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投诉找哪个部门投诉?

   2022-06-29 04:54:29 网络840
核心提示:装修问题向哪个部门投诉?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如果装修公司是属于家居卖场里面的装修公司,也可以找所在市场进行投诉。1、先进行调解,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去工商部门投诉。家装委员会是家装行业的管理部门,委托有关部门或家装技术

装修投诉找哪个部门投诉?

装修问题向哪个部门投诉

?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如果装修公司是属于家居卖场里面的装修公司,也可以找所在市场进行投诉。

1、先进行调解,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去工商部门投诉。家装委员会是家装行业的管理部门,委托有关部门或家装技术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质量调查。2、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也是负责接待投诉:各地家装委员会、消费者协会,在出现家装纠纷以后可以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3、根据消费者保护法规定、进行调解的部门。出了问题需要先请一家正规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装修属于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4、如果检测结构不能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目前国内已经没有政府相关部门专职管理了,直接向法院起诉就可以了。

装修扰民投诉找哪个部门投诉

装修公司最怕的投诉渠道如下:

1、消费者协会:当消费者在装修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又与装饰公司沟通未果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向消协投诉,拨打消费者协会的12315热线寻求帮助。

2、行业协会:当消费者遇到装修纠纷的时候,投诉到相关的行业协会也是一种解决问题比较有效的途径。

3、法律途径: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通常选择装修公司的时候,都是经熟人介绍的,大部分人自己对装修公司的了解其实并不是很多。如果后面交了装修的金额,但是装修公司跑路了,这个时候即便是想投诉也找不到有关的证据,保障个人权益就非常的困难,因此最好是留个心眼。

2、找装修公司在交首期装修金的时候,最好让装修公司拿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发票,并且在和装修公司订合同的时候,仔细查看使用的印章是不是符合标准,如果是假装,则合同是没有法律效益的。

单位装修甲醛超标,应该向哪些部门投诉和反映情况

装修投诉扰民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市环保局举报投诉。

环保局是针对环境噪声污染进行统一管理,具体负责环境噪声的监测。装修扰民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匿名举报,或者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主要是针对营业性文化、娱乐的场所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产生了噪音,也可以向这个部门去投诉。有些店铺装修因为噪声干扰,可能导致无法取得营业执照,所以会更加重视。

另外也可以向当地的城管部门去举报,因为城管部门对于生活中产生的噪音或者服务行业,或者饮食行业有油烟污染,都能够进行处罚,也可以拨打110进行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能都应该遵循国家对于噪音的规定,并且要保护环境,有权利对于产生噪音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举报或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六十一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三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五)“机动车辆”是指汽车和摩托车。 

装修扰民噪音怎么投诉

向环保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扩展资料:

劳动环境的相关要求规定:

1、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2、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如果周围居民在节假日进行有噪音的施工作业的,这种噪声属当地行政区的环保局管。可以拨打12369进行投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规定:“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等扰民作业。在其他时段内作业的,应当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环境噪声对人们的工作和休息危害较大,当人们遇到噪声问题困扰时,可以先请具有国家资质的相关检测机构对环境噪声或者室内噪声进行系统、科学地检测。

在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后,如果发现其噪声确实超标,便可向物业管理公司或当地专门处理噪声污染的部门(如环保部)进行投诉,环保部门会按照国家的环保标准和有关法律对噪声超标事件依法进行处理。

国家法定计量技术研究机构、拥有多项国家声学基准、四川省内最早申请到低频噪音检测资质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对广大公民提倡。

国家标准对环境噪声的检测控制提供了标准支撑,一旦人们遇到环境噪音困扰,或者感觉自己的居所可能超过规定的分贝值时,广大业主应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向相关具备检测仲裁资格的单位提出检测申请,相关单位也将依据国家标准参照检测,还大家一个宁静环境。

扩展资料:

较强的噪声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噪声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对工厂周围居民的调查结果认为,干扰睡眠、休息的噪声级阈值,白天为50分贝,夜间为45分贝。

环境噪声检测:

环境噪声检测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

声校准器应满足GB/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a)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

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以上就是关于装修投诉找哪个部门投诉?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