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有哪些特点?

   2022-09-27 22:37:32 网络1170
核心提示:蜂胶是什么?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将树脂混入蜜蜂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后,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蜂胶对于蜂群的作用?一是杀菌防腐、消灭进入蜂巢内的细菌和毒素,封闭被螫死拖不走的入侵者尸体,涂刷磨光巢房内壁,

蜂胶有哪些特点?

蜂胶是什么?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将树脂混入蜜蜂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后,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

蜂胶对于蜂群的作用?

一是杀菌防腐、消灭进入蜂巢内的细菌和毒素,封闭被螫死拖不走的入侵者尸体,涂刷磨光巢房内壁,保存蜂粮以及抵抗病虫害等。

二是粘固蜂巢、抹平缝隙,填补蜂箱的裂缝孔洞,缩小蜂箱巢门,加固巢脾。

蜂胶的颜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蜂胶行业标准( SB/T10096 - 92)规定:蜂胶的颜色有:

棕黄、棕红,有光泽(优等品);

棕褐带青绿色,光泽较差(一等品);

灰褐色,无光泽(合格品)。

蜂胶的颜色取决蜂蜜所采集树脂的植物来源,不同的植物源会有差别:

来源于杨树类胶源植物的,蜂胶颜色鲜亮,多为棕黄色、棕红色等,有光泽;

来源于桉树类胶源植物的,蜂胶颜色发暗,多为灰褐色、青绿色等,光泽较差。

优质的蜂胶呈什么颜色?

那么,一箱蜜蜂能产多少蜜?

现在的蜂箱都是标准蜂箱,里面最多也就能容纳下5万只左右的蜜蜂,而且这是很少见的,因为到了这个数目是它们就开始闹分裂了,一分就变成两箱,数目就降下来了.

至于能采多少蜜,除了看蜜蜂的数目多少,还要看外面的蜜源怎么样,外面的蜜源好的话,那丰收了,一箱大约100斤,并且没有上限的;如果外面的蜜源不太好的话那很惨,有可能还得喂糖,要不那几万只蜜蜂就饿死了。

再者,日常销售工作中,常常有顾客会问:“某某牌子的蜂蜜品种很多,什么金银花、、雪莲蜜、桃花蜜都有,你们蜂蜜百科网的蜂蜜品种怎么这么少?就、和,而且蜜还老是缺货?” 以下一一作以解释。现在和广大蜜友说明一下:金银花的花冠长且细,蜜蜂的嘴很短,很难采到蜜。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金银花蜜,是用含苞的金银花花蕾在高浓度蜜中浸泡,虽然也含有花的精华,但和蜜蜂直接采的蜜不是同一个概念。

当植物将要开花时,花蕊的蜜腺才分泌花蜜,而玫瑰花的雌蕊、雄蕊都已经退化,没有蜜腺,而没有蜜腺,何谈花蜜。

雪莲通常生长在海拔4000米的雪线以上,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替,蜜蜂难以生存。

至于桃花蜜,在国家发布的蜂蜜收购标准的名单里,没有桃花蜜的影子,如果桃花蜜是一种可以大量生产的蜂蜜品种,不可能不会出现在目录里,而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桃花蜜的影子,所以到底有没有桃花蜜,聪明的蜜友大概都能想得到了。

 蜂群的大型养殖基地,为什么土蜂蜜还老是缺货?一箱蜜蜂一年到底可以产多少蜂蜜?这确实是个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蜂种不同、养蜂方式的不同、蜜源的不同、普通蜂群群势的不同、蜜源期的气候条件的变化、养蜂人的职业素养、蜂蜜的成熟与否这一些列问题都影响到蜂蜜的产量。且容我慢慢道来。

1、蜂种的不同

和中蜂。普遍的认为意蜂蜂蜜的产量要比中蜂蜂蜜的产量大很多。意蜂转场追逐蜜源,意蜂的习性对于采集大宗蜜源非常有利。中蜂不适合大范围转场,一般定地或小转场饲养。如果在山区和林区环境下,中蜂嗅觉灵敏,采集力要比意蜂强。面对大宗蜜源,意蜂采集力强于中蜂。 养蜂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蜂产品,人们掌握了两种蜜蜂的习性从而采取不同的放养方式。整体上来看,一年飞花逐蜜的意蜂蜂蜜产量远远大于定地或小转地饲养的中蜂蜂蜜。

2、南北方地域的差异

同样的蜂种,比如中蜂。南方中蜂一年的产量大于北方中蜂的产量。道理很简单,蜜源期长。意蜂转地追逐蜜源(目的就是为了延长蜜源期),就要看运气了,连续赶上几个大蜜源,产量自然的杠杠的。如果因为气候的变化无常,赶蜜源失败。损失也是杠杠滴。

3、中蜂饲养方式的不同也造成蜂蜜产量极大的区别

老式方法饲养,一年取1-2次蜜。一窝蜜蜂产量10-20斤。还得赶上好年景。采用方箱活框饲养产量可以达到30-80斤。好的年景上100斤也有。()平均下来,方箱活框饲养的中蜂产量一般在30-60斤之间。

4、意蜂的产量问题

意蜂比中蜂安静、耐打搅。即使你每天开箱检查,它们也很难产生烦躁行为。所以在蜜源期有些养意蜂的养蜂人可以天天取蜜。这样取的蜂蜜就是养蜂人俗称的水蜜——水分含量很大、酶值不足、营养价值不够。这样取蜜,蜂蜜的产量会大很多,甚至一个蜜源期一箱蜜蜂可以产上百斤蜂蜜(未成熟蜜,没有经过蜜蜂充分酿造)。 中蜂则不同,它们超级不喜欢有人打搅它们的生活,7-10天开箱检查一次是可以的,如果每天开箱检查。3-4天之后就可能造成整群蜜蜂的逃逸。另外找安静的筑巢地生活了。所以中蜂所产的蜂蜜,几乎全为成熟蜜。

5、中蜂、意蜂年产量的对比

(成熟蜜) 客观因素(自然条件)与主观因素(养蜂技术)相当情况下,生产成熟蜜。意蜂产量可以达到中蜂产量的两倍以上。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情况千变万化。或高一些或低一些都属于正常范围。

6.所以多数情况下你买到的都是意蜜

有了以上的了解,大家就会明白多数你在超市买的都是意蜜或者直接就是假的蜂蜜,真的好的中蜂蜜多数是不会流动出来很多的,几乎就是自己人周边就销售了!及时有价格都在150元一斤以上,而你在超市或者淘宝上购买的几十元还包邮的蜂蜜就不用我说了吧。

7,蜂蜜造假的部分分析

1,工厂流程化造假:其实在我国蜂蜜造假中,90%的造假都不是蜂农所干的,而是由很多不良企业干的,他们工厂化批量生产果糖,以及其它类似蜂蜜的物质,然后大量的卖给所谓的生产蜂产品的企业,对于行业外的人可能大多都不知道,但是对于行业内的人大家应该都很明白,这也是为啥,很多厂家生产的蜂蜜价格一直维持在原有的价格,然而其他吃的食品价格涨了很多倍(牛肉羊肉涨了多少倍,蔬菜水果涨了多少倍),蜂蜜价格却停滞不涨,就是造假的结果,而且很多还是合1法的企业,很多时候就是购买一吨左右的真蜂蜜伴上9吨的人工调制糖,所以整体价格就很低了,而且也很难检测出来。

正确认识蜂胶颜色,先从标准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蜂胶行业标准( SB/T10096 - 92)规定:蜂胶的颜色有,棕黄、棕红,有光泽(优等品);棕褐带青绿色,光泽较差(一等品);灰褐色,无光泽(合格品)。蜂胶国家标准( GB/T24283 - 2009)规定:蜂胶感官要求第一项目是色泽:有棕黄色、棕红色、褐色、黄褐色、灰褐色、青绿色、灰黑色等,有光泽。对应理化要求的相应指标、乙醇提取物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氧化时间,分为一级品和二级品。

2/8

行业惯例看重蜂胶颜色。蜂胶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购销实践中,观色分类定等级,优质优价,是多年以来的行业惯例。

3/8

蜂胶颜色与胶源植物有关。来源于杨树类胶源植物的,蜂胶颜色鲜亮,多为棕黄色、棕红色等,有光泽;来源于桉树类胶源植物的,蜂胶颜色发暗,多为灰褐色、青绿色等,光泽较差。

4/8

蜂胶颜色与积聚部位有关。在蜂巢内,蜜蜂积聚蜂胶的部位不同,其颜色也不同。蜜蜂有向蜂巢上方积聚蜂胶的生物学习性,蜂箱顶部的盖布、覆布、胯尼龙纱盖或竹木材料制作的,格栅式集胶器具等处,积聚的蜂胶,颜色鲜亮,多为棕黄色、棕红色,有光泽;积聚于铁纱盖或铁纱窗处的蜂胶,颜色发暗,多为黄褐色、褐色等,光泽较差;积聚于巢门处的蜂胶,由于缺少蜜蜂腺体分泌物(如多种活性酶和癸烯酸等)参与加工转化过程,从树脂类物质到蜂胶的加工转化过程不完全,颜色较差,多为灰褐色、青绿色、灰黑色等,无光泽。

5/8

蜂胶颜色与重金属污染有关。有些蜂农从挂胶覆布、盖布或巢脾框梁等处,用铁制启刮刀:刮取蜂胶,再顺手团成团块状后,原来棕黄色、棕红色的蜂胶,颜色逐渐加深变黑;在蜂胶加工中,凡接触到铁制设备、设施或受重金属污染的,颜色也会变黑。这是蜂胶成分与金属元素发生 {化学反应,引起氧化褐变所致。

6/8

蜂胶颜色与工艺技术有关。蜂胶提纯与浓缩过程中,某些企业工艺技术不完善、不成熟、不合理,引起提纯浓缩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蜂胶中的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遇热氧化褐变,促进蜂胶中的氨基酸等含氨基 1化合物和糖类等含羰基化合物之间发生羰醛缩合作用,生成不稳定的亚胺基化合物,经过分解、缩合等复杂的反应过程,形成类黑色聚合物,导致蜂胶提取物转化变色,转化变黑。蜂胶产品加工的通用工艺准则是:“有效成分不破坏、不损失、不转化,不产生有害中间体”。违背了这一准则,产品变色;变黑,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逆转的。

7/8

蜂胶颜色与化学乳化剂有关。在蜂胶产品加工过程中,不当使用化学乳化剂(如聚乙二醇400等),或不当加热,引起氧化褐变反应,产生分解产物或类黑色聚合物,导致产品变色变黑。

8/8

蜂胶颜色与假蜂胶或掺假蜂胶有关。假蜂胶是用杨树芽提取物制成的,在用化学溶剂浸泡杨树芽浸出物加热浓缩过程中,氧化褐变,杨树芽提取物变色变黑。掺假蜂胶是在蜂胶中掺加杨树芽提取物和人工黄酮等,在加热掺加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变色变黑。假蜂胶和掺假蜂胶的颜色是黑色的,用假蜂胶和掺假蜂胶为原料生产的蜂胶产品的颜色也是黑色的。

以上就是关于蜂胶有哪些特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