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坐火车到山西省宁武县茅山风景区怎么走方便

   2022-08-23 19:56:03 网络470
核心提示:驾车路线:全程约247.3公里起点:上海市1.上海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40米,右转进入人民大道2) 沿人民大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威海路3) 沿威海路行驶300米,过右侧的长发大厦约100米后,右转进入成都北路4)

从上海坐火车到山西省宁武县茅山风景区怎么走方便

驾车路线:全程约247.3公里

起点:上海市

1.上海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40米,右转进入人民大道

2) 沿人民大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威海路

3) 沿威海路行驶300米,过右侧的长发大厦约100米后,右转进入成都北路

4) 沿成都北路行驶60米,朝北京西路/南北高架路/共和新路立交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250米,直行进入南北高架路

6) 沿南北高架路行驶2.3公里,过右侧的和成大楼,朝内环高架路/延安西路立交/杨浦大桥/沪太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内环共和新路立交桥

7) 沿内环共和新路立交桥行驶870米,过内环共和新路立交桥,直行进入内环高架路

8) 沿内环高架路行驶3.5公里,过左侧的金川大厦,在武宁路/G2/G4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9) 沿匝道行驶590米,直行进入中山北路

10) 沿中山北路行驶380米,过右侧的中关村科技大厦约200米后,右转进入曹杨路

11) 沿曹杨路行驶920米,过右侧的中友中谊大厦约80米后,左转进入武宁路

12) 沿武宁路行驶1.3公里,朝G2/G42/沪蓉(沪宁)/S2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2.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400米,过武宁路朝阳河桥,直行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3.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120.5公里,朝南京/G4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蓉高速公路

4.沿沪蓉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过无锡枢钮,直行进入沪蓉高速公路

5.沿沪蓉高速公路行驶21.7公里,过塘河大桥,朝常州(南)/禄口机场/金坛/溧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横林枢纽

6.沿横林枢纽行驶1.2公里,过横林枢纽约470米后,直行进入常合高速公路

7.沿常合高速公路行驶78.7公里,在服务区/茅山/薛埠/S340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1.6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S340

9.镇江市内驾车方案

1) 沿S340行驶4.7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X102

2) 沿X102行驶840米,右转进入福地路

3) 沿福地路行驶2.2公里,过右侧的南窑约70米后,右转进入大茅路

4) 沿大茅路行驶240米,到达终点

终点:茅山风景区

镇江免费十大景区

【地理位置】

茅山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以西60公里处,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1985年被列为江苏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茅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印宫、乾元宫、华阳洞、金牛洞、新四军纪念馆等。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市境内,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景区内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以茅山镇为中心,距南京、镇江、常州各约60公里,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人文荟萃】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渊源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句容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是优美的风景胜地。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犹如水晶般闪烁着晶莹的绿。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旅游胜地】

茅山自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01年,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新四军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茅山风景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省级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的称号。目前,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以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喜客泉、华阳洞、仙人洞、德观遗址、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主体的旅游群系,年接待香客、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茅山以其独特的形式享誉海内外: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的 “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堪称“世界一绝”,已被列为江苏省精品景点之列;高99尺、重106吨、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的露天老子神像已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更为神奇的是老子神像手上自然天成的蜂窝,直径可达3尺多,恰似老子手上戴的戒指,更象老子把仙丹洒向人间;热情好客的喜客泉,以其特有的三怪,使人留连忘返;正在开发中的华阳洞必将向人们展示出更多的神奇……

饱经沧桑的茅山,更是充满神奇的茅山。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物皆有情。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神奇特怪的自然造化,扑朔迷离的道家符录 ,必将引起您的最大兴趣。

茅山道士(茅山宗)称谓来源:

茅山,坐落于现今江苏省西南的丹阳境内,风景秀丽,幽静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圣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称,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开天”,更被誉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这种种称号不仅为她披上了层层神秘的光环,也为她引来了许多奇人异士。因为有道教一宗发源于此,所以以此为修炼本处,后发扬出去的道教宗派称之为“茅山宗”,人们便把其弟子呼之为“茅山道士”。

茅山道士(茅山宗)源流:

上清派祖师杨羲等和东晋炼丹家葛洪,都先后在此修炼过。南齐永明十年,做了十四年朝廷闲官“奉朝请”的陶弘景,突然提出辞呈,齐武帝准允后,他就到茅山做了隐士。在金坛华阳洞内住了下来,并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华阳隐居先生”。

茅山宗前身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继承了杨羲、许谧所传的上清经,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着上清派早期的教义、方术,以及历史的《真诰》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的两百余卷道经,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以后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自陶弘景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其影响也日渐扩大。唐宋时期的茅山宗发展到了高峰,唐代茅山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均极得大唐宗室的尊崇。

茅山宗主要传承了《上清大洞真经》,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有炼丹,宗师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于炼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经服食过他的丹药。 宋朝至明朝时期茅山宗与各派所融合,不复存在。

时至今日,偶尔出现的所谓茅山法门多见于附道外道的民间巫术。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却跟这些毫无瓜葛。之所以会这样的名声,一则是后世弟子为了骗吃骗喝,而愚弄乡民所至,二则是那些无知信徒们夸大其词,以讹传讹造成的结果。

鬼神之说在世间由来已久,近代更有诸多例证表明其并非无稽之谈。道家的方术有法、术两种,其中道术中的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终却是要借此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绝非是以降妖捉鬼为已任。

由于清帝宠信佛教密宗,道家的传承在此时期受到了执政者的极力排斥。尤其自清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更是让道家的发展走上了绝境。道门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沦,以至真正的道士越来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们却越发的猖獗起来。导致门人不思进取,整天里只知装神弄鬼的骗人钱财,直把个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面目全非、乌烟瘴气。

想去镇江玩,有那些景点,一天时间从南京走自驾,另外景点的门票是多少.自驾路线怎么走.谢谢

镇江免费十大景区是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镇江民间艺术文化馆、句容宝华山风景区、丹阳天地石刻园、句容茅山景区、镇江市体育馆、焦山景区、北固山景区、南山景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创建于1991年6月,是一所反映地方近现代史的博物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首家以挖掘、收藏、展示和开发、研究地域民间文化为宗旨的公益型全民事业单位。

暑期,宝华山千华古村准备了精彩的狂欢节活动,推出具有民族风情的泼水节、火把节等活动,同时夜场灯光秀、篝火晚会也将上演。而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景区还邀请了巴西团队,把巴西狂欢节的元素融入到宝华山暑期活动中来。

镇江的美食

蟹黄汤包是江苏的传统小吃,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主要材料有活大闸蟹、母鸡、猪肉皮、高筋面粉等。

锅盖面,也称镇江小刀面,是中国十大名面之一,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成品的锅盖面具有软硬恰当、柔韧性好等特点,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水晶肴肉又名水晶肴蹄、镇江肴肉,是江苏镇江市一道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

百度百科—镇江

茅山在哪

镇江,地处黄金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镇江,“一水横陈,连风三面,做出争雄势”。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市区沿江自西向东镶嵌着金山、北固山、焦山,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寺裹山”的金山以绮丽著称,“山裹寺”的焦山以雄秀闻名,北固山以险峻称雄。市区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连绵,古木幽深,昭明太子读书台、文苑、增华阁、赵伯先墓等点缀其中。东部有大型旅游景点21世纪乐园、宝塔山公园;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彭公山方解石晶洞。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茅山道院均为全国重点寺庙道观;焦山碑林、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遗址、昭关石塔、相传为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碑(唐拓本)、被誉为“江南第一钟”的唐中和铜钟、古代建筑奇葩隆昌寺无梁寺殿和铜殿、宋抗金名将宗泽墓、 山炮台遗址等。还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金山、焦山、北固山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成一幅山水长卷;南山、茅山、宝华山分别以“江南九寨”、“第一福地”、“四大奇秀”各领风骚,展开了一幅水墨画图。江山之浩气,运河之秀气,自南朝以来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昔日白娘子水漫金山、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岳飞圆梦金山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为这块热土胜地增添了迷人的风采神韵。今日时代昌盛,江山更加多娇,“珍珠项链”、“城市客厅”、“引资大道”、“生态大道”、“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和访学者。

镇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拥有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宝华山、南山二个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省有 13 所全国重点开放寺观,镇江就占有 4 所。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但镇江仍以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令人耳目一新。无论自然、人文还是历史方面的挖掘和提炼,都注入了新的内涵,展现出个性的魅力。可谓“不出城廓而有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镇江就是这么一座展现了 3000 多年历史长卷和壮美秀丽画图的城市。当我们漫步在诗情画意之中,品味着祖国大好河山之际,情不自禁地会生出无限的遐想,时而仿佛进入到幽远的时间隧道,时而又似乎徜徉在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营造的氛围里。这是一种精神的升华,视觉的享受和性情的陶冶。这将是您融入自然的一次快乐之旅,是一次人文和历史的心灵感受。

· 金山AAAA级风景.. · 焦山AAAA级风景名胜区

· 北固山国家重点风景.. · 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 茅山AAAA级风景.. · 宝华山AAAA级风景名胜

· 西津渡古街 · 赛珍珠故居

· 云台山风景区和伯先.. · 南朝陵墓石刻及梁南简王..

· 瓦屋山风景 · 宝塔山公园

· 圌山风景区 · 五柳堂

· 张云鹏故居 · 冷御秋故居

·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 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

· 韦岗伏击战纪念馆 · 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

· 沈括故居梦溪园 · 宗泽墓

· 三国名胜铁瓮城 · 延陵季子墓碑

· 天下奇观——沸井涌泉 · 唐 钟

·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金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区西北角,长江南岸。清道光年以前原为江中岛屿,在唐代已驰名中外。民间流传的“水漫金山”“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故事发生于此。其江天禅寺是中国著名的寺庙,内藏有苏东坡的玉带、周鼎、金山图和铜鼓,号称“金山四宝”。现有江天禅寺、慈寿塔、白龙洞、法海洞、妙高台、楞枷台、玉带桥及江天一览亭、芙蓉楼、天下第一泉等景点。

焦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区东北角长江之中,相传因东汉著名学者焦光在此隐居而得名。此山孤悬江中,满山青翠,宛如碧玉浮江,故又有人称之为浮玉山。耸峙于焦山之北的松寥山和夷山夹江而立,自古有“海门”之誉。焦山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碑林,其中有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碑。“焦山十六景”现存主要景点有定慧寺、宝墨轩、壮观亭、别峰庵、三诏洞、吸江楼、万佛塔、古炮台、摩崖石刻等。

北固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区东侧长江边上,北临江面,形势险固,故称“北固”,与金山、焦山成崎角之势。梁武帝初登此山即写下“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现嵌在廊壁上,是宋人吴琚摹写而成。雄踞山巅的甘露寺建于三国时期,相传是刘备招亲的地方,有“北固寺冠山”之说。寺旁铁塔为北宋元丰元年所建,玲珑剔透,颇耐观赏。山顶峰有多景楼,在此遥望长江,舟船点点、烟波浩渺,顿感胸怀开阔。宋代辛弃疾在此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著名诗篇。

南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南部,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群山逶迤,竹林参天,浓阴藏宇,泉壑幽深,是镇江历史上最早闻名的旅游胜地,北宋书画家米芾誉之为“城市山林”。建于东晋的鹤林、竹林、招隐三古寺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古刹。南朝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在此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刘勰在此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南山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宗教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景点有:昭明太子读书台、增华阁、听郦山房、玉亭、虎跑泉、米芾墓、赵伯先墓等。

西津渡街:位于镇江市区蒜山脚下,全长1000余米,三国时诸葛亮与孙权在此定下“火烧赤壁”的计谋。古代西津渡是我国东南地区漕粮、丝绸等物资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唐宋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苏轼、陆游等都曾在此候船、登岸,并留下为世传诵的篇章。元代马可波罗当年从此登岸游历江南。现如今,被称为“江南第一渡”、“中国古渡博物馆”的西津渡古街,已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宝塔山公园:地处镇江市古运河畔,公园以镇江五大名塔之一的僧伽塔为主景,以中日友谊梅樱园为特色,景观与人文相辉映,格调俊秀高雅,既有中国园林特色,又有日本园林风韵,是镇江古远河风光带上的一颗明珠。

茅山:位于句容市境内,距镇江市60公里。相传西汉景帝年间渭城茅氏兄弟来此修道成仙而得名。茅山道院始建于西汉,素以“宫观甲天下”著称,被列为道教“第八洞天”“第一福地”,成为东南道教中心。茅山铜铸老子神像高33米,重106吨,已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在此开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建有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纪念碑。

宝华山:位于句容市境内,为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中隆昌寺已有15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是全国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70%以上的僧侣在此受戒,因律戒严明,被誉为“律宗第一山”。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上宝华,亲赐“光明法界”称号。宝华山景色奇特秀丽,寺宇藏于山中,“山为莲花瓣,寺在莲心中”。寺周苍松翠柏,山中九洞四池,深邃神奇。山中宝华玉兰为全国珍稀树种。

圌山:距镇江市区30公里,一山飞峙大江边,形势险峻,北临长江。唐代以前一直为海防要塞,宋代时称山塞。韩世忠守镇时设军事设施,至今存遗址。鸦片战争时的抗英炮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圌山一直为佛家福地。山北有绍隆寺,属金山寺下院。圌山最引人注目的是山项上的报恩塔,远远望去,好似要刺破云空,异常壮观。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誉。

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所辖丹阳市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26件,有神道、石柱、石麒麟、石天禄等奇禽异兽石刻。这些石刻形神兼备,矫健灵动,精美动人,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国家生态示范区--扬中:位于镇江以东长江下游主航道江面上,像一串翡翠船浮漾在江中,是魅力独具的花园岛市。扬中曾两度跻身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全国首批小康市,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扬中有着中国农村一绝的别墅楼群;有中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建造的跨江大桥;有极富魅力的农业观光区;有游人誉满大江南北的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鱼)和“三宝”(芦、柳、竹);有中国首家民间民族乐器陈列馆、河灯博物馆、竹编艺术陈列馆。

梦溪园遗址:位于镇江市区东门梦溪园巷,是沈括晚年定居和著述《梦溪笔谈》之处。1985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沈括逝世890周年,在梦溪园遗址修建了沈括纪念室。室内陈列着宋代梦溪园古物“梦溪”石刻,石刻上有“皇宋乙丑”(1085)、“中元日建”(七月十五日)题额,明确记载了建园定名的时间。

赛珍珠旧居和母校:赛珍珠是美国近代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前半生有37年在中国度过,其中在镇江渡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共17年,镇江的生活和见闻后来成为她多部获奖中国题材小说的写作素材。赛珍珠在镇江的旧居(现润州山路)和母校崇实女中(现镇江二中)保存完好,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一、江苏茅山

镇江句容茅山

【地理位置】

茅山位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坛县/市)以东40公里处,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1985年被列为江苏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茅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印宫、乾元宫、华阳洞、金牛洞、新四军纪念馆等。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市境内,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 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景区内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以茅山镇为中心,距南京、镇江、常州各约60公里,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人文荟萃】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渊源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句容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 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是优美的风景胜地。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犹如水晶般闪烁着晶莹的绿。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旅游胜地】

茅山自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01年,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新四军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茅山风景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省级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的称号。目前,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以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喜客泉、华阳洞、仙人洞、德 观遗址、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主体的旅游群系,年接待香客、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茅山以其独特的形式享誉海内外: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的“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堪称“世界一绝”,已被列为江苏省精品景点之列;高99尺、重106吨、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的露天老子神像已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更为神奇的是老子神像手上自然天成的蜂窝,直径可达3尺多,恰似老子手上戴的戒指,更象老子把仙丹洒向人间;热情好客的喜客泉,以其特有的三怪,使人留连忘返;正在开发中的华阳洞必将向人们展示出更多的神奇……

饱经沧桑的茅山,更是充满神奇的茅山。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物皆有情。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神奇特怪的自然造化,扑朔迷离的道家符录 ,必将引起您的最大兴趣。

【茅山道教】

道教源于道家老子、庄子、列子,于晋朝才形成道教。道教也分南北两派,北方道教为“符箓派”,符、箓都是写着神的名字的牌子,北方道教认为人生病是因为鬼魂附体所致,所以要拿符、箓来镇鬼,用剑来除妖;而南方道教却认为人生病是由于阴阳不和,要想长生需要用丹补之,所以南方道教被称为“丹鼎派”。捉鬼道士一般是北方道士,炼丹道士一般是南方道士。

北方道教由张道陵创立,后人说的张天师并非张道陵一人,他的子孙都称为张天师。而南方道教是由中茅君(茅盈)

创立,茅固、茅忠并非教主。北方道教和南方道教都是靠治病救人,聚集了很多信徒,逐渐形成教派。创立之后,其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一直到南北朝时代才形成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北方道教体系主要是由寇谦之充实整理而成,南方道教人才较多,由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三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丹鼎派的完整理论体系,尤其是葛洪的《抱朴子》与《老子》、《庄子》、《列子》被后人称之为四经。

葛洪,句容人,后人小说中说的“葛仙翁”是指的葛洪的爷爷葛玄,不是葛洪。[font color=#c60a00 size=2]陆修静,浙江人,被封为丹元真人。[/font]陶弘景,丹阳人。后人所说的华阳真人、山中宰相都是陶弘景。梁武帝曾经问为什么要隐居茅山,陶弘景写诗答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南方道教的神仙谱与北方略有不同,据《真灵位业图》所载,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时期,有三层神仙,①元始天尊,②大道君,③太极金阙帝君。而在“三生万物”时期有四层神仙,即④太上老君(即老子),⑤北方张天师(张奉),⑥南方中茅君(茅盈),⑦北阴大帝。

泰州兴化茅山

【概况】

茅山古镇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汉景帝时,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来此修道,故名“三茅山”,简称“茅山”,又称“北茅山”。该镇地处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东与全国不锈钢之乡戴南镇毗连,西与周庄镇、陈堡镇接壤。省级航道唐港河和兴姜河穿境而过,贯穿全镇东西的茅顾公路东连宁靖盐高速,西接兴泰一级公路,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时空距离均在三个小时以内。该镇是中国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重要的生产、研发、特流、信息、金融中心。

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1081人,非农人口4256人。下辖姜太、茅山东、茅山西、纪荀、茅山北、朝阳庄、薛杨、顾冯、孙王、南朱庄10个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4亿元,财政收入1229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数7500人,第三产业增加值7934万元,年末各项存款14001万元。开通有线电视6000余户。自来水普及率99%,农民人均纯收入6138元。

五十年代“茅山人民公社”曾受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笔嘉奖,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茅山镇孙王村曾和江阴的华西村齐名,茅山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茅山号子》一直唱到中南海,受到毛泽东的称赞,并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如今,一个崭新、开放的茅山镇正以最优美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竭诚的服务,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加盟投资发展,共创茅山美好的明天。

【茅山景德禅寺】

景德禅寺,位于江苏兴化茅山古镇,迄今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三茅道观,山前有祠,专供三茅真君,有道人主持,一年四季,香火不绝。唐末,战乱不止,学道者少,茅山道观日趋衰落。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开山祖师德净禅师挂锡于此,改观为寺,以皇帝年号名曰“景德禅寺”,德净禅师为住持,对芜败殿宇加以修缮,移三茅真君像于山巅,建大雄宝殿于山之中心,次年又大兴土木,建佛堂、法堂、僧房,增塑佛像,广招僧徒,善男信女来寺敬香,络绎不绝,茅山又转衰为盛。其时,茅山遍地香茅,幽香扑鼻,又名香山。元末明初,战事频发,年久失修的大雄宝殿一度倒塌。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德踞禅师来寺住持,重建大雄宝殿,塑三尊大佛,十八尊者。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册封国师仙训奉旨化游天下,途径茅山,因而挂锡,奉勅改为“景德至化禅寺”。后岁月延长,殿宇颓败,于是中落,又改寺为“北茅山古景德禅寺”。清雍正三年(公元1724年),扬州元度禅师奉国师木陈之命来寺住持,竭力恢复寺貌,弘扬圣教,开设道场。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文芳法师继济生和尚住持古寺,誓独葺理,劳苦心力七八载,莲宇焕然,佛像庄严,寺貌一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茅真君大殿毁于火,相周方丈多方劝募,略加修缮。同治以后,高僧朗月在茅山倡导华严宗,景德禅寺成为近代华严中兴祖庭,佛教圣地。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三门头殿又毁于火,天谦住持四处劝募,各方信众献资捐料,将原四楹头殿兴建为六楹,分左中右三大半圆形山门,书“古景德禅寺”,石刻嵌于正门之上。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著名高僧密海法师任山寺方丈,主持寺务,指导佛事,阐扬佛教,兴办佛学院,并从外地力采大批佛学经典和三宝法器。寺内设禅堂客舍,接待十方僧众,为学佛弘法广开方便之门。一时间,茅山地区佛教一派生机,大批佛学人才脱颖而出。如,密海法师法徒苇舫,先后任镇江金山寺、江西庐山大林寺住持、上海玉佛寺方丈,、解放后任全国佛协副会长;慈舟法师先后任镇江金山、句容宝华二山方丈、镇江佛协会长;密海徒孙大云法师曾任江苏佛协副秘书长、南京栖霞寺佛学院教师;密海弟子有诚为常熟兴福寺方丈、杭州灵隐寺方丈;密海法徒苇宗曾任泰州光孝寺方丈。茅山景德禅寺成为江淮东部佛教圣地。

【茅山号子】

《茅山号子》作为民歌,在苏北里下河一带流传很广。它源远流长,有近千年的流传历史。五十年代,茅山的民歌手常到省、华东区参加民歌比赛,当年的歌手朱香琳曾随省歌舞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 95 6 年,茅山歌手曾赴京参加全国音乐周,并到中南海演唱《茅山号子》,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茅山号子》曲调优美动听,唱词丰富多彩,是当地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抒发情感的娱乐形式。

【茅山会船】

茅山、顾庄、溱潼,清明节撑会船竞赛的习俗,由来已久,起源于南宋期间,茅山地区人民协助山东义民在茅山缩头湖大败金兵的一段真实历史。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山东抗金首领张荣与贾虎等聚山东义民数千余人,渔船二、三百只,自梁山泊与金人转战南下。为了妄图打通运河沿岸各州县,金监军挞懒率精锐之师,从山东而来,攻克承楚(今淮安市),又陷泰州。义军伺隙击之,屡捷。荣谓泰州,承楚内地,泰州复则承楚无不复。于是决定先复泰州。与敌战溱潼村前之溱潼湖,小舟出击,佯败,退至茅山、顾庄之间缩头湖。挞懒以为义军船小,人少,又无斗志,想全歼之,遂紧追不放。缩头湖在山旁,山土风化,湖床增高,会值天旱水涸,敌舰驶入湖内为泥淖所阻,不能前进。荣分军为二,一半乘舟,一半登陆。义军以茅山、顾庄村民为导,包围敌舰,用弓箭向舰上射击,敌舰不能行驶,禁不住四支荣兵三攻击,敌兵只能从舟中跃出,褰裳登岸,急不暇择,手忙脚乱,往往溺毙水中,或陷入泥淖,不能自拨,死者无数。挞懒爬出船舱,由健卒背上河岸,指挥健卒与义军肉搏,冲开血路,方始走脱。挞懒收残兵败将,次日逃奔楚州。荣军收回师,检查俘馘约五千余人。义民伤亡亦众。

刘光世上奏此事,朝延擢(任命)荣为泰州知县,令荣往缩头湖畔奠祭山东阵亡之义民。荣至茅山择缩头湖口之高地设坛,并请茅山僧人登坛诵经。后人称该地为奠祭口。该口在茅山顾庄中间的唐港河边(现为火葬场)。在设坛奠祭前,茅山、顾庄人民已将死亡之义民安葬。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扬州里下河地区,为保家卫国,溱潼、茅山、顾庄一带民众纷纷组织会船队,协助官兵杀敌,后遂演变为一年一度清明节撑会船的起因。另有撑会船的寓意是溱潼、茅山、顾庄等地老百姓,为在反金战争中死亡的山东阵亡之义民的无主坟进行祭扫,以寄衰思。

二、广东茅山

广东茅山

茅山(Máoshān)在广州城区西北郊、京广铁路西侧。属白云区江高镇。明 末建村,因村旁山岗长满茅草,故名。

以上就是关于从上海坐火车到山西省宁武县茅山风景区怎么走方便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