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做法

   2022-07-24 16:27:01 网络360
核心提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亦称为刚性路面。它包括普通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

混凝土路面做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亦称为刚性路面。它包括普通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水泥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规范化施工成为广大公路建设者关注的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拌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1、模板安装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2、安设传力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力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力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3、摊铺和振捣

1) 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主要强调一下摊铺前洒水的卸料工序。

1.1 洒水

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往往不被施工人员重视,但如果洒水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

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即保证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而且尽可能撒布均匀,尤其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止有存水现象。从目前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洒水量不足,因为基层较干,铺筑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大量细小裂纹,有些小裂纹与混凝土本身收缩应力产生的裂重叠后使整个混凝土路面裂纹增多。

1.2 卸料

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堆料过多给施工造成困难,有时布料过少使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这种混凝土忽多忽少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者死板地间隔一定距离卸一车料,而忽视了基层不平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客观上是普遍存在的。

目前许多企业施工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对路面基层的标高控制不到位,造成基层平整度较差,加大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对基层表面与面层基准标高线隔段实测来决定混凝土的卸料量,这样会避免卸料不均的问题。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26cm。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3/5。

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跪求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与一般混凝土施工相比由于其本身受到环境影响的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水化热、较大的收缩量,所以在开裂方面要比一般混凝土施工更加严重,在这种特性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施工技术要求相比较一般混凝土施工更加严格。

建筑施工中大面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1、转换层的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开浇筑,先竖向的柱墙结构,后水平结构(梁、板等)。

2、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应先中间、后周边,向两个方向推进,转换梁、板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坡到顶,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浇筑加大了混凝土部分工作面的面积,其中的钢筋链接技术有利于混凝土部分水化热排出;也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侧压力。

3、节点部位的保证措施。转换层中梁、柱、墙节点部位钢筋过于密集,为确保此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密实,须采取以下措施:

a.采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上述部位;

b.对局部钢筋过于密集处要做适当调整,确保插人式振动器有足够的工作界面;

C.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墙、柱等竖向结构的侧模,如发现墙、柱混凝土浇筑到位后模板经敲击发出空响声,则应立即通知混凝土浇筑人员,对此部位加强振捣,并补浇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d.墙、柱混凝土浇筑完18h后,对钢筋过于密集的墙、柱节点处的侧模应拆开一部分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若混凝土存在缺陷,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并建立备忘录后用超声波仪器检查,确保混凝土强度。

4、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极其重要,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可以通过测温来了解混凝土的内部变化情况。测温的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的内部埋设热电阻传感器,用测温仪进行量测。采用XMX钾02型热电阻和温度数字显示仪测温,测温设备要妥善布置,否则直接影响测温结果,测温的导线应夹在两根钢筋之间,测温用的热阻传感器应用导热性良好的铜箔包好,以免损坏,有些工程中采用的是测温管,由于金属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这样测得的结果偏低。

5、混凝土的养护。转换层混凝土初凝后,上表面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并浇水养护,不宜浇水过多,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即可。厚板侧面及底面采用保留模板的方法养护,部分钢模板的部位要采用外包塑料薄膜和干草袋的方法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混凝土路面主要包括两个过程

1、路基施工

路基要根据现场情况和使用用途来确定。如果现场比较平坦,土质较好,那就把现场平整一下,然后碾压一下。碾压可以用压路机或者用打夯机人工打夯。如果土质较差或者要求使用时间长或者路面要经常跑载货车,就要做路面垫层了。垫层有很多种类,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材料情况确定种类和厚度,一般有灰土垫层、乱石垫层、水泥稳定沙砾垫层,这些垫层施工方法比较简单,就不一一描述

2、面层施工

混凝土路面主要就是支设模板和混凝土振捣两个过程;模板正规的都是采用槽钢,振捣混凝土用的是振动梁,槽钢既是模板也是振动梁移动的导轨,施工速度比较快,平整度质量较好;简易的话模板就是钢模板或者木模板都行,振捣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或者振动棒。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就没啥了,如果现场搅拌的话,比较繁琐

施工的时候6米宽的路面要分两幅施工,先施工3米宽的路面,先支设模板后浇筑混凝土,排着向前走。这样两幅路面之间混凝土不是同时浇筑的,凝固时间不同,自然的在长度方向形成一道施工缝。

混凝土浇注完了,就是要及时养护,及时切缝了。切缝要掌握好混凝土强度的时间,不宜过早过晚。砌缝包括纵向和横向,横向上每隔一定间距切一道横缝。砌缝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不规则裂缝的。

以上就是关于混凝土路面做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