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的氟

   2023-02-11 22:11:38 网络740
核心提示:原农业部规定茶叶中氟化物不得超过200mg/kg。绝大部分茶叶都在50mg/kg以下,没有这个问题。 只有特别粗老的夏茶制作的茶叶才会超标。砖茶中的含氟量与茶叶中的氟化物有什么区别茶叶中氟的对健康饮茶的影响 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茶叶中的氟

原农业部规定茶叶中氟化物不得超过200mg/kg。

绝大部分茶叶都在50mg/kg以下,没有这个问题。

只有特别粗老的夏茶制作的茶叶才会超标。

砖茶中的含氟量与茶叶中的氟化物有什么区别

茶叶中氟的对健康饮茶的影响

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氟具有促进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增强骨骼的强度;有利于牙釉质的形成,坚固牙齿,抑制牙细菌,减少由于牙细菌产生的酸对牙齿的腐蚀,具有防龋齿作用。氟摄入量不足,易使人生佝偻、骨质疏松和龋齿等病。在缺氟地区,人们可以通过饮茶来补充氟,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城市则在自来水中加入氟,我国有含氟牙膏。但是,人体如果过量地摄入氟,会引起氟中毒。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氟斑牙、氟骨症和尿氟增高等。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制定了人体每日氟摄入量标准。美国和德国提出的推荐标准是成人每日摄入量为1.5-4.0mg;日本标准为2.1-2.3mg;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人均每天适宜的氟摄入量为2.5-4.0mg;我国规定每人每日总氟摄入量不能超过4mg。

茶树是植物界中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氟主要累积于茶树的叶片内,随着茶树新梢的生长而不断增加,茶树老叶中氟含量比嫩叶要高数十倍。茶叶中氟含量一般为32-390mg/kg,少数茶叶可高达1000多毫克。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季节、茶树品种对氟吸收也存在差异性;茶树各部位氟累积强度依次为:叶>花蕾>籽>皮>细枝>骨干枝>细根>苇(主轴)>茎(主干)>主根>侧根,茶叶叶片氟富集随生存时间呈线性增加。茶叶中氟的来源主要有:①茶园土壤。茶树能从土壤中吸收氟,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高茶叶中氟含量也高;②茶园大气。茶树可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氟,茶树周围大气中氟的浓度直接影响到茶叶中氟含量,氟通过叶片气孔进入细胞,进而在茶树体内积累。;③施肥。施用磷肥(主要原料为含氟磷灰石,含氟量4%)能提高茶叶中氟含量;④ 茶树品种。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内氟含量差异显著,有研究认为大叶种茶树氟含量较小叶种高。⑤老叶富积。茶叶中的氟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制茶原料越老,氟含量越高,“一芽二叶”含氟18~84mg/kg,成熟叶395~618mg/kg,老叶1324~1826mg/kg,第4叶的氟含量能达到第1叶的5倍多。原料粗老的茶类氟含量要比原料较嫩的茶类氟含量高,名优茶中氟含量很低。

茶叶中氟浸出率与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有关。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了茯砖茶在不同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及茶叶粒度条件下氟溶出情况。结果表明,茯砖茶氟溶出率与煮熬(或冲泡)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曲线相关;茶水比越小,茯砖茶氟溶出率越高,茯砖茶氟溶出率与煮熬(或冲泡)次数呈指数函数曲线相关,随着冲泡次数增多,茯砖茶氟溶出率显著减小,氟大部分在第一泡中溶出,此后溶出率呈逐步下降趋势。煮熬法与冲泡法均如此。茶叶粒度越小,越有利于茯砖茶氟的溶出。

茶叶中氟水溶性很好,茶叶冲泡5分钟,70%以上的氟能溶解于茶汤,30分钟后茶叶中90%以上的氟能溶解于茶汤。茶叶中的氟通过饮茶而摄入人体。我国农业部为了保证茶叶的饮用安全,于2003年制定了茶叶中氟的限量标准,《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659-2003),该标准规定氟化物(以F-计)小于等于200mg/kg,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一个明确规定茶叶中氟含量的标准;2004年又率先研究制定了茶叶中氟含量专用检测方法标准,《茶叶中氟含量测定方法》(NY/T838-2004)。按上述限量标准,若茶叶中氟含量超标1倍,达400mg/kg,每天饮3杯茶(每杯按3克茶叶计),1天共饮9克茶叶,那么,通过饮茶摄入人体的总氟量也只有3.6mg,仍然低于每人每日总氟摄入量不能超过4mg的我国国家标准。因此,一般情况下饮茶不会发生氟中毒。但如果长期饮用含氟量超过600mg的粗老茶则不宜健康。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期大量饮用含氟量高的砖茶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氟中毒类型。主要发生在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及内蒙等西部省区有特殊饮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居民习惯大量饮用砖茶或用砖茶泡成奶茶或酥油茶饮用,由于砖茶通常由老茶叶发酵压制而成,含氟量偏高,长期饮用,可能引起慢性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的病因明确,国内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砖茶降氟工艺及机理研究,综合目前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在砖茶加工环节降低砖茶中粗老原料比例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综上,茶叶中的氟,在绝大多数名优茶中,处于安全水平范围内。在一些粗老原料的黑茶中,存在过量的风险!

氟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缺氟则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龋齿。茶叶中富含氟,因此适当饮茶对补充人体所需的氟有十分重要的意思。但是一旦摄入超过了安全范围,就会引起急性或累积性氟中毒。标准中规定,茶叶中氟含量应该≤200mg/kg。

茶叶中氟的来源

1、土壤

茶树吸收的是氟以氟铝络合离子状态,然后以同样的状态在体内被运送到茶叶中。茶叶的氟含量与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氟含量受成土母质的很大。茶叶的氟含量还与土壤施用的肥料种类和用量有关。若使用肥料中含有氟,土壤中氟含量增加,从而茶树种的氟含量也随之增加。例如磷肥。

2、空气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氟含量很少,只有在火山附近或砖瓦、磷肥、陶瓷等工厂排放含氟的气体时,才会造成氟污染。

3、水

水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岩石及其风化产物和土壤,其次是降雨。

茶叶中氟含量的影响因素

1、茶叶不同部位的氟分布

叶(全株)>花蕾>籽>骨干枝>细枝>茎(主轴)>皮>茎(主根)>根(侧根)>根(细根)

2、茶叶老嫩度与氟含量

茶叶越老的氟含量越高,越嫩氟含量越低。

3、季节对茶叶氟含量的影响

生长周期短的季节比生长周期长的茶叶氟含量少。

4、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叶氟含量不一样。

成品茶的氟含量影响

1、不同茶类茶叶氟含量的差异

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黑茶

2、不同等级茶叶氟含量的差异

同一产地、同一季节而不同等级的茶叶含氟量不同,一般等级越低,含氟量越高。

3、冲泡过程中茶叶氟的浸出

影响氟侵出率的主要因素是冲泡时的水温、时间、次数、浸提方式等。茶叶冲泡过程中氟的浸出率的影响:茶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

水温:氟的浸出量随着水温越高浸出越多,一般在90℃左右趋于稳定。

时间:茶叶冲泡的时间越长,氟的浸出率越高。在3-10分钟内茶汤中氟含量增加明显,10分钟以后增加缓慢。

次数:茶叶中氟的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缓慢下降。

浸提方式:冲泡<煮熬,茶水比减小氟的浸出率增加。

茶叶形态:外形完整的茶叶<碎茶或粉状茶叶。优质茶比紧压茶氟浸出量大。

优质茶中虽然氟含量较低,但由于优质茶多采用嫩叶为原料加工制成,而嫩叶细胞生长周期短,对氟的固定能力不强,导致了优质茶中的氟容易浸出,一般头泡茶中氟的浸出量可达到90%以上。

紧压茶多采用老叶和茶梗为原料加工而成,老叶和茶梗由于生长周期长,对氟的固定能力较强,从而使紧压茶中的氟较难浸出,头泡茶的氟浸出量一般为70%-80%。

传统的紧压普洱茶中,由于沱茶用1-3级料,饼茶用4-7级料,砖茶用7级以上料,从而氟含量沱茶<饼茶<砖茶。

了解茶叶氟含量有什么意义?

1、王连芳认为培育含氟量低的茶树品种对降低茶叶中氟的含量有积极的意义。

2、高夫军等认为,揉捻后的茶叶经过60℃水处理1分钟,茶叶中氟含量显著下降,而茶叶品质成分可得到较好的保留。

3、施嘉璠等认为,通过原料拼配或改进加工技术可降低黑茶氟含量。

4、白学信对砖茶加工的各个工序的毛茶坯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揉茶、发酵、分筛、成型等工序前后茶叶氟含量无明显变化,但配料工序和烘干工序对茶叶氟含量影响较大,认为拼配可控制氟含量。

5、茶叶快销品、茶粉等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6、研究检测普洱茶老茶时,茶叶中的氟含量也可作为其中一个指标。

以上就是关于茶叶中的氟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