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蛙养殖关键技术,与牛蛙有什么区别

   2023-06-20 07:46:47 网络690
核心提示:1、要在水源充足、环境清净、交通方便、通风向阳的地方建立养蛙场。 2、蛙池的面积不能太大,但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3、在放蛙之前,需要将水泥池和饲料台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4、一般每平方米的蛙池中,可放80-100只幼蛙。一、泰

泰蛙养殖关键技术,与牛蛙有什么区别

1、要在水源充足、环境清净、交通方便、通风向阳的地方建立养蛙场。

2、蛙池的面积不能太大,但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3、在放蛙之前,需要将水泥池和饲料台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4、一般每平方米的蛙池中,可放80-100只幼蛙。

一、泰蛙养殖关键技术

1、养殖场地

养蛙场应该设立在水源充足、环境清净、交通方便、通风向阳的地方;蛙池的面积不能太大,但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在放蛙之前,需要将水泥池和饲料台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2、放养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的蛙池中,可放80-100只幼蛙,在放幼蛙前,需要对幼蛙进行消毒处理。

3、饲养管理

(1)需要根据蛙不同的生长期,来投喂饲料,幼蛙每日投喂3-4次,而中蛙、成蛙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在下雨天的时候应少投饵。

(2)因为幼蛙之间有互相撕咬的现象,所以需要对幼蛙进行分级饲养。

4、池塘水温

泰蛙适合在水温为25-28℃的环境中生长,在炎热天,需要做遮阳处理,而且每天都需要给池塘换水。

5、防治病害

(1)在饲养泰蛙的时候,需要及时巡查,若发现有病蛙,需要及时隔离。

(2)在高温季节,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并用消毒剂对水池进行消毒,也可以在饵料中添加水产专用VC、蛙健康等药来防治病害。

二、泰蛙与牛蛙有什么区别

1、原产地不同

泰蛙原产地在泰国,在1996 年才引进我国海南。而牛蛙的原产地在北美,是在1959年从古巴引入我国。

2、外形不同

泰蛙头型短小,皮肤粗糙,背部两侧各有数条不规则的短肤褶,而且背部的颜色会因为饲养环境而有所改变,一般呈棕灰、黑灰、墨绿等色。而牛蛙皮肤通常光滑,无背侧褶,它背部的颜色多为绿色,通常杂有棕色斑点,有时会有灰色或者棕色的网状花纹。

3、食性不同

泰蛙一般捕食蚯蚓、黄粉虫、蝇蛆以及小鱼虾,也可以吞食鱼肉块及鸡、鸭、鱼的内脏。而牛蛙的食量巨大,不光可以捕食昆虫、小虾等其他无脊椎动物,而且还能捕食小鱼、小蛙、蝌蚪、蝾螈等小型脊椎动物。

2022年泰蛙前景如何

看你的场地建设投入情况和养殖密度等,一般一万到一万八千元钱每亩。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泰国蛙养殖前景还是比较不错的。

现在很多酒店饭店都有销售泰国蛙,而且据说泰国蛙还可以入药。

泰蛙最大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平均50至60天就可以上市,泰蛙畏寒,所以蛙池最好选阳光充足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泰蛙养殖关键技术,与牛蛙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