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飞虎乐购怎么回事

   2022-07-14 12:48:26 网络860
核心提示:在互联网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今天,富士康集团高层已充分认识到网络经济的重要性。在第四届中国网商峰会上,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曾说过, “ 网络经济的一个特色是如虎添翼,一只老虎,将网络做为他的翅膀后,就可以无远弗届。”适逢富士康整体战略转型

富士康飞虎乐购怎么回事

在互联网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今天,富士康集团高层已充分认识到网络经济的重要性。在第四届中国网商峰会上,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曾说过, “ 网络经济的一个特色是如虎添翼,一只老虎,将网络做为他的翅膀后,就可以无远弗届。”适逢富士康整体战略转型的今天,富士康集团欲从低附加值的代工制造业务,向科技研发和终端销售的高附加值两端业务延伸。对于终端销售业务,郭总裁也曾非常明确的表示,“富士康有手机、电视、计算机、 LED 等很多高科技产品,将来希望透过网络销售,……。”

并且,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富士康集团也开始高度关注中国大陆的内销市场。在以上诸多背景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富士康集团正式设立了电子商务事业处,“ 飞虎乐购 ” 网络商城 (www.efeihu.com)也是在此背景下,于 2009 年12月1 日 正式开业。

从宏观上来看,“飞虎乐购”网络商城的开业也决非富士康集团中孤立或单一的业务动作,而是在集团 “CHANNEL”整体战略指导下的一个重要的零售业务子模块。在实际运营中,“飞虎乐购”将会与其他各类实体 3C 零售渠道相结合,“ 虚实并用 ”,共同征战中国大陆的 3C 产品内销市场。

“飞虎乐购”网络商城的开业也是富士康集团“通路”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就是将来FSK 3C销售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公司内部网络可以访问,计划在半年后对外开放。如果有发展可以行会逐渐成立实体店。

我在富士康八年-----(十八)全球采购,核算手机成本

古之战,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之商战,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不是粮草先行,而是营销先行。

营销先行?

可能很多朋友就不太明白,为啥要营销先行呢?不是先把店铺开起来再说么?

笔者有位朋友最近想在某大城市开个实体店铺,其心态就是这样的,先把店铺开起来再说,至于有没有生意,或者说怎么去运营那是以后的事情。

好像把钱砸进去,就会有钱出来一样,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呢?春天种颗种子,秋天都不一定能有收获。

举个真实的例子:

有位朋友想要开个早餐店,正好在街上看到有个现成的早餐店面准备转让,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店铺接了下来。

问他,他就是觉得那个地方人流量足够大,不可能没生意吧?

哪里知道,接下来之后,就是他那个店铺生意要差,冷冷清清的。别人的早餐店,生意都做不赢,他的店铺竟然没有什么人去吃?

其实,他是看到了其一,那就是人流量足够大。但没看到其二,周围环境和竞争对手,而且那人流量来来去去几乎都是那个地方上的人。

竞争对手,来来去去都几乎是熟脸吃早餐,这个,熟人来吃早餐很可能是照顾熟人的生意,而不会冒然去新人开的店铺吃。

至于弄得好不好吃,早餐就是那几样,粉面等等,竞争对手做了那么久,不可能做得不好吃,

其失败之处,就在于这样的一个心态:先把店铺开起来再说,至于怎么去运营那是开起来之后的事了。当然,他也看到了可以成功之处,那就是人流量足够大,但那人流量与你有何关系?人家可以进你的店,也可以进别人的店铺。你又不是独家经营。

这里我们看的只是一个小小实体店铺例子,有朋友可能说,要是大金主,金主有大把的钱做营销,那可能就不一样的了。

先来看一个大金主做电商的例子:

工业制造界大佬富士康想做电商,这可是个大金主,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于是就做了个网上商城飞虎网。

富士康做飞虎网,总觉得先做起来再说,于是就招一帮人开搞。有钱的主,做啥都迅速,飞虎网确实是建起来了,货源也有保证,看起来一切都很好,都没错的样子。

要钱有钱,网站也还行,货源有富士康做保证,要流量拿钱去买就是了,这看起来,一切都非常好。富士康也信心十足,是要干掉马老板的节奏。

但最关键的就是没有什么生意,也就是说没什么人去买。硬撑了些时间,最后,富士康不得不放弃。

当然,做电商失败的例子很多,我们可以看一下腾讯,腾讯做电商失败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大家也总说是基因的事。还有百度做电商,好像也觉得是基因的事。基因不行,做电商就不行。

这是典型的以果推因,要是他们都成功了,肯定大家都说,他们有钱也有流量,有大把的流量,腾讯的流量老多,百度的流量也老多,不成功才怪。

成功与失败,反正都是大家嘴里的话,其中苦与累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这里不多说。

这里要说的就是,必须是营销先行。这个营销先行,并不一定要还没开始动手做生意就先做营销,其最重要的就是在做某件生意之前就必须把这个营销考虑进去,考虑一套方案不行,还要多做几套方案备用。不要到最后营销花光了所有的钱,结果还是没什么结果。

商战那是杀人不见血的,要是营销不先行,估计也就是圈钱的主,玩资本游戏的。总是看到许多新闻,说什么这个融资多少,说什么那个未来钱景有多大,建设什么最大的商圈之类的,基本上看到这样的新闻,就知道那发新闻的公司肯定是没钱用了。

有个营销先行的经典案例:

以前台湾有个做摩托车的厂家,其经过严格的市场调查,做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摩托车,但车子做出来了,可是他们不急着投放市场。他们先做营销:报纸上大幅广告倒计时上市。结果造成巨大的哄动效果。

试想,要是他们随便上市,最多搞个发布会,新闻报纸报道一下,那估计也和很多新品上市一样。

这样的成功经典案例很多。不过营销方法是个与时俱进的玩意,同一种方式用多了,可能消费者就没那么感冒了,产生免疫了。那个时候报纸的营销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不像现在,报纸基本上没什么作用了。

比如现在动不动就搞手机新品发布会,最终的结果就是,发布会的营销效果大大减弱了。消费者都是司空见惯了。

小米刚开始兴起的时候,那营销是做得非常好,几乎提前一年就开始起势了,小米能成功那可不是偶然的事。

最后说说农村生意的事:特色农庄,或者说是农家乐。很多朋友都加笔者问这方面的事。

特色农庄或农家乐,这是近几年都非常火的事,因为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当然也是因为大家对酒店吃喝不稀罕了,所以农家乐这个事是越来越火了。而且以后会越来越火,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很多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干起这事来了,特别是有些农民朋友,就地开个农家乐,好像也不需要什么成本,搞副业一样的。这种搞副业似的农家乐,当然不在我们的讨论之例。因为他们的确不需要什么成本,啥都是现成的,自家种的,自家养的,也就是说前期投入成本非常少。

这里主要说的是那些把农家乐当生意来做的,当事业来经营的。这些朋友可能在经营农家乐之前就压根没想过这营销的事儿,等到地盘租了,装修好了,东西都办齐了,经过开业热闹之后才冷静地想起做生意的事来。

本想雄心壮志,但就是没客人来吃玩,除了朋友介绍朋友的生意,基本上没其他客人来。这时才想起做广告的事,或者说做营销的事。

但最后才发现,想要做营销,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做营销的预算,再加上生意不好,每天的收入都不够开支,就更加没有钱,也没有信心去做营销,要是万一没做好,那岂不是更加亏了?

到了这地步,基本上能撑多久算多久,最后撑到房租到期,就没下文了,逢人就叹生意不好做,其实哪里是生意不好做,那么多做农家乐的,为何别人活得滋润呢?这世上没有不好做 的生意,只有不好好做生意的人。

营销先行,不是口头上说说,也不是脑子里想想,而是要评估周围环境,切实做好预算。这世上没有百分百保险的生意,并不是说等到赢利了,再从利润里拿钱来做营销,赢利了倒还好,说不定就不要做营销。要是万一没赢利,那营销往往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就没有了。

没有诋毁,更不会美化。只想告诉你,真实的富士康。

IDM产品处停线,大家面临第二次被分流。

大部分同事被分到新的产品处,IPEG。

去IPEG的同事们很不情愿,因为IPEG产品处是制造手机外壳,有很多金属处理工艺,工作环境远不如手机组装。

但就是这个大家不愿去的部门,在很长的时间里,包括到现在,拯救了TY富士康,给大家带来了高工资和高绩效。

因为由IPEG衍生出IDPBG事业群,负责组装iPhone系列。

但当时大家都很迷茫。并未料到IPEG以后的繁荣。

而我,被分到了全球采购,做PS(Project Sourcer),负责核算手机整机成本,包含物料、人力、机器损耗等。

我的主要工作是对手机组件进行拆分,核算手机的物料成本。

每一个组件,都有第一第二甚至第三供应商,寻找低价供应商,降低手机物料成本。

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基本脱离了生产,只在图纸上看手机的构成。所幸手机的人构成大同小异,都是外壳、主板(包含PCB板和上面的元器件)、触屏、喇叭、听筒、包装等。

有点遗憾。但两年时间的制造经验派上了用场,拆分起来得心应手。

远离了产线,不再为良率而焦虑。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电脑,拆解手机每一个部件,分析单价,核算总价,对比供应商。

办公室大部分是香港同事和部分台湾同事。香港同事很敬业,很怕自己给内地同事丢脸,所以工作格外认真。

也因为经历了MCM和IDM的衰落,我很在意手机的成本。更是特别留意之前我在制造时经手过的机型。

结果发现每部手机物料成本都很高。

以富士康内销给员工的一部智能手机为例,内部销售给员工的价格是一部300块人民币。但不包含人力成本及机器磨损水电等消耗,这部手机仅物料的成本已经高于300。

每次看到总计栏位的数字,我都很疑虑。

疑虑中工作了一年。

2010年底,TY所有的小品牌智能手机制造完全停止。全球采购(TY)宣告解散。

我面对的,是再一次的分流。

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每次分流,就像娃娃找后妈,工作努力但晋升无望。

但最难过的不是我,也不是和我一样面临再次分流的同事们。最难过的是富士康。

2010年,因为主要客户摩托罗拉没能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作为代工厂的富士康FIH事业群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冲击。2010年出现全面亏损。

富士康也做了积极应对。接了波导、长虹、海尔等品牌的智能机;自主研发了F系列;甚至启动飞虎乐购电商和万马奔腾实体店计划,在员工内部销售自家的电子产品。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TY富士康出路在哪里?我又能去哪里呢?

下一章:第三次被分流。

以上就是关于富士康飞虎乐购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