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罕见窑洞寺庙

   2022-11-17 13:13:25 网络470
核心提示:陕西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积淀丰厚, 历史 古迹众多,佛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多座在 历史 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长安区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然而由于西安古迹太多,很少有人

西安罕见窑洞寺庙

陕西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积淀丰厚, 历史 古迹众多,佛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多座在 历史 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长安区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然而由于西安古迹太多,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寺庙,景区里也几乎没有游人。

据《长安志》《咸宁县志》记载: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也有说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在少陵原兴建了华严寺,并依据《华严经》的思想开创了华严宗,后经过二祖智俨大师、三祖法藏大师、四祖澄观大师、五祖宗密大师的发展,成为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华严寺地处少陵原半坡,北靠黄土崖壁,南临近90度的百米陡坡,居高临下可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观终南山诸峰,视野十分开阔。然而由于受到地形限制,无法修建楼阁殿堂,只能依塬势挖掘窑洞安置佛像和供僧人居住,堪称一座具有典型西北特色的“窑洞寺院”。

唐代的长安城,是全球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而华严宗在当时也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僧俗的一致推崇。从国外来到中国的善无畏等高僧以及一行大师、华严宗各代宗师,均被皇帝下诏住在华严寺,华严寺在当时也达到鼎盛,成为佛教界公认的“世界佛教中心”。

地势高亢的少陵原,早在唐代就是夏日避暑的著名风景区,李白、杜牧、岑参等诗人到此游览后,留下了众多描写华严寺的诗篇,其中以李白的《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和杜牧的《望故园赋》:“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最为著名。

然而随着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华严寺遭遇了严重破坏。尽管后来寺庙得到重新复兴,但明嘉靖年间的关中8级大地震让华严寺再遭重创。据记载,少陵原的半坡边缘崩塌之后,华严寺所有殿堂佛塔几乎全部损毁,仅能从崖体上看到一点黄土窑洞的痕迹。

现在的华严寺为2009年重建,只有东西并峙的两座古塔——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灵塔和四祖澄观法师灵塔,昭示着华严寺曾经的辉煌。1930年陕西大旱,居士朱子桥到华严寺赈灾时,见石碑上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字,于是在塔前发愿要重修两塔。不可思议的是,几天后果然天降大雨,朱子桥遂对二塔重新修葺。

修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的杜顺法师灵塔,在华严寺矗立了1380年,现已成为华严寺的镇寺之宝。而修建于唐开成三年(838年)的澄观法师灵塔,距今也有1170年的 历史 。两座古塔虽然风化严重,但从精美绝伦的石刻中依然能看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006年,华严寺二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华严寺作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和祖庭道场,已成为世界佛教徒朝圣礼拜的圣地,也正因为华严宗成功宣传了普贤菩萨的殊胜地位,使其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菩萨之一,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西安五点坡寒窑在哪

西安农村,农民在坚硬的淡褐色的山壁上掘顶而居,这个董洞在当地叫什么

这位知友,这个洞就称作窑洞,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寒窑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寒窑曲江大唐芙蓉园东南方向,五典坡村西北方向。位置如图:

五典坡,地处西安大雁塔东南约4公里。此地原叫五殿坡。因凤栖原(也叫凤栖岭)从前有五个大台阶,每台阶兴建有一座大殿,五殿坡(也叫五原殿地)即由此得名。估计“五典”可能是“五殿”谐音的舛误。如今此地台痕依稀可见,只是由于历史的自然变迁,仅留下台阶的痕迹了。凤栖原下的五典坡村,也是由此得名。就在五典坡村财不远处,有一大坡,坡下有一孔小窑洞,传说王宝钏即在此寒窑与薛平贵成亲,并在此窑苦熬一十八载。因此地较为偏僻,不大引人注意。后来随着《五典坡》戏的影响,又因剧中人物故事、地点和朝代说得有鼻子有眼十分具体,有好事者,便在传说的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的曲江池鸿沟为王宝钏与薛平贵塑像。据说原只有王宝钏。宝钏塑像身着大襟领长服,一手提菜篮,一手持小铲,两旁另塑一男一女两个童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有人为了纪念薛平贵还朝,在王宝钏塑像一侧还为薛平贵和他的红鬃烈马塑了像。

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即是王三姐飘彩的日子,届时男女老少,人山人海,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人们总要在此聚会膜拜。但在十年劫难中,寒窑也未幸而免,塑像全被破坏,仅留残破窑洞。

这座寒窑,久为人们向往游览之地,曲江流饮早在秦汉时即为名胜,到了唐代,更成为长安一大景区。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旅游事业大为发展,此处经过数次开发整修,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景观。

寒窑因为这个美丽、坚贞的爱情故事而出名,曲江在规划的“大唐爱情谷”,也是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准备建设的。

秦腔优秀传统戏《五典坡》,家喻户晓,久演不衰。秦腔名家李正敏在剧中扮演的王宝钏,特别是他不同凡响的唱腔,倾倒过无数的观众,剧中许多唱段也被广为传唱......

故事传说

西安城南大雁塔附近的五典坡有一孔破旧的窑洞,窑洞上沿题有“古寒窑”三个字,相传当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等待丈夫薛平贵归来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女儿。王允没有儿子,只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干金,两个姐姐都婚配得门当户对,父母也想为待字闺中的小女儿找一位乘龙快婿。

王宝钏暗自佩服书生的功夫和胆略,见那群风流公子走开,连忙上前行礼感谢。书生略有些腼腆,连声说:“理当如此,小姐不必多礼!”书生愈是客气,王宝钏就愈是欣赏他,口中称谢不已,一来二往,两人便熟络起来。

这书生只说自己叫薛平贵,父母双亡,家庭败落,只剩下自己一人。在王宝钏看来,这书生不只是武功高强,而且知书达礼,虽然衣着寒酸,却掩盖不住气宇轩昂,不由心生爱慕。于是两人结伴游玩,一路鸟语花香,春气袭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回荡在两人中间。

薛平贵知道了眼前的小姐乃是相国千金,不但容貌姣美,言谈举止又那么娴雅而不矫揉、端庄而不傲慢,确实让他着迷,但又自愧太不般配。日暮分手时,两人眼光中充满眷恋与不舍。

王父暗中决定,到那天院门要把 紧,只放些有身份的公子进来,这抛球的规矩可是“中鸡嫁鸡,中狗嫁狗”的,可不能让那些贫贱小子捡了便宜。于是王家院里搭起了高高的彩楼,订了个黄道吉日 由三小姐抛掷绣球择婿。

吉时已到,一阵锣鼓炮仗响过之后,衣着艳丽的小姐手上托着一个五彩绣球站在楼上。楼下院中披红戴绿的公子哥儿们轰动起来,都伸长了脖子,期待着天赐 良缘。上面王宝钏粉面含笑,玉腕翻处,绣球翩翩落下,不偏不倚,正打在院中一角的布衣公子薛平贵头上。

咸通九年,桂州边区发生叛乱,攻占了边防重镇,并向北逼进。朝廷出兵讨伐,为了增强兵力,还令沙陀部队随军助战。文武兼备的薛平贵参加了沙陀的部队。总不能与自己终身相守寒窑,她擦掉泪水,为薛郎收拾行装,挥手送他出征。

薛平贵随军来到长安,功成名就的薛平贵只身步行来到五典坡的寒窑中,终于与分别达十 八年之久的妻子王宝钏见面了。夫妻相见,直从正午呜咽流泪到黄昏。

王宝钏终于走出了寒窑,被接入薛平贵府中。经过了十八年的苦盼,王宝钏终于有了一个美满 的家庭。而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的故事也被人们传为美谈。

遗址公园

曲江寒窑遗址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隅,紧临曲江遗址公园,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是曲江新区的六大遗址公园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188.75亩。其中公园占地60亩,周边功能用地120余亩。

曲江寒窑爱情主题文化公园将以寒窑遗址和在此发生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曲江寒窑遗址为核心建设中国第一个爱情主题文化公园,使之成为定情婚礼纪念的圣地,以爱情旅游、爱情消费、爱情纪念、爱情教育为主要产业方向,集遗址保护、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建设的爱情主题公园和幸福产业基地。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唐文化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窑是以记录王宝钏、薛平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西安著名旅游景点,该遗址建于清朝后期,内设王宝钏祠堂,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之母孙一莲捐资修葺。1984年6月,当地乡政府又出资修建,1985年2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新建设的寒窑遗址项目建设主体为西安曲江土地储备中心和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由原曲江池遗址公园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西安曲江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代建。

项目建设用地约70余亩,建设投资约2亿元,项目由婚庆区、博物馆区、遗址区和其他中外婚俗、性文化博物馆共同组成是集寒窑遗址、休闲娱乐、以及婚庆产业活动为一体的爱情主题公园,新建寒窑遗址公园定于2010年5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

新建成的寒窑遗址公园将以凸现爱情自主、爱情忠贞为主题,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基础,结合现代人的情感脉搏,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营造一处定情之所,寓意他们的爱情历久而弥坚;同时也为新婚伴侣提供寒窑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婚礼配套服务,从而弘扬社会正气,传颂爱情忠贞圣洁,把爱情主题做大做足,将寒窑遗址公园打造为中国第一个爱情主题公园。

扩展资料:

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东面,是著名戏剧《五典坡》(又名《王宝钏》)中的传说上演的地方。唐时,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反抗封建婚姻争取婚姻自由,忠于爱情,在寒窑苦守十八年,受尽人间苦难,终于待得丈夫薛平贵荣归长安与她团聚。

寒窑从沟口到沟内分别建有“贞烈殿”、“望夫亭”、“薛平贵、王宝钏大殿”,还有“平贵降马”“平贵别窑”、“王宝钏挖野菜”、“王母探窑” 等塑像。这里逐渐成为城南郊区一处旅游热点,尤以春光明媚之际, 常吸引着众多的善男信女前去朝拜观看。

2012年2月,寒窑遗址公园“寒窑·故事”获“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寒窑

以上就是关于西安罕见窑洞寺庙 曾是“世界佛教中心”被誉佛教祖庭却少有人知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