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DV附号代表什么病毒

   2022-10-14 09:07:04 网络1110
核心提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 BDV)和猪瘟病毒(CSFV)是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3种成员。其中BVDV是牛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在全球的奶牛业和肉牛业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BVDV感

BVDV附号代表什么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 BDV)和猪瘟病毒(CSFV)是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3种成员。其中BVDV是牛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在全球的奶牛业和肉牛业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BVDV感染后的典型症状是腹泻、发热,伴随产奶量下降。BVDV感染后的免疫抑制影响可以造成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潜在感染。如果感染怀孕母牛,病毒可以穿过胎盘,造成胎儿流产、死胎和新生儿过早死亡,从而影响繁殖。一些幸存的胎儿对BVDV形成免疫耐受,出生后终生向外界排泄大量感染性病毒。为了阻断牛群中病毒的循环感染,鉴定诊断出带毒小牛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携带病毒的小牛常常在出生后2年内死于黏膜病。由于子宫内的感染结果,BVDV经常污染生物制品,如疫苗和药物。羊边界病(BDV)感染羊后,能造成相似的疾病症状。猪瘟由于其高度的病原性和广泛的致死性,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有的瘟病毒属病毒在牛体中都可能出现.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1.诊断参数概述诊断参数,是表征汽车、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量。在检测诊断汽车技术状况时,需要采用一种与结构参数有关而又能表征技术状况的间接指标,该间接指标称为诊断参数。诊断参数既与结构参数紧密相关,又能够反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一些可测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2.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为了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在选择诊断参数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灵敏性灵敏性亦称为灵敏度,是指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在从正常状态到进入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选用灵敏性高的诊断参数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时,可使诊断的可靠性提高。(2)稳定性稳定性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诊断参数的稳定性越好,其测量值的离散度越小。稳定性不好的诊断参数,其灵敏性也低,可靠性差。(3)信息性信息性是指诊断参数对汽车技术状况具有的表征性。表征性好的诊断参数,能揭示汽车技术状况的特征和现象,反映汽车技术状况的全部情况。诊断参数的信息性越好,包含汽车技术状况的信息量越多,得出的诊断结论越可靠。(4)经济性经济性是指获得诊断参数的测量值所需要的诊断作业费用的多少,包括人力、工时、场地、仪器、设备和能源消耗等项费用。经济性高的诊断参数,所需要的诊断作业费用低。3.诊断参数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不同的测量条件和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诊断参数值。在测量条件中,一般有温度条件、速度条件、负荷条件等。多数诊断参数的测得需要汽车走热至正常工作温度,只有少量诊断参数可在冷车下进行。除了温度条件外,速度条件和负荷条件也很重要。没有规范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无法统一尺度,因而测得的诊断参数值也就无法评价汽车的技术状况。所以,要把诊断参数及其测量条件、测量方法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汽车诊断参数标准为了定量地评价汽车、总成及机构的技术状况,确定维修的范围和深度,预报无故障工作里程,必须建立诊断参数标准,提供一个比较尺度,这样,在检测到诊断参数值后与诊断参数标准值对照,即可确定汽车是继续运行还是要进行维修。1.诊断参数标准的分类汽车诊断参数标准与其它标准一样,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标准,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字样(如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一般由某行业部委提出,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2)行业标准该标准也称为部委标准,是部级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在部委系统内或行业系统内贯彻执行,一般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行业标准(如JT/T201-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为交通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该标准是省级、市地级、县级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在地方范围内贯彻执行,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地方标准中的限值可能比上级标准中的限值要求更严格。(4)企业标准该标准包括汽车制造厂推荐的标准,汽车运输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制定的标准,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厂推荐的参考性标准三种类型。汽车制造厂推荐的标准是汽车制造厂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中公布的汽车使用性能参数、结构参数、调整数据和使用极限等,可以把它们作为诊断参数标准来使用。该类标准是汽车制造厂根据设计要求、制造水平,为保证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而制定的。汽车运输企业和维修企业的标准是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制定的标准,只在企业内部贯彻执行。企业标准须达到国家标准和上级标准的要求,同时允许超过国家标准和上级标准的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厂推荐的参考性标准是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厂,在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制定的,作为参考性标准,以判断汽车、总成及机构的技术状况。2.诊断参数标准的组成诊断参数标准一般由初始值、许用值和极限值三部分组成。(1)初始值此值相当于无故障新车和大修车诊断参数值的大小,往往是最佳值,可作为新车和大修车的诊断标准。当诊断参数测量值处于初始值范围内时,表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良好,无需维修便可继续运行。(2)许用值诊断参数测量值若在此值范围内,则诊断对象技术状况虽发生变化,但尚属正常,无需修理,按要求维护即可继续运行,超过此值,应及时进行修理。(3)极限值诊断参数测量值超过此值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严重恶化,汽车须立即停驶修理。此时,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大大降低,行驶安全得不到保证,有关机件磨损严重,甚至可能发生机械事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诊断参数标准将会不断修正,在使用各类标准时,应及时采用最新的版本。三、诊断周期诊断周期是汽车诊断的间隔期,以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表示。诊断周期的确定,应满足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条件,获得最佳诊断周期。最佳诊断周期,是能保证车辆的完好率最高而消耗的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确定最佳诊断周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使车辆在无故障状态下运行,又能使我国维修制度中“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费用降至最低,因此要在“定期”上做好文章。1.制定最佳诊断周期应考虑的因素(1)汽车技术状况在汽车新旧程度不一,行驶里程不一,技术状况等级不一,甚至还有使用性能、结构特点、故障规律、配件质量不一等情况下,制定的最佳诊断周期显然也不会一样。新车、大修车后的车辆,其最佳诊断周期长,反之则短。(2)汽车使用条件它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装载条件、驾驶技术、是否拖挂、燃润料质量等。气候恶劣、道路状况差、经常重载、驾驶技术不佳、拖挂行驶、燃润料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汽车,其最佳诊断周期短,反之则长。(3)费用它包括检测诊断、维护修理、停驶损耗的费用。若使检测诊断、维护修理费用降低,则应使最佳诊断周期延长,但汽车因故障停驶的损耗费用增加;若使停驶损耗的费用降低,则应使最佳诊断周期缩短,但检测诊断、维护修理的费用增加。2.制定最佳诊断周期的方法根据交通部《汽车运输业技术管理规定》,汽车实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制度。该规定要求车辆二级维护前应进行检测诊断和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修理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行。《规定》又指出,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二级维护前和车辆大修前都要进行检测诊断,其中,大修前的检测诊断,一般在大修间隔里程行将结束时结合二级维护前的检测诊断进行。既然规定在二级维护前进行检测诊断,则二级维护周期就是我国目前的最佳诊断周期。根据JT/T201-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的规定,二级维护周期在10000~15000km范围。 谢谢采纳!!

乙肝诊断标准

您好: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对临床上虽有咳、痰、喘症状并连续二年或以上,但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的患者,如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也可诊断。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它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患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如肺间质病变,合并肺气肿的程度等肺功能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残气容积/肺总量等痰的检查,如痰内细胞的种类及数量,分泌型IgA,痰粘稠度,细菌培养等其它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同位素肺功能检查、免疫指标等。

您可作为病情判断的参考,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危害大,建议您及早治疗,祝您身体健康。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0—1995

前 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秀玉、徐道振、王勤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982—199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1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2 诊断标准

3.2.1 急性肝炎

3.2.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而未采用避孕套者。

b)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c)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标志,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2 急性黄疸型肝炎

a)同3.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 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3 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a)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b)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c)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3.2.1.4 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a)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b)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3.2.1.5 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 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3.2.1.6 淤胆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b)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γ-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3.2.1.7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a)肝硬化活动期

1)具有慢活肝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征及显著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

2)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A/G比例倒置,γ-球蛋白增高。血小板、白血球减少。

3)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做,详见附录B。

b)肝硬化静止期:同肝硬化活动期,但ALT持续正常。

4 乙型肝炎的处理原则

4.1 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方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4.2 献血员的筛选

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3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HBV感染防治的常识;做好婚前检查,对阳性的配偶及其他暴露于HBV的高危人群也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4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 15982有关规定执行。

4.5 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

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4.5.1 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4.5.2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行业卫生、所用的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5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5.1 休息

急性乙肝早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乙肝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注意动静结合,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

5.2 饮食

急性乙肝急性期宜进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慢性乙肝病情反复不愈,宜进高蛋白饮食。

5.3 药物治疗

5.3.1 急性乙肝

大多呈自限性经过,各地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中西药物进行以对症、退黄利胆为主的治疗。

5.3.2 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复杂,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等疗法。药物种类繁多,可酌情同时选用1~2种,疗程不少于三个月。

5.3.3 重型肝炎

病情凶险,应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取阻断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等)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病原学检查方法

A1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

本标准要求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要求使用符合质控标准的试剂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HBsAg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1.抗-HBs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抗-HBs酶标记物,每孔0.1mL,放37℃2h或43℃ 1h。

6.洗液洗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s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操作步骤:

1.HBsAg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板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37℃ 2h或43℃ 1h。

4.洗液洗板4次。

5.加HBsAg酶标记物,每孔0.1mL,37℃2h或43℃1h。

6.洗液洗板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HBeAg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1.抗-HBe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抗-HBe酶标记物,每孔0.1mL,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有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e

ELISA中和法检测步骤:

1.抗-HBe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C过夜。

2.洗液洗4次。

3.每孔加待查标本0.05mL,加中和试剂0.05mL(HBeAg)于中和板内,置37℃ 2h或43℃ 1h。

4.加HBeAg纯品,每孔0.1mL,置37℃ 2h或43℃ 1h。

5.洗液洗4次。

6.加抗-HBe酶标记物和待检血清,每孔各0.1mL,置37℃ 2h或43℃ 1h。

7.洗液洗4~5次,拍干。

8.加底物,每孔0.1mL,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9.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无色;阴性为显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大于等于50%为阳性。

抑制率小于50%为阴性。

抗-HBc

ELISA竞争法检测步骤:

1.HBcAg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和抗-HBc酶标记物,每孔各0.05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5次,拍干。

5.加底物,每孔0.1mL,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6.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无色;阴性为显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阳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阳性对照OD值为阳性。

分光光度计测OD值(492nm)

抑制率大于等于50%为阳性(+)。

抑制率小于50%为阴性(-)。

抗-HBc IgM

1.抗μ血清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HBeAg,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次。

7.加抗-HBc酶标记抗体,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8.洗液洗4次,拍干。

9.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min终止反应。

10.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c IgG

1.抗γ血清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l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拍干。

5.加HBcAg,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次,拍干。

7.加抗-HBc酶标记抗体,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8.洗液洗4次,拍干。

9.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min终止反应。

10.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HBV 感染的标记物判定标准

(1)血清HBsAg阳性。

(2)血清HBV DNA阳性(斑点杂交法),或HBV DNA多聚酶阳性,或HBeAg阳性(单独HBeAg阳性,需要作中和试验,以排除假阳性),血清抗-HBc IgG阳性(单独阳性,需要作中和试验,排除假阳性)。

(3)肝内HBcAg阳性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HBV感染。

A2 急性HBV感染标记物诊断标准

(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

(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A3 慢性HBV感染标记物诊断标准

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HBsAg或HBV 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标准

B1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组织学改变

B1.1 炎症改变:主要浸润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B1.1.1 间质内炎症:炎症细胞存在于汇管区或新形成的纤维间隔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

B1.1.2 实质内炎症:坏死灶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并可见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密切接触,甚至进入肝细胞内。

B1.2 坏死性改变

B1.2.1 单个肝细胞坏死:细胞呈凝固性坏死,最后形成嗜酸性小体。

B1.2.2 灶性坏死:小群肝细胞呈溶解性坏死,有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网织支架的塌陷,随之枯否氏细胞增生,并吞并细胞碎片。

B1.2.3 碎屑状坏死:肝细胞坏死发生肝实质和间质交界处,当坏死发生于汇管区,同时伴有界板破坏,称为门脉周围碎屑状坏死。若坏死发生于新形成的间隔和肝实质交界面,则称为间隔周围碎屑状坏死。在坏死灶内肝细胞呈碎片状或相互解离,炎症细胞可侵入肝细胞内,并可见肝细胞被淋巴细胞包围而相互分离。这种被隔离而存活的肝细胞有时形成腺样结构,被胶元纤维所包绕。

B1.2.4 桥形坏死:两个碎屑状坏死灶相互融合,或碎屑状坏死灶和小叶中央坏死灶相融合,则称为桥形坏死。

B1.2.5 多小叶坏死:坏死范围累及多个小叶。

B1.3 其他肝实质的改变

B1.3.1 肝细胞水肿,疏松,气球样变及嗜酸性变。

B1.3.2 肝细胞内及毛细胆管内瘀胆。

B1.3.3 肝细胞再生,表现为肝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出现双核及多核细胞和双层肝细胞索形成。

B1.3.4 毛玻璃细胞:胞浆内有淡染的均质性结构,呈弥漫型,包涵体型或膜型分布多见于慢性肝炎及

HBsAg携带者。

B1.4 胆管改变:小胆管再生,偶见胆管上皮肿胀及气球样变。

B1.5 纤维化及间隔形成

B1.5.1 主动性间隔:由于碎屑状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并向小叶内伸入,呈楔形,伴多量炎症细胞的浸润。

B1.5.2 被动性间隔:由于肝细胞坏死,网织支架塌陷纤维化而形成,炎症浸润很轻微,间隔和肝实质界限较清楚。

B2 病毒性肝炎组织学诊断标准

B2.1 急性肝炎

B2.1.1 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胞浆染色变浅,胞核浓缩,嗜酸性变性,嗜酸小体形成,胞核空泡变性,或核溶解,肝细胞灶性坏死与再生。汇管区有大单核与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壁Kuf-fer细胞增生。

B2.1.2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变与急性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

B2.2 慢性肝炎

B2.2.1 慢性迁延性肝炎分三类:

a)慢性小叶性肝炎

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门脉区的改变不明显。

b)慢性间隔性肝炎

小叶内炎性反应及变性坏死轻微。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不形成假小叶。

c)慢性门脉性肝炎

肝实质变性及坏死病变较轻。有少数点状坏死。偶见嗜酸性体,门脉区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但并无界板破坏或碎屑样坏死。

B2.2.2 慢性活动性肝炎

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病变,包括点状和(或)灶性坏死,甚或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

慢性活动性肝炎分三类:

a)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符合本型基本特征,但病变较轻。

b)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有广泛的碎屑状坏死及主动性间隔形成,肝实质变性及坏死严重,可见桥形坏死及被动性间隔形成,但多数小叶结构仍可辨认。

C)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桥形坏死范围更广泛,可累及多数小叶并破坏小叶完整性。

B2.3 淤胆型肝炎

病理组织学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B2.4 肝硬化

B2.4.1 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同时伴有碎屑状坏死,碎屑状坏死可以存在于汇管区周围及纤维间隔和肝实质交界处,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

B2.4.2 静止性肝硬化

假小叶周围的纤维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间质和实质界线很清楚。

B2.5 重型肝炎

B2.5.1 急性重型肝炎

a)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

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类似植物细胞。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

b)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该处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B2.5.2 亚急性重型肝炎

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形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B2.5.3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病变的背景上,有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者(即慢性陈旧性病变,如慢活肝、肝硬化病变的背景有新鲜大块或亚大块坏死)。

以上就是关于BVDV附号代表什么病毒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