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白鱼一白二白什么意思

   2023-06-04 11:29:53 网络580
核心提示:兴凯湖白鱼一白二白是指鱼的重量。在密山地区兴凯湖大白鱼依据重量分为一白(0.5~1.0 kg)、二白(1.0~1.5 kg)、三白(≥1.5 kg),市场售价可以达到200~600元/kg,经济价值非常高。为了调整吉林省渔业养殖结构,提高养

兴凯湖白鱼一白二白什么意思

兴凯湖白鱼一白二白是指鱼的重量。

在密山地区兴凯湖大白鱼依据重量分为一白(0.5~1.0 kg)、二白(1.0~1.5 kg)、三白(≥1.5 kg),市场售价可以达到200~600元/kg,经济价值非常高。为了调整吉林省渔业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于2019年申报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引进兴凯湖大白鱼进行繁殖及养殖研究,探索兴凯湖大白鱼在吉林省养殖的可行性。

大白鱼是河鱼还是海鱼?与白水鱼的区别?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鲌、鲌丝、翘嘴白鱼、翘嘴鲌、翘嘴鲢、翘嘴巴、翘嘴红鲌。简称翘嘴儿。

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体重1市斤的个体能吞食4寸左右的鲢、鳙鱼种。6-7月产卵,产卵场多在近岸水区,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生长迅速,体型较大,最大者重达20-30市斤,常见为4-5市斤。天然水体渔获物中占比重较大。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人工养殖近几年刚刚起步。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探讨。该品种适应各种养殖模式,如网箱养殖、成鱼塘套养殖等。池塘养殖是其中的一种养殖模式,具体的技术如下:

该品种的易养殖的特点是,耐浮头、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

一、鱼塘条件

面积1-20亩,水深80-250公分的淡水池塘、一般可养殖四大家鱼的地区和池塘匀可养殖翘嘴红鲌。

二、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清除塘内的野杂鱼,特别是鲤鱼、草鱼等吃食鱼,防治它们与翘嘴红鲌争饲料。注入50公分以上的河水后就可放养鱼种。

三、苗种选择

放养一龄鱼种要求规格在5公分以上。最好是10-20公分的规格,大小个差距不超过4公分。运输前要拖网锻炼。防治操伤。二龄鱼种最好是自己培育,自己养殖,规格在500以下。放养大规格鱼种会提高养殖成本和增加养殖风险。

四、放养密度

要求亩产量在250-500公斤亩产的放养密度:一龄鱼种规格在5-20公分的,每亩放养1000-1200尾;二龄鱼种规格在500克以下的亩放养400-500尾。混养花鲢50尾。

五、饲养管理

1、饲料的种类: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和青鱼饲料接近,营养要求偏动物性)、冰鲜鱼块、活饵料鱼(要求活饵规格为饲养鱼体长的1/3~1/5,种类为上层鱼为好,如白鲢、花鲢,鲮鱼、白鲫等也可以)、主食蚕蛹也能正常生长,但我们担心会影响品质所以不提倡。

2、饲料的投喂:(1)冰鲜鱼饵投喂,其种类可以多样。投喂冰鲜鱼饵,饲养鱼必须是经过驯化过程,3~5厘米时投喂冰鲜鱼制成的鱼糜,每日多次;10厘米以上,投喂切碎的冰鲜鱼,一般每日二次。投喂方式有两种,一是定点投喂:以每次投喂后在2小时内吃完为限。二是人工抛投:投到翘嘴红鲌不来抢食为止,投喂次最好是三次。正常情况下,人工养殖翘嘴红白的饵料系数为4左右。(2)颗粒饲料投喂:投喂颗粒饲料和冰鲜鱼所不同的是:投喂后要求在一小时内吃完,饲料系数在2左右。(3)活饵料鱼投喂,每5-7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为翘嘴红鲌存塘重量的1-2培投喂,吃完后要马上投喂。吃不完要推迟投喂日期。要注意经常观察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灵活握投饲量。

3、水质的调节 翘嘴红鲌对水质要求不太严格,一般在吃食正常的情况不需要经常加水。当水质过浓,鱼类吃食减少时应及时加水和开启增氧机。虽然翘嘴红鲌没有上来浮头,但是如果翘嘴红鲌长期生活溶氧不足环境中,会影响生长速度。

六、病害防治

到目前为止,从各地翘嘴红鲌养殖情况来看,还没有发现重大病害,如果发现寄生虫,防治方法同四大家鱼基本相同。

七、捕捞和运输

翘嘴红鲌,善跳越,拖网捕捞时最好加盖网。由于翘嘴红鲌性情急燥,容易受伤,给长途运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捕捞时保持不受伤,那么,人工养殖的翘嘴红鲌的运输成活率也很高。

翘嘴红鲌是一个新的野鱼家养殖品种,各地的养殖技术还是够成熟,有待各地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和提高。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

翘嘴红_又名白鱼、太湖“三白”,以上层的小型鱼类为食,是我国传统的优质淡水鱼。翘嘴红_主要栖息在水面开阔的江湖中,目前,池塘人工养殖效果也很显著。

一般雌鱼3龄、雄鱼2龄成熟,在大湖或江河中皆可产卵,卵稍具黏性,一般黏附在水草或砾石上,在江河里常被水流冲下,顺水漂流孵化。怀卵量每千克体重为10万~15万粒。一般20℃以上就可产卵,适宜水温25~28℃,受精卵2天左右即可孵出。

太湖“三白”中白鱼的资料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淡水鱼的种类是有很多的,而且水产养殖中,养鱼很是普遍,而养殖户常养的品种均为淡水鱼,淡水鱼也是比较好养,下面看看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及相关资料。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1

一、乌鳢

乌鳢,俗名黑鱼、乌鱼、才鱼等。属鲈形目,鳢科,鳢属。我国鳢属鱼类有8种,已开发人工养殖的有乌鳢、斑鳢和月鳢。

乌鳢在我国普遍分布,除了西部高原地区外,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河川、湖泊和池塘中。

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辽宁、台湾等地,乌鳢人工养殖很普遍。

乌鳢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栖息环境极其广泛,常生活在软泥底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或静止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洼地及渠沟等水域,但在江河水流湍急的区域中几乎没有栖息。

乌鳢对水质、溶解氧、酸碱度、盐度等外界环境适应性特别强,能忍耐的pH值范围是3.1~9.6,超出忍耐范围会很快死亡。

乌鳢属广盐性鱼类,在淡水、盐水中都能生存。

乌鳢耐低氧能力很强,它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并且在少水甚至无水的条件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湿润,就能存活较长的时间,根据这一特征,乌鳢可采取保湿运输。

乌鳢的生长速度很快。自然条件下,1冬龄鱼的体长19~39厘米,体重100~750克;2冬龄鱼的体长38~45厘米,体重600~1400克;3冬龄鱼的体长45~59厘米,体重1450~2000克;最大个体可达5千克以上。

由于水体生态条件的差异,如水质、饲料的种类及鱼体的内在因素等原因,乌鳢个体生长的差异很大。

总的来说,乌鳢在2龄前,生长旺盛;2龄后,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个体增长率逐渐降低的趋势。

鳢属中的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称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在广东、广西已普遍养殖,其他地区也引种试养,因其个体小,适合于农户庭院养殖。

月鳢具有耐低氧及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

月鳢养殖方式有多种,如池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等,养殖户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养殖方式。

二、鲇鱼

大口鲇原名南方大口鲇,俗称河鲇、大河鲇鱼、鲇巴朗(四川)、叉口鲇(湖北)、大鲇鲐(江苏、浙江)等。

属鲇形目、鲇科、鲇属。是鱼类中长得最快、也长得最大的一种,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2~5千克,最大可达40千克以上。

大口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腴而不腻,不仅是席上佳肴,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大口鲇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如生长速度快,繁殖的鱼苗当年就能长到500克以上;养殖周期短,当年的鱼苗饲养4~6个月就能上市;

适应低温的能力强,在我国北方能自然越冬;食性可以改变,即由原来吃活鱼虾转变为吃人工配合饲料,适合规模化、集约化饲养;

消费市场广阔,大口鲇是中档鱼,不仅可鲜食,也可加工成风味食品,国内外畅销;

经济效益高,单位养殖面积的利润是饲养常规家鱼的5~8倍,是饲养革胡子鲇的4~6倍。

大口鲇属温水性鱼类,生存适温为0~38℃。

在池养条件下,生长适温是12~31℃,最佳生长水温是25~28℃。低于18℃和高于30℃时生长缓慢。

水温降至8℃左右并不完全停食,而水温升至32℃则完全停食。

对水中溶解氧含量要求略高于四大家鱼,当水中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

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毫克/升可能出现浮头现象;低于1毫克/升时,导致泛池死亡。

对水体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6.0~9.0的水域都能生存,但最适范围为7.0~8.4。

大口鲇是底层鱼,白天多集群潜伏于池底弱光处隐蔽,到了夜晚才分散到整个水域中活动觅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会像鲤鱼那样浮到水面上来抢食,只能凭借饲料台上方翻滚的波纹和水花,判断鱼群正在抢食。

大口鲇性情温顺,不善跳跃,不会钻泥,容易捕捞。第一网的起捕率常在80%以上,三网过后基本上能把鲇鱼捕尽。

大口鲇在鱼池里的分布也有特殊性,往往只占据池边、池角和深水处;又特别善于随水流逃跑,无论是顺水流还是逆水流。

因此,池塘面积不宜太大,进、出水口的拦鱼设备一定要牢固可靠。

胡子鲇,广东称塘虱鱼,广西称塘角鱼,在南方养殖较普遍。

属鲇形目,胡子鲇科,是江河池沼常见的野生鱼类。胡子鲇是杂食性,生长快,耐低氧、耐小水面,疾病少,离水不易死亡,便于运输。

因此,适宜在家庭小池中饲养。胡子鲇是一种滋补保健的优质鱼,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革胡子鲇,又称埃及塘虱、埃及胡子鲇。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为热带、亚热带鱼类。

1981年从国外引进广东省,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后,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养殖。

革胡子鲇柔嫩肥美,营养丰富,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耐低氧、抗病力强和养殖周期短等特点,既适合池塘单养、混养和稻田养殖,又适宜于家庭小水体密养。

革胡子鲇适应性很强,苗种繁育简单,养殖技术容易掌握。

革胡子鲇生长适温13.5~35℃,水温低于7℃可引起死亡。革胡子鲇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人工饲养时,也食花生饼、豆饼、豆糟及人工配合饲料,喜食家禽和猪、牛的内脏。

革胡子鲇贪食,且食量大,投饲过多会造成摄食过量而胀死,所以必须控制投饲量。

同时革胡子鲇又有很强的耐饥力,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喂也不会饿死。革胡子鲇在我国南方每年可养2~3茬。

池养条件下,经4~5个月的养殖,当年投放的鱼苗一般能长到0.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每6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对于上年越冬的鱼种,第2年普遍能长到1千克,最大个体可达4千克以上。

三、黄鳝

黄鳝又称鳝鱼、长鱼、无鳞公主。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黄鳝肉味鲜美,骨刺少,特别是小暑后的黄鳝最为肥美,是国民喜食的水产品。

黄鳝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黄鳝适应能力强,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均有分布。黄鳝体细长,耐饥饿,疾病少,市场价格高,养殖经济效益好。

四、鳜鱼

鳜鱼是指鳜属鱼类,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科。鳜鱼属种类较多,常见的是大眼鳜和翘嘴鳜,斑鳜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翘嘴鳜。

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是著名的席上珍肴,刺少,味美,营养丰富,驰名中外。

鳜鱼以往没有专门饲养,主要是饲料问题,因鳜鱼和乌鳢一样,也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饵料来源较困难。

由于鳜鱼深受群众欢迎,加之经济价值高,因此各地都开展了鳜鱼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可长到50~100克,第2年即可达到500克,第3年达1~1.5千克。

从第4年起,生长速度显著减慢。因此,人工饲养鳜鱼以2~3龄为好。采用早繁苗,当年养到500克左右上市。

鳜鱼幼鱼刚孵出后不久,就能吞食其他鱼苗。因此,南方常用人工繁殖的家鱼苗喂鳜鱼苗,效果很好。

鳜鱼长到4厘米时,即转为以小虾类为主要食料,体长10厘米以上时,则以食小型鱼类为主,有时同种鱼也相互蚕食。

鳜鱼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野杂小鱼或家养鱼种,也可投放一些鲫鱼、罗非鱼等让其繁殖小鱼,供鳜鱼吞食。

总之,选养鳜鱼,首先要考虑是否有饵料鱼,并根据饵料量来确定放养量。

饲养鳜鱼,要因地制宜,只要饵料有来源,饲养鳜鱼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南方某些地区已将鳜鱼作为主要养殖品种。

五、鳗鲡

鳗鲡学名为日本鳗鲡,又称白鳝、青鳝、鳗鱼、河鳗、白秋、蛇鱼等,是降河性洄游鱼类。

鳗鲡是人工养殖的名特优品种,但人工繁殖至今仍未完全成功,主要依靠天然捞苗。

每年春季,有大批的幼苗(称鳗线),成群地自海进入江(河)口。

一般雄鳗久居河口成长,而雌鳗和幼鳗逆水上游进入江河的干流和与河流相通的湖泊,有一部分甚至直达江河的上游,如长江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地区,闽江的建瓯以上地区。

鳗鲡在江河和湖泊中育肥,到了成熟的年龄,秋季又大批游到河口,会同常住在河口地带的雄鳗鱼一起游到海洋中繁殖。

养鳗可建造养鳗池单养,也可以在鱼塘中混养。单养池要求能防逃,有自流化的排灌系统,并有充足的饲料。

一般每666.7平方米放养鳗种0.5万~1万尾,年产量可达1~2吨;混养主要是以鱼塘中的野杂小鱼虾为食,每666.7平方米可放养50~100尾,1年可收获成鳗20~30千克。

欧洲鳗俗称欧鳗,主要分布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北海、挪威海、波罗地湾、地中海、黑海等区域,是除日本鳗外第二大人工养殖的鳗

鲡种类。欧洲鳗与日本鳗相比,有以下不足之处。

不耐高温,生长最佳温度为24~26℃。

易患寄生虫病,寄生虫是欧洲鳗的一大杀手,如指环虫、车轮虫、三代虫、白点虫等。

生长大小差异大,出成率低。

摄食活力弱且生长缓慢,一般从玻璃鳗长到200克的上市规格需要18个月。

养殖池底淤泥必须彻底清除,水质要求高,溶解氧含量维持在5~7毫克/升,pH值稳定在6.9~7.5。

根据我国欧洲鳗养殖成功经验,主要采用三种类型:一是利用深井水养殖欧洲鳗;二是利用山涧溪水养殖欧洲鳗;三是利用海水养殖欧洲鳗。

六、泥鳅

泥鳅肉质肥美,营养丰富。泥鳅虽然个体不大,但鱼种来源方便,可自行到沟、塘、水田中捕捉幼鱼或亲鱼,又具有杂食性、抗病力强、生长快的特点,是家庭养鱼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其他鱼种来源缺乏的地方更适合,饲养效果也好。

七、黄颡鱼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

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是江河湖泊的重要经济鱼类。

除西部高原外,各干、支流水系均有分布。

在我国长江干流和支流附属水体分布4个种,黄河、黑龙江、珠江水系流域有2~3个种的分布,并形成自然群落。

黄颡鱼体形较小,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黄颡鱼价格逐年上升;黄颡鱼疾病少,饲料来源广,饲养管理简单,养殖效益较好,黄颡鱼人工养殖发展很快。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水温25~28℃。适宜pH值为6.0~9.0,最适pH值为7.0~8.0,耐低氧能力一般。

水中溶解氧含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低于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池塘人工饲养条件下,除摄食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外,一般必须投喂人工配制的软性配合饲料,尤其是在集约化网箱流水饲养的条件下,投喂的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35%~40%。

八、鲟鱼

史氏鲟,又名黑龙江鲟,七粒浮子,为世界上尚存的26种鲟形目鱼类之一。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鲟属。

鲟类是一群大中型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中。鲟鱼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生物类群,有“活化石”之称。

史氏鲟为动物食性,在天然水域中以水生昆虫幼虫、底栖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也有摄食两栖类的情况。

幼鱼的食物以底栖生物及水生昆虫幼虫为主,繁殖期间摄食强度下降或停食。

史氏鲟的最低成熟年龄,雌鱼9~10年,雄鱼7~8年。

根据经验,史氏鲟养殖应在高溶解氧、低有机物、清新、流动的水中进行,总硬度略高些(100~150毫克/升),对孵化和育苗都有好处。

俄罗斯鲟,又称俄国鲟。

属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鲟属。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以及与这些水域相通的河流。

俄罗斯鲟除部分是洄游性种类外,有部分是定栖种类,在伏尔加栖息的`大多为定栖种类。

这种鱼在俄罗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较高的捕捞产量,产量主要靠人工养殖和人工放流增殖维持。

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已引进俄罗斯鲟开展人工养殖。

九、长吻鮠

长吻鮠,俗称江团、鱼。属鲇形目、科、属。长吻鮠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

在长江上游及支流,长吻鮠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乐山、北碚、南充、蓬安等地为有名的产区。

长吻鮠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膘特别肥厚,新鲜时为银白色,干制后为名贵鱼肚,食者无不称赞,有“不食江团,不知鱼味”之说。

特别是湖北石首的“笔架鱼肚”,素享盛名,常作为宴席上的佳肴。20世纪80年代,长吻鮠人工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使长吻鮠成为池塘养殖的名贵水产品。

长吻鮠为江河底层的肉食性鱼类,平时在水流较缓的河口、深潭内活动,冬季在干流深水处或水下乱石的夹缝中越冬,喜夜间捕食。

幼鱼主食水生昆虫,兼吃植物。成鱼食性广泛,除捕食鳑鲏、麦穗鱼等小型鱼类外,还摄食虾、蟹及其他甲壳类、螺类、水生昆虫和水丝蚓等。

在上述饵料资源丰富的河段,长吻鮠产量较高。长吻鮠虽然是肉食性鱼类,但其食谱中多是经济价值较低的小型鱼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

因此,可在野杂鱼和底栖动物较多的水库、池塘、河流中养殖。

十、河鲀

河鲀产于我国,为鲀科鱼类的通称,国内通常食用与养殖的有暗纹东方鲀、弓斑东方鲀、红鳍东方鲀、黄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假睛东方鲀等。

目前淡水人工养殖多以暗纹东方鲀为主。暗纹东方鲀生长适宜温度为16~27℃,最适温度为20~26℃。

溶解氧含量6毫克/升以上,pH值为7.4~8.6,透明度35厘米以上,就能健康生长。溶解氧含量低于3毫克/升会缺氧死亡。

十一、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又名大白鱼、翘嘴巴、白丝。

属鲤形目,鲤科。翘嘴红鲌是一种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中的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一般在敞水区水体中上层活动,游动迅速,善跳跃;幼鱼成群生活在水流较缓慢的浅水区域;冬季在河床、湖槽中越冬。

翘嘴红鲌主要以鱼类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经过驯化,能摄食鱼糜、冰鲜鱼虾和人工配合饲料。

翘嘴红鲌生长迅速,体形较大,最大可长至15千克重,常见个体2~3千克,人工条件下,3~5厘米的鱼苗经过6~10个月的饲养,70%的鱼能长到400克以上。

1~2冬龄鱼处于生长旺盛期,3冬龄以上进入生长缓慢期。雌鱼性-成熟后,生长速度无明显下降,而且雌鱼比雄鱼生长快。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2

品种一,黑鱼

黑鱼,又称乌鱼和生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这种鱼比较壮,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所以在市场上价格相对稳定,很受人们的欢迎。黑鱼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因此可以在一般环境中生长。主要饵料是小鱼、虾、昆虫等。

属于杂食鱼类,容易饲养。黑鱼的养殖成本也比较低,是以一亩池塘养殖3000条黑鱼为基础,成本在2.5万元左右。亩产高达4500斤。在目前每公斤15元的市场价基础上,降低成本2.5万元,每亩产值约4.25万元。

由于其体型较大,经过一年的养殖,每条黑鱼平均约1.5斤,所以养殖也是一种非常赚钱的鱼。

品种二,银鱼

银鱼的当地名称也叫蔡羽和黄瓜鱼。它又小又长又透明。生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食性复杂,繁殖力高,是一种相对容易繁殖的鱼类。此外,银鱼也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鱼类,属于四大亮鱼之一。吃银鱼有健胃补虚的功效。

一般来说,经过十几个月的培育就可以出塘了。成活率90%,产量可以高3500斤左右,成本不超过3万块。如果现在的市场价30元一公斤左右,产值高达10.5万元,减去成本3万元,净收入7.5万元。价格比较高,可以说是高利润的养殖鱼类。

品种三,剑鱼

剑鱼又叫芝麻剑鱼,因为它多了一点芝麻大的黑点,所以叫芝麻剑鱼。这种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比如芝麻旗鱼,植物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养殖芝麻旗鱼可以说不仅成本低,而且生长适应性强。

易于管理。用池塘养殖,一亩3000块,年成本3万左右。而且产量高达3200斤,按照现在旗鱼的市场价,35元一斤左右。然后,一亩产值高达11.2万元,减去成本3万元,净收入8.2万元。利润收入还是很丰厚的,前景不错,值得养殖。

高档淡水鱼养殖品种3

1、鲤鱼

鲤鱼是杂食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低氧、食谱广、生长迅速快、在静水和流水中均能繁殖等特点,多在稻田、池塘、网箱养殖。鲤鱼品种很多,较好的有荷包鲤、荷包红鲤、芙蓉鲤、镜鲤和锦鲤等,其中杂交出来的品种建鲤、丰鲤,具有肉味鲜美、病害少、易、生长快等特点。

2、鲫鱼

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很强,能耐低氧,在碱性较强的水域中也能生长、繁殖等特点,是我国稻田养鱼的主要对象,也有与四大家鱼搭配池养的。肉质细嫩,汤味鲜美,为我国各地最普遍的食用鱼之一。

3、鲂鱼

鲂鱼也是杂食性鱼类,具有抗病力强、性情温和、易于、起水率高、生长较快等特点,其肉嫩脂多,味道鲜美。常见品种有武昌鱼和三角鲂,因团头鲂性状优良,现已成为主要养殖对象,在全国21个省市放养。

4、鳊鱼

鳊鱼是偏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水生植物的茎、叶、碎屑及其种子为食,兼食枝角类和轮虫等。分布广,产量大,为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肉味鲜美而多脂,深受群众欢迎,曾作为养殖对象,但起水率不高,现已逐渐被团头鲂取代。

5、鲮鱼

鲮鱼也叫做雪鱼,它生长较快,肉味鲜美,为华南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广东、广西常将其与草鱼、鲢鱼等混养,此鱼不耐7℃以下低温,故在11月份前即要采取防寒措施。

白鱼 白鱼为塞外鱼鲜上品,与江南名鱼相比也绝不逊色。产于松花江的异常肥美,大者可三二十斤,脊背有油。长江产的不肥。北方各地产的不大,至多二三斤。清蒸、红烧,或熏或腌均无不可。熏白鱼的做法,用酱油、料酒浸泡,过油炸熟再熏,如能得樟木或松塔来熏更有一种清逸的风味。若在冬天,可多买一些腌好,用鱼糟抹在鱼的两面,入坛封固,不可泄气,放置背阴处所,吃的时候或炸或红烧,冷吃热食均好。

海产品里也有白鱼,鳞多油脂,食时不去鳞,身薄如刀,通体白色,30厘米左右,味鲜美,但不知道学名何名.

原料别名:翘嘴红舶、娇鱼、白扁鱼、翘咀白、黄白鱼、翘嘴

原料分类:鱼虾蟹贝类

食用提示:每次约100克

推荐菜品:清蒸白鱼 三花鱼腹酒锅 糖醋鱼条 白鱼枸杞汤 绣球鱼丸 松子全鱼 铁板果味菠萝海螺 空心鱼圆 清蒸白鱼

白鱼详细介绍

原料介绍

白鱼(White Fish)属鲤科鱼类,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白鱼。体形长,甚侧扁,头背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很厚,上翘,口裂与体长轴几乎成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部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中凶猛性鱼类。它可以在1~32度水体环境中生活,长年捕食生长。雌性3龄,雄性2龄成熟,6-7月产卵,幼鱼喜栖湖泊进岸水域或河道、港湾水流较缓沿岸生活。自然分布甚广,是我国南北水域常见的淡水鱼类。

白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其肉质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佳肴。原为野生品种,近些年养殖工作者有效地解决了白鱼的人工繁殖,苗种的培育与白鱼用颗粒饲料问题,已能进行大面积人工饲养。学名翘咀红白鱼,是一种凶猛鱼类,也属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与“太湖三宝”合称“太湖四珍”。少刺多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营养分析

白鱼除味道鲜美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尤其鱼脑,是不可多得的强壮滋补品。久食之,对性功能衰退、失调有特殊疗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适宜营养不良,肾炎水肿,病后体虚,消化不良之人食用;

2. 支气管哮喘之人,癌症患者,红斑性狼疮者,荨麻疹,淋巴结核以及患有疮疖者忌食。

食物相克

白鱼不宜和大枣同食。

制作指导

食用时可清蒸、红烧,用白鱼制成鱼圆,则味道更佳,历来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食疗作用

白鱼肉性味甘、温;

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

其他相关

白鱼是吉林的鱼中上品,俗话说:“三月桃花开江水,白鱼出水肥且鲜。”

《永吉县志》记载:“白鱼一名‘鱼白’一名‘鱼乔’,吉林产者最细,故又称细鳞白鱼,贡品。”

唐代诗圣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就提到:“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唐.盂诜:经宿者勿食,令人腹冷。多食泥人心,久食令人心腹诸病。

《日华子本草》:患疮疖人不可食,甚发脓。元.吴瑞:多食生痰,与枣同食患腰痛。

《随息居饮食谱》:白鱼,甘温,行水助脾,发痘排脓。多食发疥,动气,生痰。

《食疗本草》:助脾气,能消食。

《开宝本草》:主胃气,开胃下食,去水气,令人肥健。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翘嘴红的肉。又称白扁鱼。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黄河、辽河等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获得后,去鳃、鳞、内脏等,洗净鲜用。

本品味甘,性平。《食疗本草》说:“助脾气,能消食。”《开宝本草》说:“订胃气,开胃下食,去下气,令人肥健。”故仍为益脾开胃,去水除湿之品。服食法同鲤鱼。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效】开胃,健脾,消食,利水。

宜:营养不良,肾炎水肿,病后体虚,消化不良者宜食。

忌:支气管哮喘病,癌症患者,红斑狼疮者,荨麻疹,淋巴结核以及疮疖患者忌食。

以上就是关于兴凯湖白鱼一白二白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