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呼吸机的朋友吗?讲一下呀

   2022-06-15 21:12:39 网络550
核心提示:呼吸机的使用一、 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2.严重换气障碍3.神经肌肉麻痹4.心脏手术后5.颅内压增高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二、 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

有了解呼吸机的朋友吗?讲一下呀

呼吸机的使用

一、 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2.严重换气障碍3.神经肌肉麻痹4.心脏手术后5.颅内压增高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 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 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 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 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 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 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 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6. 深呼吸或叹息(sigh)

7. 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力均能达到预定峰压值。

8.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调节CPAP旋钮外,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况下可达15厘米水柱。(呼气压4厘米水柱)。

五、 呼吸机与人体的连接:

情况紧急或者估计插管保留时间不会太长、新生儿、早产儿、一般经口插管。其他情况可以选经鼻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

六、 呼吸机工作参数的调节:四大参数: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

1. 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毫升/公斤,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2倍。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

2. 吸呼频率:接近生理呼吸频率。新生儿40~50次/分,婴儿30~40次/分,年长儿20~30次/分,成人16~20次/分。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

3. 吸呼比:一般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1。

4. 压力:一般指气道峰压(PIP),当肺部顺应性正常时,吸气压力峰值一般为10~20厘米水柱,肺部病变轻度:20~25厘米水柱;中度:25~30毫米水柱;重度:30厘米水柱以上,RDS、肺出血时可达60厘米水柱以上。但一般在30以下,新生儿较上述压力低5厘米水柱。

5. PEEP使用IPPV的患儿一般给PEEP2~3厘米水柱是符合生理状况的,当严重换气障碍时(RDS、肺水肿、肺出血)需增加PEEP,一般在4~10厘米水柱,病情严重者可达15甚至20厘米水柱以上。当吸氧浓度超过60%(FiO2大于0.6)时,如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0毫米汞柱,应以增加PEEP为主,直到动脉血氧分压超过80毫米汞柱。PEEP每增加或减少1~2毫米水柱,都会对血氧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减少PEEP应逐渐进行,并注意监测血氧变化。PEEP数值可从压力二表指针呼气末的位置读出。(有专门显示的更好)

6. 流速:至少需每分种通气量的两倍,一般4~10升/分钟。

七、 根据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首先要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气管导管的位置、两肺进气是否良好、呼吸机是否正常送气、有无漏气。

调节方法:

1. PaO2过低时:(1)提高吸氧浓度(2)增加PEEP值(3)如通气不足可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延长吸气时间、吸气末停留等。

2. PaO2过高时:(1)降低吸氧浓度(2)逐渐降低PEEP值。

3. PaCO2过高时:(1)增加呼吸频率(2)增加潮气量:定容型可直接调节,定压型加大预调压力,定时型增加流量及提高压力限制。

4. PaCO2过低时:(1)减慢呼吸频率。可同时延长呼气和吸气时间,但应以延长呼气时间为主,否则将其相反作用。必要时可改成IMV方式。(2)减小潮气量:定容型可直接调节,定压型可降低预调压力,定时型可减少流量、降低压力限制。

八、 湿化问题:加温湿化:效果最好,罐中水温50~70摄氏度,标准管长1.25米,出口处气体温度30~35摄氏度,湿度98~99%。湿化液只能用蒸馏水。雾化器:温度低,刺激性大。病人较难接受。气管内直接滴注:特别是气道有痰痂阻塞时,滴注后反复拍背、吸痰,常能解除通气不良。具体方法:成年人每20~40分钟滴入0.45~0.9盐水2毫升,或以4~6滴/分的速度滴入,总量大于200毫升/天,儿童每20~30分钟滴入3~10滴,以气道分泌物稀薄、能顺利吸引、无痰痂为宜。人工鼻。略。

九、 吸氧浓度(FiO2):一般机器氧浓度从21~100%可调。既要纠正低氧血症,又要防止氧中毒。一般不宜超过0.5~0.6,如超过0.6时间应小于24小时。目标:以最低的吸氧浓度使动脉血PaO2大于60毫米汞柱(8.0Kpa)。如给氧后紫绀不能缓解可加用PEEP。复苏时可用1.0氧气,不必顾及氧中毒。

十、 设定报警范围:气道压力上下限报警(一般为设定值上下30%)、气源压力报警、其他报警。

十一、 意外问题:呼吸机旁应备有复苏器,或者其他简易人工气囊,气囊和气管导管之间的接头也应备好。注意防止脱管、堵管、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十二、 常见合并症:压力损伤、循环障碍、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喉、气管损伤。

十三、 呼吸机的撤离:逐渐降低吸氧浓度,PEEP逐渐降至3~4厘米水柱,将IPPV改为IMV(或SIMV)或压力支持,逐渐减少IMV或支持压力,最后过渡到CPAP或完全撤离呼吸机,整个过程需严密观察呼吸、血气分析情况。拔管指征:自主呼吸与咳嗽有力,吞咽功能良好,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正常,无喉梗阻,可考虑拔管。气管插管可一次拔出,气管切开者可经过换细管、半堵管、全堵管顺序,逐渐拔出。

呼吸机使用指征

上述机械通气的生理效应,即(1)改善通气(2)改善换气及(3)减少呼吸功耗决定了机械通气可用于改善下述病理生理状态。

通气泵衰竭:呼吸中枢冲动发放减少和传导障碍;胸廓的机械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

◎ 换气功能障碍:功能残气量减少;V/Q比例失调;肺血分流增加;弥散障碍。

◎ 需强化气道管理者: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使用某些有呼吸抑制的药物时。判断是否行机械通气可参考以下条件:

◎ 呼吸衰竭一般治疗方法无效者;

◎ 呼吸频率大于35~40次/分或小于6~8次/分;

◎ 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 呼吸衰竭伴有严重意识障碍;

◎ 严重肺水肿;

◎ PaO2小于50mmHg,尤其是吸氧后仍小于50mmHg;

◎ 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具体适应症:

◎ 肺部疾病:COPD、ARDS、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炎、肺栓塞等。

◎ 脑部炎症、外伤、肿瘤、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等所致中枢性呼衰;

◎ 严重的胸部疾患或呼吸肌无力;

◎ 心肺复苏。

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

◎ 肺大疱;

◎ 低血容量性休克补充血容量者;

◎ 严重肺出血;

◎ 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判断是否行机械通气除参考以上因素外,还应注意:

◎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若使用常规治疗方法仍不能防止病情进行性发展,应及早上机;

◎ 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

◎ 撤机的可能性;

◎ 社会和经济因素。

呼吸机psv时间大于4秒怎么处理

机械通气vt计算:质量=密度*体积;体积=质量/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在油品(液体)计量数量时, 油品(液体)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通常要换算成标准体积。V20——油品(液体)的标准体积,是指在20摄氏度。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体积;Vt ——计量温度下的体积, 其中t是小字下标,表示计量温度,如V26是指环境温度为26摄氏度时计量所得的体积;VCF20——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的体积修正系数,其中的cf20都是小字下标。

机械通气撤离的技术

具备撤离机械通气的客观指标后,将面临如何进行撤离机械通气。在撤离机械通气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解除患者的依赖心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的氧运输能力和适当补充营养。

多数学者主张利用病人的自主呼吸,辅以不同形式的通气方式进行逐步撤离。临床上常用的机械通气撤离技术有4种:经T型管自主呼吸法、CPAP通气模式、SIMV通气模式和PSV通气模式。

百度百科-常规机械通气

现在电动三轮车的国标电池有哪些标准有谁知道望告之谢谢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

(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2、气道低压low airway pressure

原因:管道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3、低潮气量low tidal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

*低吸气潮气量:潮气量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吸气力量较弱、模式设置不当、气量传感器故障。

*低呼气潮气量:管道漏气、其余同上。

(2)处理:检查管路以明确是否漏气;如病人吸气力量不足可增加psv压力或改a/c模式;根据病人体重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用模拟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用潮气量表监测送气潮气量以判断呼吸机潮气量传感器是否准确。

4、低分钟通气量low minute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潮气量设置过低、通气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不足、管道漏气。

(2)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适的每分钟通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范围。

5、高分钟通气量high minute volume(过度通气)

(1)原因:病人紧张烦躁、有严重缺氧状况、呼吸机通气参数设置过高、呼吸机误触发导致高通气频率。

(2)处理:排除机器原因可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以防止病人的过度通气;改善病人的氧合,可增加氧浓度或加用peep合理调整通气参数;如有误触发可降低触发灵敏度,关闭流速触发,检查呼气阀是否漏气。

6、呼吸反比inverse i:e

(1)原因:吸气时间过长(送气流速过低、潮气量过大、气道阻力高),呼气时间过短,呼吸频率过高。

(2)增加吸气流速;减少压控模式的吸气时间;改善气道的通畅度;降低呼吸频率;如需要反比通气可关闭反比通气报警。

7、窒息

(1)原因:病人自主呼吸过弱、病人出现呼吸暂停、气道漏气。

(2)处理:提高触发灵敏度;增加通气频率;改a/c或simv模式;检查气道漏气情况。

8、呼吸机工作异常

处理:立即脱离病人,改用呼吸皮囊过渡;用模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可关闭机器再打开,观察故障是否依然存在;可做机器自检以判断故障原因;原则上可能有故障的呼吸机不能给病人使用;通知维修工程师。

四、 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 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chengren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6. 深呼吸或叹息(sigh)

7. 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力均能达到预定峰压值。

8.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调节cpap旋钮外,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况下可达15厘米水柱。(呼气压4厘米水柱)。

五、 呼吸机与人体的连接:

情况紧急或者估计插管保留时间不会太长、新生儿、早产儿、一般经口插管。其他情况可以选经鼻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

六、呼吸机工作参数的调节:四大参数: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

1. 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毫升/公斤,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2倍。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

2. 吸呼频率:接近生理呼吸频率。新生儿40~50次/分,婴儿30~40次/分,年长儿20~30次/分,chengren16~20次/分。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

3. 吸呼比:一般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1.

4. 压力:一般指气道峰压(pip),当肺部顺应性正常时,吸气压力峰值一般为10~20厘米水柱,肺部病变轻度:20~25厘米水柱;中度:25~30毫米水柱;重度:30厘米水柱以上,rds、肺出血时可达60厘米水柱以上。但一般在30以下,新生儿较上述压力低5厘米水柱。

5. peep:使用ippv的患儿一般给peep2~3厘米水柱是符合生理状况的,当严重换气障碍时(rds、肺水肿、肺出血)需增加peep,一般在4~10厘米水柱,病情严重者可达15甚至20厘米水柱以上。当吸氧浓度超过60%(fio2大于0.6)时,如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0毫米汞柱,应以增加peep为主,直到动脉血氧分压超过80毫米汞柱。peep每增加或减少1~2毫米水柱,都会对血氧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减少peep应逐渐进行,并注意监测血氧变化。peep数值可从压力二表指针呼气末的位置读出。(有专门显示的更好)

6. 流速:至少需每分种通气量的两倍,一般4~10升/分钟。

七、根据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首先要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气管导管的位置、两肺进气是否良 好、呼吸机是否正常送气、有无漏气。

调节方法:

1. pao2过低时:(1)提高吸氧浓度(2)增加peep值(3)如通气不足可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延长吸气时间、吸气末停留等。

2. pao2过高时:(1)降低吸氧浓度(2)逐渐降低peep值。

3. paco2过高时:(1)增加呼吸频率(2)增加潮气量:定容型可直接调节,定压型加大预调压力,定时型增加流量及提高压力限制。

4. paco2过低时:(1)减慢呼吸频率。可同时延长呼气和吸气时间,但应以延长呼气时间为主,否则将其相反作用。必要时可改成imv方式。(2)减小潮气量:定容型可直接调节,定压型可降低预调压力,定时型可减少流量、降低压力限制。

八、湿化问题:加温湿化:效果最好,罐中水温50~70摄氏度,标准管长1.25米,出口处气体温度30~35摄氏度,湿度98~99%.湿化液只能用蒸馏水。雾化器:温度低,刺激性大。病人较难接受。气管内直接滴注:特别是气道有痰痂阻塞时,滴注后反复拍背、吸痰,常能解除通气不良。具体方法:成年人每20~40分钟滴入0.45~0.9盐水2毫升,或以4~6滴/分的速度滴入,总量大于200毫升/天,儿童每20~30分钟滴入3~10滴,以气道分泌物稀薄、能顺利吸引、无痰痂为宜。人工鼻。略。

九、吸氧浓度(fio2):一般机器氧浓度从21~100%可调。既要纠正低氧血症,又要防止氧中毒。一般不宜超过0.5~0.6,如超过0.6时间应小于24小时。目标:以最低的吸氧浓度使动脉血pao2大于60毫米汞柱(8.0kpa)。如给氧后紫绀不能缓解可加用peep.复苏时可用1.0氧气,不必顾及氧中毒。

十、设定报警范围:气道压力上下限报警(一般为设定值上下30%)、气源压力报警

危险品运输车的配置???

[国家标准] GB/T31467.3-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HG化工行业] HG/T 2692-1995 蓄电池用硫酸

[电气自控] 铅酸蓄电池初充电时应注意要点

[国家标准] GB/T 5008.2-2013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第2部分:产品品种规格和端子尺寸、标记

[国家标准] GB/T18287-2013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国家标准] GB/T 5008.1-2013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 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 27542-2011 蓄电池托盘搬运车

[国家标准] GB 28645.2-2012 危险品检验安全规范 密封蓄电池

[DB地方标准] DB11Z 878-2012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动力蓄电池系统维护

[DB地方标准] DB11Z 800-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商用车动力蓄电池包

[DB地方标准] DB11Z 801-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动力蓄电池包编码

[DB地方标准] DB31/603-2012 铅蓄电池行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稿)

[GJB国军标准] GJB3251-1998 金属氢化物 镍蓄电池组通用规范

[DB地方标准] DB13/T 1464-2011 蓄电池智能快速充电机

[国家标准] GB/T 15142-2011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方形排气式镉镍单体蓄电

[电气论文] 分流器为蓄电池电流取样的电路设计

[资料大全] 浅谈单电池组直流系统中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测试.doc

[资料大全]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RLA在线维护技术的应用研究.doc

[暖通图纸] 某北方电站蓄电池室热风补偿

[电气图纸] 95D202-1_蓄电池安装

[国家标准] GB50172-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资料大全]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编制说明

[资料大全]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运行规程

[BS标准] BS EN 50342-4-2009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组.重型车辆用蓄电池组的尺寸

[BS标准] BS EN 60285-1995 碱性二次电池和蓄电池.圆形密封镍镉可充电单室电池

[BS标准] BS EN 60335-2-29-2004 A2-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规范.蓄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

[资料大全] 独立(离网)光伏系统的蓄电池设计方法

[资料大全] 风电変浆蓄电池充电器资料

[JB机械行业] GB/T23754-2009 铅酸蓄电池槽(有黑色水印)

[JB机械行业] GB/T23638-2009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有黑色水印)

[国家标准] GB/T15142-1994 镉镍碱性蓄电池总规范

[国家标准] GB/T15100-1994 金属氢化物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总规范

[GJB国军标准] GJB38.16-1986 常规动力潜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 铅酸主蓄电池组

[HJ环境保护] HJ519-2009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环境保护] HJ510-2009 清洁生产标准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业

[国家标准] GB11659-1989 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资料大全] 蓄电池有限公司供气工程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JIS标准] JIS C8501-2004 碳锌蓄电池

[EN标准] BS EN 62133-2003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液的副电池和蓄电池.便携式密封副电池和由它们

[资料大全] ??厂通信电源蓄电池充放电施工方案

[资料大全] 蓄电池容量下降过快的原因分析1

[资料大全] 新型蓄电池原理与应用

[EN标准] BS EN 62281-2004运输途中原电池和二次锂电池及蓄电池组的安全

[EN标准] BS EN 62281-2004 运输途中原电池和二次锂电池及蓄电池组的安全

[EN标准] BS EN 62133-2003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液的副电池和蓄电池.便携式密封副电池和由它

[JIS标准] JIS C8713-2006 包括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和蓄电池.密封便携式二次电池和

[JIS标准] JIS C8708-2007 密封型镍、氢蓄电池

[JIS标准] JIS C8704-2-2-2006 固定式铅蓄电池.第2-2部分阀门调节型.要求

[JIS标准] JIS C8704-1-2006 固定式铅蓄电池.第1部分有通气口型

[JIS标准] JIS C8702-3-2003 小型阀调节的铅酸蓄电池.第3部分电器用安全性推荐标准

[JIS标准] JIS C8702-1-2003 小型阀调节的铅酸蓄电池组.第1部分一般要求、功能特性.试验方法

[JIS标准] JIS H 7205-2003 可再充电的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的负电极用氢吸收合金的放电

[IEEE标准] IEEE Std 1188-1996 IEEE 推荐用于站用阀控铅酸(VRLA)蓄电池的

[IEEE标准] IEEE Std 1186-1996 阀控铅酸蓄电池维护、测试和更换

[JIS标准] JIS D5302-2004摩托车用铅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 22192-2008 船舶电气设备 设备 蓄电池

[HG化工行业] HG/T 2699-1995 车辆蓄电池用硬质橡胶技术条件

[IEEE标准] IEEE 1578-2007 固定蓄电池电解质溢出处理和管理的推荐实施规程

[IEEE标准] IEEE 1561-2007 远程混合电力系统中酸性铅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的优化用指南

[工程图集] 95D202-1 蓄电池安装

[国家标准] GB/T 24914-2010 非公路旅游观光车用铅酸蓄电池

[DL电力行业] DL/T 857-2004 发电厂 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

[DL电力行业]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电力行业]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JB机械行业] JB/T56030-1999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 产品质量分等(报批稿)

[QC汽车行业] QC/T840-201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

[EJ核工业] EJ/T525.4-1997 核电厂用铅酸蓄电池 第4部分 维护、试验和更换方法

[GJB国军标准] GJB3535-1999 镉镍蓄电池隔膜纸规范

[HG化工行业] HG/T2692-2007 蓄电池用硫酸

[国家标准] GB13281-1991 铁路客车用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12724-1991 锌银碱性蓄电池总规范

[国家标准] GB/T19639.2-2007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产品分类

[国家标准] GB/T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有黑色水印)

[GJB国军标准] GJB4477-2002 锂离子蓄电池组通用规范

[国家标准] GB/T17938-1999 工业车辆 电动车辆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优先选用的电压

[国家标准] GB/T13603-1992 船舶蓄电池装置

[GJB国军标准] GJB606-1988 航空用铅酸蓄电池通用技术条件

[GJB国军标准] GJB524.33-1988 快艇(滑行艇)系泊和航行试验规程 蓄电池组充放电系统试验

[JB机械行业] GB13337.2-1991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 规格及尺寸

[JB机械行业] GB13337.1-1991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TB铁道行业] TB/T3061-2008 机车车辆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622-1995 方形开口镉镍可充电单体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10679-2006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

[国家标准] GB12725-1991 铁镍碱性蓄电池总规范

[JB机械行业] JB/T8200-2010 煤矿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用铅酸蓄电池

[YD通信行业] YD/T799-2010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YD通信行业] YD/T2064-2009 通信用铅酸蓄电池 正向尖脉式去硫化设备技术条件

[YD通信行业] YDB050-2010 VRLA蓄电池组在线诊断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SC水产行业] SC152.4-1986 渔船玻璃钢舾装件 蓄电池箱

[JB机械行业] JB/T9654-2010 铅酸蓄电池用固化管

[JB机械行业] JB/T10054-2010 铅酸蓄电池用排管

[JB机械行业] JB/T10053-2010 铅酸蓄电池用水

[JB机械行业] JB/T10052-2010 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

[国家标准] GB7169-1987 碱性蓄电池型号命名方法

[QB轻工行业] QB/T2947.3-2008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3部分 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

[SJ电子行业] SJ/T10839-1996 XY20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712-1996 固定型阀控式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HJ环境保护] HJ447-2008 清洁生产标准 铅蓄电池工业

[国家标准] GB/T7404.2-2000 内燃机车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7404.1-2000 内燃机车用排气式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7403.2-1987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产品品种和规格

[国家标准] GB/T7403.1-1996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7403.1-1996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1)

[国家标准] GB7404-1987 内燃机车用铅酸蓄电池

[QJ航天行业] QJ3019-1998 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电源系统设计规范

[HB航空标准] HB7408-1996 民用航空器轻硫酸锂蓄电池最低性能要求

[SJ电子行业] SJ/T10288.11-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Z1.5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12-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Z3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13-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Z5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2-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0.5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3-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0.6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4-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0.8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5-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1.2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6-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1.8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7-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4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8-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7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9-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 GNYG10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9-1991 镉镍密封碱性蓄电池充电器总规范

[SJ电子行业] SJ/T10288.10-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Z0.18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8.1-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GNYG0.45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287-1991 镉镍高倍率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171.1-1991 碱性蓄电池隔膜性能测试方法隔膜厚度的测定

[SJ电子行业] SJ/T10169-1991 镉镍方形密封碱性蓄电池总规范

[SN商检行业] SN/T1414.3-2004 进出口蓄电池安全检验方法 第3部分:锂离子蓄电池

[SN商检行业] SN/T1414.1-2004 进出口蓄电池安全检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SJ电子行业] SJ/T10001-1991 碱性蓄电池术语

[MT煤炭行业] MT/T920-2002 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胶套轮电机车型式与参数

[MT煤炭行业] MT/T887-2000 DX25J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单轨吊车

[MT煤炭行业] MT/T1051-2007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

[MT煤炭行业] MT/T334-2008 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

[MT煤炭行业] MT658-1997 煤矿用特殊型铅酸蓄电池

[SN商检行业] SN/T0361-1995 出口铅酸蓄电池检验规程

[MT煤炭行业] MT334-1993 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B机械行业] JB/T8451-1996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7630.5-1998 铅酸蓄电池微孔聚乙烯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3-1998 铅酸蓄电池烧结聚氯乙烯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2-1998 铅酸蓄电池微孔橡胶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1-1998 铅酸蓄电池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568-1994 煤矿蓄电池式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

[SJ电子行业] SJ986-1975 15XYG45碱性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6482-1992 蓄电池车辆用直流电动机型谱

[JB机械行业] JB/T6481-1992 蓄电池车辆用直流斩波器

[JB机械行业] JB/T6457.1-1992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产

[JB机械行业] JB/T6457.1-2004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产品分类

[JB机械行业] JB/T6457.2-1992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技

[JB机械行业] JB/T6457.2-2004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机械行业] JB/T6459-1992 蓄电池平衡重式搬运车 技术条

[JB机械行业] JB/T5821-1991 铅酸蓄电池用普通螺纹公差与配

[JB机械行业] JB/T5335-1991 蓄电池车辆用直流电动机 基本技术条件

[CB船舶行业] CBZ263-1997 潜艇蓄电池装载舱口设计计算方法

[CB船舶行业] CB/T3821-2000 船舶通信、照明用铅酸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10621-1995 方形密封镉镍可充电单体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19639.1-2005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9638.2-2005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CB船舶行业] CB/T728-2000 船舶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23636-2009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

[JB机械行业] JB/T6766-1993 铅酸蓄电池用橡胶、塑料零件

[国家标准] GB21966-2008 锂原电池和蓄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要求

[CB船舶行业] CB1106-1984 军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CB船舶行业] CB1067-1987 铅酸蓄电池工时定额

[CB船舶行业] CB873-1977 蓄电池装载平车

[CB船舶行业] CB837-1996 蓄电池舱口盖规范

[CB船舶行业] CB739-1968 手提蓄电池灯

[SJ电子行业] SJ/T10484-1994 铁路客车用碱性蓄电池(组)规范

[SJ电子行业] SJ/T10417-1993 6V、12V小型密封铅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9654-1999 铅酸蓄电池用固化管

[JB机械行业] JB/T9653-1999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6199-1992 防爆蓄电池工业车辆 防爆技术

[SJ电子行业] SJ755-1973 碱性铁镍单体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756-1973 2TN10碱性蓄电池组

[YD通信行业] YD/T1715-2007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布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10262-2001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10095-1999 蓄电池充电浮充电用晶闸管整流器

[JB机械行业] JB/T10052-1999 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

[JB机械行业] JB/T10053-1999 铅酸蓄电池用水

[JB机械行业] JB/T10054-1999 铅酸蓄电池用涤纶排管

[JB机械行业] JB/T4282-1992 摩托车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与规格

[JB机械行业] JB/T3942-1997 煤矿蓄电池式电机车用隔爆型插

[JB机械行业] JB/T3941-1999 铅酸蓄电池 包装

[QB轻工行业] QB/T2502-2000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

[GJB国军标准] GJB1724-1993 装甲车辆用铅酸蓄电池规范

[国家标准] GB/T18270-2000 镉镍开口蓄电池用电解液

[QB轻工行业] QB/T1258-1991 铅酸蓄电池用聚氯乙烯微孔隔板

[QB轻工行业] QB1258-1991 铅酸蓄电池用聚氯乙烯隔板

[QB轻工行业] QB/T2947.1-2008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1部分:密封铅酸蓄电池及充电器

[国家标准] GB50172-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TB铁道行业] TB/T3061-2002 铁路机车车辆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Z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Z18333.1-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22424-2008 通信用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要求

[国家标准] GB/T22084.1-2008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单体蓄电

[国家标准] GB/T22084.2-2008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单体蓄电

[GJB国军标准] GJB5054-2001 深潜器用铅酸蓄电池规范

[TB铁道行业] TB/T1895-1987 客车蓄电池托盘

[QJ航天行业] QJ3019-1998 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电源系统设计规范

[SJ电子行业] SJ/T9550.26-1993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质量分等标准

[SJ电子行业] SJ/T9550.25-1993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质量分等标准

[SJ电子行业] SJ20486-1995 镉镍全密封碱性单体蓄电池总规范

[QC汽车行业] QC/T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QC汽车行业] QC/T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汽车行业] QC/T742-2006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JT交通行业] JT/T27.35-1993 交通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公路运输与公路养护 汽车蓄电池维修工

[国家标准] GB/T18332.1-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22473-2008 储能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22199-2008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2599-1993 铅酸蓄电池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机械行业] JB/T7630.4-2008 铅酸蓄电池熔喷聚丙烯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5-2008 铅酸蓄电池微孔聚乙烯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3-2008 铅酸蓄电池烧结聚氯乙稀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2-2008 铅酸蓄电池微孔橡胶隔板

[JB机械行业] JB/T7630.1-2008 铅酸蓄电池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SJ电子行业] SJ/T10228-1991 GN300-(3)碱性蓄电池

[SJ电子行业] SJ/T31323-1994 蓄电池生产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2900.41-2008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2900.41-2008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1)

[JB机械行业] JB/T50177-1999 铅蓄电池化成工序电耗分等

[国家标准] GB/T5008.1-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12169-1990船舶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12170-1990船舶通讯、照明用铅酸蓄电池

[JB机械行业] JB/T4282-2007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

[DL电力行业] DL/T5161.9-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9部分 蓄电池施工质量检验

[国家标准] GB/T7403.1-2008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5008.3-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端子的尺寸和标记

[国家标准] GB/T5008.2-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产品品种和规格

[国家标准] GB/T7403.2-2008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第2部分:产品品种和规格

[国家标准] GB/T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

[JB机械行业] JB/T8452-1996-蓄电池搬运车型号编制方法

[JB机械行业] JB/T3076-1999 铅酸蓄电池槽

[国家标准] GB/T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T18332.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Z 18333.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国家标准] GBZ 18333.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QC汽车行业] QC/T29013-1991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JB机械行业] JB/T7636-1994 蓄电池搬运车辆型谱

[JB机械行业] JB/T7635-1994 蓄电池搬运车整机试验方法

[JB机械行业] JB/T5874-1991 蓄电池工业车辆电气通用技术条件

[HG化工行业] HG/T3589-1999 铅酸蓄电池用腐植酸

[国家标准] GB2900.11-88蓄电池名词术语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

jb/t2599-2012标准

1、整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符合交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2004)危险品运输车规定。

2、厢体采用优质钢板制作而成,耐撞击、冲压能力强。

3、壁板厚度为40-50mm,皮为厚度0.5mm的冷轧钢板,内蒙皮为厚度0.4mm的铝板;壁板内皮内多钢骨架方格结构,中间为聚氨酯阻燃材料。

4、车厢底板采用厚度为2.0-2.5mm平钢板,上铺厚度为2.5-3.0mm橡胶板。

5、车厢内设置有两道防撞条。

6、车厢内设置有若干卧环,用于货物固定。

7、车厢左右两侧距前壁1.0米处一1.0-1.5米侧开门,便于货物的装卸。

8、车厢前壁和后门下部各设置有两个通风百叶窗。

9、车辆配置2个1公斤灭火器,易燃气体厢式运输车,车后部安装2条接地导静电胶带。

10、将汽车底盘尾气排放管前置,排烟方向为车左侧,出口向下,安装开关式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

以上就是关于有了解呼吸机的朋友吗?讲一下呀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