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登革热?

   2023-03-29 11:54:11 网络1030
核心提示:发热、头痛......就一定是感冒了吗?不!一!定!很有可能是患了登革热,而罪魁祸首就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感染登革热后,轻者可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大量出血、迅速休克、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及时预防,

如何避免登革热?

发热、头痛......就一定是感冒了吗?不!一!定!很有可能是患了登革热,而罪魁祸首就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感染登革热后,轻者可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大量出血、迅速休克、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及时预防,避免登革热找上门。

一、清

首先,要把伊蚊的孳生地清理干净。因为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雌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花斑蚊)叮咬而感染的。

花斑蚊喜欢在水里产卵,因此,首先就要把积水清理干净。积水较多的地区有沟渠,洼地,下水道,阳台等,要重点进行清理。其次,户外废弃的瓶瓶罐罐和轮胎等能够储水且潮湿的地方也要进行彻底的清洁。

另外,如果家中有盆栽,应该每3天换一次水,洗一次瓶和根须,还要及时清除花盆托盘中的积水。只要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可以彻底清除花斑蚊的孳生地,让它们无处繁殖,这也是一种根本性的办法。

二、杀

1、放养食蚊鱼

在池塘、莲花池中放入小型食蚊鱼,它们可以自动捕杀伊蚊,对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2、化学药剂杀虫

在户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而在室内选用滞留喷洒,或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方法。

三、防

“花斑蚊”主要是在白天“作案”,高峰时期是在上午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成蚊最爱待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最好不要到这些地方,尤其是早晨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

可以在家中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在室内点燃蚊香。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时,须穿浅色的长袖衣物和裤子,并在裸露的肌肤和衣物上涂抹驱蚊药物。在“花斑蚊”活动频繁的早晨和傍晚,尽量不要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室外徘徊。

只有足够谨慎,才能远离登革热的侵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上三点:清、杀、防,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桃园出现9例登革热群聚感染,孕妇、婴幼儿务必小心提防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

你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你知道什么是寨卡病毒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知识介绍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疫苗,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和出现疑似症状后及时就医。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及时就医

1.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寨卡病毒病也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病毒病被认为对孕妇威胁最大,因为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学校会定时对学校公共区域进行灭蚊操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同学们还可以到宿管处领取灭蚊片。

(2)在病毒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2.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3.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桃园出现9例登革热群聚感染,孕妇、婴幼儿务必小心提防 炎热的夏天,且时有短暂阵雨,蚊虫也在此时趁机大量繁殖,因此夏季容易传出登革热疫情。今(2020)年已累计9例感染登革热本土案例,集中在桃园市。

每到夏天就是登革热盛行的时候,根据疾管署发布统计,桃园从7/21出现首例本土确诊感染登革热第一型后,7/24出现第二例,7/27又新增了7例确诊,属于群聚感染,感染源位于桃园市桃园区玉山里及长安里,7/27公布的7例确诊与先前公布个案住家距离100公尺内。

疾管署表示,该群聚案累计9人确诊,未来2周疫情还有可能扩大。为防范疫情扩散,卫生单位已完成家户内外化学防治喷药及孳生源清除作业,另将持续加强个案活动地周边之疫情调查及防治,并落实当地民众卫教及医疗院所提醒通报警觉。

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小心登革热找上门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些人感染登革热时,症状轻微,甚至不会出现生病症状。典型登革热的症状会有突发性的发高烧(大于38℃)、前额头痛,恶心、全身倦怠、后眼窝痛、肌肉痛、骨头和关节酸痛、皮肤疹等。

若曾经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再次感染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就有可能引发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症候群,病患除了上述登革热症状外,还会合并出血症状及休克现象,死亡率相当高。发病后的第3~5天,若病情突然加剧,如发生剧烈疼痛、抽搐、昏迷、意识状况及血压改变等,须注意是否进展为登革热重症。

*孕妇感染较一般人危险

孕妇由于怀孕的关系,其心脏血管系统的负荷原本就较大,且其抵抗力较低,一旦感染出血型登革热,将较一般人更加危险。目前虽然尚无经胎盘而垂直感染登革热的病例,但孕妇感染出血性登革热,将使得脐带输给胎儿的血量降低,应严格监视胎儿的胎心率及成长情形,否则情况太严重,甚至有生长迟滞或胎死腹中的可能。

*幼童感染症状不明显,家长更要注意

幼童感染登革热通常较不典型,所以常被诊断为感冒,偏偏儿童感染后之出血性登革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的机会较成人高,所以在流行的季节,有蚊虫叮咬的现象,就要注意是否出现的是流行性感冒现象,除了提醒家人密切观察外,也可考虑抽血检验作进一步的确认。

延伸阅读: 跟日本脑炎、登革热说掰掰 睡觉不被叮!宝宝室内防蚊三步骤

杜绝孳生源,有效预防登革热!

台湾大学昆虫学系暨研究所徐尔烈名誉教授表示,北部登革热病媒蚊为白线斑蚊,主要栖息于室外,且多在离孳生源不远、阴凉不通风处活动,日出1~2小时及日落2~3小时为叮咬高峰。

登革热是一种「社区病」、「环境病」,且病媒蚊对于叮咬对象并无选择性,一旦有登革病毒进入社区,且生活周围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环境,就有登革热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众平时应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目前台湾并无登革热疫苗可以施打,因此除了了解发病症状以外,也要同时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减少登革病毒再传播的可能。

1.外出穿着浅色长袖

像是避免于黄昏之后到黎明间外出;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外套及长裤,且最好上衣袖口及裤子下䙓具有束口设计。穿衣时将上衣扎入裤内,并着浅色袜子包束裤子下䙓,都可以防止蚊子钻入叮咬。

2.涂抹防蚊液

不过到了夏天,想必要穿长袖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著短袖衣裤时,皮肤 *** 处使用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乳)。户外活动时可使用DEET浓度10%至30%的防蚊药剂,预防蚊虫叮咬,如短时间在外活动可用低浓度,前往高风险区或长时间在外活动,则可用较高浓度,回到室内后要清洗干净。

但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适用含有DEET成份的防蚊药剂,建议以外在遮蔽的方式(例如:浅色长袖衣裤及蚊帐)防止蚊虫叮咬。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目前还没有疫苗可预防。

其潜伏期通常约5天-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由于本病系由蚊子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高峰在7月-9月。

扩展资料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1、管理感染源

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对可疑患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应不少于5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抗病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在流行期间对易感人群涂布昆虫驱避剂,以防蚊虫叮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多少?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避免登革热?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