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养成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2023-06-04 14:46:03 网络850
核心提示:(1)虾池池底为沙泥质或泥质,土池面积一般在3公顷以内,滩面水深1.5~2米,池两端设有进水闸和排水闸。放苗前1个月放干池水,进行整治:清理池底残饵、杂物和淤泥;加固池堤,堵塞漏洞,进行暴晒;在放苗前15天清池消毒,每667米2施生石灰70

日本对虾养成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1)虾池池底为沙泥质或泥质,土池面积一般在3公顷以内,滩面水深1.5~2米,池两端设有进水闸和排水闸。放苗前1个月放干池水,进行整治:清理池底残饵、杂物和淤泥;加固池堤,堵塞漏洞,进行暴晒;在放苗前15天清池消毒,每667米2施生石灰70千克、漂白粉6千克。

(2)水质海水相对密度1.010~1.024,pH7.5~8.3,没有工业污染。放苗前10天左右,虾池进水30厘米,每667米2施尿素1千克、磷肥0.1千克,培养基础饵料,使池水呈现茶褐色,透明度40厘米左右,以后视池水肥度适量施用。大潮期可根据需要依靠潮汐进行排灌水,小潮期需机械提水,故每个虾池需配备抽水机。

(3)放苗放苗量的确定主要根据池的条件、水质情况、饵料供应情况、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日换水量30%~40%,水深1米左右的虾池,每667米2可放苗1万~1.5万尾;水深1.5米左右的,每667米2放苗1.5万~2万尾。

(4)投饵日本对虾在池中不作索饵群游,而是散布在全池滩面上摄食,因此,投饵应基本上做到全池均匀撒投。小虾的投喂:在放苗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摄食量很少,主要依靠摄食池中的基础饵料生长。若池中基础饵料不足,则必须仔细观察池中小虾的分布状况,根据分布状况相应地在池中滩面上设若干个投喂滩带,把饲料只投在滩带上,这样既能保证小虾吃到饵料,又不污染水质。大、中虾的投喂:对虾体长长到4~5厘米以后,在池中的分布已趋向均匀,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已很强,则应做到全池均匀撒投,但避免投进环沟,防止造成沟底污染。日本对虾的养殖饵料有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两大类。配合饵料要求蛋白质达到53%~55%,否则就会影响日本对虾的生长。鲜活饵料有海水和淡水的低值贝类、小虾等关键是新鲜。在鲜活饵料来源方便的地区养殖日本对虾,可将鲜活饵料与配合饵料搭配投喂,有利于促进日本对虾快速生长,并可降低养殖成本。在虾池环境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投饵1小时后,如有2/3以上的虾达到饱胃或半饱胃,说明投饵量适当。如投饵1.5小时后,没有残饵,说明投饵量不足。根据日本对虾的生活习性,投饵时间应在日落后进行,而于午夜时结束。其中日落后1小时内为日本对虾摄食最盛期。一般情况下,此时可投喂日投饵量的50%,3小时后再投35%,午夜时投15%。日投饵量(鲜活饵料)一般在养成前期投虾体重的30%~20%,养成中期投虾体重的20%~10%,养成后期投虾体重的10%~5%。

(5)换水日本对虾在养殖前期,少量换水,中后期则加大换水量。通常在养殖中期,日换水量应达20%~30%,后期则应达30%~40%。对于放养密度较高的虾池,后期日换水量应达1/3~1/2。

(6)日常管理每天于夜间检查日本对虾的活动状况、胃饱满情况、残饵量等。定期测定池水的水温、盐度、pH、溶氧等,特别注意观察虾池底质状况。

(7)养殖中的异常情况

①如养殖池对虾不潜沙,甚至白天也留在池底,到晚上则成群地在表层游动,并激烈地跳出水面,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虾池底质严重恶化,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含量很高,使日本对虾难以忍受;池水出现分层,池底溶氧量低。针对上述原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底质,降低氨氮、硫化氢的含量;使用增氧机或其他机械搅水,消除池水分层现象,增加池底溶氧量。

②对虾出现浮头或在水面打转,说明池底和池水严重缺氧。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放养密度过大,底质和换水条件差的虾池,必须注意观察,如发现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合理安排放养密度、合理投喂、加强换水、配置增氧设备等。

③养殖对虾活动力降低,反应迟钝,这是对虾出现病变的表现,后面再详述。

(8)收获一般情况下,日本对虾在饱食之后便潜进沙里,增加捕捞困难。因此,在收获前,适当停止投喂饲料,以便于捕捞和保持产品质量。

①收获时间。日本对虾生长最适水温为18~28℃,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会使池虾生长出现不适。当水温降至13℃时生长基本停止,而当水温高于32℃或低于9℃时,便会导致池虾暴病或死亡。因此,养虾者应当了解当地水温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根据日本对虾的适温特性和当地水温的季节性变化来安排生产和收获时间。

②收获方法和网具。收获日本对虾的方法和网具,应当根据日本对虾的活动习性进行设计和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收捕效果,可采取下列方法和网具进行收获。a.定置网。利用日本对虾夜间沿池边直游的习性而设置在池边滩面上诱导池虾自行游入网内,达到捕捞目的的。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装置有左右翼网的有翼桩张网。网目宽一般1厘米。b.锥形挂网。安装在闸门上利用排水强迫对虾入网,从而达到捕捞目的的过滤性无翼囊袋形网具。网长为网口宽度的5~8倍。网身前段使用15~18纱,网目宽3厘米,中段用9~12纱,网目宽2厘米,末段用6~9纱,网目宽1厘米。网身末端连一网囊,用6纱网线制成,网目宽1厘米,周长1.5~2米,长2米。使用此法收虾时,应适当进水刺激池虾活动,再开启排水闸,使游动中的虾随水流入网中。此法适宜在大潮夜间进行。此外,还有拖网、泵网等捕虾工具。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什么是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措施

盐碱地养殖日本沼虾,主要有单养和鱼虾混养两种基本模式。

(1)单养每亩虾苗投放量不超过5万尾,虾苗规格为1000~2000尾/千克。鱼虾混养则可利用鱼虾的不同习性,充分利用水体。由于日本沼虾需要水草作为栖息与隐蔽的场所,因此不可与草鱼、团头鲂、鲤鱼、鲫鱼等混养,更不可与肉食性的鳜鱼、黑鱼等混养,最好与白鲢鱼种混养。

(2)鱼虾混养可以以虾为主,也可以以鱼为主。以虾为主,养殖面积以3~5亩为宜,保持水深1.0~1.5米,每亩放养20~25千克,规格为2000~3000尾/千克的虾苗,再套养规格为25克/尾的鲢、鳙鱼种200尾左右。为了免遭鱼的侵害,提高虾苗的成活和生长率,可在池塘边拦一小堤,形成小池,先将虾苗放入小池中饲养,待虾苗会弹跳后,再将小堤扒开,让虾自行游入大池。初放苗时,可投喂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对虾人工配套饲料,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4%~5%。待虾苗进入大池后,可投喂麦麸、米糠、豆饼和菜子饼等植物性饲料,在温度适宜、饵料充足的条件下,2~3个月就可养成成品虾。以鱼为主,一般是在不影响鱼产量,不增加投饲量的前提下,混养适量日本沼虾苗种,充分利用鱼池中的残饵,达到增加日本沼虾产量,提高鱼池经济效益的目的。养殖面积可稍大些,以8~10亩为宜,在按照常规方式养殖成鱼的基础上,每亩养鱼池塘内投放虾苗规格为500~750尾/千克的苗种2万尾,在鱼池中进行鱼虾混养时,每亩可产沼虾50千克左右。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保护之旅》

想从事日本对虾养殖行业,能不能介绍一下日本虾池的建造?

1.池塘要求及放苗前的准备

目前一般养虾池塘均可养殖日本对虾,考虑到日本对虾有潜沙的习性,养殖池应选择沙质或沙泥质土壤为好,泥质次之。虾池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后,池底会沉积一些淤泥和有机碎屑。如果不清理掉,就会逐渐恶化虾池底栖环境,使对虾生长缓慢,甚至得病死亡,降低养殖成活率。因此,每年进水前1个月左右,要对虾池进行清淤消毒、固堤整池,同时使池底得到充分的晾晒。池塘消毒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用量每亩50~100千克,既可进行消毒,又可提高土壤的pH值。漂白粉对原生动物和细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使用时选择进水前,虾池放少量水,用量3×10-5~5×10-5混水泼撒。使用茶籽饼清除害鱼,用量一般1.5×10-5~2×10-5。

进水施肥,培育基础饵料。一般在放苗前10~15天,虾池进水80厘米左右,选择晴天进行施肥,每亩施尿素2~3千克,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天然基础饵料较好的虾池,对虾养殖前期体长在3厘米前,基本可以不投饵料。

2.虾苗放养

(1)虾苗的选择和运输。日本对虾的养殖苗种,应选择全长在0.8厘米以上、个体差异较小、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健壮活泼、弹跳力强的虾苗。同时应对培育池水质、使用的饵料、亲虾来源及状况,进行认真了解和观察。

虾苗的装运使用无毒的塑料薄膜袋较好,一个容积为30升的薄膜袋,在水温20℃情况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5万尾10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2万尾1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0.8万尾,最好不超过20小时。

(2)放苗条件。

①池水深度:1米左右,不宜太浅,水色呈黄绿,肥而清爽。

②水温:放苗时虾池水温最好在18℃以上,温度低时生长缓慢,养殖池与育苗池水温温差不超过2℃。

③pH值:虾池pH值应在7.7~8.8,最低不应低于7.5。

④盐度:虾池盐度应在10‰~30‰,与育苗池盐度相差不能超过5‰。

(3)放苗密度。养虾放苗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虾池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放苗数量。一般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放苗在1.5万尾左右,也可进行双茬或多茬养殖。第一次放苗6000~8000尾/亩,7月中旬捕获后再进行第二次放苗,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提高经济效益。注意应在虾池顺风一端放苗,避免逆风将虾苗刮到堤坝边上尽量避免放苗时将池水搅浑。

3.饵料投喂

(1)日投饵量的确定。养殖前期可以用小吊网、中后期用旋网定量法,测定池中虾的总重量,然后确定投饵量。一般情况下,虾体重1~5克时日投饵量按总虾重的7%~10%投喂,虾体重5~10克时按4%~7%投喂,虾体重10~20克时按3%~4%投喂(均指人工配合饲料干重)。

(2)投饵时间和数量。日本对虾白天潜伏在池底很少活动,日落后出来摄食,而在午夜饱食之后又逐渐恢复潜沙。根据这一习性,饵料投喂应在日落后进行,而于午夜时结束。其中,日落后一个多小时内为日本对虾摄食最盛期,此时可投喂日饵料量的50%,3小时后再投35%,午夜时投15%,视日本对虾摄食数量再作调整。

4.水质调控

(1)水温。日本对虾在水温18~28℃时生长较快,超过28℃对虾易患病死亡,而低于18℃时则生长缓慢,13℃以下摄食量减少。为使日本对虾养殖过程能保持合适的水温,首先必须合理安排好养殖生产时间,尤其是北方双茬养殖更应注意生产季节。其次,要做好水温的调控,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当池水出现高温或低温时,要及时提高虾池水位至1.5米以上,有条件的可达到2米以上,同时注意进水量的增加或减少。

(2)溶解氧。池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多少,是反映虾池水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日本对虾正常生长的池水溶氧量一般在4毫克/升左右。为了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有足够的溶氧量,应合理安排放苗密度,合理投喂,注意换水量调节,机械增氧,使用增氧剂救急。

(3)盐度。日本对虾适宜盐度为15‰~35‰,低于7‰将会逐渐死亡。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盐度进行调控。

(4)pH值。养殖期间,池水pH值应控制在7.8~9,pH值偏低的虾池可放生石灰进行调节,一般每次用量为2×10-5~2.5×10-5混水后施用。

(5)水色和透明度。养殖池水的透明度,前期应控制在30~40厘米,中后期可控制在40~50厘米。

较好的水色有黄绿色、茶绿色、茶褐色等。不良的水色有黑褐色和酱油色、乳白色、清色等。

改善水色和透明度的措施,有换水、施肥、施用药物等。出现有害水色可以使用5×10-7~7×10-7的硫酸铜曾发生过对虾死亡的虾池,应施用5×10-6~6×10-6漂白粉进行消毒。

5.日常观测

(1)对虾摄食情况。摄食情况反映投放饵料是否适当,底质和水质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健康情况。

(2)对虾生长情况。生长情况的观测主要有成活数和平均体重的估测,体长测定和蜕壳情况等。

(3)对虾活动情况。根据日本对虾生活习性观察其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如对虾不潜沙、活动力降低、反映迟钝、浮头或在水面打转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虾池底质和水质情况。包括池底颜色和气味,水质指标的日常观测等。

盐碱地养殖日本对虾要注意哪些生物学特性?

虾池的形状 

日本对虾健康养殖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清洁的养殖生态环境。在确定提水式高密度养殖的虾池(高位池)的形状时,主要应考虑在增氧机充气时,促使虾池水形成环流,以达到池塘废物、虾的粪便、食物残渣等向虾池中央聚集的目的,虾池的形状应以圆形或接近圆形最为科学。如果选择长方形,长宽比例不应大于3:2。池底平整的,需向排水口略倾斜;而且在虾池的转角处,必须是圆形或椭圆形。若虾池渗漏应铺防渗地膜,可选择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或过滤海水防病养虾模式,应地制宜进行建池。

虾池面积 

养殖日本对虾虾池的面积要根据各地排灌及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来确定。条件较好的高位池面积以1-5亩为宜,一般最大不超过10亩为好。池底必须铺沙10-15厘米。

虾池的水深 

日本对虾养殖池的深度一般为2.0-2.5米,甚至深至3米,养殖水深在1.5-1.8米。水越深,放养密度可加大,但所需增氧动力也要加大。建池时,虾池的垂直深度要比最大养殖水深高出20-30厘米。

虾池堤及护坡 

池堤迎水面可砌砖或铺设水泥预制板,也可直接浇注水泥挡板。池堤基部应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水位0.3-0.5米,池堤坡度一般为1:1-1:5。目前,不少池堤及护坡可直接用广东省佛山市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纬分公司(原佛山市塑料八厂)生产的防渗土工膜铺盖,可省工、省钱,质量相当可靠,已全面推广使用,效果理想,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一个好的虾池能让养殖的成果事半功倍,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1)盐度日本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比较适应在较高盐度的水中生活。其生存盐度7~35,适应盐度范围是15~30,盐度低于7时难以生存。实验表明,当盐度为10.2~26.9时,幼虾生长效果最佳;盐度为20.3时,日本对虾幼虾的增长率和增重率为最大。日本对虾可以在盐度较高的盐碱水质中生长。

(2)温度日本对虾是亚热带种类,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适温范围广。幼虾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32℃,最适温度为23~29℃;成虾可生存水温5~32℃,最适水温20~30℃,8℃停止摄食,4℃开始死亡,不适应在高于32℃以上水中生存。

(3)碳酸盐碱度及pH日本对虾对碱性水的耐受性较强,能在碳酸盐碱度6~8毫摩尔/升、pH8~8.8的盐碱水中正常生长。

(4)溶解氧日本对虾耐低氧能力较强,但在盐碱水质中养殖,还必须考虑其他水质因子对其的影响,水体中溶解氧需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5)食性日本对虾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喜欢摄食贝类和底栖动物,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动物。对人工饲料有一定的适应性。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对虾养成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