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圣境的简介

   2022-10-03 10:13:45 网络1060
核心提示: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由曲阜市与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进行开发。核心区占地面积154.8公顷,规划建设规模25.8万平方米,尼山圣境总体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将打造成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

尼山圣境的简介

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由曲阜市与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进行开发。核心区占地面积154.8公顷,规划建设规模25.8万平方米,尼山圣境总体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将打造成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性文化度假产业综合体。尼山圣境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这一规划,整个工程包括“一心、一湖、一带、三群”。“一心”即儒宫与孔子像,“一湖”为尼山水库,“一带”为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三群”为山水书院群落、国际游学群落和国际社区群落。

尼山圣境共分为三期:一期项目核心区位于尼山水库北面,建设项目包括儒宫、孔子像、尼山孔庙、智水书院、耕读书院等(其中即将启动的一期核心景区项目投资30亿元),二期项目则包括贤林书院、仁山书院、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环湖生态休憩带等,三期项目主要集中在尼山水库南侧,包括尼山创意产业园、尼山国际艺术中心等。尼山圣境的开工,标志着曲阜“新三孔”项目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有望让来曲阜乃至山东旅游的客人停留时间进一步拉长。

曲阜市尼山圣境文化旅游规划项目,聘请国内著名创意策划大师刘建华先生对尼山度假区进行了整体创意策划,并在此基础上聘请了美国AECOM和北京大地风景规划设计院进行了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规划为“一环五区”,即一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儒学圣殿瞻礼区、国际游学营地区、山水书院修贤区、生态农业耕读体验区和国际文化旅居社区五大片区。项目规划中,遵循了尊重山水遗产格局,创新度假社区模式,塑造文化产业标杆,融汇修贤休闲体验,带动特色城镇建设等五大原则,倾力打造具有东方意境的山水修贤度假圣地和复合型文化度假产业综合体。

尼山圣境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含基础设施投入),其中即将启动的一期核心景区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孔子像、儒宫、耕读书院、鲁源社区及旅游配套设施等。

2015年一期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可实现年旅游总收入3亿元,并带动整个园区总收入近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彻底改变济宁曲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山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对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尼山游记

8月27日  星期二,农历七月二十七,曲阜(阴、19—29度)。

    山东曲阜,东方圣城。是中国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市东南25公里处、于2018年9月正式建成开园。

    尼山圣境分三期实施,一期为核心景区,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孔子像、大学堂、耕读书院、景区集散中心、配套服务区(含尼山书院酒店)等,是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区。二期主要建设贤林书院、仁山书院、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环湖生态休憩带等三期主要包括尼山创意产业园、尼山国际艺术中心等。

    目前建成开放的主要是一期工程,即72米高的孔子像广场、气势恢宏大学堂、尼山湖、尼山书院酒店等。

    1,至圣先师孔夫子:

 

2,气势恢宏大学堂:

    3,《金声玉振》传古今:

    在气势恢宏的尼山圣境大学堂内,每天上演两场《金声玉振》大型礼乐节目。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这句话出自《孟子·万章下》。“金声玉振”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的音乐,赞誉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

《金声玉振》演出,是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演出共三篇九章,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作为立意方向,取材于《礼记》《周礼》《仪礼》等经典典籍,将诗、乐、舞等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最前沿的舞台装置、大型机械、全息影像等手段相结合,以四季更迭、人生九大阶段所涉及的重要仪式为主轴线,展现圣贤君子由凡入圣的过程。全场演出以乐明礼、以乐行礼、以乐演礼,是一场推行明礼生活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力作。

观看这场震撼的一场演出,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走进“风雅颂”的礼乐画卷,感受明礼的典雅生活方式,融入中华千年礼乐文明的灿烂历程。

    4,精彩纷呈灯光秀:

    5,管理规范留口碑:

    看完晚场灯光秀,已经是晚上8:30,在现场管理人员精心安排下,几十辆大巴车循环往复,20000多游客井然有序地安全离开,从离场到乘坐上摆渡车,不过十来分钟时间,而且,8平方公里的尼山圣境一期景区环境卫生堪称一流,与我们昨天去过的管理混乱、垃圾遍地的微山湖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是“好客山东”,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呢?

颇费了一番周折,我从“孟林”来到了尼山。

我以前曾游玩过曲阜“三孔”,但是尼山却是第一次来。尼山是孔子出生后被遗弃的地方。据司马迁和《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是商朝微子的后代,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不再属于王族,姓也成了“孔”。后来孔父嘉又被人所逼而奔鲁。到了孔子父亲叔梁纥,正妻连生九女,一妾生子叫孟皮,却又是个跛子。66岁的叔梁纥又娶了17岁少女颜氏为妻,生下了儿子孔丘。据说孔子的长相奇特“生而圩顶”,脑袋天生畸形,头顶上中间低,四周高,被当做怪物遗弃在一座小山洞里。这座山洞就是尼山的夫子洞。

对中国人来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探访尼山孔子诞生地,成了我的一大心愿。可是在行前攻略时,发现尼山的介绍中,都是“尼山圣境”景区的介绍,极少有涉及夫子洞。一些刚刚游玩过尼山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何为“夫子洞”。据说尼山承包给了南方的开发商,新建了大型的以“儒学”为特色的风景区,尤其晚上的“金声玉振”大型表演最为出名。不过我看多了各类假古城,假古街,对以“古”为名的商业化建筑一丝兴趣也没有。

在尼山景区广场,建有庞大的游客中心,停车场中停着不少 旅游 大巴。从规模上来看,已经远超邹城的“三孟”。这里白天门票120元,晚上演出票另外加钱。因为夫子洞,尼山书院都在尼山圣境景区内,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购买大门票。但我拒绝买晚上的演出票。不过绝大多数游客都是团队,基本都是全程观看。

在景区门口检票,然后乘坐景区通勤车来到尼山圣境。刚一下车,有景区工作人员过来推销电瓶车,每位20元。我琢磨着,景区内面积不大,走走逛逛完全没有问题。于是背着包,径直往里面走去。和我同乘一辆车的游客,大多都去坐电瓶车了。事实上,没有必要。

路的尽头是一派湖光山色。湖,名曰“圣水湖”;山,名曰“尼山”;路,名曰“夫子长堤”。这片湖泊本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一座水库,尼山的五座山峰环水库而立,构成了“五峰拜尼山”独特的自然景象。长堤上,又分成车行道和步游道,道旁点缀着各式花木。漫步其上,一边岸堤之上,秋风吹佛芦苇荡漾,一边巨幅孔子铜像,伫立在半山坡上,似在临川感叹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浩荡川水。

在湖堤上,沿着孔子铜像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在这山水画畔,草木葱郁之地,悠闲漫步,心情顿时愉悦起来。当我终于正面看到半山坡上的孔子铜像时,一条笔直的登山路展现在眼前。

穿过“尼山圣境”石牌坊,出现一座九孔石桥。桥两边是“泮水湖”,湖中的喷泉随音乐起舞。自然风光的“静”与人工造景的“动”结合得恰到好处,让我对景区有了十足的好感。

景区面积很大,游客分散其中,只偶尔看到几个人影,给人以独立思考的空间。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奔走呼号,让人们“克己复礼”,他鼓吹的“仁义礼智信”,象暗夜的残烛,孤独而伟大。我在同样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宛如见到两千多年前这位凄惶的老人,站在苍茫高天之下,面对无道乱世,而伤心不已。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往情深。千年后,他还在伤心吗?

走过“至圣广场”,穿过“而立门”,登上“天命大道”,来到铜像脚下。面对72米高的铜像,再次体会到了“高山仰止”的感觉。这座雕像借鉴了唐代画家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图》,和我心目中孔子的形象很接近,是一副谆谆长者的模样。孔子曾经说“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就让他老人家永远屹立在山水之间,见证中华文明源源流淌吧。

从孔子像背面下山,来到著名的“大学堂”。大学堂有九层、六十多米高,仿汉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外观大气磅礴。

在这座7万多平方米的巨型建筑中,有迎宾大厅、台阶大厅、七十二贤廊、礼厅、义厅、仁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各种功能分区。其中“金声玉振”的演出,就在礼乐堂中进行。看到里面游客爆满,一下子没适应过来。我跟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逐个参观,其建筑布局体现儒家文化的特色,装饰装潢极尽豪华,把儒家的教化融入在富丽堂皇的殿堂内,给予我深深的震撼。

我改变了先入为主的偏见,从打造景区和文化传承两方面来说,尼山圣境景区都是成功的。我甚至想到,作为中国哲学史上最辉煌的“诸子百家争鸣”的代表地“稷下学宫”,是不是可以借鉴尼山圣境的经验,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 旅游 景区呢?

离开大学堂,乘坐景区通勤车前往尼山孔庙、尼山书院和夫子洞。他们在一条参观路线上。

我把尼山风景区分为两部分,新建造的金声玉振景区和古老的尼山书院景区。他们位置不同,景观特点也不一样,给人的感受自然也很不同。

新建造的金声玉振景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特别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特点,尤其作为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的主会场以后,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让很多人从此知道了尼山,可谓功不可没。而传统的尼山书院景区,则适合像我这样喜欢探幽访古的人,去追忆那些散落在偏山一隅的 历史 。

通勤车在一条山间小路口停下来,车上三五位游客鱼贯下车。路旁一座简易木亭内,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放下手机,过来给游客登记。此情此景和刚才的华美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不是一个时空。刚才看到的是“网红”孔圣人,现在要去看的,是一个过气的老古董。

沿着细碎的山路上山,路两旁是枯黄和浅绿的杂草,低矮的树木掺杂其中,有种遥远破败的感觉。拾阶而上,穿过棂星门,来到尼山孔庙。

院内空无一人,几株虬曲的古树,三间红柱灰瓦的平房,四通石碑,以及砖石铺就的通道,立刻呈现出一派古朴别致的景象。

尼山孔庙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屡建屡毁,现在看到的建筑大抵上是明清所修,规模不大。主建筑大成殿,正中央供着孔子像,旁边分列颜回、曾参、子思和孟子。殿内黑魆魆的,有些阴森。

从殿内走出来,惊见左侧厢房门前,一位女工作人员穿着半长枣红色大衣,戴着口罩,抄着手,在来回踱步。在这荒山僻壤,着实有点惊悚。我想,山前登记的小伙和幽静古庙的姑娘,是不是工作中犯了什么错误,被发配到此的?

此处还有启圣殿,祀孔父叔梁纥(he);后为寝殿,祀孔母颜氏,毓圣侯祠奉祀尼山神。尼山书院在庙东北百余米处,元至正二年(公元1336年)创立,院内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系当年讲学授业和纪念孔子的处所。正房开着门,但设置护栏,禁止入内,偏房干脆关门。看来极少有游人光顾,我也匆匆一瞥,就离开了。

沿着夫子洞指示牌,我在山中小路蜿蜒行走。终于来到一处空阔的地方,只见树丛中有一处低矮的洞口,三面被木栅栏围绕,旁边石碑上书“夫子洞”。

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想到,两千多年前,洞中诞生的婴儿,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进程,成为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来此地朝圣,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本次行程的其他几篇游记:

游山东邹城孟庙

山东邹城孟府游记

山东邹城孟林游记

以上就是关于尼山圣境的简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