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凯撒之谜?

   2023-06-12 05:56:51 网络560
核心提示:凯撒出身于名门贵族,父母都曾是政坛上的显赫人物。虽然在少年时代,凯撒的家庭已经衰败,但这并没有消磨他非凡的抱负和远大的志向,相反却激起他奋进的决心。公元前81年,凯撒跻身军界,开始了十年戎马生涯。不久,凯撒出任驻俾泰尼亚王宫秘使,并在一次战

什么是凯撒之谜?

凯撒出身于名门贵族,父母都曾是政坛上的显赫人物。虽然在少年时代,凯撒的家庭已经衰败,但这并没有消磨他非凡的抱负和远大的志向,相反却激起他奋进的决心。

公元前81年,凯撒跻身军界,开始了十年戎马生涯。

不久,凯撒出任驻俾泰尼亚王宫秘使,并在一次战斗中荣立战功。

公元前77年,凯撒勇敢揭露马其顿行省总督的贪污行为,使得罗马政界一片震惊。

而当时,凯撒只有24岁。

虽然在不久之后的一次战役中遭到惨败,但多年的军营生活已经锻炼了凯撒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

公元前73年,凯撒投身民主运动,并很快当选保民官,成为民主派的领袖。

这为他施展个人的政治抱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几年里,凯撒先后出任财政官和营造官,通过打击苏拉党人和树立马略像、胜利纪念碑等有意图的活动,凯撒进一步赢得了平民和马略老兵的支持和爱戴。

公元前63年,在平定喀提林的阴谋活动后,凯撒被控和百万富翁马库斯·克拉苏合谋,但凯撒在元老院中提议通过一项更重大的处理方案来替代对阴谋活动者的死刑,虽然遭到否决,但凯撒却因此在下层平民中获得很高的声望。

到这个时候,凯撒已经在军事上、政治上崭露头角,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获得广大军民的支持,但这些对于自幼幻想权威和荣誉的凯撒而言,都只是真正实现其个人政治抱负的开始。

高卢地域辽阔,土地肥沃,长期以来一直是罗马招募新兵的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凯撒自然不会放弃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一旦据有高卢,就可直接威胁罗马。公元前58年,凯撒出兵山南高卢,发动了著名的“高卢战争”。战争一开始,凯撒就在爱都依人贵族骑兵的支援下,击溃了赫尔维提亚人。公元前59年,凯撒又一举打败日耳曼国王阿里奥维司都斯的军队,从而为全面征服高卢打开了通路。

接着,凯撒决心渡过莱茵河,西征不列颠群岛。公元前55年和前54年,凯撒率领大军,发起了探险性的远征,并穿过海峡到达不列颠,虽然损失较大,但持续不断的进攻终于迫使高卢境内的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屈服,高卢被划为罗马行省。为了有效控制高卢,凯撒极力拉拢当地部落上层分子,培植罗马亲信。

然而,高卢人终究还是不堪奴役和压迫,他们于公元前54年和公元前52年先后两次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为了镇压起义,公元前52年夏天,凯撒从意大利增调援军,与起义军进行生死之战。二十五万高卢人参加了战斗,他们在名将维尔辛泽托利克斯的指挥下,个个英勇无比。但是,凯撒不失时机地采取“绕敌身后,攻其不备”的战术,火烧起义军后营,使其首尾不可兼顾,最终迫使起义军全线崩溃。名将维尔辛泽托利克斯被俘并遭杀害。

从公元前52~前51年,凯撒先后又粉碎了一些零星分散的叛乱,巩固了罗马对高卢的统治。

十年征服高卢,成为凯撒一生中最不平凡的经历。他因此而获得十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力量大大充实,为其走向个人军事独裁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凯撒还把整个战事写成历史名著《高卢战记》。这为后人研究高卢和日耳曼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等提供了丰富而且宝贵的资料。书中记述的社会风俗与宗教状况,也为后人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提供了参考。另外,凯撒征服高卢,也在客观上加速了高卢社会的发展。

克拉苏、庞培和凯撒是当时罗马政坛上鼎足而立的三个人物。公元前56年,克拉苏在一次作战中不幸身亡,这样便形成了庞培、凯撒两雄并立的局面,二人互相猜忌,积怨日深。

公元前52年,庞培被元老院任命为独一无二的执政官。他上任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对付和排挤凯撒的措施,企图将凯撒撤职。这些举措使本来已经十分危险的二人积怨越演越烈,决裂已经在所难免。

公元前50年,凯撒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向意大利进军,这使得元老院十分惊慌。他们立即宣布,凯撒已经成为人民的公敌。为了阻止凯撒,元老院将兵权交给了庞培。战争已经迫在眉捷。这时候,凯撒又一次显示了他的深谋远虑。他认为,在当时,战争的条件并没有成熟,争取民心,赢得主动才是最为重要的。于是,凯撒先后两次向元老院提出议和。但是,元老院并不认为凯撒有诚意,相反,他们认为这种议和实际上是对人民宣战。公元前49年,元老院宣布,任命庞培为罗马的保卫者,率兵迎战凯撒。

战争就这样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兵贵神速,凯撒在战争一开始就先发制人,派人袭取了从山南高卢进军意大利的咽喉要道。公元前49年1月10日,凯撒大军渡过了卢比孔河。突然的出击打得元老院和庞培十分惊慌,手足无措,只好仓皇地逃出罗马。凯撒是不会放弃任何机会的,他立即率大军追击,并俘虏了庞培的手下琉喜阿斯。

公元前49年3月,凯撒将庞培包围在意大利东部的勃隆度辛港。但是,庞培却侥幸地从死亡中逃脱,跑到伊壁鲁斯去了。为了防止西班牙的庞培残兵偷袭意大利,凯撒果断做出决定:分兵五路,在追击庞培的同时,巩固后方,自己率部分军队回师罗马。回到罗马以后,凯撒采取宽大的怀柔政策对待罗马贵族,向人们保证绝不滥杀无辜。这一招果然奏效,原本已经惊恐不安的罗马贵族开始对凯撒产生几分好感,骑士和平民也开始极力地拥护他。这样一来,凯撒基本上取得了整个意大利的控制权。

公元前49年,凯撒大军直逼西班牙。但是,由于兵力和给养的不足,加之那里的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凯撒大军遭到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庞培的部队也出现严重的给养不足。凯撒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果断出兵,切断敌人退路,最终迫使庞培的手下接受和谈。这样,经过为期40天的战争,西班牙已经归凯撒所有,庞培的势力范围进一步缩小。

公元前49年11月,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收拢民心,很好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为最终征服庞培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49年底,凯撒再起大军,准备东渡亚得里亚海,正式进攻庞培。他指挥自己的部队,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迅速抢渡亚得里亚海,抢占了俄利康和阿波罗尼亚,夺取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奇迹般地缓解了兵力和物力的匮乏。

公元前48年6月6日,庞培被凯撒的诱敌之计引至法萨卢,两军在这里对峙,著名的“法萨卢战役”开始了。尽管凯撒兵力只有庞培的一半,但是凯撒的军队有着十分强大的战斗力,而庞培的军队缺乏战斗经验,胆小怕事,在凯撒部队的强大攻势下,他们很快溃不成军。庞墙被迫逃往埃及。

庞培到达埃及后不久,就被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派人杀害。这样,持续四年的凯撒、庞培之战终于以凯撒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此时的凯撒,已经成为全罗马独一无二的军政领袖。

公元前45年9月,凯撒消灭庞培余部,返回罗马。在罗马城,他受到了规模空前的欢迎。元老院授予他“祖国之父”的称号,宣布他成为罗马终身独裁官和保民官。这样一来,元老院就形同虚设,一切大权都集中到了凯撒的手中。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凯撒进行了一系列有决定性作用的政治改革措施,加强奴隶主专政。

其一,改革元老院。凯撒将元老院人数由原来的500人扩大到900人,增加了元老院的人数和机构,使得元老院成为为他的统治服务的机构。同时,凯撒提拔了大量的新人,作为他的心腹。这些新人大都是多年追随凯撒的旧将,或者上层的新贵族。这些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新兴的奴隶主阶层,成为凯撒扩大国家统治的基础。

其二,提高政府机构效率。为了建立一个讲求效率的政府机构,凯撒采取有力措施,将财政官从20人增至40人,营造官从4人增加到6人,大法官由8人增加到10人,其他政府官员的人数也都有所增加。另外,凯撒对新任官员采取自己亲手挑选任命的方法,严格杜绝政府机关种种陋习,这样就使得国家的办事机构更加完善化,而凯撒自己的独裁统治也获得加强。

其三,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公元前49年,凯撒授予山南高卢和西班牙等几个城市罗马公民权。公元前46年,他又宴行自治市法,规定自治市的管王单制度和市议员必须具备的资格,公共设施也必须采用罗马方式。凯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省和自治市的政治地位,消除城邦划分的局限性。而他的措施也确实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它不仅促进了罗马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也促使了帝国境内民族关系的融洽。

其四,建立殖民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凯撒大肆扩张,在小亚细亚、阿非利加以及希腊等地建立了很多殖民地,并移民到这些地区,让他们在那里耕作土地,还给予优惠政策。另外他还对军队给予大量馈赠。这些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其五,取消包税制。在凯撒统治以前,罗马实行包税制。为了建立一套由国家直接征收的赋税制度,凯撒大胆尝试,将包税制改为由国家直接征收,取消什一税。同时,凯撒制定一整套制度,反对奢侈,禁用肩舆,禁建豪华墓碑。

其六,整饬法纪。为稳定社会秩序,凯撒制定大量的新法规,取消保民官十人法庭,缩简诉讼程序,重申个人人身不受侵犯。另外,凯撒还在公元前46年进行了历法改革。他任命埃及的天文学家索盖涅斯起草新式历法,并于同年创立了朱理历。这套历法将一年定为365天,四年一闰。这种记历方法很好地改变了过去罗马历法比较混乱的状态。一直到16世纪,西欧都一直使用这种历法。

总的来说,凯撒的改革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他顺应时势,针砭时弊,不仅削弱了元老贵族的势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行省的地位。通过改革,罗马的统治大大巩固,经济发展有了较大进步,凯撒的中央集权也真正建立起来。

然而,凯撒的改革终究还是不彻底的,它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大土地所有制。

凯撒的恋情像他的戎马生涯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实际上,凯撒的女人很多,既有小家碧玉,又有大家闺秀,甚至不乏帝王之后。但是,凯撒却选择了一位罗马人又敬又怕,视之为当年兵临罗马城下的汉尼拔的情妇。她就是克娄巴特拉七世。

克娄巴特拉是一位美似天仙、资质俱佳的女子,甚至自称为太阳神的女儿。但是,她终究是一个有夫之妇,其丈夫就是托勒密十三世,也是她的近亲弟弟。

公元前48年,凯撒追击庞培到达埃及。在那里,克娄巴特拉正在与其丈夫进行政治分权斗争。于是,凯撒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并致力于化解托勒密王室的冲突。克娄巴特拉闻讯后,十分担心,生怕凯撒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裁决,于是,她决定离开埃及,转道亚历山大城。但是最终被罗马土兵抓住,并被带到了凯撒的面前。看见面前这位气质不凡、身态动人的美貌女子,凯撒不由得感到困惑和兴奋。喜欢冒险、争胜好强的凯撒终于被迷住了。

克娄巴特拉有着非常大的政治野心,她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回统治大权,而面对凯撒,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为了取悦凯撒,她做出千娇百媚的姿态,和他说笑逗乐。托勒密王朝的内讧就这样在凯撒的强大势力干预下,得到稳妥的解决。当然,结果是一定有利于克娄巴特拉的。凯撒的大军击溃托勒密王室部队,托勒密十三世本人也葬身滔滔尼罗河。在凯撒的荫庇下,克娄巴特拉登上埃及王位的宝座,成为埃及的最高领袖。此后很长时间里,凯撒被克娄巴特拉的软香温玉陶醉了,得意忘形地在埃及呆了九个月。这个充满魔力的女中豪杰,竟然能够让野心勃勃的凯撒将罗马和野心全部遗忘了。

正当凯撒在埃及享受快乐的时候,东方已经处于激烈的交战状态,庞培的残余势力也没有彻底清除。因此,他不得不在强大的压力下离开埃及。凯撤离开之后,克娄巴特拉生下了托勒密·凯撒,这就是凯撒的儿子。公元前45年,克娄巴特拉带着儿子前往罗马。在凯撒的宫殿里,她们尽情地享受着家庭的快乐。看上去,克娄巴特拉俨然是其家族的一分子了。

但是,克娄巴特拉的政治野心并没有完全实现。不久,凯撒被害身亡,她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罗马,回到埃及。在那里,克娄巴特拉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

在凯撒的时代,离婚已经很多见,这也为凯撒纵横女人世界而提供了方便。凯撒的第一个妻子是科尔涅利娅,但不久便因病去世,从此,凯撒身边就一直伴随着女人。随着凯撒政治地位的日益上升,他身边的女人也越来越多,很多罗马的名门闺秀都和凯撒有染,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丰满美丽的谢尔维利娅。谢尔维利娅有着迷人的眼神和诱人的身段,并因此深深地打动了凯撒的心。内战期间,凯撒用拍卖的形式送给谢尔维利娅大量的地产。在与她结婚时,他从波斯商人手中买下珍贵无比的珍珠送给她,价值600万塞斯特尔提乌斯。凯撒不仅喜爱谢尔维利娅,更喜欢谢尔维利娅的女儿。

在罗马,凯撒尽情享受着女人带来的快感,而到了外面,他更加放荡不羁,四处拈花惹草。因为这一不良作风,凯撒被人们戏称为“秃头的淫棍”。那时候,凯撒的士兵都用歌声来讽刺和挖苦他,他们唱道:“罗马的市民请快将你的娇妻藏好,秃头的淫棍被我们领来了,他在高卢肆意挥霍着你们从罗马借来的黄金。”甚至有人称凯撒是“所有女人的男人和所有男人的女人”。

在现代人的眼里,凯撒的这些做法无疑是不道德的,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却并不为过,就连凯撒的第二个妻子也做出了当场被人捉奸的闹剧来。科尔涅利娅去世以后,凯撒娶了苏拉的外孙女庞培娅为妻。庞培娅则整日跟随凯撒周旋于宾客之中,她的青春美貌强烈地吸引住无数罗马政要。公元前62年12月,在罗马举办的善良女神庆祝会上,庞培娅与年轻的克劳狄乌斯情不能禁,偷偷幽会,结果被人当场发现,被作为一桩风流案告上法庭。令众人诧异的是,在法庭审判中,凯撒竟然当庭为他的妻子和她的奸夫竭力辩解。很快,陪审团就以31票对25票宣布克劳狄乌斯无罪。实际上,凯撒这样做也为他的政治生命赢得了良好的支持环境。

凯撒是罗马历史上的无冕之王,他没有称帝,但却被称为“凯撒大帝”。他在一生始终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形势,利用和依靠新兴的强有力的社会集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打击陈腐衰败的元老贵族,从而为罗马帝制的发展扫清道路。他指出“共和国——这是一句空洞的话,没有意义,没有内容”。正因为此,他不惜采用赤裸裸的军事独裁,建立帝制。终其一生,凯撒无愧于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身份。每当人们再度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一个传奇人物就会再次展现。他,就是凯撒大帝,一个无冕之王,一个不可战胜的军事家,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一个放荡不羁的男人。公元前44年3月,当凯撒仍然决定远征帕提亚的时候,政敌们对他伸出了暗杀之手,一个戎马一生的军事家就这样如流星般殒落了。

罗马的前身是那种文明?介绍一下。

要讲逆向,那么肯定少不了密码学,因为所有的逆向(攻防)都是对已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所以我们必须初步了解加密的方式有哪些,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讲述密码学相关的内容:

1、什么是密码学

2、RSA数学原理

3、RSA终端命令

4、总结

密码学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相传古罗马名将凯撒大帝为了防止敌方截获情报,用密码传送情报。凯撒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对二十几个罗马字母建立一张对应表。这样,如果不知道密码本,即使截获一段信息也看不懂。

从凯撒大帝时代到上世纪70年代这段很长的时间里,密码学的发展非常的缓慢,因为设计者基本上靠经验。没有运用数学原理。

在1976年以前,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加密、解密使用同一种算法。在交互数据的时候,彼此通信的双方就必须将规则告诉对方,否则没法解密。那么加密和解密的规则(简称密钥),它保护就显得尤其重

要。传递密钥就成为了最大的隐患。这种加密方式被成为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 encryption algorithm)。

1976年,两位美国计算机学家 迪菲(W.Diffie)、赫尔曼( M.Hellman ) 提出了一种崭新构思,可以在不直接传递密钥的情况下,完成密钥交换。这被称为“迪菲赫尔曼密钥交换”算法。开创了密码学研究的新方向。

1977年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 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个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做RSA算法。

也就是说「迪菲赫尔曼密钥交换」在密码学历史的车轮中成为了一个转折点。

咱们这里先把所有需要用到的公式定理列出来:

1、取模运算

2、欧拉函数φ

3、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

4、模反元素

5、迪菲赫尔曼密钥交换

取模运算(“Modulo Operation”)和取余运算(“Complementation ”)两个概念有重叠的部分但又不完全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对负整数进行除法运算时操作不同。

在这列出各种负数情况的例子供大家理解:

7 mod 4 = 3(商 = 1 或 2,1<2,取商=1)

-7 mod 4 = 1(商 = -1 或 -2,-2<-1,取商=-2)

7 mod -4 = -1(商 = -1或-2,-2<-1,取商=-2)

-7 mod -4 = -3(商 = 1或2,1<2,取商=1)

函数值符号规律(余数的符号) mod(负,正)=正 mod(正,负)=负

结论:两个整数求余时,其值的符号为除数的符号。

可以简单理解为:

如果n可以分解为 两个互质(不一定是两个质数) 的数之积A和B,那么:

φ(n) = φ(A) * φ(B)

如果 A和B 又同时为质数,那么:

φ(n) = (A-1) * (B-1)

首先这里说一下,定制之所以是定理是被人证明过的,如何证明的不管,当然你也可以增加去证明下,反正我不管(……&%¥%……&%&……&%),哈哈

如果m、n为正整数,且m、n互质,那么:

如果n为质数,那么:

公式转换:

如果两个正整数e和x互质,那么一定可以找到整数d,使得 e*d-1 被x整除。那么d就是e对于x的“模反元素”。

如上图:

客户端持有一个随机数13 ,服务端持有随机数15,再选一对特殊的数,3是17的原根(啥是 原根 ?)。

两端交换的都是密文,就算中间被劫持,也不知道最后需要的传输的内容是10

那么这个10就是最后真正的秘钥。

证明过程

那么:

又由于上面模反元素 最后得出

所以得出最终结论:

这个公式也就是我们最后的RSA加密公式!!!

其中:

补充:

1、n会非常大,长度一般为1024个二进制位。(目前人类已经分解的最大整数,232个十进制位,768个二进制位)

2、由于需要求出φ(n),所以根据欧函数特点,最简单的方式n 由两个质数相乘得到: 质数:p1、p2

Φ(n) = (p1 -1) * (p2 - 1)

3、最终由φ(n)得到e 和 d 。

总共生成6个数字:p1、p2、n、φ(n)、e、d

关于RSA的安全:

除了公钥用到了n和e 其余的4个数字是不公开的。

目前破解RSA得到d的方式如下:

1、要想求出私钥 d 。由于e d = φ(n) k + 1。要知道e和φ(n)

2、e是知道的,但是要得到 φ(n),必须知道p1 和 p2。

3、由于 n=p1*p2。只有将n因数分解才能算出。

由于Mac系统内置OpenSSL(开源加密库),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在终端上使用命令来玩RSA. OpenSSL中RSA算法常用指令主要有三个:

1、由于RSA加密解密用的不是一套数据,所以其保证了安全性。

2、由于私钥过大,所以效率较低

3、如果有一天量子计算机被普及(计算速度极快),那么1024位已经不足以让RSA安全。

古罗马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10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 变为封建制国家,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上古时期

根据传说,当特罗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的时候,维纳斯女神的儿子亚尼斯及其追随者逃出来,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罗马。

根据现代的研究,意大利半岛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新石器时代,利古里亚人从非洲经过西班牙,法国来到意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一些讲印欧语的部落从多瑙河和喀尔巴千山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进入拉提乌姆平原,约于公元前800年移至后来罗马城所在地 ,居于帕拉提乌姆等山丘。与此同时或稍后,萨宾人居于邻近山丘。其后伊特拉斯坎人也来到这里。

前8世纪-前6世纪,希腊人向意大利南部移民,并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纪,以帕拉提乌姆为中心开始部落联合过程,由单一的拉丁人部落联合包括萨宾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个部落组成罗马人公社。公元前7世纪末~前6世纪末,罗马人公社处于伊特拉斯坎人的统治之下。此时,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市国家的过渡。前5世纪末,高卢人从阿尔卑斯山以北进入波河平原。这些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

罗马王政时代

公元前8世纪 - 前6世纪史称王政时代。先后有7个王,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库里亚会议(罗马称胞族为库里亚,每10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后为百人队会议取代)。后来又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

第一王罗慕洛在前753年建立罗马城。前4王是罗马人公社的军事首领,后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无道,被愤怒的罗马人赶走,传说于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

在共和时代的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进行了2个世纪。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并且在前133年-前123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

前90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

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政治。前48年, 尤利乌斯·恺撒先后打败另外两人,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贵族派阴谋分子刺杀。

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安东尼、李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 ,史称后三头政治。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27年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从此进入罗马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

奥古斯都创建的政治制度,史称元首制,其实就是共和名义的帝制。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且对外扩张,使帝国北疆达到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

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从前27年开始到192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期帝国时期,包括3个王朝: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道幼发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经济空前繁荣。

192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杀,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史学家将193年塞维鲁王朝建立,到235年这段时期称为后期帝国时期。始于安东尼王朝后期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危机,在公元3世纪达到空前规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划出一个三世纪危机时期(193年~ 284年)。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皇帝更迭频繁,奴隶和隶农的起义遍及各地,3世纪60年代在高卢开始的巴高达运动,对统治阶层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威胁。

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并实行了许多改革,史称戴克里先改革。其后继者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324年成为唯一君主,皇权得到加强。330年迁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后,战乱又起。狄奥多西一世曾一度实现帝国的统一。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

在西罗马帝国,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410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再陷罗马城。先后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汪达尔-阿兰王国、勃艮第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等蛮族国家。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位君主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它历经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以及内部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于7世纪左右进入封建社会。

古罗马的文化

古罗马文化在自身的传统上广泛吸收东方文明、希腊文化的精华并融合而成。古罗马建筑与雕塑发展迅速,现存的建筑有:

罗马斗兽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

庞培城

万神庙

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凯撒 、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是世界各国学者研讨的对象。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著有《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等不朽著作;李维著有《罗马史》。曾经担任罗马帝国埃及总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罗马史》。同时,凯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卢战记》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称描述的战记。哲学家卢克莱修著作的《论物性》是流传至今唯一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著名学者老普林尼所写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罗马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凯撒之谜?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