层放200~300个。一个长60米的浮便可挂100笼。

3.日常管理

要及时分苗,经常检查,经常洗涮网笼。养殖水层一般在水深2~3米。

扇贝的筏式养殖

1.海区的选择

以平坦的泥底或砂泥底为好,大潮干潮时水深在7-8米以上,潮流0.1-05米/秒,风浪不大,饵料丰富,水温和盐度适宜的海区。

2.浮筏的结构与设置

结构包括浮便、概缆、概子、浮子等部分,设置时首先应划分海区定位置,打概子,下陀、最后下筏。

3.养殖方式

有笼养、串耳吊养、简养、粘着养殖和网包养殖等。

以笼养为例

利用聚乙烯网衣及塑料盘制成的数层(一般5-10层)圆柱网笼。网目的大小以不漏扇贝为原则。层与层之间20~25厘米。塑料盘直径35厘米。盘上的孔径1厘米。每层放养栉孔扇贝苗30-35个。1公顷水域可养6000笼。悬挂水层1~6米。

4.日常管理

调节养殖水层,春季放在3米以下,夏季放在5米以下。注意换笼及清除附着物,大风天确保安全。

从以上几个养殖场的经营及特色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普遍的做法——实行混养,以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海湾扇贝与海带混养

海湾扇贝养成期为7~11月,海带生长期为11月~翌年5月。在同一海区利用一种器材,养殖不同种类,能有效地使用80%~90%面积轮养,即提高养殖水面单产量,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

2.栉孔扇贝与海参混养

在笼养扇贝的笼内,每层放养参苗2~4头,每公顷能收获海参150-200千克。扇贝的粪便及笼内的浮泥杂藻,都是海参的有机饵料。海参是网笼的“清道夫”。但在流速大的海区不易进行。

3.海湾扇贝与对虾混养

利用虾池水沟深水处和进出水闸门两侧,吊养一些养殖笼,笼层一般为3~5层。扇贝是滤食性动物,在虾池养殖扇贝,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虾池饵料丰富,水温略高,有利于扇贝生长。

4.底播粗养

(1)海区选择:底质为岩礁、石砾、平坦硬质底质。海藻极少,水流畅通,饵料丰富,无污染的海区,水温在0~20℃。底播前最好清除敌害生物。

(2)底播方式:划定海区,做好标定,由潜水员在中心点把苗种散播周围。

(3)底播苗种规格和密度:苗种规格应在平均壳高为2.6~2.8厘米,密度为每平方米6~8粒,最多10粒。

大连簧子岛渔业公司坐落在黄海海域的簿子岛(属于长海县),养殖海域为437万公顷,每年可生产15000吨虾夷扇贝、500吨刺参和170吨皱纹盘鲍,主要采用底播增殖的生态养殖模式。

每年的1~2月会进行饵料的培育、选择优质的种贝,并且在育苗室内经过人工的加温,取得成熟精、卵,经人工授精后孵化成虾夷扇贝幼苗,并会附着在聚乙烯的网片上面成长为稚贝。4月份将附着在网片上的稚贝装在网眼很细的网袋中,转移至海上台筏暂养。

到了6月份其规格长至到0.5厘米,再装到虾夷扇贝暂养笼里暂养。11月下句虾夷扇贝苗规格达到3厘米以上时,将部分苗种转入浮筏养殖,而将大部分苗种进行底播(即向海底播苗)。播苗方式是用特制鱼箱装苗,在船上人工向适宜底播海区内均匀播撒,使苗种自然沉落于海底。

1、可以,但是一般不会成活多久。主要是因为盐水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和海水有差别。

2、扇贝养殖方法:在海区设置筏架,然后在筏架上 吊挂养殖笼,1CM左右雅贝一层防治200个左右,放养量为400笼1/15公顷;穿耳吊养:利用壳高3CM以上稚贝,在其前耳钻一小孔,然后吊挂在养殖绳上进行养殖;底播养殖:把贝苗直接播放到海底或滩涂潮间带养殖,可与对虾混养。

以上就是关于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可以有效防止扇贝死亡?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