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贴片厂家质量好效率高的有哪些?

   2022-06-16 18:00:11 网络360
核心提示:质量好效率高的SMT贴片厂家有很多,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SMT贴片加工中的质量检验标准。一、贴片加工中的质量检验标准1、检验标准的制定贴片加工每一质量控制点都应制订相应的检验标准,内容包括检验目标和检验内容smt贴片线上的质检员应严格依照

SMT贴片厂家质量好效率高的有哪些?

质量好效率高的SMT贴片厂家有很多,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SMT贴片加工中的质量检验标准。

一、贴片加工中的质量检验标准

1、检验标准的制定

贴片加工每一质量控制点都应制订相应的检验标准,内容包括检验目标和检验内容smt贴片线上的质检员应严格依照检验标准开展工作。若没有检验标准或内容不全。

将会给整个PCBA加工流程的质量管控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如判定元器件贴偏时,究竟偏移多少才算不合格呢?质检员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别,这样就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

制定每一工序的质量检验标准的,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所有缺陷列出,最好采用图示的方法,以便于质检员判别。

2、质量缺陷的统计

在SMT贴片加工过程中,质量缺陷的统计十分必要,它将有助于技术员和管理者,能了解到企业产品质量情况。然后作出相应对策来解决,提高、稳定产品质量。

其中PM质量控制,即百万分率的缺陷统计方法在缺陷统计中最为常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缺陷率[PPM]缺陷总数/焊点总数*十的六次方。

焊点总数=检测电路板数x焊点

缺陷总数=检测电路板的全部块陷数量

例如某印制电路板上共有1000个焊点,检测印制电路板数为500,检测出的缺陷总数为20,则依据上述公式可算出

缺陷率[PPM]20/(1000*500)*十的六次方=40PPM

同传统的计算印制电路板直通率的统计方法相比,PPM质量制更能直观反映出产品质量的控制情况。例如有的印制电路板元器件较多,双面安装。

工艺较复杂,而有些印制电路板安装简单,元器件较少,同样计算单板直通率,显然对前者有失公平,而PPM质量制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3、质量管理的实施

为了进行有效的品质管理,我们除了对生产质量过程加以严格控制外,还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元器件或者外协加工的部件采购时,入库前需经检验员的抽检(或全检),发现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的应退货,并将检验结果书面记录备案

(2)质量技术员要制订必要的有关质量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责任制。通过法规来约东人为可以避免的质量事故。

(3)企业内部建立全面质量机构网络,做到质量反馈及时、准确。挑选人员素质最好的作为生产线的质检员,而行政上仍属质量部管理,从而避免其他因素对质量判定工作的干扰。

(4)确保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的精确。产品的检验、维修是通过必要的设备、仪器来实施的,如多用电表、防静电手腕及烙铁及ICT等?因面,仪器本身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质量。要按规定及时送检和计量,确保仪器的可靠性。

(5)smt贴片加工厂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讨论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SMT贴片加工常见的品质问题有哪些

您好,您是想问smt气泡标准是什么吗?smt气泡标准是空洞不能大于25%。X射线在smt行业中已经广泛应用于检测BGA的气泡大小、空洞率、最大气泡尺寸。BGA空洞的验收标准大部分是遵从IPC-A-610D(8.2.12.4表面安装阵列-空洞),IPC标准明确规定了X射线检测结果中任何焊料球的空洞大于25%视为缺陷。

对矩型SMT元件.焊接合格标准是什么?

SMT贴片常见的品质问题有漏件、侧件、翻件、偏位、损件等

一、导致贴片漏件的主要因素:

1、元器件供料架送料不到位

2、元件吸嘴的气路堵塞、吸嘴损坏、吸嘴高度不正确

3、设备的真空气路故障,发生堵塞

4、电路板进货不良,产生变形

5、电路板的焊盘上没有焊锡膏或焊锡膏过少

6、元器件质量问题,同一品种的厚度不一致

7、贴片加工中使用的贴片机调用程序有错漏,或者编程时对元器件厚度参数的选择有误

8、人为因素不慎碰掉。

二、导致SMC电阻器贴片时翻件、侧件的主要因素:

1、元器件供料架(feeder)送料异常

2、贴装头的吸嘴高度不对

3、贴装头抓料的高度不对

4、元件编带的装料孔尺寸过大,元件因振动翻转

5、散料放入编带时的方向弄反。

三、导致元器件贴片偏位的主要因素:

1、贴片机编程时,元器件的X-Y轴坐标不正确

2、贴片吸嘴原因,使吸料不稳。

四、导致元器件贴片时损坏的主要因素:

1、定位顶针过高,使电路板的位置过高,元器件在贴装时被挤压

2、贴片机编程时,元器件的Z轴坐标不正确

3、贴装头的吸嘴弹簧被卡死。

五、ESOCOO

SMT焊接常见缺陷原因有哪些

在SMT贴片加工中,有很多种元器件类型,其中片状元器件就是SMT组装焊接技术的关键,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都有影响。片状元器件属于微型电子元件,型号种类也有很多,形状不一、物理性能也不一样,在贴装焊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焊接前,需要了解清楚元器件是否有特别要求,如焊接温度条件,装配方式等。有些元器件不能用浸锡方法,只能用电烙铁焊接,例如片状电位器和铝电解电容,所以就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焊接方式。

2、对于需要浸锡焊接的元器件,最好只浸一遍。多次浸锡会引起印制板弯曲,元器件开裂。

3、SMT贴片焊接过程中,为防止静电损伤元器件,所采用的电烙铁和焊锡炉,都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4、对于印制板的选择应要热变形小的,铜箔覆着力大的。由于表面组装的铜箔走线窄,焊盘小,若抗剥能力不足,焊盘易起皮脱落,一般选用环氧玻纤基板。

5、对矩形片状电容来说,采用外观较大的,如1206型,焊接时容易,但因焊接温度不匀,容易出现裂纹和其它热损伤采用外观较小的,如0805型,虽焊接较困难,但不易出现裂纹和热损伤,可靠性较高。

6、PCB板如果需要维修,应尽量降低元器件拆装次数,因为多次拆装将导致印制板的彻底报废。另外对混装的印制板,如有碍于片状元器件拆装的插装元器件,可先行拆下。

SMT贴片加工中对于片状元器件的焊接十分复杂,操作人员应学会焊接技巧并了解清楚其注意事项,谨慎操作,避免出现错误,影响焊接质量。

常见的缺陷有空焊、短路、氧化、锡膏熔点未达到没能完全融化。

缺陷及原因汇总:

桥接

桥接经常出现在引脚较密的IC上或间距较小的片状元件间,这种缺陷在我们的检验标准中属于重大不良,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所以必须要加以根除。

产生桥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焊膏过量或焊膏印刷后的错位、塌边。

焊膏过量

焊膏过量是由于不恰当的模板厚度及开孔尺寸造成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使用0.15mm厚度的模板。而开孔尺寸由最小引脚或片状元件间距决定。

印刷错位

在印刷引脚间距或片状元件间距小于0.65mm的印制板时,应采用光学定位,基准点设在印制板对角线处。若不采用光学定位,将会因为定位误差产生印刷错位,从而产生桥接。

焊膏塌边

造成焊膏塌边的现象有以下三种

1.印刷塌边

焊膏印刷时发生的塌边。这与焊膏特性,模板、印刷参数设定有很大关系:焊膏的粘度较低,保形性不好,印刷后容易塌边、桥接模板孔壁若粗糙不平,印出的焊膏也容易发生塌边、桥接过大的刮刀压力会对焊膏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力,焊膏外形被破坏,发生塌边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对策:选择粘度较高的焊膏采用激光切割模板降低刮刀压力。

2.贴装时的塌边

当贴片机在贴装SOP、QFP类集成电路时,其贴装压力要设定恰当。压力过大会使焊膏外形变化而发生塌边。

对策:调整贴装压力并设定包含元件本身厚度在内的贴装吸嘴的下降位置。

3.焊接加热时的塌边

在焊接加热时也会发生塌边。当印制板组件在快速升温时,焊膏中的溶剂成分就会挥发出来,如果挥发速度过快,会将焊料颗粒挤出焊区,形成加热时的塌边。

对策:设置适当的焊接温度曲线(温度、时间),并要防止传送带的机械振动。

焊锡球

焊锡球也是回流焊接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通常片状元件侧面或细间距引脚之间常常出现焊锡球。

焊锡球多由于焊接过程中加热的急速造成焊料的飞散所致。除了与前面提到的印刷错位、塌边有关外,还与焊膏粘度、焊膏氧化程度、焊料颗粒的粗细(粒度)、助焊剂活性等有关。

1.焊膏粘度

粘度效果较好的焊膏,其粘接力会抵消加热时排放溶剂的冲击力,可以阻止焊膏塌落。

2.焊膏氧化程度

焊膏接触空气后,焊料颗粒表面可能产生氧化,而实验证明焊锡球的发生率与焊膏氧化物的百分率咸正比。一般焊膏的氧化物应控制在0.03%左右,最大值不要超过0.15%。

3.焊料颗粒的粗细

焊料颗粒的均匀性不一致,若其中含有大量的20μm以下的粒子,这些粒子的相对面积较大,极易氧化,最易形成焊锡球。另外在溶剂挥发过程中,也极易将这些小粒子从焊盘上冲走,增加焊锡球产生的机会。一般要求25um以下粒子数不得超过焊料颗粒总数的5%。

4.焊膏吸湿

这种情况可分为两类:焊膏使用前从冰箱拿出后立即开盖致使水汽凝结再流焊接前干燥不充分残留溶剂,焊膏在焊接加热时引起溶剂、水分的沸腾飞溅,将焊料颗粒溅射到印制板上形成焊锡球。根据这两种不同情况,我们可采取以下两种不同措施:

(1)焊膏从冰箱中取出,不应立即开盖,而应在室温下回温,待温度稳定后开盖使用。

(2)调整回流焊接温度曲线,使焊膏焊接前得到充分的预热。

5.助焊剂活性

当助焊剂活性较低时,也易产生焊锡球。免洗焊锡的活性一般比松香型和水溶型焊膏的活性稍低,在使用时应注意其焊锡球的生成情况。

6.网板开孔

合适的模板开孔形状及尺寸也会减少焊锡球的产生。一般地,模板开孔的尺寸应比相对应焊盘小10%,同时推荐采用一些模板开孔设计。

7.印制板清洗

印制板印错后需清洗,若清洗不干净,印制板表面和过孔内就会有残余的焊膏,焊接时就会形成焊锡球。因此要加强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加强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立碑

在表面贴装工艺的回流焊接过程中,贴片元件会产生因翘立而脱焊的缺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立碑”现象(也有人称之为“曼哈顿”现象)。

“立碑”现象常发生在CHIP元件(如贴片电容和贴片电阻)的回流焊接过程中,元件体积越小越容易发生。特别是1005或更小钓0603贴片元件生产中,很难消除“立碑”现象。

“立碑”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元件两端焊盘上的焊膏在回流熔化时。

1.预热期

当预热温度设置较低、预热时间设置较短,元件两端焊膏不同时熔化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两端张力不平衡形成“立碑”,因此要正确设置预热期工艺参数。根据我们的经验,预热温度一般150+10℃,时间为60-90秒左右。

2.焊盘尺寸

设计片状电阻、电容焊盘时,应严格保持其全面的对称性,即焊盘图形的形状与尺寸应完全一致,以保证焊膏熔融时,作用于元件上焊点的合力为零,以利于形成理想的焊点。设计是制造过程的第一步,焊盘设计不当可能是元件竖立的主要原因。具体的焊盘设计标准可参阅IPC-782《表面贴装设计与焊盘布局标准入事实上,超过元件太多的焊盘可能允许元件在焊锡湿润过程中滑动,从而导致把元件拉出焊盘的一端。

对于小型片状元件,为元件的一端设计不同的焊盘尺寸,或者将焊盘的一端连接到地线板上,也可能导致元件竖立。不同焊盘尺寸的的使用可能造成不平衡的焊盘加热和锡膏流动时间。在回流期间,元件简直是飘浮在液体的焊锡上,当焊锡固化时达到其最终位置。焊盘上不同的湿润力可能造成附着力的缺乏和元件的旋转。在一些情况中,延长液化温度以上的时间可以减少元件竖立。

3.焊膏厚度

当焊膏厚度变小时,立碑现象就会大幅减小。这是由于:(1)焊膏较薄,焊膏熔化时的表面张力随之减小。(2)焊膏变薄,整个焊盘热容量减小,两个焊盘上焊膏同时熔化的概率大大增加。焊膏厚度是由模板厚度决定的,表2是使用o.1mm与0.2mm厚模板的立碑现象比较,采用的是1608元件。一般在使用1608以下元件时,推荐采用0.15mm以下模板。

4.贴装偏移

一般情况下,贴装时产生的元件偏移,在回流过程中会由于焊膏熔化时的表面张力拉动元件而自动纠正,我们称之为“自适应”,但偏移严重,拉动反而会使元件立起产生“立碑”现象。这是因为:(1)与元件接触较多的焊锡端得到更多热容量,从而先熔化。(2)元件两端与焊膏的粘力不同。所以应调整好元件的贴片精度,避免产生较大的贴片偏差。

5.元件重量

较轻的元件“立碑”现象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不均衡的张力可以很容易地拉动元件。所以在选取元件时如有可能,应优先选择尺寸重量较大的元件。

关于这些焊接缺陷的解决措施很多,但往往相互制约。如提高预热温度可有效消除立碑,但却有可能因为加热速度变快而产生大量的焊锡球。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一个折衷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SMT贴片厂家质量好效率高的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