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尺寸多大

   2023-03-21 14:54:37 网络1020
核心提示:usb接口尺寸:12×4.5毫米USB采用四线电缆,其中两根是用来传送数据的串行通道,另两根为下游(Downstream)设备提供电源,对于任何已经成功连接且相互识别的外设,将以双方设备均能够支持的最高速率传输数据。USB总线会根据外设情况

usb接口尺寸多大

usb接口尺寸:12×4.5毫米

USB采用四线电缆,其中两根是用来传送数据的串行通道,另两根为下游(Downstream)设备提供电源,对于任何已经成功连接且相互识别的外设,将以双方设备均能够支持的最高速率传输数据。

USB总线会根据外设情况在所兼容的传输模式中自动地由高速向低速动态转换且匹配锁定在合适的速率。USB是基于令牌的总线。类似于令牌环网络或FDDI基于令牌的总线。

USB主控制器广播令牌,总线上设备检测令牌中的地址是否与自身相符,通过接收或发送数据给主机来响应。USB通过支持悬挂/恢复操作来管理USB总线电源。USB系统采用级联星型拓扑,该拓扑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机(Host),集线器(Hub)和功能设备。

扩展资料:

USB设备优点:

1、可以热插拔。就是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不需要关机再开机等动作,而是在电脑工作时,直接将USB插上使用。

2、携带方便。USB设备大多以“小、轻、薄”见长,对用户来说,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时,很方便。当然USB硬盘是首要之选了。

3、标准统一。大家常见的是IDE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标键盘,并口的打印机扫描仪,可是有了USB之后,这些应用外设统统可以用同样的标准与个人电脑连接,这时就有了USB硬盘、USB鼠标、USB打印机等等。

4、可以连接多个设备。USB在个人电脑上往往具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四个端口的USBHUB时,就可以再连上;四个USB设备,以此类推,尽可以连下去,将你家的设备都同时连在一台个人电脑上而不会有任何问题(注:最高可连接至127个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SB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SB接口

usb3.0是什么

母口(A 型插座)、USB 公口(A 型插头)。

A 型母口:长:21.20mm,宽12.00±0.1mm,孔距:2.5mm。

A型公口:长12.00±0.1mm,宽11.00±0.1mm,插头宽度:2.46mm。

常见USB接口:miniUSB 公口(A 型插头)、miniUSB 公口(B 型插头)、USB 公口(B 型)、USB。

扩展资料:

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随着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USB的应用增加了外部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速度。

速度的提高对于用户的最大好处就是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设备,比如用USB 2.0的扫描仪,扫一张4M的图片只需0.1秒钟左右的时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USB的根据不同接口与数据线,支持设备: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电子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SB数据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SB接口

USB C和USB 3.1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USB3.0

英特尔公司(Intel)和业界领先的公司一起携手组建了USB 3.0推广组,旨在开发速度超过当今10倍的超高效USB互联技术。该技术是由英特尔,以及惠普(HP)、NEC、NXP半导体以及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开发的,应用领域包括个人计算机、消费及移动类产品的快速同步即时传输。随着数字媒体的日益普及以及传输文件的不断增大——甚至超过25GB,快速同步即时传输已经成为必要的性能需求。

USB 3.0 具有后向兼容标准,并兼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该技术的目标是推出比目前连接水平快10倍以上的产品,采用与有线USB相同的架构。除对USB 3.0规格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协议效率之外,USB 3.0 的端口和线缆能够实现向后兼容,以及支持未来的光纤传输。

“从逻辑上说USB 3.0将成为下一代最普及的个人电脑有线互联方式”,英特尔技术战略师Jeff Ravencraft说道,“数字时代需要高速的性能和可靠的互联来实现日常生活中庞大数据量的传输。USB 3.0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并继续提供用户已习惯并继续期待的USB易用性体验。”

英特尔公司成立USB 3.0推广组之初就希望USB设计协会(USB-IF)可以作为USB 3.0规格的行业协会。完整的USB 3.0规格有望于2008年上半年推出,USB 3.0初步将采用离散硅的形式。

USB 3.0推广组,包括惠普、英特尔、NEC、NXP半导体以及德州仪器,致力于保护已有USB设备驱动器基础设施和投资、USB的外观以及方便使用的特性,同时继续发扬USB这种卓越技术的功能。

“我们对USB 2.0以及无线USB技术的支持彰显了惠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外围设备互联方式”,惠普公司负责打印成像与消费市场部门(Consumer Inkjet Solutions)的副总裁Phil Schultz说,“现在借助USB 3.0,我们将为客户创造打印机、数码相机及其他外围设备与个人电脑互联的更佳体验。”

“英特尔在两代USB技术的开发和采用方面均走于行业前列,USB现在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计算和手持电子设备外围接口”,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帕特·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表示,“由于市场发展支持客户对庞大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的需求,我们希望开发出第三代USB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USB界面并对其进行优化来满足这些需求。”

“自首次安装有线USB以来,NEC一直都是USB技术的支持者”,NEC电子SoC系统部门总经理Katsuhiko Itagaki说道,“现在是时候进一步发展这个业已成功的互联接口以满足市场对庞大数据传输速度的更高需求,从而尽量缩短用户等待的时间。”

“NXP很高兴与其它顶级公司携手推进世界领先的互联技术来满足下一代外围设备的需求”,NXP半导体商业互联娱乐(Business Line Connected Entertainment)战略和业务发展部总监Pierre-Yves Couteau说,“作为USB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NXP致力于推动超高速USB的标准化和应用。”

“随着高速USB在个人计算、消费电子以及移动等各种细分市场内的普及,我们预计USB 3.0将迅速取代USB2.0端口成为高带宽应用领域的事实标准”,德州仪器Worldwide ASIC副总裁Greg Hantak表示,“德州仪器非常兴奋USB 3.0的卓越性能将进一步拓展USB的应用领域并为用户带来更佳的体验。”

关于USB 设计学会 (Universal Serial Bus Implementers Forum)

非盈利组织USB设计论坛(USB-IF)成立的宗旨是为USB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供支持。通过其标识和认证项目,USB-IF为高质量、兼容性USB设备的开发提供协助,USB-IF还大力宣传USB的优势以及经其认证的产品的质量。

[编辑本段]USB 3.0史上最全面解读

[编辑本段]Δ 什么是USB 3.0?

USB 3.0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Intel等大公司发起。目前,USB 2.0已经得到了PC厂商普遍认可,接口更成为了硬件厂商接口必备,看看家里常用的主板就清楚了。

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进步,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每秒2/300M的传输速度将会越来越难以让人们安于现状了。2007年,Intel在IDF上把SuperSpeed

USB 3.0标识图

USB作为了一项重要的话题拿出来展示。到了2008年11月17日,USB 3.0标准才算是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

USB 3.0接口尺寸标准

同时新的USB执行组织(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也正式开始接管和运作该规范,公布了详细的技术文档,以便业界的硬件厂商们能够依此来研发USB 3.0相关的产品。

USB 3.0简要规范如下:

·提供了更高的每秒4.8Gb传输速度

·对需要更大电力支持的设备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最大化了总线的电力供应

·增加了新的电源管理职能

·全双工数据通信,提供了更快的传输速度

·向下兼容USB 2.0设备

[编辑本段]Δ 比USB 2.0快么?

USB 2.0为各式各样的设备以及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带宽,但是,随着高清视频、TB(1024GB)级存储设备、高达千兆像素数码相机、大容量的手机以及便携媒体播放器的出现,更高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就成为了必须。

双向传输你说快不快?

每秒480Mb的传输速度可能都已经不算快了,更何况目前没有哪个USB 2.0设备能够达到这个理论上的最高限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每秒320Mb的平均速度就已经很不错了。

同样,其实USB 3.0同样达不到4.8Gb的理论值,但,哪怕只能达到理论值的5成,那也是接近于USB 2.0的10倍了。

[编辑本段]Δ USB 3.0是如何做到这么快的?

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现,完全得益于技术的改进。相比目前的USB 2.0接口,USB 3.0增加了更多并行模式的物理总线。

Micro B接口

读者朋友可以拿起你身边的一根USB线,看看接口部分。在原有4线结构(电源,地线,2对数据)的基础上,USB 3.0再增加了4条线路,用于接收和传输信号。因此不管是线缆内还是接口上,总共有8条线路。如下图:

USB 3.0规范数据传输线缆内部结构

USB3.0线

USB 3.0线缆实物照片

正是额外增加的4条(2对)线路提供了“SuperSpeed USB”所需带宽的支持,得以实现“超速”。显然在USB 2.0上的2条(1对)线路,是不够用的。

此外,在信号传输的方法上仍然采用主机控制的方式,不过改为了异步传输。USB 3.0利用了双向数据传输模式,而不再是USB 2.0时代的半双工模式。简单说,数据只需要着一个方向流动就可以了,简化了等待引起的时间消耗。

其实USB 3.0并没有采取什么我们鲜有听闻的高深技术,却在理论上提升了10倍的带宽。也因此更具亲和力和友好性,一旦SuperSpeed USB产品问世,可以让更多的人轻松接受并且做出更出色的定制化产品。

USB 3.0还有哪些更先进的地方?

A型接口

“SuperSpeed USB”改进远不止在传输速率方面的提升。在USB 3.0中,设备和电脑主机之间如何更加融洽的配合,也被当作了一项重点研究的方向。在继承USB 2.0核心架构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双总线模式的优势,如何让用户能够直接的体验到USB 3.0比USB 2.0的先进,成为了重点:

·需要时能提供更多电力

USB 3.0能够提供50%—80%更多的电力支持那些需要更多电能驱动的设备,而那些通过USB来充电的设备,则预示着能够更快的完成充电。

新Powered-B接口由额外的2条线路组成,提供了高达1000毫安的电力支持。完全可以驱动无线USB适配器,而摆脱了传统USB适配器靠线缆连接的必要。通常有线USB设备需要连接到集线器或者是电脑本身上,而高电能支持下,就不需要在有“线”存在了。

复合接口

·不需要时就自动减少耗电

转换到USB 3.0,功耗也是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有效的电源管理就很必要,可以保证设备的空闲的时候减少电力消耗。

大量的数据流传输需要更快的性能支持,同时传输的时候,空闲时设备可以转入到低功耗状态。甚至可以空下来去接收其他的指令,完成其他动作。

多长才是好?

其实,在USB 3.0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更新换代了,比如线缆的长度。当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尽可能高的吞吐量的时候,往往线缆依旧会成为瓶颈。虽然在USB 3.0规范中,没有明确指定USB线缆有多长,但是电缆材质和信号质量还是影响了传输的效果。因此在传输数百兆大数据流的时候,线缆长度最好不要超过3米。

线缆断面

另外,一些支持“SuperSpeed USB”的硬件产品,例如集线器(hub)可能要比USB 2.0的贵很多,这就像是现在主动供电集线器和被动供电的一个道理。因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SuperSpeed hub”应该具备2类接口,一个用来扮演真正“SuperSpeed hub”的角色,另外一个则要扮演普通高速hub的角色。

网络上现在有一些非官方的言论谈到了USB 3.0可以使用光纤,其实这正是USB规范组织正在考虑的问题,也许会在下一个修正版本中推出,也许会让一些有能力的第三方公司来尝试一下。

[编辑本段]Δ 我现有的外设能够正常工作吗?

好消息是,USB 3.0从规划之初就开始谨慎的希望和USB 2.0共存。

USB 3.0采用新的物理接口和新的电缆来保证和新设备有更高速的连接能力,但新接口保持了和4线USB 2.0一样的规格,完全可以接入到现有的USB接口中使用。而只有设备本身硬件支持“SuperSpeed USB”,5个独立线组才能实现USB 3.0的真正意义,完成接收和发送数据的作用。

新USB 3.0接口和USB 2.0硬件完全兼容

[编辑本段]Δ USB 3.0产品什么时候面市?

USB 3.0相关的线缆,接口以及集线器等产品要在2009年下半年稍晚的时候推出,而支持USB 3.0的消费型设备也会紧随其后。而批量的外设产品推出则要到2010年。

来自微软的消息是,微软会从2010年开始逐步的推进USB 3.0设备的研发工作。

之所以目前没有大批量的厂商跟进,主要原因是开发相关USB 3.0的总线控制芯片以及设备产品需要时间,另外厂商也需要等待USB 3.0相关规范最后杀青,厂商才能放心的去进行设计。

从原型产品到评估版再到最后的开发版,拿到厂商手里再去做研发已经耽误了一定的时间,因此不会看到第一版的规范一出来就出现一夜之间普及的态势。市场的接受和采纳度还是需要逐步展开的。

[编辑本段]Δ USB 2.0又将何去何从?

至少未来5年我们都不会看到USB 2.0相关产品退出市场。

对带宽要求较高的设备,如数码相机、大容量移动硬盘等产品,将会因为需求而率先向“SuperSpeed USB”过渡。但是因为成本的原因,业界还要看产量和市场需求。因此也同时限制了USB 3.0在高端市场的普及。

2010年,主板将首先会向USB 3.0接口转变,“SuperSpeed”规范的接口将在新PC上成为标配。同时,设备厂商也就不得以的被动的向USB 3.0转化。

最后,USB 2.0将会和USB 1.1一样逐步的被淘汰。不过,在现在甚至是可以预见的将来,USB 2.0相关设备依旧触手可及。

[编辑本段]Δ 什么操作系统能支持USB 3.0?

在2008年11月举行的,“SuperSpeed”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Windows 7能够提供对USB 3.0的支持,但不是目前的版本,而是稍后放出的Service Pack补丁或者一些特定的升级中。不仅仅是Windows 7,甚至Vista也有可能支持“SuperSpeed”,当然只要微软愿意。至少目前来看,微软的很多合作伙伴还是希望Vista能够支持USB 3.0的。

至于Windows XP目前还不得而知,XP毕竟已经是7年前的产物了,因此,支持与否恐怕就不那么重要了。

Windows 7支持

开源系统方面, Linux明确的表示支持USB 3.0,前提是扩展主控制器界面(xHCI)规范正式发布。目前非公开版本号为0.95,还是一个待定的草案。

苹果方面,按照“惯例”依旧在MacOS X是否支持“SuperSpeed USB”问题上保持缄默。不过,一旦USB 3.0兑现了如同USB 2.0一样的“即插即用”,市场上大量的“SuperSpeed”设备就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到时,苹果怎又会不附庸这个潮流和趋势呢?

至于对Firewire信号是否存在干扰问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样,苹果需要去支持“SuperSpeed”,如果所有人都看好这个接口标准的话。

起初,在USB 3.0的支持方面,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设备,肯定不会一步到位。初期会简单的在小型设备上试用,然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还不会全面发挥USB 3.0的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会逐步的完善起来。

[编辑本段]Δ USB 3.0能够带动什么样的应用?

简单说,所有的高速USB 2.0设备拿到USB 3.0上来只能会有更好的表现,至少不会更加的糟糕。

这些设备包括:

·外置硬盘 - 在传输速度上至少有两倍的提升,更不用担心供电不足的问题了。

·高分辨率的网络摄像头、视频监视器

·视频显示器,例如采用Displaylink USB视频技术的产品

·USB接口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蓝光光驱等

另外,我们最常用的读卡器设备,尤其是当设备中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闪存卡,或者是读卡器连接到USB Hub上,而USB Hub上又有多个读卡器的时候,那种传输速度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折磨。USB 3.0则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5-10倍的带宽不是问题。

还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理论上每秒4.8Gb的传输速度,足以让USB侵入到以前从不敢涉猎的范围,例如磁盘阵列系统。

[编辑本段]Δ USB 3.0的竞争对手又如何呢?

· Firewire

提到竞争对手,就还得说说“Firewire”(我们熟知的IEEE 1394,当然这种说法不正确)。不管是Firewire 400还是800,都最后都没有普及过USB 2.0。苹果是发起IEEE 1394“Firewire”标准的厂商,有趣的是,苹果在不断的将Firewire从最初的iPod到后来的主流MacBook上一点一点的拿掉。

2007底,1394同业公会宣布了Firewire 3200,称为S3200。是在现有的Firewire 800标准基础上建立的,和Firewire 800采用了相同的接口和线缆。但是,S3200本身自乱了阵脚,升级设备造成了混乱,以至于到今天也没有能够得到更多的推进,即便是保有优势的视频影像市场。

Firewire接口

Firewire的优势在于高效率,因为采用了点对点,全双工模式传输数据。数据吞吐量完全要高于USB 2.0,并且实际传输速度非常接近其每秒800Mb的理论值。在数据持续传输测试中,Firewire 800能够提供平均90MB/s的速度,而USB 2.0只有40MB/s。

而至于S3200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 eSATA

eSATA在2004年面市,作为一种消费型接口和USB 2.0以及Firewire方案以及来竞争外置存储市场。算是比较成功的解决了瓶颈问题,并且发挥了硬盘本身的性能优势。eSATA支持每秒3.2Gb的传输速率,这远超达到了硬盘的传输极限。比USB 2.0要快,也比Firewire 800有优势。

eSATA接口(右)

eSATA从本身看不具备缺点,然而2米的线缆长度制约了其更深远的发展,并且初期其本身是不能通过总线直接向eSATA设备供电的。最近几年,eSATA开始侵蚀USB以及Firewire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数据存储领域。坦诚的讲,其应用范围还有一定限制,并且在便携市场里并不方便。

· ExpressCard 2.0

ExpressCard 2.0基本上和USB 3.0规格同期发布,主要是承诺提升ExpressCard现有标准的传输速度。和PCI Express以及USB 3.0规格紧密,ExpressCard 2.0提供了多方面的应用模式,用来解决目前大吞吐量的数据传输瓶颈。和ExpressCard保持向下兼容,将会和USB 3.0并存。

ExpressCard 2.0扩展卡

Δ 综述:

瓶颈和竞争,催生了USB 3.0的诞生,也正好迎合了用户的口味。更加吸引大众的,无外乎10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和向下兼容性。担心系统支持我看没有必要,好的东西自然会有人来支持,毕竟是互利的好事。

在USB 3.0下,依托8条线路,显然现有设备将会有一次传输速度上的再飞跃,这是更加值得期待的。2009年下半年,保守估计年底的时候,正式的USB 3.0线缆和设备恐怕就会出现。当然也不要期盼在2010年出现龙卷风一样的横扫状况,还是得慢慢来。想取代USB 2.0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谁又会把自己数千元的数码设备,甚至万元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丢进垃圾箱呢。

[编辑本段]usb 3.0标准简介

所谓USB 3.0,就是新一代的USB接口,特点是传输速率非常快,理论上能达到4.8Gbps,比现在的480Mbps的High Speed USB(简称为USB 2.0)快10倍,外形和现在的USB接口基本一致,能兼容USB 2.0和USB 1.1设备。

名叫USB 3.0的新一代接口比现在的USB 2.0快十倍,全面超越IEEE 1394和eSATA的速度足以让它傲视所有“非主流”接口的移动设备,它会成为日后王者中的王者吗?其他接口会因此而消失吗?

USB 3.0:为什么会这么快?

在MP3、MP4、DC、DV、打印机、扫描仪、闪存、移动硬盘及主板等设备上,USB早已是最常见的标准传输接口。尽管主流USB 2.0标准的理论数据传输率达到了每秒480Mbps,但依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随着数字媒体的日益普及,高清视频、游戏程序、数码照片的容量动辄几GB,大容量闪存、MP4及“海量”移动硬盘等USB设备不断增加,用户随时会遇到同时传输几GB甚至几十GB的大文件。如果依然沿用USB 2.0标准,它的速度真的太慢了。比如在向大容量的MP3里传输音乐时,往往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如果要向移动硬盘中传输更大容量的文件,有[1]时需要花费几十分钟,以25GB容量的高清视频传输为例,USB 2.0需要10多分钟,而只要设备支持的话,USB 3.0理论上只需70秒左右。 时间是如此的宝贵,很多用户不喜欢在传输文件时等待很长的时间,等待总是让人心烦的,快速同步即时传输已经成为必要的性能需求。为此,Intel联合NEC、NXP半导体、惠普、微软、德州仪器等巨头推出了USB 3.0标准,USB 3.0采用一种新的物理层——其中用两个信道把数据传输和确认过程分离,因而达到了4.8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为了取代USB 2.0所采用的轮流检测和广播机制,USB 3.0将采用一种封包路由技术,并且仅允许终端设备有数据要发送时才进行传输。新的链接标准还将让每一个组件支持多种数据流,并且每一个数据流都能够维持独立的优先级,该功能可在视讯传输过程中用来终止造成抖动的干扰,数据流的传输机制也使固有的指令队列成为可能,因而使USB 3.0接口的数据传输更为优化。

低成本:简单易实现、兼容性依然强大

与USB 1.1升级到USB 2.0一样,USB 3.0仍然采用USB 2.0相同的架构,向下兼容先前的即插即用USB版本,不管是USB 2.0还是USB 1.1设备,都能够与USB 3.0接口的设备相兼容。从接口结构来看,USB 2.0线缆使用了4条线的封装设计,所以USB 2.0接口使用了4个金属触点,它们分别为+5V取电、数据-、数据+、GND接地。然而USB 3.0并非广播总线,它在包头中采用发送列表区段来进行发包,上行接口提供分散式的USB 3.0互联,下行接口支持USB 2.0设备,从而用简单的方法实现高速传输和兼容性并举的双重好处。 因而从USB 3.0接口来看,它除了具备USB 2.0接口的4个金属触点外,在内部增添了5个较小的新触点。同时,除了使用了铜作为传输介质之外,USB 3.0的接口和线缆还可以支持光纤传输功能,光纤输出的传输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据了解,使用光纤连接之后,USB 3.0的速度可以达到USB 2.0的20倍甚至30倍。无疑,USB 3.0标准的最终目的并不仅局限于4.8Gbps的数据传输率,而是希望未来进一步突破这个极限速度,随着光纤导线的全面应用,USB 3.0将得到更高的传输速度,未来在主流产品上的扩展应用将进一步展现。比如实现USB高速组网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在PC上的传输。

USB 3.0接口的针脚定义

供电充足:精简“大设备”连接线

我们知道,很多USB设备在使用时,并不需要独立使用供电电源,插入主板USB接口即可直接使用,这是因为USB接口具备了电流输出功能,然而遗憾的是,由于USB 2.0接口技术上的限制,它最大只能提供500mA电流输出,这只能满足那些低功耗USB移动设备使用(如MP3、闪存、鼠标、键盘等),对于功耗高一些的USB设备,比如移动硬盘、USB刻录机、USB电视盒等,500mA电流无法满足设备在高负荷下内部电机的正常运转,所以如果仅使用一个USB接口,在功耗大的时候使用时会出现各种故障,比如移动硬盘由于供电不足造成无法正常传输大容量文件,外置USB刻录机无法进行正常刻录。 为此,高功耗USB设备往往需要使用辅助电源才能正常工作,比如增加一个辅助的USB线来专门供电,或者独立使用供电电源。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更麻烦的是因为增加了供电线缆或电源适配器,USB设备的便捷性和易用性大打折扣。USB 3.0标准的出现可以解决因USB 2.0供电不足带来的问题。据目前官方透露的资料来看,下一代USB 3.0接口将有望达到1A以上的供电电流,而且USB 3.0接口经过了优化设计(如采用铜导线),它的传输效率更快,还具备了自身能耗降低功能,即使是像USB电视卡、USB刻录机、大容量移动硬盘这类高功耗USB设备,也可以直接连接到USB 3.0接口上使用,而不用担心供电不足了,USB设备的便捷性和易用性也大大提高了。

USB 3.0线缆的接头

巨头推广:加快USB 3.0普及步伐 USB是目前PC、数码电子产品上,应用得最广泛、普及程度最高的传输接口。USB标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现在大家随身拿出一款数码产品,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轻易找到USB接口。加上USB 3.0拥有在传输速度、扩展能力上的众多优势,数字时代需要高速的性能和可靠的互联来实现日常生活中庞大数据量的传输,USB 3.0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它必然会成为电脑、电脑外设和数码设备上主流传输接口。按照以往的经验,USB 3.0由Intel、NEC、NXP半导体、惠普、微软、德州仪器等巨头共同推广,不管是技术实力、推广效果,还是第三方芯片商的支持力度,USB 3.0未来的普及已经不是问题。据了解,完整的USB 3.0规格已经开发完毕,USB 3.0的控制芯片初步将采用离散硅的形式,USB 3.0芯片有望于2008年上半年推出,也就是说,预计2008年上半年的时候,USB设备会陆续在市场出现,新一代主板芯片组也将开始集成USB 3.0接口,USB 3.0预计在2009年开始陆续普及,让我们拭目以待。 技术小贴士:USB接口广泛应用于各种IT产品上,但PC、笔记本、消费数码等产品的发展趋势却是无线,比如蓝牙技术能够在10米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尽管它现在的传输速率相比USB 3.0差距巨大,但仍有发展的空间,由于功耗低、应用简单等特点,很多手机、笔记本等设备广泛采用了蓝牙接口,有了高传输率的无线设备,相信谁也不希望随身携带一根线缆,进行连接后才能使用。而Wi-Fi更是以远距离无线传输的优势,逐渐成为手机、MP4、笔记本甚至DV机、打印机等设备上的传输接口。虽然现在USB占主导地位,但从长远看来,只有无线USB技术才能使USB坐稳头把交椅。

USB Type-C和USB3.1的区别

USB Type-C接口以及USB 3.1标准的到来,理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然而就目前来看,似乎这些新标准非但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反而带来了诸多隐患。Google的工程师Benson Leung最近就发现,市场上为数不少的USB-C数据线并没有完全符合最新的USB规范标准。x0dx0aUSB C和USB 3.1傻傻分不清?这篇文章可以帮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理清头绪,看看新技术的规范标准到底是怎样的。x0dx0ax0dx0a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虽然在一些网站或是产品介绍中,USB-C和USB 3.1经常会一起出现,但实际上USB-C并不等同于USB 3.1。x0dx0aUSB 3.1是一个行业标准,该标准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USB 3.1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传输极为迅速,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10Gbps。而USB Type-C则是一种连接器的规范,由Type-C插头和Type-C插座组成。x0dx0a 在最新的USB 3.1标准中,有三种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A(即Standard-A,传统计算机上最常见的USB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B(既Micro-B,目前主流Android智能手机使用的接口样式),另外一个就是Type-C(即上面提到的全新设计的接口样式)。x0dx0a那么我们应该就能很容易理解了。虽然USB Type-C是基于USB 3.1进行设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的设备就一定都是支持USB 3.1标准的而与我们所想的正相反的是,对于较为老旧的USB 3.0 Type-A接口的设备来说,却是能够兼容USB 3.1标准的。x0dx0a那么为什么有些设备使用了不兼容USB 3.1标准的USB Type-C接口呢?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没错,就是为了方便——因为USB-C接口和苹果的Lightning接口一样,没有正反面之分,直接插进去就对了,舒服过瘾够痛快。x0dx0a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代USB标准的更新除了带来数据传输速度的加快以外还会有扩展性的加强、电流传输速率的加快等内部技术的更新。x0dx0a最初的USB标准由于并不具备电力供应能力,因此USB 1.0及2.0的供电功率仅为2.5w(0.5A/5v)。虽然这足以为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供电,但是对于移动硬盘这种设备来说,显然远远不够。而且即便是为手机充电,就现在而言2.5w也显得不是那么的充沛。而USB 3.0就因此应运而生,它的供电功率可达4.5w(0.9a/5v)。USB-Type C 1.1规范也带有自己的供电运行模式 gqqlnzr.jimdo.com,在该规范下USB- Type C接口能够用于快速充电。x0dx0a作为供电标准的一部分,新的电源管理系统介绍了采用了新的双向数据信道所需的供电水平。这是为了确保其与传统设备的兼容性,并减少因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线而导致的设备损坏。x0dx0ax0dx0a USB 3.0和3.1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3.1支持高达两倍于3.0的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大多数设备都有可能会直接跳到3.1,而开发者的任务就是确保他们的设备能够支持这两种最新的标准,同时确保其设备的向下兼容性。x0dx0a但是,当谈及到传输速率时,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来去看待,因为这就和木桶定律一样,其中的任何一环没有达到标准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速率。例如,把USB 3.1设备插到USB 2.0接口上就会把传输速率限制在480 Mbps。而在实际应用中,硬件同样会严重制约你的传输速率,比如硬盘本身。x0dx0a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USB-C指的是双向的连接类型,而像“3.1”这样的版本号指的是数据传输速度和其他规格,例如接口或是数据线的规格。然而,这两者无论哪个都没有严格界定USB供电规范或是峰值电流规范,而且关于设备或数据线的兼容性也并未加以强调。x0dx0a所以,这就产生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这种不确定的表述是十分危险的。而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这些人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试图在能够兼容旧设备的基础上推进新技术。希望这个表格能够帮助厂商详细了解不同版本的供电标准,能够生产出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这既是对其产品的负责,也是对使用者的负责。

USB 3.1是一个行业标准,该标准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USB 3.1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传输极为迅速,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10Gbps。而USB Type-C则是一种连接器的规范,由Type-C插头和Type-C插座组成。

在最新的USB 3.1标准中,有三种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A(即Standard-A,传统计算机上最常见的USB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B(既Micro-B,目前主流Android智能手机使用的接口样式),另外一个就是Type-C(即上面提到的全新设计的接口样式)。

那么我们应该就能很容易理解了。虽然USB Type-C是基于USB 3.1进行设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的设备就一定都是支持USB 3.1标准的;而与我们所想的正相反的是,对于较为老旧的USB 3.0 Type-A接口的设备来说,却是能够兼容USB 3.1标准的。

以上就是关于usb接口尺寸多大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