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限购房价会涨会跌?

   2022-06-11 08:37:07 网络790
核心提示:据报道:济南楼市4月19日深夜放重磅炸弹,限购政策再升级,济南最严限购来袭。20日起,济南本市户籍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60%,非本市户籍家庭首套房贷款比例提高至60%,商贷最长年限都缩短至25年。与此同时,长清章丘也纳入限购范围,限购

济南限购房价会涨会跌?

据报道:济南楼市4月19日深夜放重磅炸弹,限购政策再升级,济南最严限购来袭。20日起,济南本市户籍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60%,非本市户籍家庭首套房贷款比例提高至60%,商贷最长年限都缩短至25年。与此同时,长清章丘也纳入限购范围,限购区域内购买的住房,要在不动产证满2年后才能上市交易。

这次再升级版的限购政策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严”。《通知》从供地、信贷、限售等多个方面对市场进行调控。从土地供应来看,本着“增加总量、控制热点、均衡供地”原则,实施精准供地,平抑土地市场。针对土地出让,要求引导企业理性竞价。结合土地出让溢价率提高项目预售条件,居住用地出让溢价率达到100%以上(含)的,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后方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溢价率达到150%以上(含)的,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方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设定居住用地出让最高限价,当竞买人报价超过最高限价时,按竞基础设施或公益设施建设进行出让。

开发商炒房者双限,房价会降吗?

济南限购政策再度升级,土拍价格首次与预售时间挂钩,信贷政策出台,二套房认房又认贷,公积金利率上浮;房产证拿到两年后才允许出售。限购区域也首次扩展至长清区和章丘区。升级版的限购政策如何影响市场?济南市建设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就此做出了解读。

加大拿地成本 减少非理性行为

2016年济南土地市场地王频出,其中9月份郭店地块拍出地王,溢价率高达719%。企业非理性竞价抬高了地价,也引发了周围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因此,此次调控政策指出,要引导企业理性竞价。所采取的措施,一是结合土地出让溢价率提高项目预售条件,居住用地出让溢价率达到100%以上(含)的,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后方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溢价率达到150%以上(含)的,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方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这相当于现房销售。

省城一业内人士称,在去年12月26日的限购政策中曾规定,12层以上住宅单体主体结构完成不少于12层后,方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而此次限购,又将预售证门槛进一步调高。

首次提高公积金贷款利率

此次收紧的不仅是商贷,公积金贷款也是收紧不少。政策要求,二套房的公积金贷款利率首次上浮,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类似政策在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中也有体现,不过济南从去年开始的限购政策中,这是首次涉及公积金利率的调整。此外,政策还要取消凭缴纳住宅维修资金证明提取住房公积金政策,两条规定都在证明公积金政策的收紧。

济南调整限购政策:二环以内的历下区、市中区区域实施限购

济南官宣调整限购、限售等政策。

5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息,济南将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适度调整,5月23日将实施涉及限购范围、限售条件和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三项调整政策。

具体而言,不再将长清区、章丘区列入限购范围;将上市交易的限售条件,由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调整为限购区域内住房网签满2年可持证交易;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35万元,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

按照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的《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的通知,上述公积金新政的实施以房屋网签时间为准。2022年5月23日之前已网签的按原政策执行,2022年5月23日之后网签的按新政策执行。

此外,济南市住建局消息显示,继5月15日央行针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之后,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调整为4.45%。目前济南市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达首套房4.25%,二套房5.05%,该调整是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重大利好,减轻了购房者还款压力。

济南此次适度调整楼市调控政策旨在更好地释放合理住房需求,减轻购房者购房压力,对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8年济南限购政策?

9月15日,据《济南日报》记者从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为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济南市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继续对二环以内的历下区、市中区区域实施限购,自9月16日起实施。

9月15日,济南市房产交易大厅相关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解释,“除了这两个区域以外,其他区域不用再审限购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该政策的含义在于,除了历下区、市中区区域实施限购外,其他区域或二环外其实是不限购了。这也说明近期放松限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市区不放郊区放。

在此之前,济南于今年5月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过适度调整,宣布自5月23日起调整限购,不再将长清区、章丘区列入限购范围。同时,调整限售政策,将上市交易的限售条件,由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调整为限购区域内住房网签满2年可持证交易。

另按照济南市公积金政策,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35万元,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

济南市于2016年启动限购。

2016年10月2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本市户籍家庭已有三套住房的,暂不得再购房。非本市户籍家庭在我市限购一套住房。”通知适用于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和济南高新区。

2016年12月26日,济南发文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将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和济南高新区纳入限购范围,按照规定:“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家庭在我市限购1套住房(需提供连续24个月以上在市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2017年4月19日,济南发布最新楼市限购令,将长清区、章丘区也纳入了限购范围。

2018年济南限购政策如下:

一、本地户籍。

1、最新限购政策:本市户籍家庭已拥有一套住房或有住房贷款记录的,申请住房贷款均视为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0%。其中商业按揭贷款最长年限缩短至25年,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2、暂停向使用过2次及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取消凭缴纳住宅维修资金证明提取住房公积金政策。

3、总结:本地户籍无房家庭,限购两套,第一套首付30%,第二套首付60%

二、外地户籍。

1、最新限购政策:非本市户籍家庭购买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0%,商业按揭贷款最长年限缩短至25年,同时,济南外地户口首套房需3年内缴纳满24个月的社保。

2、总结:2年连续社保,外地户籍无房家庭,限购一套,第一套首付60%

三、本科生以上学历者:

1、最新限购政策:我市全日制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的购房者,与用人单位签定正式用工合同,且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以上,可享有本地常住户口居民同等购房政策。对引进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可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证明,享有本地常住户口居民同等购房政策。

2、总结:本科学历以上无房,半年连续社保,首套房首付30%

限售政策:限购区域内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购买的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限购区域:历城区、历下区、槐荫区、市中区、天桥区、高新区、长清区、章丘区。

扩展资料

限购的意义:

1、限购就是限制购买,规定购买的数量,是指商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得到很好的销售业绩而采取的一系列促销手段,往往是一些特价和降价的产品,为了防止其他商业伙伴以及同行业恶意抢购所采取的一种商业手段。

2、中央政府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指定的40个重点城市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各城市本地户籍与持人才居住证家庭,最多限拥有两套住房;外地户籍和境外人士最多限拥有一套;两次购房时间需相隔两年以上;禁止公司购房。

3、基本限购令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居住、投资需求,与一些城市的购房入户政策也不冲突,且不会阻碍住房租赁、度假物业市场发展。

4、 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应相对紧张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实施外来人员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须提供至少一年的纳税或社保证明后才能购买。限购令简单易行,其实施主要依赖各城市房管部门的房地产产权登记和网络签约两个信息系统,不需全国联网。

5、目前住建部正在推进40个重点城市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联网,这项工作非常有价值。系统建成后,将可有效支持开征多套房房产税,并可优化40个城市范围内的限购。

6、长期限购后,需求主力必然回归中间阶层,房价也会回归到收入可支撑的水平,地方政府可通过土地供应、公积金的松紧等政策灵活调整供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限购

以上就是关于济南限购房价会涨会跌?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