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山的景区概念

   2022-07-11 02:09:01 网络930
核心提示: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一郊野公园一、景区性质温州市区的北、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罗山为大都市的“绿心”,吹台山为城市的“绿屏”,与城市关系密切。温州市属工贸、港口城市及浙东南中心城市。当前城市面临的问题:(1)用地紧张(城市)(

大罗山的景区概念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一

郊野公园

一、景区性质

温州市区的北、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罗山为大都市的“绿心”,吹台山为城市的“绿屏”,与城市关系密切。

温州市属工贸、港口城市及浙东南中心城市。当前城市面临的问题:(1)用地紧张(城市)(地价哄抬)。(2)劳动密集型产业、科研力弱,缺乏集约型,高科技企业。(3)城市工业污染严重。(4)软环境问题突出,城市环境差,缺乏高科技人才。

因此大罗山的风景旅游开发应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为特色,集商务、度假,观光旅游,健身休闲,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城市郊野公园。

二、规划思想

在保护大罗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其地理优势,以务实的绿色开发来改善人居环境,为温州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根据区位特征、城市总体规划及温州大都市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大罗山的性质及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2.系统性原则:综合分析温州市的旅游资源确定大罗山景区的定位及发展方向,达到与其他景区优势互补,形成统一的旅游系统。

3.参与性原则:结合现代人的观念,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为特色,创造可居,可游的城市山水乐园。

4.绿色开发原则:以务实来体现永嘉学派思想,达到开发,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5.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形成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城市郊野公园。

四、规划范围

包括大罗山四景区,三垟水网、张璁祠、永昌堡等部分。

五、规划内容

1.入口选择及游线组织

根据现状条件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大罗山景区设计主要出入口,分别是:仙岩、茶山、徐岙、天柱、瑞安、瑶溪峰台山地乐园。其中:仙岩、茶山、峰台山地乐园为步行出入口,其余4个为车行出入口。

游线组织见图。

2.分区规划

根据开发现状及区位特征、周边环境,将大罗山风景区分为八个景区,分别是:商务、度假区、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水乡风情、水上活动区、狩猎探险区、仙岩保护观光区、休闲活动区、农家乐景区。

①商务度假区

以瑶溪山庄和国际网球中心为核心,结合瑶溪丰富的景观资源开发商务度假活动,设置会馆度假村,野餐野营场,山地浴场,室外剧场等使游人既能享受山林野趣,又可少鸟瞰温州夜景,同时可与三洋水网的水乡风情及农家乐景区联为一体,满足游人多层次的需求。

②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

本区地形变化复杂,地势陡峭,由于乱掘滥挖,造成沟壑纵横,而且由于该区毗邻大学城,潜在的学术活动需求及学生流促使本区定位为娱乐、健身、体能训练区,包括登山,攀岩,自行车健身等活动。以及在峰台水库处建一山地乐园与现规划的温州乐园,共同服务于温州市民。

③水乡风情,水上活动区

三垟水网沙道纵横,山清水秀。在此区拟开展无污染的水上项目如划艇,水上迷宫等,游人结合采摘、养殖等农家活动体验江南水乡魅力。

④休闲活动区

本区背山面海、区位独特,拟将此处建成观海休闲活动区,远景规划此处亦可开发为观海别墅区。

⑤农家乐景区

结合茶山杨梅、柑桔、茶叶、桂花和天河农家乐村落构成特色鲜明的农家乐景区,游客可亲身参与操作体验回归田园的乐趣。

⑥山林别墅区

在最接近城市中心的部分开发山地别墅区,即可享受山林野趣,又可眺望城市美景,海天一色。

⑦.狩猎探险区

本区结合原有林场及化成洞景区开发狩猎、探险活动,满足现代人追求刺激、挑战的心理需求。

⑧仙岩保护观光区

以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梅雨潭瀑布群和圣寿禅寺景观及天河天高云淡的浩淼水景。

3.保护规划

根据大罗山景源特征及开发力度,拟设各级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保护大罗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包括:梅雨潭、雷响潭、龙须潭及上游水库。天河水库、永昌堡、千佛塔等各景区。

重点保护区:香山寺景区、三墙水网景区、天柱寺景区、天河西水库景区、天河水库景区,禁止污染及有损景观的行为发生。

适度保护区:其余大罗山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在不破坏的水源及景观的前提下,适度开发。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模式

一、景区性质

大罗山同温州市其它景区相比,具有紧靠温州、花岗岩体、靠江面海的特征。

大罗山对于温州,正如紫金山对于南京、崂山于青岛,乃至西湖于杭州、东湖于武汉,山水因城而闻名,城因山水而更灵秀。大罗山在地理区位上居于大温州城市中心地带,对温州不仅仅具有生态意义,更是温州成为“山水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素材,成为温州城市一系列视线走廊的对景,而与此同时,大罗山也可因温州而提高其自身的知名度,尤其是仙岩梅雨瀑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罗山有理由成为闻名全国的城郊型自然风景区。

大罗山与黄山、崂山类似,同属花岗岩山体,在浙南地区众多沉积岩丹霞山为主的地貌中较为独特,山形以巧、奇、秀取胜,溪流、瀑布星罗棋布,三垟水网湿地景观与大罗山山体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山水相依的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大罗山北临瓯江、东面东海,气势开阔,山内众多的人文历史遗迹,尤其是有现代浪漫文人朱自清的描绘,更增添了大罗山的旅游魅力。

因此将大罗山定性为温州市郊以山水风光旅游为主导、人文历史古迹游览、农业观光、避暑度假、运动休闲等多种旅游活动融合的具有生态、社会、经济多重效益的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

二、大罗山景区与庐山景区对比研究

1.相似点:大罗山位于温州东南郊,庐山处于九江市西南郊。庐山东临都阳湖,大罗山东面东海,二者最主要相似点在于现有景点分布与山体地貌特点,即在山顶都有一个适于人工建设、用地较平整的区域。庐山此平台海拔1100米左右,大罗山山顶海拔700米,夏季分别较之山脚温度低6.6℃和4.2℃,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同时主要景点分布在山体外围地带适宜以山顶平台作为游客休憩、旅游服务的中心枢纽,外围景点分别组合成多条游线交汇于山顶平台的布局形式。庐山以山顶牯岭镇为枢纽,分别辟出一线、二线、三线三条环状旅游线路,把庐山山体周边较为分散的景点连接为有机整体,而大罗山景区依其现有景点分布类似于庐山的特征,其游线组织、分区布局可以参照庐山的经验。

2.不同点:大罗山体大小、海拔高度都只有庐山的1/2,使得大罗山山体气势与云雾景观都逊色于庐山。同时庐山山顶平台、较之最高峰1472米尚有300多米的高差,汇流面积广阔,用水条件较佳,而大罗山山顶平台位于山巅地带,用水困难,需规划建设清水池以及抽水设备,但大罗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较之于庐山沉积岩景观更具有生动性、奇特性,同时,大罗山接近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沪宁杭经济区,尤其位于温州——中国重要的工贸城市近郊,使得大罗山景区的旅游市场发展更具潜力。

三、规划原则

1, 以保持、恢复大罗山景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

2, 景区、景点、游线设计系统化,使大罗山景区趋于完整;

3, 充分挖掘各景区自身旅游资源潜力,突出各自特色;

4, 开发旅游项目追求贴近自然、符合现代时尚旅游品位;

四、规划期限

与温州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五、景区规划发展思路

按照大罗山现有景点分布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参考庐山景区的游线布局模式,本方案规划大罗山景区主要分为下列主要区域:

1.哨子墩山顶枢纽区:以哨子墩气象站建设为主导,在山顶平台用地较平整地域规划建设大罗山旅游度假服务中心枢纽区,建设度假别墅区、服务、管理用房,以及必要的娱乐活动区。本区域内建筑讲求与自然的融合、小体量、外观野趣的建筑分散布置。别墅度假区白天可东望大海、观海上日出、夜晚则可欣赏温州满城灯火的夜景,气势开阔、格调高雅,景致浪漫宜人,开发价值显而易见。作为大罗山其它各景区的交汇点,可以交风景区连为有机整体,山上居住,下山旅游,对外地游客吸引力相当高。

2.仙岩风景区:作为大罗山景区自然山水的代表性景致,在除景点与游线之外的地区开避绝对保护区,严禁任何游人进入与任何工程建设,以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与珍贵的自然景观,游人进入地区合理布局游线、连接哨子墩山顶平台与仙岩五潭三瀑、高山平湖等景观,同时提高山下仙岩与104国道连接线的等级,使得仙岩景区山上、山下游人运行保持畅通。

3.茶山景区:包括现有茶山镇所属大罗山范围以及三垟水网地区,结合茶山景区现状开发以及未开发旅游资源特点。规划确定茶山景区为城市郊野游乐型景区,山脚五美园、温州乐园保持其主题园特色,开发以柑桔、杨梅种植采摘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活动。香山景区结合三垟水网,开发运动休闲旅游,开展包括越野(包括登山、山地车、滑板、划艇等项目的竞技项目)、攀岩、山地定向、山坡滑翔等与自然充分贴近、又充满刺激、挑战与趣味的现代气息浓郁的运动项目,使茶山成为我国继云南丽江之后又一个山野运动中心。

4.瑶溪景区:根据其开发现状与资源特点,规划此景区为充满人文历史底蕴的度假休闲型景区,以瑶溪山庄和国际网球中心开发作为启动,以千佛塔、永昌堡、张璁祖祠作为核心历史观光旅游资源,开发森林度假、运动休闲、历史遗迹追思怀古相结合的旅游活动。

5.天柱寺景区:着重恢复美人瀑、天柱寺水库、瀑布、蜂台水库等山水风光景致,搬迁山脚地段对自然景致破坏严重的工厂、垃圾处理场等,完善景区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景区通往哨子墩山顶平台的环形旅游公路、使其与整个大罗山景区连为一体,成为以观赏海景、山光水色交融的观光型旅游区域。

大罗山风景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之三

生态旅游区

1.景区性质

大罗山是集山、水、滨海特色于一体的城市近郊风景区。整体环境形成了以“山水相依、山海相融”为特征,以峰峦叠障的大罗山为陆域生态“绿心”,以三垟水网为水域保护中心,以吹台山为绿色屏障,以环山公路、河流和滨海滩地为生态长廊的典型山水特色环境。

大罗山的规划设计应由整体出发,立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发挥其生态绿心功能,引导和控制山体、滨水、滨海空间的开发建设,使其成为温州市的后花园、生态调节中心和休闲度假区。

2.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人文景观为前提,重点保护景区内的名胜古迹、生态最脆弱的山体、水网、滨海沙滩景源,以及濒临毁坏的景观,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尊重自然、历史和文化,控制开发,确定景区合理容量。

(2)规划原则

a.整体性原则:规划设计应突出体现大罗山“水、山、海、人”的共生状态,由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景观各组分的数量、功能及相互关系,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b.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原则:保护原有景观,适当补充形式多样的人工和自然组分,增加生态多样性、视觉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

c.承载力控制原则:遵循生态规律,以生态容量为基础合理确定景区容量,控制旅游活动强度。景区接待设施的运作设计实现“消耗最小化”原则。

d.原汁原味原则:保持自然的原生韵味和地方传统文化,避免旅游开发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文化的污染。

e.参与性和教育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包括景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和游人参与到绿色旅游项目中;教育原则是使游客在野外大学中获得环保教育,培养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f.依法开发有价原则:严格遵循《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保护开发,增加资源的价值意识,提高集约管理水平。

3.规划区范围

北抵瓯江、南到环山公路;西以温瑞塘河为界,东接沿海平原,主要包括三垟水网和大罗山主体两大片区,占地面积120km2,距市区20多km,是温州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的心脏地带。

4.分区规划

①景观空间组织

整体空间景观按西北东南向的水——山——海的轴向空间展开,分四个景观段落即为三垟水网区、高教园区、大罗山景区、滨海区。规划应突出体现大罗山“水、山、海、人”的共生状态,形成以景观段落为单位的优美、静谥、生态化的总体形象,由点(主要景点)、线(道路、河流、滨海廊道)、面(主题公园)三个层次入手,充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山体绿化以核心、绿契的形式引入景区内部,在原有四个景区建设基础上扩建6个主题园区。环山公路,主要河流(温瑞塘河、瓯江)设计50-100m宽的防护和休闲绿化带,山体内部主要林荫路径保持自然风貌,提高防护功能,形成纵横交织的网络绿带,成为连接主题园区和生物的通道,形成丰富的步行交通空间。

滨河、滨海的建筑应体现山水对话,整体形态上由山向水、向海—侧跌落,顺应山势走向,建筑体量、色彩、形式选择上应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②功能分区

a.三垟水网水乡风情区:属湿地保护区,由160多座岛屿组成,鱼类、鸟类资源丰富,建立湿地公园,用于鸟类观光、科研及保护。岸边、桥上修建观鸟亭,水上人工筑巢、滩途栽树,为鸟类提供觅食和栖息基地,开发特色水产养殖,建设鸟类博物馆,形成集观鸟、垂钓、科普、泛舟、赏水光山色于一体的景区。

b.茶山田园风光区

以古朴淳厚的田园风光满足都市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依成片成线建设原则,依托城市和高教园区、建设植物园、畜禽养殖园、茶园、果园(杨梅、柑桔为主)等农业园区,设置参与性强的以趣味、休闲、康体为特色的垂钓、鱼塘撒网捕鱼、荷塘采莲、瓜果自摘、茶叶采焙等活动项目。

c.瑶溪度假疗养区

以大瑶溪及周围的山体、植被资源、千佛塔等人文资源为依托,开发以足道馆、森林浴、日光浴、药浴、野营、游泳、划船为主的休闲度假村、森林疗养院和营地。

d.仙岩生态观光区

仙岩景区由仙岩、化成洞、天河水库三大景区构成,山、水、洞奇绝,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名胜区。在旅游项目上有针对性地形成有机组合,增加景区特色。

景区建设以宗教文化观光、科研、自然风光游览、奇洞探险为特色,开辟纪念植树园、负离子呼吸区、小木屋区、静养场,建设景观保护展览馆。

e.天柱寺科考探险区

天柱寺景观断崖、摇动岩景观发育,并有永昌堡等遗址、天柱寺等宗教寺庙,开展以攀岩、登山、探险、科考、观海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开辟攀岩基地、眼睛保健场,建设观海亭。

f.中部亚热带丛林登山远足区

以大罗山峰顶为中心的枢纽部位。亚热带常绿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开展以科普、登山、林间滑翔、骑马为主的旅游项目。开辟康健步道、登山小木屋、体能训练区、负离子呼吸区、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

③入口选择

在原有入口的基础上,增加南入口和东入口,及与吹台山相联的通道。

④路线组织

线路等级:一级:环山公路及联系各景区和吹台山的主要通道,以通车为主。廊道建设路两侧宽度为50-100m,开辟环山自行车健身路线。

二级:连接主要景点路线以原始小径为主,以碎石、卵石、石板铺路、特殊功能区保持原始风貌。

路线组织:

①开辟瑶溪、茶山、仙岩、天柱寺景区至大罗山天河农家乐山顶的步道系统,交通工具以热气球、马、滑翔伞、步行为主,形成各景区连接畅通的道路系统。

②景区内:I、市区——三垟水网——高教区——茶园景区——大罗山山顶——天柱寺景区——海滨

II、市区——三垟水网——高教区——茶园景区——大罗山山顶——瑶溪景区——瓯江——市区

III、市区——三垟水网——仙岩——天柱寺——大瑶溪景区——大罗山山顶——茶山景区——市区

Ⅳ、 市区——三垟水网——茶山景区——仙岩景区——天柱寺景区——大瑶溪景区——市区

③市域内:I雁荡山——大瑶溪景区——云台山——乌岩岭

II、楠溪江——市区——雁荡山——大罗山——南麂岛

5.保护区规划

根据对大罗山景观质量、生态阈值、敏感度分析,将大罗山风景区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保护区。

I、一级景观保护区(绝对保护区)

这一区包括风景质量和敏感度很高而阈值又很低的水域(包括水源)、典型地貌、亚热带常绿林景观、寺庙、摩崖石刻、遗址、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科研、观光价值。以三垟水网、圣寿禅寺、天柱寺、玄真观、国安寺、千佛塔、梅雨潭、大岙溪及景区内水源为重点,将“奇岩——碧水——寺庙——绿树”作为整体类保护。

a.严格保护古建筑、石刻、古树名木及所处环境、避免景区的人工化和城市化倾向。

b.全面封山、封育结合,严禁开山取石、基地建设

c.游人数量控制在景区承载力内

d.加强对水体的保护管理

II、二级景观保护区(景观恢复区)

分布于大罗山主体、外围的丘陵山地、自然次生植被大部分已被破坏,阈值较低,且环山公路穿越其中,有一定的敏感度。这一带的景观应以恢复原有的亚热带常绿林为主,适应安排以茶果、土特产、花卉等商品农林为特色的园区生产,禁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开山取石,防止环境污染、原有的矿坑经过景观恢复重建矿山公园或作为垃圾填埋厂。

III、三级景观保护区(景观控制区)

滨河、滨路地带为大罗山景区与周围地区的过渡带,属生态脆弱的边缘区,是区域经济增长,农耕景观工业化扩张地区,因此要保护田园风光,改良环境,严禁设置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出或关、停、并、转污染严重的厂矿。

IV、四级景观保护区(适应发展区)

主要包括位于环山公路外侧的永强和龙湾区片,离主体景观相对较远,工业化程度高,区位条件较好,适合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是温州市主要工业开发区所在,但要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和范围,严格控制污染源,建立绿化隔离带。

6.开发层次

近几期 (5年)

①近几期恢复破坏的次生林和地貌、人文景观

②关闭一些不经济、不环保的发电厂、采石厂、陶瓷厂

③矿坑的回填与景观恢复

④墓地的迁移

⑤水环境治理和保护

⑥专题园区(动、植物园,野营基地,鸟类博物馆)的建设。

远期:(10年)

①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监测与管理系统

②多媒体展示厅的建设

③全面启动森林公园的建设

④森林旅游产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

温州市有哪些漂亮的风景区和特色的小吃

龙南位于江西的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龙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武当山等等。龙南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重稀土之乡”。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不仅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及众多的游客为之陶醉。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龙南典型的围屋代表有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乌石围、里仁栗园围、渔仔潭围、沙坝围、桃江龙光围、纹龙耀三围等。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果你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那就有必要来龙南一游。交通方便,从赣州市区乘坐火车在龙南站下车,有班车前往客家文物等地,门票30元。

龙虎山风景区怎么样,当地有什么特产,有什么典故吗?

温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乌岩岭、南麂岛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6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

主要旅游景点: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南麂列岛、乌岩岭、百丈漈、西湾风光、瑶琳、瑶溪、泽雅、三折瀑景区、大龙湫景区、雁湖景区、显胜门景区、仙桥景区、玉苍山、灵岩景区、羊角洞景区、泰顺县、五美景园、鹿城九山、圣寿禅、法云寺、白云庵、飞云湖、江心寺双塔、吹台山、栖真寺塔、凤山、乐成东塔、真如寺石塔、双髻寺、明代章纶墓、谯、楼、寿宁堡、独立支部旧址、法华禅寺、岩头进士牌楼、隆山塔、观音寺石塔、铜盘山、仙岩、龙湾炮台、花坦宪台牌楼、圣井山、张家堡双牌坊、乐清白石遗址、宝胜寺双塔、明代高友玑墓、南宋林景熙墓、天柱寺景区、灵鹫寺单檐塔、红巾军起义遗址、灵山、坦下渠口遗址、俞道安起义遗址、东蒙山、苍南乌岩山遗址、龙湾龙岗山遗址、天宁寺、南宋王十朋墓、周代棋盘山石棚墓、国安寺石塔、平阳龙尾山遗址、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寨寮溪、平阳金钱会起义遗址、白龙山与金溪谷、方山、周代桐桥石棚墓、闽浙边抗日救亡学校旧址、太姥山、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蒲壮所城、永昌堡、文成、蒲歧寨城城门等温州风景区

温州著名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岩岭、南麂岛。

国家级森林公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花岩、龙湾潭

省级风景区:仙岩、瑶溪、泽雅、滨海玉苍山、洞头、寨寮溪。

市级风景区:茶山、岷岗、天柱寺等。

其他旅游景点:江心孤屿、景山(温州动物园坐落其中)、三垟湿地等。

雁荡山

位于乐清市东北,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古负盛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大龙湫瀑布高达190米,直泻龙潭。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楠溪江

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

楠溪江划分为七大景区:即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景区(简称楠溪江岩头中心景区)、大若岩景区、石桅岩景区、北坑景区、水岩景区、陡门景区、四海山景区,七大景区总计有800多处景点,主要景点有:百丈瀑,九石门台,芙蓉三崖,藤溪潭瀑,十二峰,陶公洞,崖下库,石桅岩,苍坡村,芙蓉古村,狮子岩,太平岩等。

百丈漈

位于温州西南部,飞云江上游90公里的文成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百丈漈是阶梯形瀑布,分为三漈,自古有“头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宽”的说法。

一漈百丈高。 深高207米,宽30余米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称。

二漈百丈深。瀑高65米,比黄果树瀑布(64米)高。

三漈百丈宽。

百丈漈由峡谷景廊、百丈飞瀑、天顶湖、刘基故里、朱阳九峰、白云庵、铜铃山峡、岩门、双龙湾、飞云湖、溪等主要景区组成,景点、景观达1862处。景区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

乌岩岭

位于温州市泰顺县境内,总面积18861公顷。分布着各种植物2150种,占全省植物种类的一半,其中有重点保护植物21种,有国家二、三级重点保护的伯乐树、香果树等,号称“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其中黄腹角雉为全球濒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东部地区保存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

197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确定我国黄腹角雉的唯一自然保护区。

南麂岛

位于温州以东近海海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组成,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区内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占我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占我国藻类总数的20%。

大沙岙沙滩:国内唯一国外罕见的贝壳沙。

沙蛤: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鲜”的小东西。

龙船礁:黑叶马尾藻现在世界仅存在它核心保护区上的。

江心屿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列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首。

江心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江心屿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大罗山

大罗山位于现温州市区的东南部,由四景一水网构成,它们分别是:仙岩景区、瑶溪景区、天柱寺景区、茶山景区和三垟水网。

大罗山将是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楔”,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大罗山将主要起生态保护功能,即对市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小气候环境将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2]

2012年12月7日上午,温州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授牌仪式正式举行,这是温州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也是浙江省继宁海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后建成的又一条高水准的健身步道。

温州市明年还将启动大罗山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并以此为中心,通过城市绿道连接周边的景山、吹台山、三垟湿地、江心孤屿、泽雅,把温州得天独厚的山、水、海等户外资源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户外运动健身圈,使整个大罗山成为华东乃至长三角经济区的休闲健身度假区。

三垟湿地

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有众多连片湿地,那里草长莺飞,水网密布,是宝贵的都市“氧吧绿肺”。其中最著名的三垟湿地民间称“南仙垟”,比邻市区中心,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星罗棋布,间有161个形态各异的泥洲。这片湿地自古盛产“瓯柑”、“黄菱”和淡水鱼虾,又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绝佳之处。

三垟湿地地处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东邻温州开发区、龙湾区,南连茶山街道、南白象街道,西北连接梧田街道和城市中心区,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湿地内河流纵横交织,密如蛛网,形成了160余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岛屿”,水域面积和陆地比例达1.1:1。泛舟水面,绕岛而行,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在农耕时代,三垟水网湿地曾形成独特的田园风光,三垟是鱼米之乡,水中作物如菱角、荷藕及各种鱼类在温州少有名气,其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平庸的农业生产。

泰顺廊桥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北接文成,西北界景宁,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余米。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廊桥特色旅游的热潮。

其他简介

◎森林 温州市森林覆盖率为56%。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分别是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森林公园、龙湾潭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8个。

◎温州景山公园,景山公园位于温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4000多亩,距市中心约2.5公里。温州动物园坐落于景山公园内。 交通极其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景优美,景区内分布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和堂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瓯王墓,还分布有唐代名寺护国寺和宋代道观紫霄观等多处名胜古迹,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处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生态休闲型森林公园。

◎岛屿 温州沿海有大小岛屿215个、明暗礁469个。其中最著名的是瓯江口外海域的洞头列岛,号称“百岛之县”,宛若明珠洒落东海,其中最摄人魂魄者当数半屏山,当地歌谣唱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来到温州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流连忘返。这里的风景会吸引着你,这里的人情会让你无法忘记。来到温州,把你的微笑留下,把你的美好记忆带回与他人分享。

温州特色小吃

温州小吃种类繁多,有松糕、米面、炒粉干、马蹄松、灯盏糕、鱼圆等四五十个品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鱼圆、矮人松糕、胶冻、敲鱼等。

县前汤团

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每碗8只,恰到好处。有10多个品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鱼丸

以新鲜鮸鱼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将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都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白蛇烧饼

古名胡饼。清光绪末年,市区府头门钟楼石侧,有张氏寡妇,开烧饼店,在胡饼的基础上,推出葱油重酥烧饼,呈金黄色,入口即化,酥脆可口,远近闻名,张氏常穿白色衣衫,市民以《白蛇传》中白娘娘喻之,久而久之,将其烧饼延称为白蛇烧饼,流传至今。

长人馄饨

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陡门头灯盏糕

清光绪年间,温州人陈大海、陈碎海兄弟俩,在东门陡门头卖灯盏糕。他们讲质量,做牌子,用料考究。所制灯盏糕,外皮脆松,肉馅爽口。美味好吃,名声大振,称之谓陡门头灯盏

马蹄松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和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于200摄氏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矮人松糕

抗日战争后期,温州人谷进芳在五马口经营松糕,边炊边卖,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口感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一年四季老小皆宜。因其人个子矮,遂以矮人松糕出名。

胶冻

是用石首鱼(即黄鱼)胶,煮化成薄浆状,放置冷却后成胶冻。食时切成小条,和以姜醋,其味鲜美。有小贩沿街叫卖,可作为小吃,也可用于筵席。

敲鱼

运用鲜鱼肉配番薯粉加工而成;有用木槌敲成薄薄鱼片再切成条状或菱形状,放在水中煮沸食用。也有切成片状,晒干贮藏,用于宴请宾客时的点心和佐料。

李大同双炊糕

瑞安糕点名师李瑞庆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红糖拌匀过筛,撒上桂花,成型切块,经两番炊制而成。其特点是:细、软、韧、香、甜、老少咸宜,是温州市名牌菜食。

龙虎山有“丹霞仙境”之称,最高海拔为1600米[2]。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因此总体显得秀美多姿。

特产很多,天使板栗,天师豆腐,道菜、铁皮石斛、葛根等。。。这里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典故很多。。

以上就是关于大罗山的景区概念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