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好的六大涡轮增压器,占90%市场份额,三菱年产千万件!

   2022-08-18 06:40:12 网络330
核心提示: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好坏,将影响燃油经济性,油耗,发动的输出功率,发动机的排放等等情况。那么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究竟是哪些品牌呢? | 01 | Honeywell(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盖瑞特) 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技术引领全球发动机

全球最好的六大涡轮增压器,占90%市场份额,三菱年产千万件!

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好坏,将影响燃油经济性,油耗,发动的输出功率,发动机的排放等等情况。那么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究竟是哪些品牌呢?

| 01 |

Honeywell(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盖瑞特)

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技术引领全球发动机向更高效更强动力的趋势发展,在提高 汽车 性能和易操纵性的同时,大大提升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器平均可以实现20%-40% 的燃油效率提高,同时减少约30%的排放,从而帮助 汽车 制造商在不降低 汽车 性能的前提下打造更节能环保的 汽车 。

| 02 |

Cummins(康明斯)涡轮增压器(霍尔赛特)

康明斯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产品线包括柴油和代用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燃油系统、控制系统、进气处理、滤清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以及发电系统。其生产出来的涡轮增压器质量稳定,燃油效果好。

| 03 |

BorgWarner(博格华纳)

为全球主要 汽车 生产商提供先进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是这个领域中公认的领袖。博格华纳是一家为车企提供先进动力解决方案的零件供应商,产品设计动力、传动以及驱动三个系统,是这个领域工人的领袖,世界上能排的上号的车企都在用博格华纳的产品,大名鼎鼎的“沃德十佳发动机”的榜单上,大部分都是博格华纳的客户。

在全球17个国家建立了62个制造和技术基地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其中这几款一直被列为世界顶尖水平,奥迪2升涡轮增压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戴姆勒克莱斯勒3升双顶置凸轮轴 V6 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 04 |

MHI(三菱重工)涡轮增压器

作为全球知名的重工业产品制造厂商,三菱重工集团下设技术统括总部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完善的研发体制,同时,通过构筑商务模式、强化产品制造能力,对从营业到设计、制造到售后服务等价值链整体进行规划革新。制造出来的涡轮增压遍布全世界,是诸多品牌的主机厂供应商。

很多人都觉得三菱的 汽车 一日不如一日,能拿得出手的越来越少,但其实你并不知道,三菱光凭在中国市场销售发动机就能获得很高的受益了。除此之外,三菱重工的规模也非常大,小到圆珠笔,大到潜艇,无所不能,而在过去三年里,三菱重工的涡轮增压器销量增加了30%,2017年出货近千万件,如今三菱制造的涡轮增压器已经遍布了全世界,是很多一线品牌的供应商,包括很多自主品牌都在使用。

| 05 |

IHI(石播)涡轮增压器

IHI 在1936年与日立(Hitachi)合作后所共同推出的产品,从大型发动机模型,到为船舶和陆地发电机小引擎 汽车 。世界上最小的涡轮增压器就是由石川岛研发的。实际上,现在他是目前世界5大涡轮增压器生产商之一,目前已经生产了超过3600万的涡轮增压器。主要生产基地包括美国、欧洲、泰国和中国。而我们熟悉的车辆里面,三菱、斯巴鲁还有现在大众大部分1.4TSI车型都在使用的就是IHI的涡轮增压器。

[6]KKK:开过早些年增压版大众的朋友们对这个牌子的涡轮增压器想必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年的宝来 BORA 1.8T、奥迪 AUDI A4 1.8T 所使用的 K03 涡轮是该厂出品,以至于一旦涉及大众 - 奥迪集团车系的改装,首选的必然是 KKK 的升级产品,比较热门的 K04 或者 K16 也算广为人知,保时捷 911TURBO 上的那颗涡轮也一直由它提供,性能那自然是不用多说了。虽然如今它已被博格华纳收入麾下,不过还是很厉害的!

这六家企业所占的全球市场总份额约为90%,六家巨头企业生产出来的涡轮增压器各方面性能都不错,虽然贵点,但是物有所值!

涡轮增压器发展历史

1、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器又叫废气涡轮增压,主要结构是由泵轮和涡轮组成,其一端为废气驱动端,另一端为进气增压端。泵轮和涡轮之间由一条刚性轴连接,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旋转,泵轮带动涡轮转动,涡轮旋转之后,达到给进气增压的目的,增压器安装在排气一侧,每分钟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转,由于涡轮增压器转速和温度极高,所以中间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润滑,和专门的冷却系统冷却。进气位置有增压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值,反馈给发动机ECU,当ECU检测到压力值达到上限,就会控制电磁阀打开废气旁通阀,控制进气压力。

优点:

(1) 增加发动机功率,增加提速性能。

(2) 提高了燃油经济型。

(3) 补偿高原空气稀薄燃烧不充分现象。

(4) 改善发动机排放。

缺点:

(1) 响应有滞后性。

(2) 低转速扭矩略低。

(3) 热负荷严重。

(4) 后期需要维护。

2、机械增压

机械增压是最早应用到汽车上的增压方式。与废气涡轮增压不同的是它的驱动力来自于曲轴,一般是连接曲轴的皮带轮带动叶轮旋转压缩空气。由于驱动进气方式不同,机械增压有:叶片式(Vane)(也称为涡流式)、双螺旋式,鲁兹(Roots)(双叶式,三叶式)、温克尔(Wankle) 等型式。

▌ 叶片式机械增压

叶片式机械增压器的增压效率是机械增压器中最高的,同时增压后空气的温度一般也较高,常常需要加装中间冷却器以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与其他几款机械增压器一样,工作时,它也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轰鸣声,如有需要也应加装降噪装置。由于这款机械增压器与涡轮增压器高度相似,不少人会以为这是一款涡轮增压器。但从压缩机的驱动方式上讲,它是不折不扣的机械增压器。

▌ 双螺旋式机械增压

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和鲁兹氏机械增压器十分相似,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通过两根类似于一组涡轮传动的啮合凸缘转子吸入空气,增压器中的空气也是通过转子凸缘集中起来吸入的。和鲁兹增压器不同的是,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会不间断的压缩转子壳体内的空气,而不会像鲁兹增压器间歇式的吸入空气。其原因在于这些转子具有一定锥度,这意味着随着空气从增压器进气口流向排气口,气道会变小。随着气道的收缩,空气便被压入到更小的空间,使得空气的压缩可以连续进行,这样既提高增压器的压缩效率,又使得增压器不需要造得十分庞大。

▌ 鲁兹式机械增压

鲁兹式机械增压器通常体积都比较大,安装在发动机的顶部。因为可以装在发动机盖的外面,所以它们在大马力的汽车中很受欢迎。不过,它却是效率最低的机械增压器,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它重量较大,增加了轿车的重量,另一方面则是只能间歇地吸入空气,并不能顺畅地连续吸入空气。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优点:

(1) 相比涡轮增压的突兀与迟滞,机械增压非常线性,而且响应快。

(2) 相比废气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结构紧凑,容易布置,后期维护方便。

缺点:

(1) 由于是发动机曲轴带动,因此会消耗发动机动力。

(2) 增压度有局限性,机械增压目前最高值在1.5bar左右,但是涡轮增压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它,超级增压大于3.5bar。

(3) 高转速提速性能比涡轮增压稍逊。

3、谐波增压

利用进气管内气流惯性产生的压力波,即“惯性气流波动效应”来提高充气效率。使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增大,称“谐波进气系统”。结构是通过改变进气歧管的长短或者容积,使得进气的压力波长短发生变化,称“谐波效应”。谐波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进气管的中部增设了进气控制阀和大容量进气室,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关闭与开启的时间间隔较长,此时进气控制阀关闭,使进气管内压力波的传递距离为进气门至空气滤清器的距离,这一距离较长,压力波反射回到进气门附近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进气控制阀开启,大容量空气进入气室,使进气管内压力波的传递距离缩短为进气门到进气室之间的距离,与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关闭与开启的时间间隔较短相适应,从而使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得到较好的进气增压效果。

一、涡轮增压器的发展史

涡轮增压器最早是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上的,以使发动机迸发出更大的功率。

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提高燃烧作功能力。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

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但是涡轮增压器虽然有协助发动机增力的作用,但也有它的缺点,其中最明显的是,“滞后响应”,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即使经过改良后的反应时间也要1.7秒,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

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但是随着技术的改进,这一缺点正在被逐步克服。

在最近30年时间里,涡轮增压器已经普及到许多类型的汽车上,它弥补了一些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先天不足,使发动机在不改变汽缸工作容积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输出功率10%以上,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公司都采用这种增压技术来改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藉以实现轿车的高性能化。

二、涡轮增压的历史

谈到涡轮增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正因为这样一个先进的技术引进,改写了汽车排量决定功率的历史。一般来说,汽车引擎的排量和功率是成正比的,要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排量。但排量提高的同时,发动机制造的精密程度、重量、能耗也被无 *** 增大,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化解这一矛盾,那些富有钻研精神的汽车工程师们创新式的使用了发动机增压技术,它使汽车引擎获得额外的大功率动力输出成为了可能。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涡轮增压的历史和使用。

说到涡轮增压技术,它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在1905年Alfred Buchi博士就申请了第一款涡轮增压器的专利动力驱动的轴向增压器。 世界上第一台废气驱动的增压器问世于1912年,而涡轮增压器的规模化生产出现在二战时期,由美国首先将其运用在军用飞机上。Saab则是第一家把涡轮增压器应用到汽车产品上的汽车制造商。

到了1961年,小轿车开始试探性地安装增压器,但因为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热量,使安装后效果并不理想。而来自于北欧瑞典的Saab萨博公司则是第一家把涡轮增压器应用到汽车产品上的汽车制造商,1977年问世的Saab萨博99汽车,使汽车发动机在应用涡轮增压技术上,真正开始走向成熟,它的到来同时宣告了汽车产业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涡轮增压技术改写了排量大小决定功率的传统概念。

汽车发动机是靠燃料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作功而对外输出功率。在发动机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输出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更多燃料燃烧,但传统发动机进气系统却难以提供充足的空气。涡轮增压是一种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能力的技术,它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预先压缩再输入汽缸,这样,气体的质量将大大增加。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可提高大约40%。

世界上首个新型带涡轮增压的直喷汽油发动机现已问世。这款2.0l FSI发动机适用于大众集团生产制造的诸多车型:如 A3、A4、A6 和高尔夫 GTI等等。曼胡默尔公司有幸参与到大众集团的这个FSI开发项目中,为开发新型发动机做出了重要贡献。曼胡默尔不仅为奥迪发动机生产部提供了进气模块,还提供了机油模块和用于曲轴箱通风的二段式压力调节阀。

2.0l FSI发动机被来自26个国家的56个记者评为今年最有影响力的发动机(Engine of the Year)。此新型带涡轮增压的直喷发动机在发动机直喷的过程中(燃料分层喷射,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 / FSI),燃油在高压下通过喷嘴直接射入燃烧室,与可选择的空气循环一样,FSI也有助于实现最理想的空燃比。结合涡轮增压,FSI拥有性能高和油耗低的特点。一系列数据显示,直喷发动机加强了奥迪车的运动性能。采用该发动机的奥迪各类轿车的马力在70-200匹之间。当每分钟转速在5,100 到6,000转之间时,VW GTI车从该发动机获得的马力为200匹。当每分钟转速在1,800 to 5,000转之间、在相当宽泛的一个速度范围内, 最大扭矩可达 280牛顿/米。它还能使时速在七秒内从0公里/小时加速到100公里/小时。有的车型的最高时速甚至可以达到 240 公里/小时。尽管时速如此之快,而其额外增加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仅在7.7升左右。

曼胡默尔为此款新型发动机提供了技术复杂的进气歧管系统。它不仅整合了进气歧管,还引入了活性碳过滤系统、汽油喷射和节气门。在燃烧室内,它还为可选择的空气循环系统提供一个优化气流的下降活塞。有一个电驱动的杠杆系统有效控制每个汽缸内的每个旋涡,风门被铸在钢轴喷射器上,用于控制燃烧室内的气流,确保空燃比达到最佳状态。整个开发小组在设计这个系统时,需正确选用32种零件。而技术人员从开发到量产,总共才用了短短15个月的时间。

三、涡轮增压的历史

谈到涡轮增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正因为这样一个先进的技术引进,改写了汽车排量决定功率的历史。

一般来说,汽车引擎的排量和功率是成正比的,要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排量。但排量提高的同时,发动机制造的精密程度、重量、能耗也被无 *** 增大,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化解这一矛盾,那些富有钻研精神的汽车工程师们创新式的使用了发动机增压技术,它使汽车引擎获得额外的大功率动力输出成为了可能。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涡轮增压的历史和使用。

说到涡轮增压技术,它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在1905年Alfred Buchi博士就申请了第一款涡轮增压器的专利动力驱动的轴向增压器。

世界上第一台废气驱动的增压器问世于1912年,而涡轮增压器的规模化生产出现在二战时期,由美国首先将其运用在军用飞机上。Saab则是第一家把涡轮增压器应用到汽车产品上的汽车制造商。

到了1961年,小轿车开始试探性地安装增压器,但因为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热量,使安装后效果并不理想。而来自于北欧瑞典的Saab萨博公司则是第一家把涡轮增压器应用到汽车产品上的汽车制造商,1977年问世的Saab萨博99汽车,使汽车发动机在应用涡轮增压技术上,真正开始走向成熟,它的到来同时宣告了汽车产业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涡轮增压技术改写了排量大小决定功率的传统概念。 汽车发动机是靠燃料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作功而对外输出功率。

在发动机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输出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更多燃料燃烧,但传统发动机进气系统却难以提供充足的空气。涡轮增压是一种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能力的技术,它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预先压缩再输入汽缸,这样,气体的质量将大大增加。

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可提高大约40%。 世界上首个新型带涡轮增压的直喷汽油发动机现已问世。

这款2.0l FSI发动机适用于大众集团生产制造的诸多车型:如 A3、A4、A6 和高尔夫 GTI等等。曼胡默尔公司有幸参与到大众集团的这个FSI开发项目中,为开发新型发动机做出了重要贡献。

曼胡默尔不仅为奥迪发动机生产部提供了进气模块,还提供了机油模块和用于曲轴箱通风的二段式压力调节阀。 2.0l FSI发动机被来自26个国家的56个记者评为今年最有影响力的发动机(Engine of the Year)。

此新型带涡轮增压的直喷发动机在发动机直喷的过程中(燃料分层喷射,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 / FSI),燃油在高压下通过喷嘴直接射入燃烧室,与可选择的空气循环一样,FSI也有助于实现最理想的空燃比。结合涡轮增压,FSI拥有性能高和油耗低的特点。

一系列数据显示,直喷发动机加强了奥迪车的运动性能。采用该发动机的奥迪各类轿车的马力在70-200匹之间。

当每分钟转速在5,100 到6,000转之间时,VW GTI车从该发动机获得的马力为200匹。当每分钟转速在1,800 to 5,000转之间、在相当宽泛的一个速度范围内, 最大扭矩可达 280牛顿/米。

它还能使时速在七秒内从0公里/小时加速到100公里/小时。有的车型的最高时速甚至可以达到 240 公里/小时。

尽管时速如此之快,而其额外增加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仅在7.7升左右。 曼胡默尔为此款新型发动机提供了技术复杂的进气歧管系统。

它不仅整合了进气歧管,还引入了活性碳过滤系统、汽油喷射和节气门。在燃烧室内,它还为可选择的空气循环系统提供一个优化气流的下降活塞。

有一个电驱动的杠杆系统有效控制每个汽缸内的每个旋涡,风门被铸在钢轴喷射器上,用于控制燃烧室内的气流,确保空燃比达到最佳状态。整个开发小组在设计这个系统时,需正确选用32种零件。

而技术人员从开发到量产,总共才用了短短15个月的时间。

四、增压器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涡轮增压器专利申请于在1905年,Sulzer Brother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公司的Alfred Buchi博士申请了第一款涡轮增压器的专利——动力驱动的轴向增压器,但鉴于当时的工业水平,Buchi博士并没有制造出第一台有效率的涡轮增压器产品。1911年在瑞士的Winterthur增压器厂开工,并在1915年制造出了原型航空器发动机增压器,利用发动机废气驱动,主要目的是用来克服高海拔稀薄空气对动力的负面影响。二战期间,通用电气(GE)制造的增压器将飞行器升到了一万米高空。

五、涡轮增压器未来的发展行情怎么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新时代的产品在不断的应运而生。

涡轮增压虽说它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但是给人们带来质的飞跃。更大的扭矩以满足驾驶乐趣,同时也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需求,1989年出现了可变增压的涡轮增压器VNT。

在发动机低速时,涡轮增压器减小喉口,提高增压;在发动机全速运转时,涡轮增压器喉口增大,保证增压不会超出需求。喉口可用真空管控制。

优点是提高发动机低速时的加速性能。今天的涡轮增压器已经变的部件更小、体积更小、转速更高、高达;280000YPM,空气压缩比已经达到2一2.51汽油机和4一61柴油机。

目前,涡轮增压器已经占到了50%,在亚洲、美国也都在增长。可想而知,国际市场的前景以及今后汽车行业的实用性,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也是无比的。

六、涡轮增压器是如何工作的

利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来提高充气密度,大大提高了柴油机单位质量功率比,所以在柴油机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①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如图9 -14所示,涡轮增压器主要由压气机和涡轮机两部分组成。

压气机部分主要包括单级离心式压气叶轮、压器、涡轮壳、密封装置等零部件。 涡轮机部分主要包括涡壳、单级径流式涡轮叶轮、涡轮轴等部件。

涡轮轴与涡轮采用摩擦焊焊接成一体。压气;机叶轮以间隙配合安装在涡轮轴上,并用螺母紧固 涡轮及涡轮轴总成与压气机叶轮组合后,必须经过精确的动平衡试验,以保证高速旋转下能正常工作。

内支撑形式,全浮动式浮动轴承位于两叶轮之间的中间体内,转子的轴向推力靠止推环端面来承受。 涡轮端及压气机端都设有密封环装置,压气机端还有挡油环,以防止机油泄漏。

压气机壳、涡轮壳、中间体是主要固定件,涡轮壳和中间体、压气机壳与中间体均采用螺栓、压板连接;压气机壳可以绕轴线任意角度进行安装。 增压器的润滑采用压力润滑,润滑油来自柴油机的主油道,然后经回油管回流到柴油机底壳中。

②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经过涡轮进口进入喷嘴,将废气的热能及静压能转变为动能,并以一定的方向流经涡轮叶片,推动其高速旋转,带动同轴上的压气机叶轮旋转而产生虹吸作用。

新鲜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后被吸入压气机,经过扩压器使气流的速度和密度增加,压力提高,然后进入柴油机进气管,以实现气缸充气量增加,进而可以喷人更多的燃油,达到提高柴油机功率的目的。 。

七、介绍一下涡轮增压发动机

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

增压发动机主要有4大类: 1。机械增压系统(Supercharger):装置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

优点:转子的速度与发动机转速是相对应的,所以没有滞后或超前,动力输出更为流畅; 缺点:由于它要消耗部分引擎动力,会导致增压效率不高。2。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达到增压目的。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压气机由内燃机废气驱动的涡轮来带动。

一般增压压力可达180~200kPa,或300kPa左右,需要增设空气中间冷却器来给高温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国内轿车1998年开始在排量1.8的奥迪200上运用,以后又有奥迪A6的1.8T、奥迪A41.8T,直至帕萨特1.8T、宝来1.8T。

优点:增加效率高于机械增压; 缺点: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加大油门后一般需要等片刻,稍后发动机会有惊人的动力爆发。 3。

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大功率柴油机上用的较多。复合增压系统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但结构过于复杂。

4。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

这种系统低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工况范围大;但尺寸大、笨重和噪声大。

八、内燃机发展史

内燃机以其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运行维护简便的优点著称于世。

一百多年以来,内燃机的巨大生命力经久不衰。目前世界上内燃机的拥有量大大超过了任何其它的热力发动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现代内燃机更是成为了当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无一与之匹敌的的最重要的热能机械。当然内燃机同样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主要是:对燃料的要求高,不能直接燃用劣质燃料和固体燃料;由于间歇换气以及制造的困难,单机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现代内燃机的最大功率一般小于4万千瓦,而蒸汽机的单机功率可以高达数十万千瓦;内燃机不能反转;内燃机的噪声和废气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尤其突出。

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来的内燃机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革新,不断挑战克服这些缺点的历史。内燃机发展至今,约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

同其他科学一样,内燃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内燃机的发明始于对活塞式蒸汽机的研究和改进。

在它的发展史中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德国人奥托和狄塞尔,正是他们在总结了前人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奥托循环和狄塞尔循环,才使得到他们为止几十年间无数人的实践和创造活动得到了一个科学地总结,并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将前任粗浅的、纯经验的、零乱无序的的经验,加以继承、发展、总结、提高,找出了规律性,为现代汽油机和柴油机热力循环奠定了热力学基础,为内燃机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种类很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这样一些:按所用的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油机、煤气机(包括各种气体燃料内燃机)等;按每个工作循环的行程数不同,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按着火方式不同,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按冷却方式不同,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按气缸排列形式不同,分为直列式、V型、对置式、星型等;按气缸数不同,分为单缸内燃机和多缸内燃机等;按内燃机的用途不同,分为汽车用、农用、机车用、船用以及固定用等等。

本文将会主要针对煤气机、汽油机、柴油机这样一个发展脉络来向大家介绍。最早的内燃机——煤气机最早出现的内燃机是以煤气为燃料的煤气机。

1860年,法国发明家莱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内燃机(单缸、二冲程、无压缩和电点火的煤气机,输出功率为0.74—1.47KW,转速为100r/min,热效率为4%)。法国工程师德罗沙认识到,要想尽可能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就必须使单位气缸容积的冷却面积尽量减小,膨胀时活塞的速率尽量快,膨胀的范围(冲程)尽量长。

在此基础上,他在1862年提出了著名的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燃烧和膨胀、排气。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单缸、卧式、以煤气为燃料、功率大约为2.21KW、180r/min)。

在这部发动机上,奥托增加了飞轮,使运转平稳,把进气道加长,又改进了气缸盖,使混合气充分形成。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发动机,其热效率相当于当时蒸汽机的两倍。

奥托把三个关键的技术思想:内燃、压缩燃气、四冲程融为一体,使这种内燃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和功率大等一系列优点。在1878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被誉为“瓦特以来动力机方面最大的成就”。

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由奥托实现,也被称为奥托循环。煤气机虽然比蒸汽机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情况下,仍不能满足交通运输业所要求的高速、轻便等性能。

因为它以煤气为燃料,需要庞大的煤气发生炉和管道系统。而且煤气的热值低(约1.75*107~2.09*107J/m3),故煤气机转速慢,比功率小。

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用石油产品取代煤气作燃料已成为必然趋势。汽油机的出现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此发动机上安装了迈巴赫设计的化油器,还用白炽灯管解决了点火问题。

以前内燃机的转速都不超过200r/min,而戴姆勒的汽油机转速一跃为800—1000r/min。它的特点是功率大,质量轻、体积小、转速快和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交通工具。

与此同时,本茨研制成功了现在仍在使用的点火装置和水冷式冷却器。到十九世纪末,主要的集中活塞式内燃机大体上进入了实用阶段,并且很快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内燃机在广泛应用中不断地得到改善和革新,迄今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是50年代兴起的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广泛应用;再就是70年代开始的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在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这两个发展趋势至今都方兴未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汽油机在本世纪的发展历程。

在汽车和飞机工业的推动下汽油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按提高汽油机的功率、热效率、比功率和降低油耗等主要性能指标的过程,可以把汽油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本世纪最初二十年,为适应交通运输的要求,以提高功率和比功率为主。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转速、增加缸数和改进相应辅助装置。

这个时期内,转速从上世纪的500—800r/min提高到1000—。

九、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昆仑"是我国第一台走完自行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全过程的航空发动机,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中等推力级的军用涡喷发动机。

该发动机经过几百项严格的地面考核试验和空中考核试飞后,于2002年7月被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昆仑发动机的军用代号是涡喷14,据昆仑发动机总设计师严成忠称,其性能超过以往中国所有军机的国产发动机,包括之前最好的涡喷13乙。昆仑发动机的设计单位是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所。

研制周期长达18年。立项时间是1984年。

试飞时间长达8年。 航空发动机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品。

其研制属于技术高、风险大、周期长和投资多的工程,要研制出可以投入使用的航空发动机,特别是军用航空发动机,没有坚实的技术和经济基础是不可能的。目前,世界上真正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

自1956年第一台涡喷-5发动机从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成功以来,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行业一直以仿制和改进别国发动机为主,虽然也曾自行研制过几种发动机,但都因种种原因中途夭折了。 "昆仑"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真正走完了航空发动机自行设计、试制、试验、试飞的全过程。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昆仑"发动机是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等34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涡喷发动机。经过几百项严格的地面考核试验和空中考核试飞后,该发动机于2002年7月被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设计定型。

"昆仑"发动机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中等推力级的军用涡喷发动机,可用于歼7和歼8系列飞机。该发动机在性能和寿命方面仍有发展潜力,其发展型还可以满足中国空军对中等偏大推力级涡喷发动机的需求。

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从只能测绘仿制、改进改型跨入了自行研制的新阶段,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不能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历史,也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翻开了自主发展新的一页。 "昆仑"发动机是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全面贯彻国家军用标准《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GJB241-87)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中等推力级加力涡喷发动机。

"昆仑"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技术的结晶 "昆仑"发动机是完全按照最严格的国家军标研制的,它经过了近乎严酷的地面试验和长时间试飞的考核,具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发展潜力。

与仿制发动机相比,由于经过了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定型的整个过程,"昆仑"发动机的任何技术细节、设计思路都非常清楚。 而仿制发动机的过程好像摸着石头过河,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因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还要回头去重新摸清设计思路。而且由于仿制的原型发动机技术已经过时,要提高性能往往遇到基础的限制,很难采用更新的技术。

为提高发动机性能,有时不得不牺牲发动机结构强度储备和安全寿命储备,使发动机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昆仑"发动机的强度和寿命是严格按国家军标要求设计的。

其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按指标的2倍进行,这使发动机寿命大大高于现役的型号,性能也有大幅提高。 在指标要求严格、试验设备缺乏、研制经费紧张等不利条件下,所有"昆仑"发动机参研单位历尽艰辛、顽强拼搏,历时10多年,先后攻克了高低压压气机工作不匹配、高压涡轮叶片断裂、振动、高空大M数喘振停车、高空小表速切断加力停车等几十项重大关键技术,排除了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飞中的上百次故障,按研制任务书、型号规范的规定和空军后追加的试验要求,全面完成了地面考核试验和空中试飞任务,实现设计定型,具备了装备中国空军的条件。

整个研制中完成了零部件试验603项共数万小时,整机试车数千小时及大量空中试飞,其试验项目之多、范围之广、难度之大,在国内航空发动机研制史上是空前的。 "昆仑"发动机在继承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近40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现有世界先进发动机都在应用的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复合冷却空心涡轮叶片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我国在同等材料水平上有效地提高了涡轮前温度,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推力。

同时,"昆仑"发动机还采用了环形燃烧室、高级陶瓷涂层、数字式防喘系统和状态监控等技术,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其单位推力和单位迎风面积接近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先进水平。 满足不同需求的改进改型 实践证明,航空发动机的改进改型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研制周期短的特点,它能较快满足客户需求,使制造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西方四大发动机制造商都采用这种方法发展航空发动机。我国"昆仑"发动机的发展也正在沿用这种方法,并发展了几种改型。

"昆仑"I 是原型机的1号改型机,其性能与原型机相同,为适应飞机要求,对外部机匣、附件和管路做了。

以上就是关于全球最好的六大涡轮增压器,占90%市场份额,三菱年产千万件!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