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珠怎么做

   2023-06-01 13:11:08 网络1130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佩香的风俗,魏晋之时,佩带气味芳菲的香囊,是雅至风流的一种表现。古时佩带之香的种类很多,除了香囊还有香珠、软香、拂手香等。香珠,以香为料制成,最初为道家所使用。《陈氏香谱》:“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香珠怎么做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佩香的风俗,魏晋之时,佩带气味芳菲的香囊,是雅至风流的一种表现。古时佩带之香的种类很多,除了香囊还有香珠、软香、拂手香等。香珠,以香为料制成,最初为道家所使用。《陈氏香谱》:“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香珠,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状,琉璃珠间之,彩丝贯之,作道人数珠”,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有的“三皇真元香珠”的制作方法:沉香三斤,熏陆一斤,青木九两,鸡舌五两,玄参三两,雀头六两,詹香三两,白芷二两,真檀四两,艾香三两,安息胶四两,木兰三两。凡一十二种,别捣,绢筛之毕,纳乾枣十两,更捣三万杵,纳白器中,密盖蒸香一日。毕,更蜜和捣之,丸如梧桐子,以青绳穿之,日曝令乾,此三皇真元之香珠也。这种上元香珠不仅串成数珠佩戴,还可以单颗焚烧或服食物,可使人精神爽朗,有防病祛秽之功效。在道教《三洞枢机杂说》中,亦有与三皇真元香珠类似的降真香珠法:“丸之如鸡头子,大青线穿之,曝令干,名曰三真九和香珠丸”。在宋代,道家所用香珠逐渐成为大众流行的佩饰。宋人创作的香方中,有很多既能焚烧亦可制作成香珠佩带,《陈氏香谱》“古龙涎香”条载:“和匀,任意造作花子佩香及香环之类”;韩钤辖的“正徳香”亦可制作成数珠:上等沉香十两末、梅花片脑一两、蕃栀子一两、龙涎半两、石芝半两、郁金颜香半两、麝香肉半两,右用蔷薇水和匀,令干湿得中,上䃮石细䃮脱花子爇之,或作数珠佩带。古龙涎香与韩钤辖正德香,所用香料名贵,是上层社会风雅人士常用的香品。普通百姓使用的香珠,多以是自然的香花为原料制作。广东地区常用素馨花制作香珠串,《广东新语》:“龙涎香饼、香串者,治以素馨,则韵味愈远”,江浙一带则以桂花为主要原料制作香珠。古人把新鲜的桂花捣碾成花泥,搓成均匀的小球,于当中刺出细孔,经过晾晒、风干后把香珠串在一起,制成手串,像钏镯一样套在腕上。陈栎有《木犀珠》一诗夸赞桂花制作的香珠:岩树初开金粟明,累累如贯耀人睛。非生蚌壳圆还皎,若比龙涎馥更清。分种元从天上落,粉身今捻掌中轻。莫言合浦光常在,敛袖归怀夙有情。古时桂花多简称为桂,很容易与“肉桂”想混淆,所以宋人常以木犀之名称呼桂花。桂花香味幽雅清甜,文人常把桂花的香味与龙涎香作比,邓肃《岩桂》:“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陈栎《木犀珠》中也说木犀香珠比龙涎香还要馥郁清新:“非生蚌壳圆还皎,

夏至,香事。

古代沉香香珠的做法是:

按各种种类的香料研磨成粉

根据自己喜欢的香粉进行一定的份额配比

将香粉与粘粉整合做成手工香丸

将香丸串联成香珠即可

我家有香道手工制香课哦!

比如艾草香珠:艾草粉、粘粉。。。。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过两日便是夏至, 夏至预示着炎热天气的到来。在这段时间里,养生除了注意消暑解渴,也需在情绪上保持平静。

古人在夏至的养生方法有很多种,用香也是其中之一。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此时若用炭火燃香则热上添火,燥气过重;用水蒸香则湿热过剩。因此,这两种用香方式并非夏日用香的最佳选择。

纵观古人诸多用香方式,佩戴由天然香药材制成的 香珠 最适合夏日使用。

这是因为夏天的高温环境可以加快香珠内芳香物质的挥发速度。不仅可以使香气更容易被人捕捉到,还能起到一定的医疗养护功效。

香珠的记载最早见于道家文献, 《三洞珠囊》 中:

“以杂香捣之丸如梧桐子,青绳穿之,此三皇真元之香珠也,烧之香彻天。”

这种说法在《陈氏香谱》中也得到了应证:

“ 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 其来尚矣。若夫茶药之属,岂亦汉人含鸡舌之遗制乎。兹故录之,以备闻见,庶几免一物不知之意云。”

关于香珠的方子,在周嘉胄《香乘》卷二十香属之香饼、香煤、香灰、香珠、香药、香茶中有记载,如:

孙功甫廉访木犀香珠、龙涎香珠、香珠一、香珠二等四个香珠方。

在清代的皇宫和富庶之家,人们习惯在夏日佩戴 避暑香珠 与 防暑锭子药 。

避暑香珠是根据中药配伍由多种香药材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避暑效果的香珠。

清宫医案中,就留有雍正时“避暑香珠”的配方:

香薷一两,甘菊二两,黄栢五钱,黄连五钱,连翘一两,香白芷五钱,水四十碗,慢火熬,候将干,用绢搅汁,听用。透明朱砂末五钱,透明雄黄末五钱,白芨末三钱,白檀香一两,花 石末一两,川芎末一两,寒水石末一两,梅花片一两,苏合油一钱,水安息一钱,香白芷末二钱,玫瑰花瓣末一两,以上共为细末,入前药汁内搅匀,作扣大串成。盛暑时时常带在身上,能避暑并时行山岚瘴气,倘药汁不足,添鸡蛋清。

从上面的方子,我们可以得知避暑香珠的制作需要先取药汁,再将药汁倒入香粉中,混合后制成大小相同的珠子,穿成一串佩戴在身上,不仅可以防暑,还能避瘴气。

而“锭子药”则是形状像银锭般的香品,一般也由多种香药配伍而成。

根据朱家溍先生在《故宫退食录》书中的描写,清代皇帝在每年端午节前,都会让造办处的“锭子药作”照例制造一批防暑的锭子药,主要有: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避暑香珠、大黄扇器等等。

夏季大臣们在身上荷包或香囊里装入少量这类锭子药以备不时之需。

而避暑香珠就可以直接挂衣襟上作为装饰,或者戴在手腕上,它也是端午节的一项赏赐品,文武官员都以能得到此项赏赐为荣。

香珠虽然适合夏日佩戴,但其养护也同样需要注意。《温氏杂录》提到了收香珠之法:

“凡香环佩带念珠之属,过夏后须用木贼草擦去汗垢,庶不蒸坏。若蒸损者,以温汤洗过晒干,其香如初。” 

可见,夏日佩戴香珠避暑需要注意汗水对香珠的损害,用木贼草或软帕擦拭干净即可。

如果有污渍无法去除,则可以用温热的水清洗晒干,不会影响香珠的香气。

以上就是关于香珠怎么做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