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字练字方法视频教程

   2022-12-26 19:32:35 网络650
核心提示:1、掌握正确运笔和姿势;2、选对字帖;3、字体是楷体和隶体同时练,先楷先隶都可以,楷体或隶体有基础后再练行书和草书;4、循序渐进:由笔画到部首再到间架结构再到章法;5、方法是边临边摹,先练好一家再兼顾多家最后形成自我风格;6、着重讲下字贴:

钢笔字练字方法视频教程

1、掌握正确运笔和姿势;

2、选对字帖;

3、字体是楷体和隶体同时练,先楷先隶都可以,楷体或隶体有基础后再练行书和草书;

4、循序渐进:由笔画到部首再到间架结构再到章法;

5、方法是边临边摹,先练好一家再兼顾多家最后形成自我风格;

6、着重讲下字贴:如果想长期练,要达到一定造诣,首选名家古碑帖,或当代名家对毛笔古碑帖的硬笔临摹字贴(只练硬笔的话)。如楷体可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代表碑帖,具体看你自己的喜好。

扩展资料:

练字宜用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尤以碳素墨水最佳。它有浓度,有光泽,写在纸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一支钢笔要使用同一颜色、同一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则,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沉淀而影响书写流畅。若要换一种墨水使用,应先将笔尖、笔胆洗净、晾干,再吸入新的墨水。墨水用后应及时旋紧瓶盖,以防尘、防泼、防挥等。

练习钢笔字用纸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涩感、吸墨性较强的60克至80克的书写纸、有光纸、复印纸为好。练习楷书字体时,最好在印有方格的纸上书写,以便安排字的大小、结构,增强练字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笔字

如何练好钢笔字书法入门练习练字视频练字方法

钢笔字练字方法技巧:

1、先练楷书的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2、摹帖和临帖:“摹”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临”就是仔细看着字帖,照着写。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不断比较。三要少而精。

3、坚持不懈、每天定量:(1)、练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太过心急,一时求成。(2)、每天定量练字,多练是关键。古人说:“字无百日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运笔方法:运笔的过程就是书写每一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运行过程。它包含了提与按、藏与露、顿与折等艺术技巧。

5、遵循字的口诀左收右放重心稳,上严下宽中收紧。其意为左右结构的字要左面收紧右面伸展,上下结构的字要上面收紧下面伸展。

6、在练字时要有自己观察和异同,字不能千篇一律,也要有所区别,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

1、掌握正确运笔和姿势;2、选对字帖;3、字体是楷体和隶体同时练,先楷先隶都可以,楷体或隶体有基础后再练行书和草书;4、循序渐进:由笔画到部首再到间架结构再到章法;5、方法是边临边摹,先练好一家再兼顾多家最后形成自我风格;

6、着重讲下字贴:如果想长期练,要达到一定造诣,首选名家古碑帖,或当代名家对毛笔古碑帖的硬笔临摹字贴(只练硬笔的话)。如楷体可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代表碑帖,具体看你自己的喜好。

因为古碑帖是现代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根源,并且是积累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代表了书法的最高水准。想要真正入门,当然是先学古碑帖开始。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

当然如果只是想日常写字好看点,选自己喜欢的名家硬笔字帖就可以了,如钱沛云、田英章的硬笔楷书、行书字帖,随心所欲,个人建议钱沛云,楷书和行书都比较有灵性。

不管练古碑帖还是硬笔帖,最好是辅助一些相关教学视频或名家临摹视频,因为视频可以直观的让你看到书写者的运笔过程,加深理解,强化你的记忆,事半功倍。

7、练钢笔可以以结合铅笔同时练习,因为铅笔可以看得运笔的轨迹(轻重、换机、顿挫等),可以更好的检验书写的问题所在;

8、练字只是形成一种正确的,更好的书写习惯而已,所以练字的诀窍在于:及时检验书写的问题、不足,及时更正,用意识控制手指、肌肉,从而控制笔,按正确的书写习惯(字贴的字)不断练习,循序渐进,直到意识、肌肉已经形成记忆习惯,方能入门。练习过程是:1、由浅到深:从基本笔画部首到间架结构到词句到篇章;2、由简到繁:从笔画少的易写的字到笔画多的难写的字;3、由易到难:从楷书、隶书到行书、草书;4、由专到博:先练一家,出帖小成后再练其它几家,再入帖至大成,再出帖练百家方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自成一家。

9、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努力练习了不短的时间,进步还是不大。建议你找身边的朋友一起练,有练过书法的教你练更好。没有的话可以考虑报个靠谱的书法培训班,有高手带,同时有人一起练习并交流。为什么?对于技艺性强的学习之法,有高人手把手指点,并有同伴一起交流,是提升的必要法门。要想一个人自学成才,除非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天赋和悟性。还要有极大的决心和毅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现在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手写文字已经是越来越少人会写了,写得好的那更少了。现代科技我要学会,但不能丢掉书法的传统文化形式。我们应该练习好这种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以下是。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1

帮大家整理了关于硬笔书法笔画的28种写法图解,希望能对大家练字有用。

1、横画 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2、竖画 要写垂直

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3、撇画 一个字的装饰性笔画

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4、捺画 要粗细分明,比较有难度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5、点画 在一个字中

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如图:

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如图: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如图:

6、提画 下笔要重

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如图:

7、竖勾 轻提笔

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图

8、弧弯勾 下笔稍轻

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如图:

9、戈勾 下笔稍重

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如图:

10、卧勾 下笔稍轻

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如图:

11、竖弯 下笔写短竖

在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如图:

12、竖弯勾 在竖弯的基础上写

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如图:

13、竖提 下笔写竖

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如图:

14、横勾 下笔向右写横

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如图:

15、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

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如图:

16、横折勾 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如图:

17、横撇 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注意横要稍向有上斜一点,撇要出尖,笔写成。如图:

18、撇折 下笔写短撇

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如图:

19、撇点 下笔写撇

不出尖顿笔后折向有下写长点,收笔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如图:

20、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

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如图:

21、竖折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

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如图:

22、竖折折勾 下笔写短竖

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如图:

23、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

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图:

24、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25、横撇弯勾 下笔写短横

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如图:

26、横折折折勾 下笔写短横

右边稍高些,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钓。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如图:

27、横折弯 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如图:

28、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

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从上面介绍的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

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撩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

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

撇、撩雌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加练习,坚持下去。

为切实贯彻十八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系列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挖掘、推广和共建一批示范单位。

2017年1月7-8日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建设论坛暨文旅项目投融资高端对话会以“人文旅游绿色共享”为主题,以“交流·分享·合作·共赢”为理念,采取主题报告、品牌展示、经验交流、项目推介等形式,邀请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领导,业内专家,企业精英,媒体代表等共聚一堂,就历史人文、民俗人文、耕育人文、现代人文的旅游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致力于传统旅游转型升级、引领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2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有哪些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所以硬笔书法笔画一共有28种,有横画、竖画、撇画、捺画、提画、竖勾、弧弯钩、戈钩、卧勾、竖弯、竖弯勾、竖提、横勾、横折勾、横撇、撇折、撇点、横折弯钩、竖折等等。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所以硬笔书法笔画一共有28种,有横画、竖画、撇画、捺画、提画、竖勾、弧弯钩、戈钩、卧勾、竖弯、竖弯勾、竖提、横勾、横折勾、横撇、撇折、撇点、横折弯钩、竖折等等。

硬笔书法的特点,主要是与毛笔书法相比较而言的。一、由于硬笔笔尖的材质比较硬,它的线条变化没有软笔--毛笔变化大;二、由于一般使用的硬笔,是以钢笔等为主,所以线条相当于毛笔来说要细微得多,所以字型也要小得多,甚至比毛笔的小楷还要小;三、由于笔的材质的缘故,硬笔比毛笔易控制。

硬笔书法28个基本笔画教学3

(竖折折钩)

1.长短:竖、横、折三部分大致等长,钩写短。

2.方向:竖直、横平、折斜。

3.快慢:三处转弯都要慢。

4.口诀:1.斜点起笔;2.折处轻顿;3.末端轻顿左上↖出尖。

5.例字:与、号、马、鸟。

(横折竖钩)

1.长短:横短竖长,一般作主笔。

2.方向:上面近似直角,下面夹角写小。

3.快慢:起笔慢,行笔慢,折处慢、收笔快。

4.口诀:1.斜点起笔;2.折处轻顿;3.均匀行笔;4.末端轻顿左上↖出尖。

5.例字:司、同、有、问。

(横折斜钩)

1.长短:横竖大致写长,一般作主笔。

2.方向:竖画左斜。

3.快慢:起笔慢,行笔慢,折处慢、收笔快。

4.口诀:1.斜点起笔;2.折处轻顿;3.均匀行笔;4.末端轻顿左上出尖。

5.例字:力、而、为、勿。

(横折弯钩)

1.长短:横写短竖弯写长,一般作主笔。

2.方向:上面夹角可小可大,下面夹角近似直角。

以上就是关于钢笔字练字方法视频教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