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条件

   2023-06-02 11:16:48 网络1030
核心提示:池塘条件:选择向阳、排灌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黏质土壤。 消毒清塘:用生石灰兑水清塘消毒,并施入腐熟人畜粪作基肥。 密度合理:每平方米池塘放养体长7毫米的泥鳅苗约3万尾。 科学饲喂:饲喂时保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泥鳅养殖有什么条件

泥鳅养殖条件

池塘条件:选择向阳、排灌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黏质土壤。 消毒清塘:用生石灰兑水清塘消毒,并施入腐熟人畜粪作基肥。 密度合理:每平方米池塘放养体长7毫米的泥鳅苗约3万尾。 科学饲喂:饲喂时保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泥鳅养殖有什么条件

1、池塘条件

养殖泥鳅时,最好选择向阳、排灌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黏质土壤建造池塘,池塘四周要有高出水面40厘米的防逃设施,水深保持在40-50厘米,而且池壁要夯实,并高出水面30-40厘米,池底应该向排水口倾斜。

2、消毒清塘

泥鳅在放养前,要先进行常规清塘,一般用生石灰兑水清塘消毒,2-3天后池中加水至30厘米,7天后排干,并重新放进新水,然后施入腐熟人畜粪作基肥,当透明度达到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3、密度合理

养殖泥鳅时,要合理控制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池塘放养体长7毫米的泥鳅苗约3万尾,体长为5厘米的泥鳅苗50-1000尾,对于水体肥沃度高的池塘,可以增加放养数量,水体贫瘠的则适当减少。

4、科学饲养

泥鳅的食性较广,人工养殖时,可以投喂鱼粉、动物内脏、蚯蚓、杂鱼肉、血粉等动物性饲料,另外,豆粕、菜粕、麦麸、谷物等植物性饲料,要根据水质、天气、泥鳅摄食情况进行灵活掌握,饲喂时保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泥鳅养殖一亩地需用多?

1、水质:其实不只泥鳅的养殖,大多数水产养殖对于水质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生长速度以及病害的发生,也是影响到经济收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质比较差的时候,泥鳅生长就会非常的缓慢,饲料转化率低,水体容易滋生一些细菌,导致病害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甚至会出现水体中毒而导致泥鳅死亡的现象。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水质的管理尤其的重要,只有保持水体的肥、活,泥鳅才能够生长的健壮,从而提高产量,收益也会最大化的。

2、养殖密度:很多的养殖户为了实现能够使泥鳅得到高产,往往会在养殖池中大量的放养,导致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密度过高不仅会影响泥鳅正常的摄食,也会对泥鳅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的。

提高生长周期,容易错过最佳上市的季节,而且还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和传染,一般发生病害,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导致大面积的泥鳅死亡。幼苗在三厘米以上的泥鳅,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米在零点一千克至零点二千克左右,随着泥鳅的生长,还需要不断的对于养殖放入的密度要减少。

3、水温:泥鳅是喜温的一种鱼类,能在温度为十摄氏度至三十摄氏度的水温中生存,最适宜的水温在二十五摄氏度至二十八摄氏度,这个温度期间,是它活跃度以及摄食量最大的时候,也是它的生长旺盛,这时只要通过足够的饵料,它就可以快速的生长。

但温度高于三十摄氏度的时候,它会停止摄食,钻入泥土中度过夏天,生长极为的缓慢,而且容易导致消瘦,同样的,当温度低于五摄氏度,也会钻入泥土中越冬。

所以在夏季和冬季养殖极为重要,在夏季高温时,可通过加深水位、搭建遮阳网以及加冰等方法将水温降下来,而冬季可通过加热等方法提高水温,将水温控制在二十摄氏度至三十摄氏度之间,可使泥鳅一年四季快速的生长。

4、饵料:泥鳅是杂食性的鱼类,对于饵料的来源极广,一般采用自行采食和饲料投喂相结合的方法。

可在养殖时在池中施肥培育浮游藻类,供期自由采食,尤其在幼苗期间,由于口器较少,不能直接食用人工饵料,则需要食用一些藻类和枝角类及桡足类等生物,否则成活率低,产量也会低,所以前期的施肥培饵极为重要。而随着它能食用人工饵料时,可以投喂鱼粉、鱼肉浆、动物内脏以及五谷杂粮、蔬菜等,让其快速的生长。

扩展资料:

泥鳅的生长习性

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泥鳅

想养泥鳅,泥鳅该怎么养呢?

泥鳅养殖一亩地需用鳅苗5-10万尾左右。

一般情况下,泥鳅的养殖密度每亩池塘可放3-4cm长的鳅苗5-10万尾左右。但具体也得根据养殖模式来定,如果不是用专用池塘养殖的话,而是稻田养殖,其密度就要少很多了,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

另外,还有网箱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4-5厘米的鳅苗200-300尾(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当然当地的养殖环境和泥鳅的品种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成本

1、以池塘养殖为例,首先池塘改造加基础设施建设每亩成本约在500元左右,包括推塘,堆建塘埂,安装进排水管道,以及防逃网、防鸟网等。

2、其次就是鳅苗成本,成本在3000-4000元左右,再配合部分花白鲢用来调节稳定水质,成本在500元。

3、再者就是饲料及药品成本。泥鳅养殖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占体重的3%左右。平时养殖管理过程中,还要用到一些清塘消毒以及泥鳅病害的药品,成本合计约在6000元左右。

4、最后就是其他的杂费,包括水电费、人工费等等,预计在1000元左右。

怎么养泥鳅啊?

泥鳅的味道非常的鲜美,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的,很多的人都是非常的喜欢吃,但是现在野生泥鳅远远不满足于市场的需求,导致现在有很多的人靠养殖泥鳅赚钱,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

一,泥鳅该怎么养

养殖泥鳅最重要的就是水质,其实不止泥鳅养殖水质要求高,很多的水产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都是非常的高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泥鳅的生长速度及病害情况。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在池子里种一些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养殖泥鳅的密度也是非常的重要,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米在0.1-0.2kg左右,随着泥鳅的生长,后期还要继续的减少量,如果大量的放养,会导致养殖密度过高泥鳅不能正常的进食,会导致生长的非常缓慢,而且会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泥鳅适应的水温是在25-28度,泥鳅时杂食性鱼类很多的食物都是可以作为它的食料,可在养殖时在池中施肥培育浮游藻类,供期自由采食。随着它长大后期可投喂鱼粉、鱼肉浆、动物内脏以及五谷杂粮、蔬菜等,让其快速生长

二,泥鳅怎么做好吃

给大家介绍一个红辣椒炒泥鳅的做法,味道非常的好,先把泥鳅的内脏清理干静,然后洗干净之后在用盐腌制20分钟目的是为了让泥鳅更加的入味,在把蒜苗、红辣椒、青椒切成同样大小的斜刀放碗中备用。热锅下油,把泥鳅放入煎,煎一会洒入料酒去腥味,泥鳅煎略转黄,加入蒜叶、青椒、红辣椒翻炒至熟,放入鸡精出锅至盘中,最后淋上一层花椒油就可以出锅了

1.池塘建设

在养殖泥鳅的池塘周围,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坡度60℃~70℃,深度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池塘周围要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墙,防止蛇、老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敌害生物、野生鱼卵、鱼苗进入池塘。

2.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泥鳅前,清理池塘很有必要。水深达到10cm后,就要用生石灰做成泥浆,然后洒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底肥。

3.播种。

泥鳅苗上塘时间为每年5月,种植密度为1500-2000只/m2。鱼苗投产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的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时,可根据水情适当追肥。追肥可以用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天早晚各撒一次。泥鳅长到2cm时,加深水位至50cm,施肥水质,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泥鳅的养殖水质非常重要。除了一周换一两次水,还需要经常施肥,保持水的黄绿色。

以上就是关于泥鳅养殖条件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