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洋碳汇”,如何发展“海洋碳汇”

   2022-09-03 16:52:18 网络290
核心提示:海洋碳汇,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2011年《科学》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碳汇”如今是一个热门词汇,而“海洋碳汇”却是一个陌生词汇。全国人大代表

什么是“海洋碳汇”,如何发展“海洋碳汇”

海洋碳汇,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2011年《科学》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碳汇”如今是一个热门词汇,而“海洋碳汇”却是一个陌生词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提出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的概念,改变了之前科学家们对于海洋储碳的认识。焦念志研究发现,“海洋碳汇”比“森林碳汇”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优势。这一发现,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可解决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即增汇)的问题。有学者表示,该研究将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气候谈判筹码、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今年两会上,焦念志将提交“建议建立国家海洋碳汇研发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协作基地”的议案。 焦念志说,“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海洋中个体极小、但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从而使碳长期保存在海洋里。焦念志也表示,“固碳”不等于“储碳”,相对而言森林碳汇的储存周期较短,而在海洋中,“储碳”时间可达5000年,而且海洋中的碳总量与大气二氧化碳的总碳量相当。我国海区面积大,碳汇潜力巨大。焦念志认为,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不仅有重要的科研意义,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通过它来实现增汇,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海洋碳汇”概念,对碳排放大国、大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焦念志说,我国各省份每年都有减排任务,如果以后形成可执行的碳汇交易规则,排放大省则可以购买海洋碳汇。同时,国与国之间也可进行碳汇交易。但目前,海洋碳汇相关方法、技术规范、评价标准等相关研究在国际上还是空白,焦念志也在和美、欧、亚等国家的科研人员一道为此展开工作。和计算机等行业标准一样,哪个国家抢占碳汇领域的先机,对日后来说意义重大。焦念志说,因此今年两会上他将提交“建议建立国家海洋碳汇研发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协作基地”的议案。“目前,我国近海许多海区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甚至形成大面积缺氧区,如珠江口、长江口,东海和南海低氧区长期存在。”焦念志说,这除了造成生态灾害外,也在降低近海储碳能力。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陆地施肥过多,过量的氮、磷等物质随雨水进入江河,又排到海中。焦念志说,目前而言,减少陆源氮磷输入,就成为增加近海碳汇的一个可行举措,简单说就是减少陆地施肥,增加海洋碳汇。通过陆海统筹,实施海洋碳增汇生态工程。

海洋碳汇是指海洋与哪一种气体的关系?

2月20日召开的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提出,今年深圳的主要改革任务分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两部分。

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涉及8个方面改革任务,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按照《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改革部署,围绕6大领域27项改革举措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今年将蹄疾步稳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具体改革任务落地做实。

全面推进八个方面改革任务

贯彻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改革决策部署,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着眼于深圳率先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年深圳将全面推进经济、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领域改革任务,推动深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实施战略战役性改革。包括推动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构建重大战略平台改革推进新机制、打造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动实施经济特区立法变通等项目。

二是推动重大战略平台改革。包括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机制改革、创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科技体制机制等项目。

三是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开展“科创中国”改革试点、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模式、实施产业园区直供电改革试点、深化党政机关内部办事服务“一次了”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改革、探索深港口岸经济带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改革、探索九龙山数字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等项目。

四是深化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包括开展立法协商机制创新、创建法治中国示范城市、深化环境资源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等项目。

五是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包括开展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等项目。

六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包括创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开展互联网电子处方试点、深化住房供应和保障制度改革、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等项目。

七是深化生态领域改革。包括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改革、探索建立海洋碳汇核算地方标准、打造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创新智慧水务建设体制机制等项目。

八是深化党建领域改革。包括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开展“知事识人、序事辨材”选人用人改革、构建模范机关创建新机制等项目。

单列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推进具体改革任务落地做实

为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各项任务落地做实,《工作要点》单列了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并逐一明确制度成果和改革预期成效,以台账式管理、项目式实施、节点式推进。今年将围绕6大领域27项改革举措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蹄疾步稳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具体改革任务落地做实。共分为两大类:

一是首批清单的改革任务要按照一个事项对应的一个改革方案、一套操作规范、一个改革应用场景、一套评估体系的“4个一”要求抓紧推进,力争年底全部落地、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二是《实施方案》的改革任务要尽快启动、深化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计划或方案。

首次增列“重大战略平台改革”

记者获悉,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的特点除了突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战略,还突出了国家级改革平台。《工作要点》在去年增列“战略战役性改革”类别的基础上,今年首次增列“重大战略平台改革”类别,提出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框架下统筹推进4大重大战略平台,促进各战略平台与全市改革协同对接、同向合成,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综合效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今年改革工作要点还突出改革项目落地落细落实。采取“要点+清单”的模式,《工作要点》后附两个一览表,以清单式逐一明确责任分工、制度成果、改革预期成效等内容,提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确保各项改革抓细抓实,努力形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的改革实效。同时,在《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加强改革督查督办,实行“全面督查+专项调研、实地督办+数字平台”的动态闭环督查。

为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提高对海洋碳汇的科学认知,文章介绍海洋碳汇及其碳循环模式,分析海洋碳汇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碳分为黑碳、褐碳、绿碳和蓝碳4种类型,其中蓝碳即海洋碳汇,即通过海洋固定和储存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机制海洋碳汇由溶解度泵、生物泵和微型生物泵3种碳泵共同完成,其中依赖海洋微生物的微型生物泵储碳效率最高海洋碳汇正面临生境基础退化和海洋酸化加剧的问题,未来应针对问题加强政策性管理和保护以及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实践。

0 引言

全球性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首要环境问题。近年来,海洋碳汇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新的科研领域。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约93%的二氧化碳的循环和固定通过海洋完成[1]。海洋不仅能长期储存碳,而且能重新分配二氧化碳,是最高效的碳汇。海洋碳汇不仅可以减缓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而且在保护海岸带免受侵蚀和减轻水体污染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恢复并扩大海洋碳汇不仅有助于分担和缓解碳排放压力,而且有助于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源,是“双赢”的工作[2]。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3大海洋碳汇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广阔的滨海湿地也为发展海洋碳汇提供了空间。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建立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的有效机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建立蓝碳标准体系及交易机制”。可见,发展海洋碳汇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对于我国实施减排增汇战略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 碳的种类

根据来源、所含物质和储存介质的不同,可将碳分为黑碳、褐碳、绿碳和蓝碳4种。

黑碳是含碳物质因燃烧不完全而发生热解的产物,属于大气气溶胶中的碳气溶胶分类,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黑碳在大气中的存期约为数日到数周,主要排放量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废弃物能量,此外还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用的煤和其他燃料等。黑碳对气候变暖具有较强的影响,其致暖效应超过甲烷,约是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67%[3],是大气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

褐碳泛指温室气体,其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期可长达数百年,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危害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褐碳对于太阳辐射的吸收强度介于黑碳和其他颗粒物之间,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即既致冷也致暖[4]。

绿碳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于自然系统的植物和土壤中的碳,是世界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汇是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约有45%的绿碳储存于陆地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可被称为绿碳汇。

蓝碳即海洋碳汇,是通过海洋活动和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和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其范围不仅包括海洋,还包括海岸带、河口和湿地等。

2 碳循环模式和海洋碳泵

根据碳循环所处的范围,可将其分为陆地、海陆和海洋3个层面:①陆地层面的碳循环是大气与土壤、森林和生物圈之间的碳循环过程,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碳固定于自然系统的植物和土壤中②海陆层面的碳循环是大气与土壤、海岸带和海洋之间的碳循环过程,多界面过程是其重要特点,既包括水-气、海-气、土-气、土-水等垂直方向的界面过程,还包括河口-潮滩(湿地)-近海等水平方向的界面过程[5]③海洋层面的碳循环是大气与海洋之间以及海洋本身的碳循环过程,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主要受2个方面的影响,即海洋物理化学条件(如海水温度、盐度和总碱度)和海洋生物过程(如初级生产力)。

海洋碳循环的过程主要依赖海洋碳泵的作用,通过碳泵实现碳在海洋中的垂直和水平迁移以及形态转换,从而调节全球气候。海洋碳泵主要包括溶解度泵、生物泵和微型生物泵3种类型。

溶解度泵、生物泵和微型生物泵共同作用完成海洋碳汇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海洋层面的碳循环

2.1 溶解度泵

溶解度泵(Solubility Pump,SP)得名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可溶性的,是物理化学过程,通过水流涡动、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和热通量等一系列物理反应实现海洋中的碳转移过程[6]。大量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洋,在海洋-大气界面之间进行交换,形成溶解度泵的基础。低纬度海洋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浪被转移到高纬度海洋,高纬度海水具有更高的密度,从而使二氧化碳沉入深海,进入千年尺度的碳循环[7],该过程不断重复。

溶解度泵的水流垂直涡动以及大气、海浪和海水的不停“混合”都受海洋温度的影响。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即温度越低,二氧化碳溶解度越高。由此推测,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等易受湾流和北大西洋横穿流的影响,是溶解度泵工作的主要海域,海洋暖流向北输送温暖的表层海水,待海水冷却后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泵入海洋内部南大洋寒冷的表层海水的沉降现象普遍存在,毋庸置疑其也是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海域[6]。

溶解度泵不断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泵入海洋,以此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在海洋碳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随着海水温度的不断升高,溶解度泵的效能正在不断降低。

2.2 生物泵

生物泵(Biological Pump,BP)是通过海洋生物或海洋生物活动将碳从海洋表层传递到深海海底的过程,其依赖于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沉降的海洋碳扣押方式[8]。融入海洋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洋生物圈的初级生产力完成从海洋表面到深海海底的过程。

浮游植物是海洋的初级生产者,其固定碳和氮的总量比全世界陆地植物的固定总量还要多。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碳的总量约为高等植物的7倍,每年固定约1.7亿t的氮素[9]。一方面,吸收有机碳的部分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和大型鱼类食用,并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将二氧化碳排入海洋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生物链物种的碎屑、排泄物和蜕皮等,经过沉降和分解等过程转变为颗粒碳(Particulate Carbon,PC),沉于深海海底和海底沉积物。被封藏的碳不再参与地球化学循环,可被保存上万年甚至上亿年,从而实现对碳循环的调节。因此,科学家将生物泵看做海洋碳循环的最关键控制过程[10]。与此同时,海洋表层的不断升温和海水酸化的加剧对海洋初级生产力造成影响,从而削弱生物泵在碳循环中的效能。

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在海洋碳循环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二者提高了海洋表层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而影响二氧化碳的溶解量。生物泵完成对有机碳的垂直迁移,其实际上是有机碳泵。约67%的海洋碳垂直通量由生物泵完成,其余由溶解度泵完成[11]。

2.3 微型生物泵

研究发现,由生物泵产生的颗粒有机碳向深海的输出十分有限,大部分颗粒有机碳在沉降过程中会降解,到达海底并封藏的量非常少[12]真正将有机碳转变为惰性有机碳并实现长期封藏的是微型生物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微型生物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微型生物修饰和转化溶解态颗粒有机碳的能力,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其丧失化学活性,从而被长期固定和储存在海洋中[10]。由海洋初级生产力形成的绝大部分有机碳经快速循环,在海洋中的存期从几小时到数月,最多数年后即返回大气只有通过颗粒有机碳沉降到深海或经由微型生物转化形成惰性溶解有机碳(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RDOC)进入慢速循环,才能实现储碳。

海洋病毒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选择不同的宿主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影响海洋碳循环,海洋中约有25%的活性碳通过海洋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此外,在数千米深的海底也存在海洋生物圈,约87%的深海生物圈由被称为“古细菌”的单细胞微生物构成[13]。浮游植物、细菌和病毒等占海洋生物总量的90%,是海洋碳汇的“主力军”,负责海洋中超过95%的初级生产力[14]。庞大的海洋微生物体系是海洋生命有机碳的主体,是微型生物泵的主要驱动力。

基于惰性溶解有机碳的微型生物泵理论认为,海洋微生物通过3个基本途径将活性溶解有机碳(Labi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LDOC)或半活性溶解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①异养微生物利用浮游植物产生的活性溶解有机碳,在分解有机碳的同时,也代谢分泌惰性溶解有机碳部分②病毒通过感染和裂解细菌(古细菌)细胞释放微生物细胞大分子物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生物利用惰性特征,成为潜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对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的累积具有十分可观的贡献③微生物通过将有机底物降解为不被利用的残留化合物,成为惰性溶解有机碳的一部分,从而在海洋中形成巨大、稳定的惰性溶解有机碳储库[15]。

微型生物泵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机制。与生物泵相比,微型生物泵不依赖沉降等物理搬运过程,储碳效率最高尤其在河口和浅海地区,生物泵易受上升流和再悬浮的影响,生态功能被严重削弱,而微型生物泵处于海洋微食物环中,不会受到影响[16]。与溶解度泵相比,微型生物泵的产物即惰性溶解有机碳不存在化学平衡移动,不会导致海洋酸化。

3 海洋碳汇的困境3.1 生境基础退化

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生境基础。而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仍是受威胁最大和消失最迅速的自然环境,其大量被转换成水产养殖、住宅和工业用途,不但导致其储存的碳被释放,而且减少其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进一步封藏[17]。

3.2 海洋酸化加剧

在重视海洋碳汇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考虑海洋碳汇的容量是有限的,如不加限制地增加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能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此外,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海水反应后形成碳酸,会加剧海洋的酸化:①海洋生态方面,海洋酸化影响海洋植物群落的生长环境,降低其初级生产力而海洋植物群落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海洋动物也随之受到影响,海洋酸化会腐蚀贝类和甲壳类等动物,影响鱼类健康,珊瑚甚至有可能消失。②气候环境方面,海洋酸化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4 发展海洋碳汇的建议4.1 加强政策性管理和保护

海洋碳汇和海洋环境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政策以及控制海洋碳汇的量,对于海洋碳汇生境基础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缓解海洋酸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海洋碳汇纳入管理部门的保护性政策框架和政府年度计划,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社会、经济和生物评估,进一步规范各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加强对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的管控,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溶解度泵、生物泵和微型生物泵的效能。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增多的原因,制定或修订国家海洋碳汇规划或政策,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和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碳汇可作为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加强海洋碳汇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发展生态养殖、海洋碳汇技术服务和碳交易等新业态,将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2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实践

鼓励海洋碳汇的科研和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提升海洋碳循环的监测技术,提高海洋碳汇的恢复能力。加强海洋碳汇估算研究和固碳潜力评估,发展渔业固碳、养殖系统增汇和海洋牧场渔业低碳等技术,探索有效的海洋增汇技术措施。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海洋植物生境,不断扩大海岛和海岸带海洋植物的面积,密切关注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其活动规律,在数量和时机上对海洋植物的收割和海洋动物的捕捞进行科学有序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加强海洋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海洋防御生态灾害的能力,为发展海洋碳汇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18]。在提高对海洋储碳和固碳科学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海洋碳汇的交易试点工作,制定海洋碳汇的技术方法和评估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海洋碳汇”,如何发展“海洋碳汇”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