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说红楼(九):论林黛玉的家世以及林府钱财的去向

   2022-08-02 08:14:42 网络940
核心提示:文/第一滴露珠01常看到有人说,黛玉是“贫寒孤女”、无依无靠,比不得宝钗是富贵的皇商之女,因此势利的王夫人弃黛玉而选宝钗作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远黛玉而亲宝钗的原因,且留待以后再专门撰文分析,如今只来论一论黛玉的家世,以及林黛玉家的钱财去向。

露珠说红楼(九):论林黛玉的家世以及林府钱财的去向

文/第一滴露珠

01

常看到有人说,黛玉是“贫寒孤女”、无依无靠,比不得宝钗是富贵的皇商之女,因此势利的王夫人弃黛玉而选宝钗作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远黛玉而亲宝钗的原因,且留待以后再专门撰文分析,如今只来论一论黛玉的家世,以及林黛玉家的钱财去向。

先来看黛玉的家世。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去世前的官职是兰台寺大夫兼两淮巡盐御史。曹雪芹为了规避文字狱,小说中写到官职名称等时,习惯故意混淆模糊朝代界限,所以《红楼梦》里的官职名称各个朝代的混用。这“兰台寺大夫”一职也可以说是亦真亦幻,半遮半掩,“大夫”是古代高级文职官阶,那么不管林如海具体是管什么的,总之是个朝廷高级文官无疑了。但“两淮巡盐御史”一职却是明明白白的官职名称,而且是个实权在握、肥得流油的差使!

古时候,盐铁专卖,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而两淮地区的盐业,又是全国产盐最多、也最富裕的地区,历来有“两淮盐,天下咸”的说法,两淮盐商的管理中心便设在扬州,所以你看书中写的是林如海到扬州上任。两淮巡盐御史管的是整个两淮地区的盐务,包括如今的江苏、安徽等六省大部分地区,这里的所有盐商的经营和纳税,都要受巡盐御史的监管,所以你看林如海的权力有多大吧。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的主管官员能穷得了?即使林如海是个清官,不营私舞弊,只他分内该得的和一般的人情往来所得,只怕就不会是个小数目。再加上他的巡盐御史不过是兼任,京中另有本职,拿的又是双份俸禄,祖上又是侯爵出身,且一直世袭了四代,四代的财富积累,加上自己数十年做官所得,还有就是林家枝叶不盛,没有贾府那样的败家子来败家,综合以上种种可知,林家不但不比荣国府穷,恐怕还要胜过贾家许多。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了,林黛玉如此清高,她的父亲会不会也是个清高之人呢?通过书中有限的描写可以看出,林如海确实是个清高自持的文官,但并非不通世故、不问钱财的人。第三回的开头写到,林如海为了报答贾雨村对女儿的教育之恩,让贾雨村和女儿林黛玉一起进京,并写好了一封书信给自己的二舅哥贾政,让贾政帮贾雨村谋一个复职候缺,而且,所有打通关节的费用都一概不用贾雨村自己操心。这足以说明林如海对世事人情了然于心,否则,他也当不上巡盐御史这样替皇上操心半个国库的差使啊。

以上说的是林府的“富”,下面再来说说林府的“贵”。林如海的祖上是列侯,到如海这一辈,业经五世,而贾府呢,贾赦贾政是荣国公的孙子,才至三代上,虽然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位,“侯”比“公”矮了一个爵位等级,但是贾家还未发达的时候,林家已经坐享两代的富贵了,家世家底可比贾家深厚多了。而且林如海的官职是自己打拼来的,他乃是“前科探花”,这可是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层科考,最后由皇帝钦点的全国第三名进士!这才华,岂是贾家的男人可比的?贾家男人的官职都是世袭得来的,除了贾政也没有一个爱好读书的,这贾政本欲以科甲出身的,蒙皇上怜恤就额外加恩封了官,就此免去了科考的机会,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倘若他真正参加科考,到底能不能考得上了。

再看两府的“现状”。贾府是在走下坡路,贾珍贾赦一味奢侈靡费,而贾政做的也是个无用闲官,平日里只知和清客闲谈,根本不懂理财治家之道,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反观林府,林如海考中探花以后,官职节节上升,最后又去富庶之地扬州兼任巡盐御史这个肥差,足见他甚得皇帝信任,他的宦途、他的家道,正处于上升阶段。

只可叹林如海子嗣不旺,只有林黛玉这一个宝贝女儿,在黛玉的母亲、他的嫡妻病逝后没几年,他又中年得病而逝,这才让林家的兴旺和传承出现了断裂。不得已,他只好在临终前,把女儿托付给贾府教养,抱憾而去。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了,林黛玉家既富且贵,黛玉的家世丝毫不弱于贾家。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林如海死后,林家的钱财到底去了哪里?

02

有很多人说,在林如海死后,林家的钱财都被林家的同宗之人瓜分了,因为,在古代,女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古代女子果真没有财产继承权吗?这几天,我搜寻研究了许多有关古代财产继承法的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财产继承法各有差别,但都是以男子为主,女子为辅,一般的情况下是,若是有儿子,则女儿没有财产继承权,但可以通过出嫁时陪送嫁妆的方式得到父母的部分财产,若是父母没有儿子,则女儿可以得到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财产。

宋代法律规定,户绝家庭中只有在室女,女儿可得家产的四分之三;只有出嫁女,则只能继承财产的三分之一,其余没入官府。明代法律《大明令·户令》明确规定:“凡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大清律例》规定:“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之人,所有亲女承受。”

古代所谓的“户绝”,就是指没有儿子的家庭,林如海死前只有黛玉这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也没有同宗的侄孙辈,就构成了事实和法律意义上的“户绝”。从《红楼梦》的第五十七回可以明确知道,林家确实没有什么人了,也并没有什么同宗的人继承林家的遗产。在这一回中,紫鹃因为着急宝黛的亲事,拿话试探宝玉,说过几天黛玉就要回苏州老家去了,把宝玉吓的,当时就得了痴呆病,贾母忙告诉宝玉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有人接林黛玉回去,宝玉病好了后,紫鹃也认真地告诉宝玉说,林家实是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所以,是不存在什么同宗族的人来和黛玉争家产的问题的。何况,林如海病逝前后的整整一年时间里,贾琏一直待在林家照应着,林如海的余威加上贾家的势力,又有谁敢来虎口夺财!

所以,林家的家产理论上应该是由林黛玉全盘继承了的。但是,从书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林黛玉其实并不知道父亲留下了多少家产,她自己的身边也并没有藏下多少钱物。那么,林府的大宗家产去了哪里?

自然是去了荣国府。

林如海病重,写信来接女儿回去,贾母不放心黛玉,派贾琏跟了去全程陪护。贾母为什么派贾琏去?真的只是为了方便再把黛玉接回来吗?这里面有更深层的原因。林如海既然病重,肯定自知不久于人世,在给岳母的书信里,一定已经谈了自己去后对女儿的担忧和顾虑,隐晦或者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对贾府的期望,贾母派贾琏去,便是去表姿态的,让林如海放心,你的女儿由我来照顾,她长大后,我会让她和宝玉成亲。而林如海生平只有黛玉这个爱女,一定会在走之前深思熟虑,为女儿的终生幸福做好打算的。他的打算是什么呢,就是以自己的全部家产做陪嫁,来换取女儿终生的幸福!

03

至此,林家的财产去向已经明了:一多半入了荣国府的账,一少半进了贾琏和凤姐两口子的腰包。书中有几处细节暗示,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第一处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死后,贾琏打发心腹小厮昭儿赶回京都,向老

太太汇报工作,同时,聆听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第二处,平儿和凤姐说,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贾琏和凤姐都如此爱财,贾琏一个人在扬州,掌管着林府的大宗财产,岂有不贪污之理!在那江南风流富庶之地,不知已悄悄花了多少林府的银钱去追欢买笑。

第三处,在第二十六回开端,小丫头佳蕙和红玉聊天,佳蕙说,她去林姑娘那里送茶叶,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她的丫头们,她去了,林姑娘随手就抓了两把给她。这段话里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老太太时常给林黛玉送钱,这个钱应是在月例外的,因为月例都是凤姐负责发放的。第二,林黛玉虽然身边没有多少钱,可她是不缺钱花的,老太太经常给她送钱去。不管老太太给她的钱是自己的私房钱还是林家的钱,总之老太太对黛玉确实是真心疼爱的。

第四处,第七十二回中,宫里的太监接二连三来打抽丰,贾琏和凤姐感叹道:“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注意这里说的是“再”,而不是“能”或者“要是”,就是说他们曾经发过二三百万的财,贾琏和凤姐能有什么门路发这么大一笔财?就只有在林家的家产上做文章啊。

林家的财产到底有多少?肯定不止三二百万。荣国府盖的省亲别墅大观园,连在宫里见多识广的贵妃元春都叹息靡费太过,只聘教习、采买唱戏的女孩子、采办乐器行头,就要花费三万两银子,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就用去两万,建造整个大观园的花费该是个巨额数字,这钱从哪里出,看贾府入不敷出的状况,他们哪有这么多银子啊,自然都是挪用林家的财产。也不应该叫做挪用,因为林如海在去世前,既然把林黛玉托付给了贾府,自然也就默认自己的全部家产都归荣国府所有了,唯一的条件就是要贾母等人照顾好女儿,并且在女儿长大之后让她和宝玉成亲。

林家的家产入了荣国府的事实,上下人等应该都朦胧知道,但知道林府具体财产数目的,估计就只有贾母、贾琏和凤姐三人。林家的家产,如房产大宗器具等不好携带的,贾琏肯定就地变卖折现了,那些古玩珠宝,多半是装了箱子带回了荣国府的。别的不说,光黛玉母亲贾敏当年的嫁妆就不知有多少箱子才能装得下。贾敏是贾母的爱女,又是在荣国府的全盛时期出嫁的,她的嫁妆能少得了,你看凤姐在书中时时吹嘘自己的嫁妆有多好,黛玉母亲的嫁妆只能比她更多更豪华,随便拿出一件来,就能卖个几千两银子。

贾母曾说过,贾府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倘若不是知道林黛玉是带着巨额的“嫁妆”入府的,府里的那些管家媳妇和婆子们能对林姑娘那么钦敬?你看阖府中除了王夫人和她的心腹敢对林黛玉淡淡的,谁不是把林黛玉和贾宝玉摆在同一位置上供着。这其中,固然有贾母宠爱黛玉,宝玉爱护黛玉的原因,但若黛玉真的是一无所有入贾府的,贾府的上下人等早就明里暗里冷嘲热讽了,可是你看阖府上下,哪个不是对黛玉敬爱异常,谁敢像对待邢岫烟、迎春那样呢。

黛玉自己,从小锦衣玉食,书香相伴,对钱财根本没什么概念,是真正的贵族小姐做派。你看第四十五回结尾处,雨夜里宝玉去看黛玉,临走时黛玉怕他雨里滑倒,就让他举着自己的玻璃绣球灯照亮,宝玉说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怕打破了就没带来,黛玉当即批评宝玉说,跌了灯值钱还是跌了人值钱?就失了手也是有限的,怎么突然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说的宝玉心服口服,忙接了过来。黛玉就是这么的天性高贵,对于她来说,人比财珍贵,情比钱珍贵。

贾母倒是一心想履行和女婿的约定,让黛玉嫁给宝玉的,无奈王夫人一派明里暗里的阻挠,让贾母一直没有机会成全黛玉和宝玉。而贾政又是个怕老婆耳根子软的无能之辈,曹雪芹给他起名叫“假正”,真是人如其名,假正经,假公正,阖府里花着妹妹妹夫的钱财,却任由老婆拆散了一桩好姻缘,眼睁睁看着外甥女香消玉殒,真是辜负了妹妹和妹夫对他的信任,辜负了贾母的一片苦心,可悲可厌可恨可叹!

露珠说红楼(七):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说说贾宝玉(上)

露珠说红楼(八):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说说贾宝玉(下)

露珠说红楼目录

想看更多连载作品,请点击: 连载风云录

红楼梦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林如海有钱跟林黛玉是有关系的,,林家很富有,林如海已经给了林黛玉嫁妆,也就是林黛玉该得的,但又因为林黛玉身为女儿身,在那个年代她没有嫁,寄养在亲戚家,不能直接管理父亲的财产。但如果林黛玉嫁出去了,属于她的财产一分都不会少。所以林如海不管多有钱和林黛玉没关系,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是不成立的。

首先,林如海没有儿子,所以家产只能落在林黛玉头上,但林黛玉未嫁,无法管理自己的财产,财产是跟她有关系的,谁也不能抢走。林黛玉在离开家的时候是带着钱的,而且这个数量有很多,通过书中的细节可以得知,林黛玉根本就不用担心钱花完。不论林黛玉去哪,都不影响她有一份可观的财产,她寄居期间她的财产是他人代管的。出嫁前动不了。

其次,小说中没有明说林如海的钱跟林黛玉没关系,但通过细节可以得知林如海的钱已经留给了林黛玉。看红楼梦可以得知,林黛玉是很有钱的,打赏下人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银两,说明她自己是有金库的。也可以推断林如海肯定给黛玉留了财产,只不过小说中没有明说。林如海死之前,林黛玉回去陪伴了一段时间,林如海肯定会交代遗产问题。林黛玉还有母亲的嫁妆傍身,还是很有钱的。

第三,林如海的财产跟林黛玉是有直接关系的,毕竟林黛玉是当事人。虽然林黛玉身为女子,但毕竟是亲生父亲的遗产,父亲也肯定会为林黛玉的余生考虑。就算没有很多,肯定也有一部分,还有一种猜测是有人私吞了财产。但这种猜测不太能成立。可惜林黛玉早死,不然财产肯定会到她手中的。

探春理家的措施?

1、宝玉摔玉

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冥冥中说自己曾见过这个林妹妹。然后走近林黛玉挨着她坐下来聊天,具体聊些上学读书识字的事情。之后问到林黛玉出生的时候是否有玉。之后回答贾宝玉:“我没有那个,想来不是一件俗物,哪能每个人都有?”。

贾宝玉听后顿时癫狂起来,摘下了玉,狠命的摔了出去。口中怒骂道:“什么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择人而栖,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的”吓得众人急忙去抢拾。

2、黛玉葬花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庚辰侧批: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岂不干净。”

3、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一进:刘姥姥是狗儿的岳母,狗儿姓王,当年他祖上也曾作过小官,因而认识王夫人之父,为贪图王府的权势就认了宗。其后,狗儿的祖父过逝了,家道中落,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

二进: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等各个方面。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正巧,贾母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她在这儿住,留她在这儿玩,几次宴请在参观的过程当中,又是坐船又是行酒令,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三进:她得到信息贾府被抄了,她去狱神庙探望凤姐,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了。

4、黛玉葬花

那天正是芒种节。前一天宝玉和薛蟠他们去喝酒,晚上才回来,宝钗去怡红院造访。黛玉晚上也过去了,叫门,但是当时晴雯和碧痕吵嘴了没好气,没听出是黛玉叫门,就说是宝玉吩咐的不管是谁来都不许开门。

黛玉这时偏偏听到了宝钗和宝玉说话的声音,并且看到他们开门出来,她躲起来伤心,第二天宝玉去潇湘馆她也没好气。她出门去找姐妹们。然后就去花冢葬花了,就有了 葬花吟。

5、探春理家

说的是当时王熙凤身体不好需要静养。王夫人就让探春宝钗和李纨一起管理大观园。探春展现出了她的治理理财的才能。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没有多顾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和母亲赵姨娘的哭闹,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

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她把每个小姐每月置办头油和粉的二两银子蠲免了,因为这些姑娘们每个月已有了二两月钱。

年里,她在赖大家看见赖大花园的管理方法,认为好,就按照一样的方法派专人管理贾府的花园,每个月只要管理的人能奉呈少量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花园中的收益就全属于他们的。

扩展资料:

情节梗概:

《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施法使其有了灵性,携带下凡。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书中故事起于甄士隐。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被拐走,不久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岳父卑鄙贪财,甄士隐贫病交攻,走投无路。后遇一跛足道人,听其《好了歌》后,为《好了歌》解注。经道人指点,士隐醒悟随道人出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红楼梦 (清代长篇人情小说)

《红楼梦》里,王熙凤为林黛玉流眼泪,该如何看待?

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节流”,哥儿小姐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费用有重复支取的现象,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

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租金,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

扩展资料: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 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与宝钗并列)。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宝玉的姨表姐。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有一个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

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贾府大小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秦可卿出殡不久,元春晋封贵妃 。贾府为了迎接她省亲,建造了大观园。她给家族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自己幽闭深宫,不能尽天伦之乐。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四,贾政与赵姨娘所生,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个性刚烈,有“玫瑰花”之诨名。抄检大观园时,她当众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改革虽成功,但无济大事。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是贾母的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在家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不时还要三更半夜做针线活儿。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妙玉——金陵十二钗之六,苏州人氏。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带发修行。父母亡故后,她随师父进京。师父圆寂后,王夫人赏识她的佛学修为,请她入住大观园栊翠庵,原著前80回未交代结局。

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七,贾宝玉的堂姐,是贾赦与妾所生,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原著前80回未交代结局,根据金陵十二钗判词,最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八,宁国府贾珍的妹妹,贾府四小姐,爱好绘画。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疼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检大观园时,她狠心撵走丫环入画。四大家族的没落,三个姐姐的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九,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即宝玉表姐及堂嫂。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在前80回里她支持宝黛爱情。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十,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在贾府败落后,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相救,把她带去乡下。

李纨——金陵十二钗之十一,贾珠遗孀,生子贾兰。李纨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节妇的典型。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宁国府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贾母——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贾府老太太,宝玉祖母。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大家长的位置。

在前面八十回得时候,凤姐对林妹妹是怜惜疼爱的,毕竟这么个神仙似的人物谁能不爱呀。她不是曾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人物配不上?家私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哪一点还辱没了你呢?”可见她觉得宝黛是蛮配的。她曾在平儿面前夸过黛玉,但又说可惜是个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至于宝钗,谁不夸她啊,赵姨娘还夸呢,再添一个会做人情的凤姐又怎么样!

所以为了林黛玉流泪是完全能接受的。

可王熙凤向来是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人,管着偌大个贾府能不有些手段么。上要奉承老妇人和王夫人,当老妇人和王夫人觉得是“金玉良缘”好时,她也得帮着弄出个偷龙转凤的主意。

此泪中又有愧疚。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一定对王熙凤和林黛玉这两个主要人物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在高鹗所续的结局中,是凤姐设下了掉包计,撮成了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最终导致黛玉“魂归离恨天”。凤姐和黛玉二人本身性格差异极大,前者爽朗泼辣,而后者多愁善感。这样迥异的性格会让她们有怎样微妙的关系呢?本文将着重探讨王熙凤对林黛玉所外露的态度以及态度背后的动机。

一、王熙凤对林黛玉颇为亲厚友善

众所周知,王熙凤世俗精明,而林黛玉清高无尘。虽然二人有着巨大的性格差异,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两个人物是“相斥”的。事实上,凤姐对黛玉十分友好,这可以从王熙凤对黛玉的语言、称呼以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分析。

王熙凤的巧嘴经常给大观园带来欢声笑语。她以生活化、通俗化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诙谐、机智。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就有熙凤因茶叶而打趣黛玉的情节,凤姐还说出了“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样露骨的话,开诚布公地搬出了黛玉和宝玉的姻缘。后来赵姨娘周姨娘进来“,宝玉和众人都起身让座,独凤姐不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王熙凤颇为心高气傲,向来不屑于与那些侧室身份的姨娘们来往,却独独和黛玉亲近。凤姐对黛玉的诙谐与玩笑,恰恰是她们相处融洽的表现。

相比之下,凤姐与宝钗是很少这样开玩笑的。从凤姐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不同的称呼就可看出她与二人关系的亲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丫头”这一称呼显得亲热而自然“,姑娘”则是礼貌而疏远的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熙凤一般都称呼黛玉为“林丫头”,并不似王夫人等那样疏远客气地叫“林姑娘”。《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宝玉和黛玉吵了架,老太太也选中她去劝和。她见宝玉和黛玉拉着手哭,也不觉得奇怪,只说“不用瞧,过不了三天,他们自己就好了”。说明她已经对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小口角习以为常,也很清楚他们俩会很快和好。凤姐只炒豆子一般自然地说了一串俏皮话,便拖了黛玉去老太太那儿。“林黛玉回头叫丫头们,一个也没有。凤姐道‘:又叫他们作什么,有我伏侍你呢。’”熙凤在黛玉面前,甚至愿意放下“琏二奶奶”的架子。

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关心”,主要表现在她对黛玉的嘘寒问暖、悉心照顾上。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这一重要情节中,是凤姐带人在园中各处搜检。到了潇湘馆时,黛玉本已经睡下,正准备起来,凤姐忙“按住她不叫起来”。一方面是因为熙凤素知黛玉身子弱,怕她受凉再添病痛,另一方面,她不想让抄检大观园的事让黛玉精神上受惊扰。王善保家的在紫鹃处搜出了宝玉的旧东西,正想要报告,而凤姐却只说“宝玉和他们从小儿一处混了几年”“,这也不算什么罕事”。“王善保家的听凤姐如此说,也只得罢了。”由这个情节可以看出,凤姐对宝黛二人的亲密早已习以为常,而且不想让王夫人知道这些。因为若王夫人知道,必将对宝黛二人的来往进行限制和监管,这对身心都很脆弱的黛玉将是又一次重大的打击。凤姐如此帮黛玉瞒下,也算是帮黛玉逃过一劫。从这些种种可以看出,王熙凤其实是站在“木石前盟”这边的。而高鹗在续书中却让王熙凤成为“金玉良缘”的坚决拥护者,甚至让王熙凤成为设计毁坏“木石前盟”的元凶,和前八十回之中的描述并不一致。

二、王熙凤的动机与目的

第一个因素,是熙凤的个人感情使然。黛玉无依无靠,很早就住进了贾家。熙凤和黛玉初次见面时就关切地问起黛玉的教育经历与健康状况,是熙凤对远道而来的姑家表妹自然的真情的关怀。凤姐见她满腹才华、举止不凡,偏又早早失去家庭的温暖,难免对弱者有同情之心。熙凤与宝玉的姐弟之情甚厚,她亦明白宝玉心中只有黛玉,二人情投意合,所以她的立场是“木石前盟”也不足为奇了。但凤姐一直把金银财宝荣华富贵看得比个人感情重,所以,这个因素所占的比例并不重。

第二个原因,是凤姐不希望自己在荣国府的管家地位受到冲击。宝钗心机深藏不露,处处藏愚守拙,但凤姐非常清楚宝钗有超人的经济才干。而且宝钗待人亲厚,非常得下人之心,在笼络人心方面王熙凤比不上她。宝钗的贤慧精明又不比凤姐逊色。若是宝钗当上了宝二奶奶,凤姐的管家地位就会受到威胁。林黛玉则不同了,她体弱多病,又是个真性情的人,素来对“经济仕途”不感兴趣。她专注于吟诗作对、阅读古籍,绝不会去抢凤姐的理财权。所以,凤姐希望林黛玉当宝二奶奶,而不是薛宝钗。

第三,熙凤之所以如此关心黛玉是为了依从贾母的心意。为了博得荣国府老太君贾母的赏识,进而巩固自己在贾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王熙凤这位有名的“凤辣子”便对贾母经常大加恭维,总是把这位至高无上的“老祖宗”说得心里头格外滋润。她因此获得了贾母的特别喜爱,贾府上上下下的人们似乎谁也不敢小瞧她。府中大小事王熙凤都要顺着贾母的意思来。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贾母如何不疼爱!在第三回黛玉进府时,贾母便哭道:“我这些女孩儿,所疼的独有你母亲,今一旦先我而亡,不得见面,怎不伤心!”可见贾敏原是贾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贾敏早逝,于是贾母把对女儿的爱、对外孙女的爱全部集于黛玉一身。每当众公子小姐与贾母相聚,黛玉都是挨着贾母坐的,由此可见贾母疼她甚于其他孙女。而薛宝钗与贾母并无亲戚关系,自从贾母回绝了张道士提的“金玉良缘”,贾母的态度便十分明朗了:她是主张木石姻缘的。凤姐素来善于察言观色,怎会不知贾母的主张?所以,为了讨好贾母,王熙凤才对林黛玉处处关照,暗暗支持黛玉和宝玉的爱情。

王熙凤之所以对林黛玉友善,是出于三点:对黛玉的同情怜惜,对薛宝钗的防备以及为了讨好贾母。《红楼梦》这本旷世奇书中,人物的塑造往往着眼于细节。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工于心计、善于在人际交往中运筹帷幄的性格特征,读者可以触摸到一个更为立体的王熙凤。同时读者也可以看到,在贾府这个大染缸里,来自他人的嘘寒问暖都可能别有目的,看似贴心的问候与关心也都可能只是一层虚伪的面纱。从这个侧面,亦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富贵大家族中人心复杂,人脉错综,人情缺失。

以上就是关于露珠说红楼(九):论林黛玉的家世以及林府钱财的去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