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饲养周期

   2023-06-14 09:04:27 网络610
核心提示:鸭子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鸭子 饲养 周期,一起来看看。鸭子饲养周期 要120天的母鸭才可以下蛋,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刮心血。到了夏季,鸭子因连续生几个

鸭子饲养周期

鸭子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鸭子 饲养 周期,一起来看看。

鸭子饲养周期

要120天的母鸭才可以下蛋,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刮心血。到了夏季,鸭子因连续生几个月的蛋,身体瘦弱,这时如果让它们继续生蛋,就会大伤元气,严重影响秋季产蛋。因此, 大暑 天一到,就要把生蛋的鸭子统统关起来,拔掉翅膀和尾巴上的几根大毛,连续3天只喂水,不喂食,迫使鸭子把蛋仔全部摘尽。

鸭子停蛋以后,用精饲料喂养20天,让鸭恢复元气,换上新毛。这样到了 立秋 后,鸭子又可以正常产蛋了。

冬天一般在37-38天就可以出栏,夏季一般在41-43天出栏, 一平米就多养6只。一般在2公斤左右 。

鸭子的饲养管理

一、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 种植 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 其它 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鸭子饲养周期相关 文章 :

1. 饲养鸭子的周期有多长

2. 鸭的饲养周期

3. 鸭的饲养方法

4. 小鸭子饲养的技术

5.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

6. 肉鸭养殖常见的疾病

肉鸭饲养周期

鸭具有体型大、生长迅速、耐粗饲、易肥育、肉质鲜美、产肝性能好等优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鸭的 饲养 周期,一起来看看。

鸭的饲养周期

到了夏季,鸭子因连续生几个月的蛋,身体瘦弱,这时如果让它们继续生蛋,就会大伤元气,严重影响秋季产蛋。因此, 大暑 天一到,就要把生蛋的鸭子统统关起来,拔掉翅膀和尾巴上的几根大毛,连续3天只喂水,不喂食,迫使鸭子把蛋仔全部摘尽。

鸭子停蛋以后,用精饲料喂养20天,让鸭恢复元气,换上新毛。这样到了 立秋 后,鸭子又可以正常产蛋了。

冬天一般在37-38天就可以出栏,夏季一般在41-43天出栏, 一平米就多养6只。一般在2公斤左右 。

鸭的饲养技术

一、鸭场选址和品种选择。根据养殖模式选择场址。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鸭场内不应设孵化场(间)。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如稻田养鸭应选择中小型品种。

二、保障供给无公害的饲料。饲料作为家禽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饲料必须安全、优质,无农药、激素残留。在生产中应做到饲料来源安全、未霉变,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三、疫病控制。实施疫病监测和净化,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是最有效的 措施 。

1、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无论是在鸭场设计建造、鸭苗引入,还是在饲养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鸭的抵抗力3个环节着手,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如不从疫区引种,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工艺。对进出场区人员、车辆进行防疫消毒,建立种蛋、雏鸭消毒程序和饮水及饲料消毒程序等。

2、鸭群免疫:种鸭饲养周期较长,对种蛋孵化和雏鸭成活影响大,应随时监测鸭群抗体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及鸭群状态确定是否进行免疫注射。对于非种鸭的防疫可按兽医防疫部门推荐的防疫程序进行。

3、合理使用兽药:要努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鸭的抵抗力,尽可能使鸭少生病,以减少用药。通过正规 渠道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兽药,并严格按规定使用。尽量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药,如中草药制剂、卵黄抗体等。严格执行休药期。注意拟定科学的给药方案。要严格按疗程给药,正确用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建立药物使用档案。

4、慎用消毒剂:根据消毒目的选择消毒剂,应选择高效、低廉、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无残留毒性,并且在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反复消毒时最好选用两种以上化学性质不同的消毒剂。

5、环境卫生要求:鸭场内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粪便、病死鸭要及时清运出场或做无害化处理。随时清扫鸭舍,保证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好灭鼠工作,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家禽、家畜。鸭场应设有禽尸无害化处理设施,以及粪便、污物发酵池等,这些设施应建造在鸭场下风向处。

鸭的饲养周期相关 文章 :

1. 饲养鸭子的周期有多长

2. 肉鸭饲养周期

3. 蛋鸭饲养周期是什么

4.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

5. 小鸭子的饲养温度

6. 肉鸭养殖常见的疾病

鸭子的生长周期是多久啊?

肉鸭养殖是我国主要的养殖产业之一,目前农村中饲养肉鸭大有可图,因为肉鸭饲养周期短。具有易饲养、疾病少等优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肉鸭饲养周期,一起来看看。

肉鸭饲养周期

肉鸭养殖周期比较短,通常养殖42-45天即可出售,资金周转快,可连续养殖,一年可养6批,下面以农村家庭养殖为例,分析一下养鸭子的成本与利润。

肉鸭饲养管理方法

肉雏鸭在育雏期,第1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

刚出壳的肉雏鸭,腹内有一个5-7克的卵黄囊,其剩余的卵黄囊越小体质越强,反之越弱。初生的肉雏鸭如果得到适宜的温度并能及时饮水,则剩余的卵黄吸收快。此外,卵黄囊还可给雏鸭提供早期的营养物质。

肉雏鸭必须注意少喂勤添。但是3周龄后进入育肥期,则又要采取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喂方式。

鸭的味觉不发达,所以必须注意饲料和垫料的卫生,防止发霉变质和异物混入。肉鸭喜食颗粒饲料,不喜食过细和黏性饲料。鸭有先天的辨色能力,喜食黄色饲料。鸭喜欢在蓝色水槽中饮水,喜欢凉水,不愿饮比体温高的水。

肉鸭代谢快,食物通过消化道约经4-5小时就有半数排出体外,而水分只需30分钟。由于饲料通过消化道快,因此排粪率高,而残留在粪中的有机物和含氮物质也较多。鸭粪经过腐化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因此,必须经常清除鸭粪。

鸭喜欢干燥的栖息环境,潮湿的环境不利于冬季保温和夏季散热,而且腹部羽毛常因受潮和粪水污染而腐烂脱落。所以,鸭舍垫料的干燥和卫生很重要。

肉鸭饮水多、采食多,并有边食边饮的习惯,为避免弄脏饮水和浪费饲料,水盆和料盆的距离应在1米以上,中大鸭阶段距离应在5米以上饮水区要求排水良好,并远离垫料。为防止肉鸭嬉水,水盆上应加网罩。

肉鸭胆小易惊,颜色、噪音、陌生人等常使肉鸭出现精神紧张、兴奋不安、惊叫和乱窜现象,造成采食减少和体重下降,严重时还能造成压伤和死亡。因此,必须保持鸭舍周围环境的安静。

鸭有合群性,喜欢群居,且不论日龄大小。但是,为确保肉鸭生长发育的均匀,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肉鸭3周龄后生长速度加快,而且胸肉和腿肉发育很快,所以前期必须提供高蛋白和高能量的全价饲料,后期粗蛋白虽可低些,但能量必须提高。3周龄以后,因增重快,体重大,腿部发育常跟不上,容易发生腿病,应每隔2-3小时把鸭群赶起来走动一下。

朋友们想知道鸭子生长周期多少天?据了解肉鸭的生长周期一般在2—3个月,蛋鸭一般需要养殖半年才开始下蛋。 想要让鸭子出栏快、长得好,就要满足鸭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必须按照各类鸭营养标准的需要,选定饲养标准,将多种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做好全面的养殖与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鸭子饲养周期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