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

   2023-02-26 10:15:10 网络460
核心提示:楼主您好! 第一句话:“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这句话是对妄想的定义: 妄,就是“不真实”“虚妄”的意思。所以也叫“虚妄不实”。为什么不真实呢?是因为无常变易。因此,一切法莫不是妄。因为“一切法无常”。“谬执不真,名之为妄

佛教语。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

楼主您好!

第一句话:“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

这句话是对妄想的定义:

妄,就是“不真实”“虚妄”的意思。所以也叫“虚妄不实”。为什么不真实呢?是因为无常变易。因此,一切法莫不是妄。因为“一切法无常”。

“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其含义是:凡夫误将虚妄不实的一切法,执取为真实,就是“妄想”的妄。

想,是“了知”的意思,这是觉知心的“心所法”之一。这个含义很重要:比如有人说:“坐在那里想东想西,念头起起伏伏,经中说过:这是轮回生死的原因,所以,你不要打妄想啊!要一念不生啊!这样才是无妄想”。他这个说法是“依文解义”,本质上是不懂“想”的含义,同时错会了“无妄想”的含义。可是,这样的“开示”却很多。

根据“想即是知”的含义,即便什么都不想,心里空空的,“一念不生”。觉知心却一定还是在想,为什么呢?可以做个实验:我手里拿个东西,告诉你:现在看着我,什么都不要想,一念不生。然后我打开手掌一秒钟就合上,再问你“我手里是什么?”你肯定能知道正确答案。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觉知心每一刹那都运作,所以即便是一秒钟,也能马上知道我手里是什么东西。这就是说: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了别。所以,如果有人在清醒状态下说自己“无妄想”“无分别”“一念不生”。肯定是妄语(撒谎)。

可是,觉知心的知,却有区别:凡夫能知我手里拿的是什么,而且会毫不动摇:“你拿的就是一支笔嘛!不是打火机!”对不对?对,但是,这只是现象界的对。属于“取相分别”:执取某一法的法相,由此区分此一法与另一法各个不同。这就是凡夫的妄想。而且,能够具有“妄想”这个功能的,一定是妄心:觉知心,也叫做意识心(第六识)。

“妄心取相,目之为想。”,可以直译为:生灭变易的觉知心,取相分别,就是“妄想”的想。

经由上述解释,应当了解了什么是妄想。这就是说:“生灭变易的妄心(觉知心),取相分别,误将同样虚妄的一切法,执取为真实”

如上,一切凡夫都是这样:认妄为真,这就是凡夫最大的妄想。其实,凡是不符合法界实相的认知,都属于妄想。只不过,认妄为真是凡夫流转生死的原因。所以是最大的妄想。

您引用的经论,直接忽略其他种种妄想(不如法的认知),而将“认妄为真”与“妄想”等同起来。可见这个妄想的严重。

这里。留下一个问题:“那么,如果是已经明心的菩萨,看到我手中的那支笔,又是怎么看待的呢?”。这个问题暂时存下。

============================

第二句话:“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

经由上述对第一句话的解释,可以看出第二句话的意思,其实与第一句话是一样的含义,这就是“佛法同一味”。既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下面就略去展开解说,直译如下:

凡夫迷于“一切法真实不坏”的心(觉知心),生起种种功能,执取一切法虚妄不实的法相,施设种种名称。而所取之法都是虚妄不实的生灭法,所以把这个过程叫做妄想。

=============================

第三句话:“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句话可以解释第一句话留下的问题。先做直译:

一切凡夫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断生死轮回,都是因为不知道永不坏灭,真实常住的真心清净而光明的体性。而是生起认妄为真的妄想。这个认知是不符合法界真实相的,因此才会轮回生死。

意思很简明,但是,显示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如果凡夫的,不如法的认知叫做妄想,那么,有没有“真想”呢?有的,这就是悟后菩萨的“如实想”。叫做“如实知”“如实见”或者叫“正见”。

这个如实见中,“实”,即是经文中所说的“常住真心”。这个心,不是觉知心。而是开悟明心所明之心:真心。之所以叫做“真”,是因为永不坏灭,真实常住。他没有一刹那的间断,所以是常。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一切法无常,这个真心却不是无常,难道他不在一切法的范围内吗?”恭喜,答对了!《金光明最胜王经》说:“法身含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可见,真心不在“一切诸法”的范围内,反而是含藏者一切诸法。之所以把真心叫做法身,是因为他“无以为身,以法为身”。这就是“一切唯心造”,或者如《六祖坛经》所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个真心,是轮回三世的主体,无始劫以来,我们每一世的色身及六识妄心,每一世都会坏灭,乃至每一夜都会断灭(熟眠无梦之时,无觉无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妄心断灭)。唯有这个真心永不坏灭。因此才会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下去,才会说:“久远劫前,我为鹿王”等语。才会令往昔所造善恶业在今生显现而受报。才会每天晚上睡着了,却能在次日醒来。

一切有情各各本具的真心,也叫做“真如”“实际”“如来”“涅槃”“法身”“自性”等等,有几十种名称。唯此一心,性如金刚,真常不坏。故名真实。

以其永不出生故,而能永不坏灭;以其永不坏灭故,永远无需出生。所以《心经》说他“不生不灭”。一切万法,无一法不是真心直接或间接出生。何以故?《华严经》云:“一切唯心造”故。因此,一切万法,不过是真心显现出来的法相。所以,如果我问悟后菩萨:这是什么?他会回答:诸佛法身。而不是回答“一支笔”。所以,他的见解不会如凡夫一样“取相分别”。这就是第一句话遗留问题的解答。

那么,见闻者将来为了不至于取相分别,为了“远离颠倒梦想”,学着悟后菩萨说:“诸佛法身”。是“如实见”还是“妄想”呢?还是妄想!因为这是鹦鹉学舌。悟后菩萨却是亲自观察到,因此是如实语。如果有一天,楼主能真正看到一支笔的的确确就是法身出生,与法身“非一非异”。那么您就是开悟明心的菩萨,是远离“妄想”的菩萨。如果不能,即便“一念不生”也一样不能离开妄想。

因此,经云:“一切凡夫都无正见”,皆是妄想故。这么说,对修行人是个打击。但是,却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我总算知道了这些道理,将来阅读佛经时,可能看得懂一部分了。这就是“相似般若”,又叫“凡夫随顺正见”。这样下去,或迟或早,也许要不了几世,就能有远离妄想的一天。

南无十方一切佛

南无甚深微妙法

南无大乘胜义僧

求慧律法师讲楞严经的视频。

直接键入“高雄文殊讲堂”,一百度就出来了,慧律法师的专门的网站,可以去那里观看或者下载。

也推荐印广法师讲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圆融圆通圆满、彻法底源,学楞严不看印广法师的开示,实在可惜。在优酷网可以搜到视频,有字幕。

为什么不去慧律法师官网下载啊?

搜索 高雄文殊讲堂——进入影音下载专区——在对话框里选择“DVD——大佛顶首楞严经RMVB”

目前慧律法师楞严经出版到第10套,预计16套全部讲完。

PS:若下载时遇到索要密码,说明下载人数达上限,可以会儿再下载

慧律法师开示楞严经预计共十六套,各套名称如下──

楞严经第一套标题:

重点提示

大纲(义贯目次解说)

楞严经第二套标题:

总论(义贯绪论)

楞严经第三套标题:

科判与序文

经前十门

楞严经第四套标题:

破妄识无处(七处徵心)

楞严经第五套标题:

(破妄显真)十番显见

楞严经第六套标题:

同分妄见

别业妄见

楞严经第七套标题:

一切法(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楞严经第八套标题:

七大即如来藏性,周徧法界

楞严经第九套标题: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楞严经第十套标题: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解六结,越三空。

楞严经第十一套标题:

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二十四圣)

楞严经第十二套标题:

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最後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楞严经第十三套标题:

道场加行

○四种清净明诲

○五会楞严神咒

○神咒功德利益

○发愿护持

楞严经第十四套标题: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三渐次三位○乾慧一位○十信十位○十住十位○十行十位

○十向十位○加行四位○地上十位○等觉一位○妙觉一位

楞严经第十五套标题:

十习因、六交报、七道轮回

楞严经第十六套标题:

五十阴魔

弘传楞严能获福、灭恶,无量功德,得生极乐净土。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语。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