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楼市会回暖吗

   2023-03-02 19:04:41 网络1090
核心提示:2023年楼市可以说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行情,2022年进入尾声,还有几天就到了2023年,想要买房投资的朋友们来说,当然是希望2023年楼市会回暖,这样也会有优势一点,但这个是不好说的,谁都不知道之后的政策如何,刚需买房的话就更没必要去研究

2023年楼市会回暖吗

2023年楼市可以说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行情,2022年进入尾声,还有几天就到了2023年,想要买房投资的朋友们来说,当然是希望2023年楼市会回暖,这样也会有优势一点,但这个是不好说的,谁都不知道之后的政策如何,刚需买房的话就更没必要去研究了,有合适的就可以下手了。

2023年楼市会回暖吗

近期高官强调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中央经济会议重提房住不炒。这并不矛盾,2023年的楼市极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1、持续打击投机行为

2、各地陆续全线放开限购

3、一线强二线城市开始止跌,具体表现为,房价低位盘整,成交量小幅度上升维持稳定。

4、土拍地价相对前两年打6-8折,新房价格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更亲民

5、二手房持续卖不动,只能降价,降价也比不上新房有优势

6、弱二线、三线城市以下持续跌,跌跌不休,直到出现租金抵月供,开始反弹

7、断供法拍房持续增多

8、经济复苏,90后炒股买基金的人数超过买房的。

2023年楼市将迎来抛售潮什么意思

2023年不要再激进的炒房了,因为房价的涨幅可能比以前要弱一些,随便买房都能赚钱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

接下来如果你还要炒房,那么一定要做到常吃的准备也就是要比之前炒房多预留几年的现金流,这样的话你才能等来房价的上涨和兑现 。

2023年如何避免在楼市踏空

我预判大概会有这3个阶段:短期触底,V型反弹,长期平稳回归价值。

房地产从长期来看的方向是逐渐下降的大趋势不会变的,这个“由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的规律来决定的。最近的利好就是短期政策和长期的城镇化带来的。

那我们如何避免踏空?很明显我们需要在V型反弹的时候入手最合适,具体到几月份,根据规律估计在5月份左右,这里每个城市的时间段都会不一样,因为有的城市是存量房市场,有的城市是新房市场。

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3个指标:一个是二手房成交量有没有回升到20年左右的均值,一个是300万左右新房的库存有没有卖完,一个是大部分开发商整体的财务指标有没有好转。

对杭州而言新房的库存正在快速被去化,估计对摇新房的客户来说现在是最幸福的,随着库存的快速去化,摇号难度加大。二手估计会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和新房供应的减少,价格会慢慢回升。

同时板块之间的价值差距会越来越大,申花的次新+学区;钱二的品质+江景大平层;艮北的小资情调+配套便利;奥体的次新+商业集聚,这些和外围以及老破小的价值差会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复苏,大平层产品的消费在未来2年内会有一个快速的放量!这个市场会有更多的关注度。

北上广深盯好二手成交量的回升就行,同时抓准板块轮动,大概率不会踏空。

福州土拍要求“现房销售”,这是否会成为接下来行业发展趋势的前哨?

土地作为一级市场,直接影响楼市的行情变化。如果土地市场火热,开发商争着高溢价抢地,那么说明楼市也将开始跟着火热,房价会在短时间内有所反应。反之,土地市场一片冷寂,那么楼市或许会更冷。

那么当下的土地市场情况如何呢?今年三批次推地时间较去年均提前,但在市场下行、企业拿地意愿较低情况下,土地推出规模普遍缩量,22城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不足五成。

民营房企退出拿地的舞台,今年的第二批土拍市场多为低价成交,有机构预计第三批次中,民企拿地的意愿会更低,即便央国企拿地力度也出现减弱态势。

在楼市持续下行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不能再误判2023年的楼市了,如果你是投资的话,建议趁早断了买房的念想;如果你依然有购房自住需求,那么建议你先看看下面这5个买房的建议:

1、买房前对自身的资金情况做好预估,紧邻不要超杠杆去贷款,不要超出自己的还款能力,因为裁员、降薪已成常态,以免出现后期无法偿还房贷的情况。

2、不要碰市区面积大的老旧小区,它的破旧年轻人无法接受。无论是户型、内部设施、甚至电梯。

3、优先选毛坯房。精装修高溢价,捆绑装修销售。

4、不买小开发商的期房,但即使避免LW楼,减配、降标也是大概率事件。

5、尽可能到大城市买优质房产,未来只有那些品质高、物业服务好的小区才会受欢迎,其他的大多都会成为负债。

希望在楼市不断下行的情况下,以上5个购房建议能帮助到大家。同时,在买房的时候,也建议大家避开那些靠近垃圾站、高铁、高架等不利因素的房子,这些房子虽然便宜,但是后期出手的话也会更难,甚至比同小区其他房源更便宜,也很难有人接手。

2023不动产关键词:新周期存在6个已知数

福州土地拍卖要求现房销售,这会成为接下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的前哨。但是面对各个地区在要求开发商拍卖土地的时候,也并没有权利必须要求对方进行现房销售,因为开发商在各个地区购买土地时也属于一种投资。没有哪一个开发商会做赔本的买卖,开发商也会考虑自己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资金短缺,就只能向银行进行贷款。但是从银行里面贷款,开发商会计算贷款的利息金额。

如果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开发商被政府强制要求以现房销售也是非常不合理的。开发商也有权利拒绝在福州当地进行开发,即使大多数的开发商等到把房子建成了以后,可以赚取到不错的资金收入。但是开发商面临着高额的投资也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开发商也会权衡利弊。如果当地的政府必须强制要求以现房销售,那么在当地开发的人群会变得越来越少。

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逃离一线二线城市,不愿意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开发土地。因为想到在一线二线城市当中开发的土地,拍卖的资金会要高很多,而且当地的政府要求也会比较多。这样往往会比小县城里面开发的事更多一些,从而开发商都纷纷跑到了小县城里面去进行开发。毕竟面对一些小县城里面的地价会比较便宜,所盖的房子在容积率以及绿化覆盖率上面没有那么多的严格要求。

针对福州当地的政府考虑以现房销售,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去保证业主们的合法权益,防止开发商在建造房子时出现烂尾楼的情况。今年河南、安徽、江西等地都频繁的曝光出了烂尾楼的情况,也让各个地区的政府都高度重视烂尾楼的事情。如果开发商所盖的房子出现了烂尾楼的情况,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不光会有业主联名上报到政府,不停的在政府里面闹事,也会直接影响了该城市的形象。

出品 | 凤凰网风财讯

fengcaixun

作者 | 王婷婷

ivywong

“2023年,再也不能把赚不到钱归结到疫情了。”

这看起来像一句玩笑话,却也道出了2023和过去三年的一个最大不同。伴随中国疫情政策调整,国家“全面搞经济”,中央层面频繁释放积极信号,是时候抽离悲观情绪,是时候改变思路审视未来。

尤其是被视作近年“最大悲观之一”的房地产,更需要振作起来看到新机会。就像郁亮说的“悲观是一种情绪,而乐观却是一种思路。”

风财讯年终策划系列之《2023不动产关键词》,拟汇聚不动产多个领域具有发言权的声音,来给2023年相应领域做预判,希望触发您的新思路、新视角。

维稳  宏观经济关键词   中国GDP增速4%-6%

多家研究机构:目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和高盛、瑞银、野村等多家国际机构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集中在4%-5%之间,国内机构的预测则多集中在5%-6%之间

除防疫形势外,房地产能否企稳、外需放缓程度、政策对冲力度,都将影响2023年中国经济恢复。

翻篇  地产政策关键词  保稳防险,过时政策逐渐取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房地产政策“保稳”“保住”“防险”的三大基调。

什么是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

房改课题组组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认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就是“双轨制 租购并举”

具体而言是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坚定地“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一方面鼓励租购并举,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比如允许保障性租赁房以租代购、补交资金后可入市。

一些已经明显不符合“支持住房改善”需要的地方限制性政策应该会逐渐去除。

也由此刘晓博等业内人士预测大部分二线城市将取消限购、限售一线城市限制政策将出现实质性松动。

微降2023新房关键词  存量供应为主、房价先降后稳

贝壳研究院:2023年一手房价格预计先降后稳。

由于项目滞销、土拍热度不高等因素,各地对新房项目备案价下调幅度的容忍度提高。

2023年需求面尚未完全企稳之前,企业依然有以价换量的动力,新房供应价格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2023年供应主基调是盘活存量、去库存。

拿地减少,2023年会新房供应紧缺的局面?不会。

市场仍有大量存货。截至2022年10月,狭义库存累计同比上升约17%。一二线城市平均出清周期升至16个月,三四线城市平均出清周期超过20个月。

(各线城市2014-2022.9商品房销售面积走势)

让步 2023二手房关键词   供应增长,议价空间先升后落

贝壳研究院:二手房供应量稳定增长。

贝壳研究院监测的重点50城的当前库存房源量较2021年末上升14%,2021年末较2020年末上升13%,二手房库存供应量变化基本稳定。

因为价格下跌下消费者预期不强,购房意愿减弱,以换房为主导的市场,不买也就意味着不卖,所以新增库存变化幅度相对平稳。

二手房议价空间先增后降

当前重点城市二手房平均议价空间(挂牌价和成交价的差额占挂牌价比例)已升至10%,处于近几年高位。

买卖双方达成合意价需要卖方做出更大的价格让步,这一特征还将延续,直到更多买方入场后议价空间逐步回落。

洗牌  2023房企关键词   微光变曙光、穿新鞋走新路

万科:微光变曙光

12月16日万科的股东大会上,郁亮对房地产行业的判断已经从“微光”进化成了“曙光”。

“时隔20年房地产再成支柱产业,房地产的政策面逐步向好,政策力度、广度都全面超出万科的预期。”

随之,万科总裁祝九胜指出,曙光已经出现,我们也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机会。万科会开始做一些积极动作,比如在补充开发业务机会、公开市场拿地、开拓经营服务业务等。

保利:穿新鞋走新路

保利发展透过房地产行业白皮书预判,行业运行逻辑发生根本性改变,过去是高杠杆驱动规模增长,现在逻辑反转,企业投资需要高度依赖经营现金流,依赖销售回款,需求变化领先供给调整。

所以大分化时房企要继续向上,稳定向前,就必须穿新鞋、走新路。

因为房地产呈现去金融化、制造业化、极致专业化、功能民生化、竞争格局加剧分化的五大特点,所以房企要将粗放的三高模式,转为精细化的“内生模式”,注重构建动态能力。

大浪淘沙是必然,一些房企要放弃幻想。

分化  2023城市关键词  核心城市先恢复、长珠三角领先

中指研究院: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仍是最大变量,但二线城市的政策优化空间较大,核心二线城市市场有望稳步恢复,如杭州、成都、西安、武汉、重庆、郑州、天津等城市。

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成交规模或继续下行,部分热点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40㎡的三四线城市,部分城市甚至超过50㎡,这部分城市新增住房空间较小,短期市场调整压力仍较大。

历史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下行周期后,均率先恢复,2022年下半年同样如此。

(图:2016年以来各城市群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月度同比走势/中指院整理自各地房管局)

长三角、珠三角住宅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收窄最明显;但惠州、珠海短期库存较高,或拖累市场修复,肇庆、江门市场或延续底部盘整态势。

京津冀短期区域市场调整压力较大,预计2023年北京、天津调控政策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楼市有望企稳恢复,而多数城市持续底部运行。

长江中游、成渝疫情影响下短期市场调整压力仍在,政策优化带动核心城市市场有望企稳恢复,比如成都放松了楼市政策,有望逐渐企稳恢复;短期武汉、长沙等城市均有政策优化预期。

李光斗的一句话说得好:

开放,迎来了1992年中国经济新的高潮;

放开,则会迎来2023年中国经济新的周期。

《日本失去的十年》一书中描述日本经济危机后的社会是“低欲望社会”。但中国远远没有到那个经济成熟度、也没有到那种危机度。

疫情和调控正在“翻篇”,房企和地产人可能会有PTSD,但也无法忽略中国房地产的万亿空间。

所以与其悲观预测“低欲望社会”的到来,不如重回积极主义。

历史不会停步、社会仍在前行,每个人也还能够为“活得更好”而奋斗。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楼市会回暖吗 2023年楼市将迎来抛售潮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